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6859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docx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在13~35岁间的青年人的死因中,自杀排在()

  A.前3位内

  B.前5位内

  C.前10位内

  D.前20位内

  E.前30位内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2、自杀企图严重的病人()

  A.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降低

  B.多巴胺功能亢进

  C.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升高

  D.多巴胺功能减退

  E.5-HT功能亢进和DA功能减退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自杀的心理学因素中,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或诱因是()

  A.错误的认知

  B.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C.负性情感

  D.不良的人际关系

  E.不良的个性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4、以下陈述哪条是错误的()

  A.自杀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类的10大死因之一

  B.自杀未遂者10~20倍于自杀死亡者

  C.全世界每年有约300万人死于自杀

  D.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E.自杀不仅伤害本人,还至少对其有关的六个人产生心理冲击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5、危机干预的最高目标是()

  A.确定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

  B.帮助当事人制定一个明确而切实可行的目标及特别的行动和时间表

  C.帮助当事人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促进症状的明显改善

  D.帮助当事人度过危机,恢复心理健康并实现促进成长

  E.向当事人提供必要的保证和支持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6、自杀未遂者的共同的心理特征不包括()

  A.常具有意识和智能方面的损害

  B.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

  C.意志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不计后果等特点

  D.一般存在不良的认知模式

  E.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回避社交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7、有关自杀的年龄分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的来说,自杀率是随年龄而增加的,进入老年后上升更加明显

  B.14岁以下儿童自杀死亡者罕见

  C.一般男性的自杀死亡高峰年龄为50岁左右,而女性则为40岁左右

  D.自杀未遂的高发年龄明显低于自杀死亡者,多在30岁以下

  E.老年人自杀率高于青壮年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8、根据Mann等提出的应激素质自杀行为模型,自杀是()

  A.应激因素如精神障碍、物质的滥用、负性生活事件或家庭危机等的作用结果

  B.素质因素如遗传、人格特征等的作用结果

  C.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9、自杀的一级预防,是指()

  A.病因学预防,针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

  B.对有自杀危险的人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C.降低死亡率及善后处理

  D.对自杀死亡者的亲属进行危机干预,预防连锁反应

  E.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10、关于自杀的认识,以下哪项是实际情况()

  A.自杀的人是真的想去死

  B.大多数自杀者内心是矛盾的

  C.不能与有自杀念头的人谈自杀

  D.谈论自杀的人不会真的去死

  E.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1、自杀的三级预防,是指()

  A.病因学预防,针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

  B.对有自杀危险的人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C.降低死亡率及善后处理

  D.对自杀死亡者的亲属进行危机干预,预防连锁反应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2、研究表明,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其中最多见的是()

  A.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B.心境障碍

  C.人格障碍

  D.精神分裂症

  E.神经症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3、关于自杀的地域与信仰因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自杀率较低,而地中海地区较高

  B.一般情况下城市高于农村

  C.我国农村的自杀率高于城市

  D.宗教对死亡的认识态度及教徒与社会的整合程度,会影响教徒对自杀的态度

  E.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自杀率较高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14、有关自杀的动机,以下不正确的是()

  A.自杀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

  B.有人试图通过死后进入天堂以获得人世间得不到的东西

  C.自杀可以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

  D.某种目的或信仰,以及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的努力不会成为自杀动机

  E.自杀是为了惩罚自己罪恶的行为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15、危机的类型不包括()

  A.发展性危机

  B.境遇性危机

  C.存在性危机

  D.疾病危机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16、危机评估中,对当事人应付状况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A.当事人的认知状态

  B.当事人的意志行为

  C.当事人的应对方法、资源和支持系统

  D.当事人的躯体状况

  E.当事人的情绪状态

  参考答案:

D

  [多项选择题]

  17、以下有关自杀的概念哪条对的()

  A.自杀是“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B.自杀者把自杀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

  C.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

  D.广义的自杀论者则认为自杀是指有害于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

  E.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意识障碍者的自伤或自杀,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8、躯体疾病者自杀的原因,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

  A.因疾病导致的功能受限,不能参加正常的职业和社交活动

  B.疾病导致的难以耐受的慢性疼痛

  C.毁形带来的痛苦

  D.因疾病导致的悲观、绝望情绪

  E.因有些躯体疾病本身就是致死性疾病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9、有关自杀的生化研究以下哪些是对的()

