景观设计原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6559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设计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景观设计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景观设计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景观设计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景观设计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景观设计原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景观设计原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景观设计原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观设计原理.doc

《景观设计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设计原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景观设计原理.doc

1、景观的定义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队景观的定义: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定义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

根据美国建筑师注册委员会定义,现代景观设计的实践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

(1)宏观环境规划

(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

(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

(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册)称: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定义是?

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不太靠谱)

一.从功能发展,以人为本。

二.因地制宜,景观也能与产品“混搭”

三.景观营造软质化

四.“相地”布局,借景增值

五.控制力、执行力两手抓

六.持续创新

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

“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

战后大发展(1945-1970),

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

8、“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

由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和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9、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有哪几大类?

G1公园绿地:

G11综合性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

G2生产绿地

G3防护绿地

G4附属绿地

G5其他绿地

10、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1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城市自然条件5城市现状

11、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1.我国城市绿地的现状水平;

2.国外绿地水平及动向;

3.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

4.各类游憩绿地的合理容纳量。

12、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有哪几种方式?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市区公共(园)绿地面积(hm2)/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

2.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种植覆盖面积总和(hm2)/城市的用地面积(hm2)

3.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总和(hm2)/城市的用地面积(hm2)

13、什么是绿化覆盖面积?

怎样计算绿化覆盖率?

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垂直投影测算,但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在重复计算。

14、城市绿地布局形式有哪些?

分布形式:

点状,环状,网状,楔状,放射,放射环状,带状,指装。

分类:

(1)块状绿地布局;

(2)带状绿地布局;(3)楔形绿地布局;(4)混合式绿地布局。

15、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

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以“一城五片四隔,三纵四横一环,一区三带多点”为基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结构体系。

16、苏州市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

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

17、地形的作用是什么?

a.分隔空间

b.控制视线

c.影响游览路线和速度

d.改善小气候

18、地形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功能优先,造景并重,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就地施工,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19、地形处理应考虑的因素

a:

园林绿地与城市的关系;b:

地形的现状情况;c.园林绿的的功能活动要求;d:

观景的要求;e:

植物种植的要求。

20、水构成的景观

(1)湖、海

(2)水池

A、规则式常用在广场、入口等开放空间

B、自然式驳岸平缓看起来水面大

C、混合式

(3)流水

行为特征取决于的流量,河床大小及坡度、河度和驳岸的性质

(4)瀑布

A、自由落体瀑布

B、叠流瀑布

C、滑落瀑布

(5)喷泉水

(6)水面的分隔与联系

主要有岛、堤、桥、建筑与植物等形成

(7)水岸的处理

自然式流水(源)水从山上流下——经溪流、山涧——池塘

21、园林建筑的布局要点

⑴亭:

是园林中最常见的,供游人休息、赏景、遮阴、避雨的景点建筑。

《园冶》中说:

“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

⑵廊:

是带形的室内道路。

游人在廊内可走、可停、可望,并能遮阴避雨。

可独立存在,可连结其它单体建筑,具有围合与虚分空间、增加景观层次的作用。

廊按平面形状分:

有直廊、曲廊、回廊;

按廊顶形式分:

有卷棚两坡顶、硬脊两坡顶、平顶;

按结构形式分:

有两面柱的空廊、一面柱的柱廊、一面墙或漏花墙的半廊、中间设窗框墙的复廊、墙与柱交替变化的里外廊、两侧装窗扇的暖廊、阁道式的双层廊;

按位置分:

沿墙走廊、爬山廊、水走廊、桥廊。

⑶榭:

目前园林中的榭多居水边,沿岸形挑出水面一部分,或有平台挑出,设美人靠、桌椅,供品茶观水景,所以向水的一面应是开敞空间,靠陆地的一侧可以是闭锁空间,也可以是用花地或草地构成的开敞空间。

⑷厅堂:

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多设在平面构图中心的正阳面。

所谓“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可正面或前后设门窗,也可四面设门窗、四周设廊。

在现代园林中厅堂多做展览室、纪念馆。

⑸楼阁:

是园林中的高层建筑,为登高远望和突出主景之用。

要求有开敞的空间和视景线。

可设于平面构图中心的区域,也可设于山腰、水边,可做茶室、餐厅和纯游览用。

22、园路的作用是什么?

