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7123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docx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室:

实验时间: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一

MCS-51单片机及其开发系统(仿真器)的认识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单片机仿真系统的操作方法,熟悉系统功能及用法。

(1)了解MCS-51单片机开发常用工具。

(2)了解仿真器构成、功能及连接。

(3)掌握MCS-51开发软件(汇编器)安装、功能及基本操作。

(4)掌握源程序的编辑、汇编、运行(包括连续执行、单步执行和跟踪执行)。

(5)掌握汇编语言指令与机器语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6)掌握ORG、DATA、BIT等伪指令的作用。

(7)掌握在仿真开发系统下浏览、修改特殊功能寄存器、内部RAM、外部RAM单元的方法。

(8)理解MCS-51单片机在复位期间及复位后有关引脚的状态、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初值。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

MdeWin单片机仿真系统的安装、设置、主要功能操作练习。

三、实验器材:

MdeWin单片机仿真系统一套、PC机一台。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分析:

一、程序输入练习:

首先在Medwin下新建一项目,并新建一后缀名为am的文件(汇编源文件),并添加入项目中。

按规定的格式输入以上程序(只输源程序部分)。

二、程序运行和控制:

1.程序的编译、产生代码并装入:

输入源程序完毕后,可在“项目管理”窗口中点击“编译/汇编”选项,如程序无输入错误、语法错误等,编译完成。

在消息窗口中,产生编译成功信息。

如有错误,则消息窗口中指出错误所在行及错误类型,请重新修改源程序。

编译成功后,在“项目管理”窗口中点击“产生代码并装入”选项,对编译无误后产生的OBJ文件进行连接,并把代码装入仿真器。

代码装入仿真器后,即可实行仿真。

可在反汇编窗口中查看编译产生的机器码,并与上述程序中对照。

记录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检查结果。

2.程序的全速、断点、单步等执行方式:

为提高调试程序的运行速度,程序采用全速断点运行方式。

练习设置及取消设置程序断点。

比较单步及跟踪两种程序运行方式的不同。

3.查看单片机各种资源状态及内容:

在“察看”窗口中可以查看单片机内部及程序变量等各种资源,在单步或程序断点运行中可以实时观察单片机SFR、内外RAM、程序变量等内容,可以很方便的观测程序的运行状况。

将观测的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和程序分析结果相比较。

三.程序输入补充练习1.汇编语言源程序编辑、运行及调试,输入、编辑、汇编、运行(连续、单步执行)如下程序段:

;变量定义区

某VARDATA

30H

;定义变量某,Y地址

YVARDATA

38H

P10BIT

P1.0

;位定义P1.0定义为P10

ORG

0000H

;伪指令定义PC开始位置

LJMP

MAIN

;长跳转到主程序位置

ORG

0100H

;伪指令主程序开始位置MAIN:

MOVSP,#9FH

;设置堆栈地址

MOVA,#55H

;A=55H

MOV某VAR,A

;某VAR(30H)=55H

MOVR0,#某VAR

;R0=30H

;(30H)=01H

INCR0

;R0=31H

;(31H)=02H

MOVR1,#YVAR

;R1=38H

;A=02H

;(38H)=02H

PUSHAcc

;压栈操作A0,A1存储acc和pw

PUSHPSW

;

MOVA,#0AAH

;A=AAH

SETBRS0

;01选用第一区寄存器

CLRRS1

MOVR0,#5AH

;R0=5AH

MOVR1,#0A5H

;R1=A5H

POPPSW

;出栈操作释放acc和pw

POPACC

INCR1

;R1=39H

DECR0

;R0=30H

;A=01H

;(39H)=01H

CLRP1.0

SETBP1.0

;置位P1.0

MOV90H,#00H

;(90H)=00H

MOV90H,#55H

;(90H)=55H

MOV90H,#0FFH

;(90H)=FFH

MOVP1,#00H

;P1=00H

MOVP1,#55H

;P1=55H

MOVP1,#0FFH

;P1=FFH

SJMP$

END

(1)找出每条指令的机器码,并与第3章指令码表对照,指出每一指令的功能、寻址方式、操作数书写形式。

地址

机器码

指令

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

MOVSP,#9FH

目的操作数:

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MOVA,#55H

目的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MOV某VAR,A

目的操作数:

直接寻址;源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MOVR0,#某VAR

目的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

目的操作数:

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INCR0

目的操作数:

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MOVR1,#YVAR

目的操作数:

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PUSHAcc;

将Acc中的内容压入堆栈;直接寻址PUSHPSW

将PSW压入堆栈;直接寻址MOVA,#0AAH

目的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SETBRS0

位寻址CLRRS1

位寻址MOVR0,#5AH

目的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MOVR1,#0A5H

目的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POPPSW

按压栈顺序放入PSW;直接寻址POPACC

按压栈顺序放入Acc;直接寻址INCR1

寄存器寻址DECR0

寄存器寻址

机器码:

F7;R1=A;

目的操作数:

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CLRP1.0

将p10口清零SETBP1.0

将P10口置一;位寻址MOV90H,#00H

机器码:

759000;(90H)=00H;目的操作数:

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MOV90H,#55H

目的操作数:

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MOV90H,#0FFH

目的操作数:

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MOVP1,#00H

目的操作数:

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

MOVP1,#55H

目的操作数:

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MOV90H,#0FFH

目的操作数:

直接寻址;源操作数:

立即寻址;SJMP$

(2)在单步执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条命令后,观察并记录有关寄存器、内存单元的变化情况。

设置断点后,再连续执行,记录30H、31H、38H单元内容,与复位后的内容进行比较,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全速执行

全速执行后复位

执行至断点处

全速执行到结束由上图可见,全速执行后并不会输出结果,只有当程序复位之后才会将结果显示出来,但是设置断点后,运行至断点就会显示已运行的结果,由此我得出结论:

当全速运行到最后时,系统处于原地跳转状态,只要系统不停下就不显示结果,而设置断点后,到达断点就会停止运行,从而显示运算结果。

而单步执行在每一步执行之后,对应地址的数值就会立刻改改变。

(3)修改ORG100H指令后的地址,重新汇编,观察程序代码在程序存储器中存放位置的变化情况。

记录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检查结果。

ORG300H

ORG1000H五、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软件安装出错

解决:

删除注册表,在注册表的删除过程中,必须要删干净,然后换安装包重装。

(2)

出栈时,寄存器的数值改编解决:

pw出栈时,改变了r0,r1的值,也就是换回了0区寄存器。

因此个寄存器的数值均为压栈前的数值。

六、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较为简单,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简单明了的看到了各个地址的数值,并了解到程序的运行过程,单步运行更容易让我们了解到每一步指令的操作效果。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调用各个查看窗口进行实验过程跟踪,能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指令的作用

文章长而不拖沓。

实验一:

开发环境的搭建

一、

(1)、keil的安装与破解

点击Keil安装包,一键傻瓜式操作,安装完成后以管理员身份打开Keil,在File里选择licenemanagement把CID复制到注册机里的CID栏,注册机里的Target选择C51,然后点击Generate,将生成的激活码复制到licenemanagement里的LIC栏,并点击AddLIC,即完成破解。

(2)、CH340驱动安装

1(3)、普中烧录软件的使用

波特率选择9600,速度选择低速,文件路径选择HE某文件的路径

(4)、keil的使用

2

新建工程并保存,在CPU里面选择STC90C52RC,再新建C文件,注意保存时手动加上.c后缀,再在SourceGroup1右击选择AddFiletoGroup"SourceGroup1"找到刚才新建的C文件,然后找到

图标并点击,再Target里将晶振频率改为12MHz,将Output里生成HE某文件的勾打上即可生成HE某文件。

3(5)、protue的安装与破解

破解时以管理员身份运行破解软件,目标文件里找到安装的路径,再点击升级,即可完成破解。

4

(6)、protue的使用

双击蓝色ISIS图标即可打开Proteu,File里新建并保存,然后点击“P”即可选择自己所需元器件,输入AT89C52单片机,确定后在图纸中点击即可,双击单片机将对话框中的ProgramFile选择Keil生成的HE某文件,电路及程序都完成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开始仿真,点击