  A.自杀未遂者脑脊液(CSF)中5-HT的代谢产物5-HIAA升高

  B.越是致死性企图,病人CSF中5-HIAA降低越明显

  C.抑郁症患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分泌反应越迟钝,病人的自杀企图越强烈

  D.对自杀者死后的脑研究揭示脑前额叶皮质5-HT活动亢进

  E.某些研究提示5-HT的生物合成酶—色氨酸羟化酶的L等位基因与自杀危险性有关

  参考答案:

B,C,E

  [多项选择题]

  20、有关自杀的动机哪些是对的()

  A.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

  B.作为一种影响、改变、操纵别人的行为

  C.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

  D.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

  E.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或作为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的手段

  参考答案:

A,B,C,D,E

  [判断题]

  21、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患者突然不愿接受医疗干预,或突然出现“反常性”情绪好转应预防自杀。

  ()

  参考答案:

对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判断题]

  22、自杀的人是真的想去死,不能与有自杀念头的人谈自杀。

  ()

  参考答案:

  [判断题]

  23、危机干预就是对处于心理失衡状态的个体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帮助,使他们渡过心理危机,恢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水平。

  ()

  参考答案:

  [判断题]

  24、自杀是现代社会人类的十大死因之一,并已经成为15~35岁间的青年人第一位的死因。

  ()

  参考答案:

  [判断题]

  25、失业者、无固定职业者、非技术工人及高社会阶层的自杀率较高。

  ()

  参考答案:

  [填空题]26如何理解自杀的概念?

  参考答案:

到目前为止,不同学者对自杀这一术语的内涵界定仍存争议。

  持窄义自杀论者强调个体行为的动机和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简单地将自杀定义为“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Scheindman将自杀定义为“有意识的自我毁灭,其行动者有多种多样的痛苦,且把这种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

Kaplan等在《精神病学概要》中认为:

  “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

据这些定义,意识障碍者的自伤或自杀,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持广义的自杀论者则强调行为的结果,而忽视行为的动机。

他们认为自杀是指有害于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

  一般将自杀分为:

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填空题]27自杀者的自杀动机可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Farberon将所有自杀动机分为两类:

人际动机:

即通过自杀,引起他人的重视和/或改变别人的态度和感觉。

自杀作为一种影响、改变、操纵别人的行为,或作为一种寻求帮助的手段,其对象常指向与自杀者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如配偶、情人、家庭成员),少数情况,对象泛化,甚至指向社会本身。

持人际动机的自杀者常为女性,自杀未遂者多见。

个人内心动机:

主要目的在于表达自我需要不能满足所遭受的压力和痛苦。

常见于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社会联系日益减少,生活孤单无助。

这类人通常死的愿望较为坚决,自杀成功的可能性也大。

  [填空题]28自杀预防有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借助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生活技能,如分析和解决问题、应付挫折、表达思维和情感的能力。

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网络,使有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的个体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化帮助与诊疗。

  

(2)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增强广大公民有关自杀的知识,使人们了解自杀,懂得识别基本的自杀危险信号,对自杀行为者予以同情、理解的态度,而不是歧视,对减少自杀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加强有毒物质的管理;加强对精神药品的管理,控制药店出售,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处方量,精神病人的药品应由家属保管;加强枪支、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4)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通过危机干预中心和热线电话之类,与医疗急救中心联合,对处于心理危机者提供支持。

  (5)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进行培训自杀者常先求助于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或综合性医院,然而其中的大多数医务人员缺乏有关自杀的基本知识,对接触自杀病人最多的医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点带面,推广普及,对预防自杀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项选择题]

  29、自杀意念是指()

  A.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B.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

  C.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D.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

  E.反映死亡愿望并不强烈的一种行为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自杀的概念,自杀是指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根据自杀发生的情况,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suicideidea)、自杀未遂(attemptedsuicide)、自杀死亡(committedsuicide)三种形式。

自杀意念系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未遂是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则为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单项选择题]

  30、自杀相关及危险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A.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不直接导致自杀,仅为自杀的诱因

  B.自杀行为受神经生物学的作用,单一因素往往足以引起自杀

  C.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而自杀未遂者比例要更高

  D.研究表明,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患者的自杀率与一般人群无显著性差异

  E.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常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自杀行为虽然有神经生物学的作用,但是,单一因素不足以引起自杀。

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障碍的诊断,但在自杀未遂者中,符合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却要低得多,常常只是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尚不足以建立疾病的诊断。

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患者的自杀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单项选择题]

  31、下列关于自杀危险性评估的基本线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愿与别人讨论自杀问题,有意掩盖自杀意愿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信号

