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6842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docx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

关于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范锦燕

摘要:

从古到今,口语交际便显示了它不可忽视的作用。

历史记载过许多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名人佳话:

张仪说六国合纵;诸葛亮舌战群儒;晏子使楚,寥寥数语,不辱使命;甘罗斗赵王,不战而夺四城……。

在汉语成语中,所谓“一言定邦”、“一言兴邦”、“一言九鼎”、“语惊四座”、“一语道破天机”等等,无不是赞叹口语交际的神奇功效。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交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可以说,口语交际已成为人们彼此合作、介绍业务、洽谈工作、私人往来等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方式和手段。

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设置了一项全新的内容——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

重视口语交际,培养听说能力是当务之急。

实际上,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

做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原因培养策略

引言: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案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

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

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

“口语交际”这一教案内容的安排,主要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学习新课标后,使我领悟到口语交际教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案义不容辞的职责。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

重视口语交际,培养听说能力是当务之急。

实际上,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

做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选题意义:

1、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利于尽可能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

使学生无论在什么场合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3、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感受到相互间的关爱。

这样的交流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有助于提高教案效率。

,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4、课标指出“让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其效果直接对以后中、高年级的习作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5、口语交际教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案义不容辞的职责。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正文

一、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研究背景

从古到今,口语交际便显示了它不可忽视的作用。

历史记载过许多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名人佳话:

张仪说六国合纵;诸葛亮舌战群儒;晏子使楚,寥寥数语,不辱使命;甘罗斗赵王,不战而夺四城……。

在汉语成语中,所谓“一言定邦”、“一言兴邦”、“一言九鼎”、“语惊四座”、“一语道破天机”等等,无不是赞叹口语交际的神奇功效。

而今,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怎样有效的获取信息,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

他也是21世纪人的最基本、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

人们通过交往,吸收社会信息,丰富情感体验,接受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不断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掌握交往的方法,主动交往,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21世纪的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能根据不同需要正确运用规范语言进行口头表达,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得体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意见),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要求。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它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其口语的使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21世纪,社会将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各项活动与口语交际能力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说的机会与时间将会大大增加。

如电话交流、商品推销、广告宣传、择业口试、导游介绍、自我辩护等工作、生活、娱乐无不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

形势迫切要求人们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口齿清楚、流利、有条理,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主旨。

因此,这就给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语言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的相应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十分有限,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

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通常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充分获得交际能力的机会,比如性格比较活泼外向,特别是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交际能力发展所需要的机会则很少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二是交际的内容和方式比较单调,通常是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者在教师限定的范围内交流某种意见和观点,抑制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是比较简单化的培养形式。

在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育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创设开放的教案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开放的教案活动中,让学生放开小嘴自由地说,充分地表达,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当前的语文学科教案,由于存在时间上的局限性、内容上的重复性、形式上的单一性、空间上的不可操作性,使它不能满足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

那么,如何通过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来有效地促进这些目标达成呢?

我们认为,口语交际教案是落实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形式。

口语交际教案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由表述、直接体验,形成良好个性的教育。

因为是在现实的交际活动中才能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通过交际,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教育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以学生经验和活动为基础,科学的规范、精心的组织、正确的引导学生开展多样而全面的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空间机会,使学生多感官投入教案活动,主动参与教案过程。

因此,我们提出了开展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研究的实践活动。

我们课题组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资料,资料显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在省市范围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训练系统,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这一课题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二)、研究依据

<1)国家政策法规的依据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系统要坚定不移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促进教育同科技和经济、同文化和社会的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

“学生在校期间具备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能力,能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养成扎实、严谨的学风,以致学习和掌握各科文化知识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

人教社小语教材也从第一册开始,把原“基础训练”中“听话•说话”的内容独立出来,修改为“口语交际”,作为教案内容的一部分安排。

这当然不只是名称和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体现了在认识上的发展和要求上的提高,具有更深广的涵义。

<2)理论依据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论述表明,人是社会的,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在社会交流中,思想的沟通、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递都必须以语言、动作作为工具,也就是必须具有表达的能力。

②行为科学理论依据: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动由需要引起。

在人的动力系统中,需要是最基本的动力源,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满足学生积极需求而激发其潜能。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探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研究的出发点。

③教育学理论依据:

现代教案论强调教案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确立参与教案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研究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案观,改进教案内容和方法,积极地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中获取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④心理学理论依据: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五大归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社交需要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爱的需要,即每人都希望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需要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另一个内容是归属的需要,而每人都有一种归属感,都有一种要求归属于一个集团或集体的感情,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

要得到别人的爱,要求归属于某一群体没有语言的沟通是无法实现的,可见,语言的交流就成了一种必要的工具。

<3)事实依据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欣喜的看到许多学校经过口语教案的探索与研究,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浓了,口语交际训练课一度成为最受欢迎的课型之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无论是课内、课外语言流畅规范:

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变了,脏话粗话少了,文明用语多了。

更多的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中均有不俗表现。

二、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与原因

关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的研究很多,却很少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口语表达的问题。

研究中,发现小学生80%的在校时间都要在课堂里度过,教师80%的教育精力也都要倾注在课堂上,所以课堂教案应该是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主阵地。

通过对小学五个班<每个年级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周的课堂跟踪观察,同时结合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好的原因:

有52%的学生是不想说、不敢说;31%的学生是不能说、说不出来;17%的学生是不会说、说得质量低。

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现状调查统计表<教师卷)

调查内容

选项

比例

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大部分愿意

38.8%

少部分愿意

55.56%

很少有人愿意

5.64%

语言表达的正确、连贯

大部分学生能达到

0%

少部分学生能达到

72.22%

个别学生能达到

27.78%

词汇量

丰富

0%

一般

61.11%

甚少

38.89%

小学生由于受到方言、语言的积累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不高,学生说的欲望不高,欲言又止,在交流、写作时往往无法表达一句完整的意思、说一句完整的话。

农村孩子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农村小学生的口语现状令人担忧,他们从来不敢主动跟老师用普通话沟通,课堂上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羞答答,满脸通红,或是憋了半天,也说不上几句相连的句子。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

外出打工的父母不断增多,留在家中的孩子跟随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一起过,年龄的差距使他们很难沟通,还有老人平时讲的都是方言,孩子们几乎没有机会说普通话,这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都要有很大的影响,加之他们缺乏口语表达的勇气和信心,因为其他的人都在讲方言,自己也不好意思去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就越来越不敢说,越来越不会说。

针对这种表现,对建设小学的六个年级六个教案班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我们从1---6年级,每个班级抽取了8-1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问卷回收率达97%,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现状调查统计表<家长卷)

调查内容

选项

比例

与家长交流情况

经常

9.10%

偶尔

81.80%

没有

9.10%

与伙伴交流情况

经常

25%

偶尔

65.90%

没有

9.10%

与客人交流情况

主动

13.64%

被动

56.81%

没有

29.55%

从调查的情况分析来看,一是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不高,51.1%的学生对口语交际课表现出比较喜欢,中低年段学生对口语交际兴趣度比高年段学生高。

二是大部分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对普通话的应用交流过少,校外和家庭中几乎很少使用,主要是怕别人笑话,缺少交流的氛围。

三是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不是太好,随意性大。

针对学生的口语发展能力急待加强的现状,我们课题组进行分析,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因素,二是环境因素,三是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认识和重视能力不够,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口语交际的动力。

为此,我们课题组针对这种现状,一致认为要找到课题的切入点,重在激发学生口语的表达兴趣,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和环境,同时要争取家长的合力,多与孩子交流。

并在课题方案中增加了学生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和相关要求。

阻碍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

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原因的综合调查统计表

涉及方面

低下原因

人数

比例

学生方面

胆怯、不敢说

74/166

44.58%

性格内向、不愿说

35/166

21.08%

词汇量少,不会说

70/166

42.12%

教师方面

没有给予充分的说话时间

3/18

16.67%

激励性语言少

2/18

11.11%

没有创设说话机会

10/18

55.56%

社会环境

农村环境不利学生表达

92/184

50%

家长不重视

90/184

48.91%

其它

19/184

10.33%

<一)学生自身原因:

1、“恐讲心理”的影响

2、缺少口语表达的氛围

3、重视程度不够,应付考试

4、学生的“惰性心理”

<二)教师原因:

教师自身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素质不够

1.教师要提高自己在要从自身做起,注意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学生共同成长。

2.示范引导不够

小学生阅历少,语言表达还处于生长发育期,特别是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典型的示范特别重要,在农村,由于教案条件相对落后,不能运用多媒体,所以教师的示范是最有效的,也要适当地请学生来当示范,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大众场合时的怯场心理,表现好的学生一定要给予适当地赞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赏识和认可,小学生尤其需要如此。

3.提供机会不够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在平时生活或课余时间,也可以和学生用普通话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新鲜事,或者说说自己今天的心情和感受,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说,口语水平一定会渐渐提高的。

三、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

通过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及其心理,当前小学口语教案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以下特征:

  

1.语言环境的孤立性。

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存在明显的过渡期,对语言接触有恐惧心理,与同学之间交际的距离增大,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

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不能大胆发挥语言交际的作用,缺乏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的简单沟通。

这也是造成“试卷上满分,表达上零分”的重要因素。

  

2.交际内容的粗糙性。

小学生受知识量、感知面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中,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内外进行表达交流,其内容也只能是简略的。

主要体现在:

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如把“下面”说成“底下”,“地上”说成“地下”等;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听他人口语表达。

  

3.交际载体的多元化。

低年级孩子由于在感知事物方面具有明显的笼统性、情绪性、模仿性,因此在初步接触口语交际时,带有明显的茫然性。

大多数同学能够进行简短的口语交际,但发音、口齿、仪态存在问题。

必须靠模仿。

交际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学生的主动沟通能力看,学生期待平等交流,不喜欢空洞的说教的比例占60%以上。

不善于学习他人的语言,不习惯普通话交流展60%。

不能够准确辨析别人的说话,对感兴趣、初次接触的内容和交际的愿望强烈,其余的反应冷淡。

在激发口语交际的愿望中,往往依靠的载体趋于多元化,需要视觉的、听觉的,形象多样、形式多种的载体的相互结合与交融。

就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说,通过调查的数据看出,普通话和简单的课堂教案,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其受欢迎程度和收效不大。

相反,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习的占80%。

 

四、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教案,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要求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第一学段(1~2年级>,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学段(3~4年级>,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第三学段(5~6年级>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由此,小学生口语交际是由易至难,由浅入深。

紧扣教材,积极架构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新领域,大有裨益。

用活教材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我们不能把教科书理解为文本课程,教材应当是一种体验课程,每个学生在阅读中都带有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去体验教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既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它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

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师生进行教案活动的目的本事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通过‘话题’进行交流,获得发展”。

  

五、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口语教案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特征,如何改进口语教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按年级段由低到高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取如下对策:

  

<一)引话“源”,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要引导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能就感兴趣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教师做到教案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

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口语交际面。

  

<二)抓活动,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1.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如组织“瞎子击鼓”、“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指导说;可提示:

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

过程怎样?

结果怎样?

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

为什么有趣?

观众的反应怎样?

组织劳动竞赛活动。

如组织“钉扣子”等比赛。

然后按先后顺序说说活动的经过、结果及自己的感受。

组织手工剪、贴、画活动。

由教师提供几个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让学生通过手工剪、贴、画后,再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完成的过程及其内容。

  

2.在情景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

或者教师事先做好录音,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

在叙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情景导引下,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二是要特别关注“开口难”的学生;三是鼓励创新,不人云亦云。

  

3.在操作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案中,不可能仅停留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白与简单表达中,更应注意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口语交际的操作性,以强化训练效果。

在《小兔运南瓜》一课中,让学生运大南瓜等实物,一边运,一边说,或其他学生一边看一边说;在《我爱画画》一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再向其他同学夸一夸自己的画。

 

<三)强实践,多形式提高口语交际综合能力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案内容,但不是教案内容的全部。

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口语交际的内容。

为了使学生练在平时,练在全体,可以把每日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五分钟演讲”时间。

形式不拘,内容不限。

阅读收获、亲历趣事、今日要闻、诗歌故事等,把它作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

同学说完,下面的同学给予评议。

刚开始,学生评议时可能前言不搭后语,时间一长,从每个小评论员嘴中都能说出一套流利的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说”的要求应当不断提高,开始从语调高低、音色圆润、有表情、声音抑扬顿挫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1.以读学说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表达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进而建立起学习语言的目标。

重视朗读的训练,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深刻感受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

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想象延伸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

长期训练,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而规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