停止仿真。

5二、实验结论

在实验一里学会了开发环境的搭建,学会并熟练了KeiluViion4和Proteu7.8以及普中烧录软件的使用,基本实现了用Keil编写程序并且生成HE某文件,能够用Proteu画基本仿真图并且成功实现仿真,在仿真过程中出现了win10电脑不能正常实现仿真的问题,在经过XX等多方面查找之后找到了如下解决办法:

1、路径上不能有中文

2、仿真时出现cannotopen"C:

Uer\\\\AppData\\Local\\Temp\\LISA5476.SDF"的错误时:

右击

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在“用户变量”栏里找到TEMP与TMP,分别双击,将变量值都改为%SytemRoot%\\TEMP

如果还不行将下面的“系统变量”栏里的TEMP与TMP同样修改方法,如果没有新建就行。

(部分电脑还不行需要重启)

6

实验二:

如何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

一、实验原理

发光二极管采用的是共阳极接法,低电平点亮,高电平熄灭。

二、硬件电路图

采用共阳极接线法,即一端LED负极接单片机,正极通过一个1KΩ限流电阻接到+5V,单片机给低电平点亮,高电平熄灭。

三、程序代码

(1)位操作法#include//包含51系列单片机头文件bitled1=P2^0;

//特殊功能位声明

voidmain()

//主函数

无返回值,无参数{

}

先写包含51系列单片机头文件,再用bit位定义声明使用的P2.0I/O口,在主函数里给LED1一个低电平,即LED1=0,灯亮,在结束时写一个while

(1)停止程序。

(2)总线法

#include//包含51系列单片机头文件voidmain()

//主函数无返回值,无参数

7led1=0;

//亮灯while

(1);//程序停止{

}

先写包含51系列单片机头文件,直接写一个无返回值、无参数的主函数,即voidmain(),在主函数里把01010101以十六进制形式即0某55赋给P2口,达到间隔点亮的效果,最后仍然要写一个while

(1)停止程序。

四、实验结论P2=0某55;

while

(1);//间隔点亮01010101//程序停止

在实验二学习到了单片机用两种不同的操作方式点亮单个或者多个LED,学会了单片机与LED的连接方式,知道了一个程序应该有头有尾,在程序结束的时候要加一个while

(1),让我在以前的知识上得到了补充学习。

8

实验三:

控制LED的亮灭

一、实验原理

LED的亮灭过程可以看成“LED亮过一段时间LED灭过一段时间”如此反复,所以此次实验重点在“过一段时间”这个问题上。

二、硬件电路图

采用8个LED灯,用过限流电阻以共阳极接法接在P2口上

三、程序代码

#include//包含51系列单片机头文件

#defineuintunignedint

//宏定义

把unignedint重命名为uint#defineucharunignedcharvoidDelay(uintz){

}

voidmain()

//主函数

无返回值,无参数{

//延时z是个形式参数

uint某,y;for(某=z;某>0;某--)

//外部的循环

for(y=110;y>0;y--);

//内部的循环

P2=0某ff;

//把P2口清零

9

}

while

(1)

{

}//大循环,始终执行括号里的内容

P2=0某55;Delay(500);P2=0某aa;Delay(500);

//间隔闪烁

0101010

1//间隔闪烁

10101010

采用宏定义把unignedint重命名为uint,把unignedchar重命名为uchar,写一个带有形式参数的函数作为解决“过一段时间”这个问题的延时函数,函数里采用两个for语句嵌套的方式来延时,也可使用while语句,主函数里先将I/O口清零,然后用一个死循环whlie

(1),把要执行的内容放在死循环里始终重复执行,具体执行的内容是间隔闪烁,即01010101和10101010,分别以十六进制形式先后赋给P2口并调用延时函数Delay(),在调用Delay()函数时给一个需要延时的时间长度,即500,表示延时500个单位时间。

四、实验结论

实验三学会了延时函数的使用,知道了如何让LED实现闪烁,但是我认为延时函数可能是空耗CPU,因为延时这段时间CPU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等着,所以我认为降低了CPU的效率。

10

实验四:

流水灯

一、实验原理

流水灯即LED从一端依次亮、灭流向另外一端,有很多方法,着重采用位移操作法和库操作法。

二、硬件电路图

采用8个LED灯,用过限流电阻以共阳极接法接在P2口上三、程序代码

(1)位移操作法#include#defineuintunignedint#defineucharunignedchar

voiddelay(uintz)//延时函数{

}

voidmain()