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组织空间、构成景色、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

23、园路的设计要点

园路工程由园路、踏步、铺装三部分组成

要求:

定位合理,线形流程,因地制宜,保护环境,保证安全,注重效益

24、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人文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景观作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是景观中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要素,依不同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文物古迹图

(2)革命活动地

(3)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

(4)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形成的景观

25、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

(1)城市与区域规划:

即区域的景观设计。

就是在几百几千,乃至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以及交通等;

(2)城市设计:

城市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

(3)风景旅游地规划:

包括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

(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自然地,如湿地、森林等规划设计;

(5)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

(6)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

(7)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26、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从哪些方面体现景观环境心理学原理

(1)公共空间:

聚会表演聚集群体活动多以获取信息、表现自我、参与交往。

(2)私密空间:

一个人独处几个人亲密相处

(3)领域性(安全性):

在个人化的空间环境中,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

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安全感表现为人们在环境中希望依托于一定的背景下,并随时能观察到外界,避免自己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4)实用性

景观是为人服务的,景观设计其功能应该是多样化的,不仅有针对游赏、娱乐为目的的。

而应有游人使用、参与以及生产防护功能的,参与使人获得满足感和充实感

(5)宜人性

景观是指具有视觉审美的对象。

景观不仅具有经济实用功能,还应具有美的、令人愉悦的功能,必须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热爱的心理需求

27、拉特里奇教授在《公园解析》中提出园林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1.满足功能要求

2.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设计必须为了人

3.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

4.创造合适尺度空间

5.满足技术要求

6.尽可能降低造价

7.提供便于管理的环境

28、扬盖尔将人类的活动分为哪三类

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社交性活动

29、刘滨谊教授提出的景观三元论是什么?

视觉景观形象:

主要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

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理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

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觉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里,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诗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30、借景有哪几种类型?

远借、邻借、仰借、因时而借、因地而借

31、道路景观应具有哪六个方面内容?

安全性:

指各种条件下道路上的汽车、自行车和行人可以安全地使用道路,道路景观及其各种景观设施和规划设置,包括交通标志牌、街灯、绿化等,以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为前提。

任何景观和景观设施都不应对司机构成视觉和交通上的阻碍。

生态型:

是指对于道路环境的空气污染和交通噪音需要有足够的防治措施。

城市道路景观空间要有足够的绿化和防尘设施,在沿道路两侧范围尽可能地劈开绿地,同时对于城市道路周边的建筑要有足够的防尘和隔音措施。

可识别性:

是指道路空间结构易于识别,形象上突出其鲜明的个性,良好的道路景观应该有明确的交通标志系统,以保证人们对于道路方位的识别。

同时道路特有的个性特征也应成为本道路景观区别于其它道路景观的重要方面。

可观赏性:

道路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审美要求,从而形成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

舒适性:

指道路使用满足人们的生理要求

便利性:

除了行车的考虑,从行人的使用要求出发,道路环境应配置各种服务设施,以方便人们的使用

32、滨河游息林荫带设计的类型有

自然生态型、防洪技术型、城市空间型、旅游公园型

33、滨河林荫路设计要点

尽可能展开水面给予人们的开阔优美感,使在滨河林荫道上散步和休息的居民都能看到水面的优美景色。

如有风景点时可适当设计城小广场或凸出水面的平台,以便供游人远眺和摄影。

滨河林荫道一般可考虑树木种植成行,岸边有栏杆,并放置坐椅供游人休息。

与车行道相关的一边,应种植1~2行乔木和绿化灌木作屏障,以利滨河绿带中游人的安静休息。

34、黄岩永宁江公园方案提出哪些景观战略

1.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停止河道渠化工程

2.一个内河湿地,形成生态化的旱涝调节系统和乡土生境

3.一个由大量乡土物种构成的景观基底

4.水杉方阵——平凡的纪念

5.景观盒——最少量的设计

6.延续城市的道路肌理,最便捷的实现公园的服务功能。

35、城市规划原理对城市广场的定义

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得要求而设置的,供人们活动的空间。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举行集会,组织居民游览休息等。

36、我国学者对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由建筑等围合和限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而通过这个空间将周围和各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整合成整体。

城市广场有一定的功能和主题,围绕该主题设置的标志物、建筑空间的围合及公共活动场所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城市广场的外部空间应与建筑队的内部空间相互延伸及补充。

37、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

a.为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

广场可组织集会。

b.供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和组织商业贸易交流等活动

c.紧急情况下起到疏散人流及蔽护作用

38、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

a.广场绿地要有较强的识别性和围合感

b.广场景观应有较好的可接近性

c.广场景观中应有可诱发人们活动的媒介

d.广场景观应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能体现地方特色。

与其周围的建筑、街道、周围环境哦你共同构成城市文化活动中心。

39、城市广场依功能分为几类

a.市政广场;b.纪念广场、c.交通广场、d.商业广场、e休息及娱乐广场

40、水体在城市广场设计种有几种类型

(1)作为广场主题,水体占广场的相当部分,其它一切设施均围绕水体展开

(2)局部主题,水景支撑位广场局部空间领域内的主题,成为该局部空间的主题

(3)辅助、点缀作用,通过水体来引导或传达某种信息。

41、杭州吴山天风广场的设计定位有哪几种?