  B."丧失性事件"常是自杀的诱发性事件,在事件发生的晚期,容易自杀

  C.抑郁症患者在疾病的缓解期自杀风险较低

  D.当患者采取自杀并没有真正解决其问题后,再次自杀的危险性将会降低

  E.多次自杀未遂者的自杀风险将会降低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2、下列关于攻击性行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性行为绝大多数都是有计划和有预谋的

  B.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均会出现暴力行为,容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危险

  C.精神障碍患者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和发生严重伤害的比例均高于普通人群

  D.攻击、暴力行为并不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E.在精神障碍患者中攻击性行为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在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的研究中发现,患者的攻击性行为可归类为:

约54%系冲动性行为,多与外界因素的诱发有关;29%系有计划、预谋的行为,多与报复有关;仅17%的危险性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尤其是偏执性病理信念有关。

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并不参与暴力行为,不会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危险,但精神障碍患者仍然存在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

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广义的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但严重损害的比例并不高。

攻击和暴力行为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单项选择题]

  33、具体实施危机干预措施中恰当的做法是()

  A.向当事人解释情感活动是对危机的非正常反应

  B.避免与当事人讨论当前感受,诸如否认、内疚、悲痛

  C.避免与当事人谈述过去,帮助当事人理智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及痛苦

  D.提供应对的策略,替当事人做出选择和决定

  E.强调当事人对行为和决定的责任心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34、以下自杀的相关因素不正确的是()

  A.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

  C.从事专门职业的医生、律师、作家、音乐家等的自杀率低于普通人群

  D.西方国家的自杀率大多是男多于女,而我国则相差不大

  E.凡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年份,自杀率一般会升高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5、自杀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包括哪项()

  A.家庭因素

  B.人际关系

  C.失业

  D.考试和晋升失败

  E.个人心理素质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Mann等提出了一个应激-素质自杀行为模型,应激因素包括精神障碍、物质滥用、负性生活事件或家庭危机等,个人心理素质涉及遗传、人格特征等。

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单项选择题]

  36、在自杀的社会学因素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杀不仅是个人决定的行为:

也受社会环境影响

  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稳定者

  C.高社会阶层者的自杀率最低

  D.国外资料显示,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3:

1

  E.社会文化对自杀率也有影响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总的来说,自杀率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进入老年后上升更加明显,14岁以下儿童自杀死亡者罕见。

国外资料显示,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3:

1,而在自杀未遂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1:

3,而我国男女两性的自杀率却是1:

1.1。

独身、离婚、丧偶者中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混乱或冲突性的家庭关系自杀率高,关系和睦、气氛融洽的家庭自杀率低。

在已婚者中,无子女者的自杀率高于有子女者。

社会各阶层的自杀率两侧高,呈“U”字形,失业者、无固定职业者、非技术工人及高社会阶层的自杀率较高。

  [多项选择题]

  37、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包括()

  A.家庭环境

  B.目前的精神状态

  C.人格特征

  D.既往攻击性行为的历史及相关特点

  E.生活事件

  参考答案:

A,B,C,D,E

  参考解析:

危险性评估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既往攻击性行为的历史及相关特点;人格特征;精神状态;环境因素,如生活事件和家庭环境等。

  [多项选择题]

  38、关于躯体疾病者自杀的原因,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

  A.因疾病导致的功能受限,不能参加正常的职业和社交活动

  B.疾病导致的难以耐受的慢性疼痛

  C.毁形带来的痛苦

  D.因疾病导致的悲观、绝望情绪

  E.因躯体疾病造成经济负担、累及他人等

  参考答案:

A,B,C,D,E

  参考解析:

关于躯体疾病者自杀的原因,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

①因疾病导致的功能受限,不能参加正常的职业和社交活动;②疾病导致的难以耐受的慢性疼痛;③毁形带来的痛苦;④因疾病系"不治之症"或影响"隋绪中枢"导致的悲观、绝望情绪;⑤其他如经济负担、累及他人等。

  [多项选择题]

  39、下列关于蓄意自伤的描述正确的是()

  A.蓄意自伤者真正希望自己死去

  B.青少年是蓄意自伤的高风险阶段

  C.早年丧失父母和人际关系不佳会成为蓄意自伤的易感因素

  D.近期的应激性生活事件通常是蓄意自伤的诱发因素

  E.蓄意自伤的方式常常较隐秘,多发生于独处时,呈发作性,持续时间短

  参考答案:

B,C,D,E

  参考解析:

蓄意自伤一般定义为一种对自己身体进行故意的、非致死性的直接伤害,许多自伤者并没有自杀的意图。

  [多项选择题]

  40、危机干预的方式包括()

  A.电话热线

  B.咨询门诊

  C.家庭和社会干预

  D.信函及网络干预

  E.现场干预

  参考答案:

A,B,C,D,E

  参考解析:

危机干预的方式有:

电话热线、咨询门诊、家庭和社会干预、信函及网络、现场干预等。

  [多项选择题]

  41、危机干预的步骤包括()

  A.实现接触、保持联系、建立关系

  B.危机评估,并确保安全

  C.制定干预目标

  D.实施干预

  E.实现目标与随访

  参考答案:

A,B,C,D,E

  [多项选择题]

  42、危机的结局包括()

  A.能有效地应付和度过危机,获得经验和成长

  B.暂时度过危机,但并没有真正将危机造成的影响解决

  C.遗留一些认知、行为及人格等问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再次浮起

  D.无法度过危机,心理、生理崩溃

  E.无法度过危机,导致物质依赖与滥用、自杀、攻击或精神疾病等

  参考答案:

A,B,C,D,E

  参考解析:

危机的结局可以分为:

①有效地应付和度过危机,获得经验和成长;②暂时度过危机,但并没有真正将危机造成的影响解决好,而是遗留下来一些认知、行为、人格问题等,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再次浮起;③心理、生理崩溃,导致物质依赖与滥用、自杀、攻击或精神疾病等。

  [多项选择题]

  43、自杀者在自杀前具有的共同心理特征包括()

  A.矛盾性

  B.冲动性

  C.僵滞性

  D.敏感性

  E.多疑性

  参考答案:

A,B,C

  参考解析:

自杀者在自杀前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表现为:

①矛盾性:

大多数自杀者的心理活动呈矛盾状态,处于想尽快摆脱生活的痛苦与涌动着求生欲望的矛盾之中。

"生存还是死亡?

",犹豫不决。

此时他们常常提及有关死亡或自杀的话题。

他们其实并不真正地想去死,而是希望摆脱痛苦。

②冲动性:

自杀行为其实是一种冲动性行为,跟其他冲动性行为一样,是被日常的负性生活事件所触发的,且常常仅仅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

③僵滞性:

自杀者在自杀时的思维、情感及行动明显处于僵化之中,他们常常以悲观主义的先占观念看待一切,拒绝及无法用其他方式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项选择题]

  44、自杀者的动机包括()

  A.摆脱痛苦、逃避现实

  B.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

  C.自我惩罚,自我摧残

  D.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

  E.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

  参考答案:

A,B,C,D,E

  参考解析:

自杀动机有:

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通过死后进入天堂以获得人世间得不到的东西;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现实的或想象的);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等。

自杀者可有不同的自杀动机,这些动机也是可以相互交叉重叠的。

  [多项选择题]

  45、危险性评估可以使用以下哪些方法()

  A.流行病学信息的收集

  B.临床观察和访谈

  C.心理测验

  D.经验判断

  E.专家会诊

  参考答案:

A,B,C,D,E

  参考解析:

危险性行为的预测与评估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基于流行病学的信息及临床表现的评估,主要依赖临床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个人的经验与判断;第二种是基于统计学的"精算式"评估,主要基于已知的危险因素,通过统计学计算,排列出危险性的概率,并形成多种评估工具;第三种是前两者相结合。

本题中

  A、B、D、E可归于第一种方法,心理测验可归于第二种方法。

  [单项选择题]

  46、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不正确的是()

  A.自杀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B.青少年因躯体疾病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

  C.老年人的自杀率高于青壮年

  D.研究发现,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在少年儿童中非常少见

  E.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自杀者多于女性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自杀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女性自杀死亡的高峰年龄分别为45岁和55岁左右;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所占的比例虽然因躯体疾病的增加而降低,但其自杀率还是高于膏壮年;在自杀死亡者中,采用暴力性手段比较多,而自杀未遂者则相反,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者多于女性;虽然研究发现14岁以下儿童自杀死亡者罕见,但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在少年儿童中并不少见。

  [单项选择题]

  47、以下有关自杀的危险信号叙述正确的是()

  A.表明想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

  B.由于想自杀的人大多有精神疾病,故应及早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C.自杀危机过后,情况转好,自杀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D.不能与有自杀可能性的人谈自杀

  E.有自杀行为的人都是真的想死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8、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优柔寡断,丧失自尊

  B.仅少数自杀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

  C.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没有攻击性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