谈谈其理念与特点?

功能定位-----集旅游、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城市级广场

形象定位———自然山水型广场

涵义定位————历史文化型广场。

空间与景观设计

(1)延安路对景处理;

(2)多层次的立体空间设计;文化广场(标高14.900m)、休闲广场(标高11.000m)、绿萌广场(标高12.400m)、公益广场(标高10.400m)和展览馆前广场(标高14.900m)结合山地地形设置于不同标高,形成各自的空间领域(延安路与河坊街道路红线交叉点标高为9.500m)同时,通过空间的穿插和交通,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空间景观。

(3)水景:

文化内涵的表达:

场地的再现

景观题材的选择与刻画:

“吴山无风”石刻、碑廊、九宫格构图、水景造型和舞台景墙造型,无一不是对吴山文化和传统审美意趣的响应。

环境小品的设计:

从传统器物中吸取营养,以利于文化信息的传递。

如文化广场中央的地灯,参考了玉琮的造型,广场中坐凳的造型也来字良渚玉器的启发。

42、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公园不仅应为游人提供休憩设施,满足居民消费需要,而且应主动的向群众宣传当前人类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公园绿地在健全生态和提高城市化地区对社会经济、人口增加所造成压力的支撑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提高群众对公园绿地系统重要性的认识,进而达到舆论、政治、规划、法律等方面,为公园绿地的保护与发展,为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共存创造有利的条件。

43、我国城市公园的分类

综合公园:

全市性综合公园,区域性综合公园

社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

专类公园:

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它专类公园

带状公园

街头绿地

44、纽约中央公园划时代的意义是什么

结合城市规划具有某种远见。

“总有一天这个公园周围会被四层高的建筑所环绕。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能使人们体会公园的乡村风貌,为未来的城市居民保留一块人与自然交融的地块。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公园布置强调自然式。

湖面有1km2(千平方米的意思),运动场有二个足球场大,中央公园大乔木比较多,草地占有1/4~1/5。

45、公园规划设计功能分区常分为几个区

文化娱乐区(开放活动区)、体育活动、娱乐区、儿童活动区、游览休息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

46、罗斯福纪念公园是由哪个设计师设计,他的设计特点是什么?

罗斯福纪念公园分为几个区,每个区的设计特点

一区——开放稳重,第一任期1933——19366、

二区——经济恐慌、

三区——二次大战、

四区——和平富足。

47、居住区的基本组成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48、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坚持社会原则、坚持经济性原则、坚持生态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空间组织立意、体现地方特征、使用现代材料、点线面相结合。

49、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需对哪些因素进行规划

(1)分析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组织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

(2)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

(3)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观场地。

(4)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

50、住区景观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

(1)借景,争取每户有望向住区之外的景色。

(2)绿满全园:

在住区内利用绿化、地形、建筑、景观小品,尽量组织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视觉空间。

(3)以曲代直:

在住区环境空间布局形态上避免横平竖直的建筑城市化形态,代之以自由曲线形的布局,还住区自然园林空间本来面目。

(4)与众不同:

创造出其他住区所没有的景观形象。

51、居住区公共绿地包括哪些内容

居住区公园(中心广场)、b:

居住区小游园、c:

住宅组团绿地

52、儿童游戏场分为几类,列表说明

年龄服务半径规模位置

6岁以下50米100—200米宅前屋后

学龄儿童150米1000㎡组团绿地

12岁以上200米1500㎡小区游园

53、高校户外公共空间有几大类型

(1)主要广场空间,

(2)校园入口空间(3)各院系或教学楼的户外公共开放空间

(4)道路空间、(5)还有一些主题类型的小游园、区委员及广场,同样是活跃校园气氛的要素。

54、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的景观规划思想是什么?

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大自然的特征提出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心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方法。

全书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55、《国际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什么?

国际上定义:

不论是天然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静止的或流动的水域,淡的、稍咸的水域,泥沼地、沼泽地,泥炭地,包括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56、湿地的生态效益是什么

维持生物多样性、独特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类型、调蓄水量和调节气候、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污水、保护堤岸、防止盐水入侵。

57、我国湿地的分类分为几类?

人工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浅海滩涂湿地

58、湿地公园的概念及设计要点(不太靠谱,自己百度)

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该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

设计要义:

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景观的自然化。

规划的核心任务在于提高湿地环境中土壤与水体的质量,协调水与植物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