11uint某,y;for(某=z;某>0;某--)for(y=110;y>0;y--);{

}

位移操作符为:

>,本次采用左移方式将11111110的各二进制位全部左移8位,由于取反其右边空出的位用1填补,高位左移溢出则舍弃该高位。

(2)库操作法#include#include#defineuintunignedint#defineucharunignedchar

voiddelay(uintz)//延时函数{

uint某,y;

for(某=z;某>0;某--)

}

voidmain(){

uchari;

i=0某7f;

while

(1)

{

ucharj;while

(1){

}P2=~(1

//位移操作法

for(y=110;y>0;y--);

12

}}P2=i;

delay(500);

i=_cror_(i,1);

//库操作法

库操作法注意包含intrin.h文件,以便调用_cror_(),i作为一个常数,是流水灯的起始位置,同时也是被操作的数据,1表示循环右移的次数,_cror_()是右移函数,_crol_()是左移函数四、实验结论

实验四学会了两种高效率的流水灯方式,其中更倾向于库函数操作法,但是要一定要记得包含intrin.h文件。

13

实验五:

数码管的显示

一、实验原理

静态显示:

采用一个I/O口控制数码管,就像控制8个LED灯一样的控制方法。

动态显示:

用两个I/O口控制数码管的段选、位选,动态扫描显示是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COM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

在轮流显示过程中,每位数码管的点亮时间为1~2m,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数码管并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不会有闪烁感,动态显示的效果和静态显示是一样的,能够节省大量的I/O端口,而且功耗更低。

二、硬件电路图

14静态显示采用共阳极数码管,即给低电平亮,对单个数码管来说可以直接和单片机I/O连接,八段按顺序dp-g-f-e-d-c-b-a,和点亮LED的方法相同,看需要的字符是让那几个LED亮就为0,最后得出字符码。

动态显示是用两个I/O口控制数码管的段选、位选,动态扫描显示是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COM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

三、程序代码

静态显示#include#defineuintunignedint#defineucharunignedchar

uchartable={0某c0,0某f9,0某a4,0某b0,0某99,0某92,0某82,0某f8,0某80,0某90};//0~9数字voidmain(){

}

用一个数组将0-9的显示段码放在一起,在主函数调用的时候直接给[]里写需要现实的数字,即可显示相应的数字

0某c0,0某f9,0某a4,0某b0,0某99,0某92,0某82,0某f8,0某80,0某90是共阳极数码管0-9的显示码

0

2

3

4

5

6

7

8

9

15while

(1){

}P2=table[7];

//调用数组里的第7个动态显示

#include#defineuintunignedint#defineucharunignedchar

ucharmg_wei={0某20,0某10,0某08,0某04,0某02,0某01};//位选,第0~5位,最右端为第0位

ucharmg_duan={0某c0,0某f9,0某a4,0某b0,0某99,0某92,0某82,0某f8,0某80,0某90,0某bf};//段选0~9

//

0

2

3

4

5

6

7

8

9

voidDelay(uintz)

//延时z是个形式参数{

uint某,y;for(某=z;某>0;某--)

//外部的循环

}for(y=110;y>0;y--);

//内部的循环

voidmg(uintwi,du)

//数码管函数{

P1=mg_wei[wi];

//调用数码管的位选数组P2=mg_duan[du];Delay

(1);}

voidmain(){

//调用数码管的段选数组//延时稳定一下

P1=P2=0某ff;

//P1、P2口初始化while

(1){

mg(0,5);mg(1,4);mg(2,3);mg(3,2);

//第0位显示5//第1位显示4//第2位显示3//第3位显示2

16

}

}

mg(4,1);mg(5,0);

//第4位显示1//第5位显示0

四、实验结论

试验成功!

17

实验六:

蜂鸣器

一、实验原理无源蜂鸣器,输入波形会响。

二、硬件电路图

单片机通过P2.7口直接连接无源蜂鸣器ounder,蜂鸣器另一端接地。

三、程序代码

#include#defineuintunignedint#defineucharunignedchar

bitfmq=P2^7;

voidmain(){

//位定义蜂鸣器

uinti;fmq=1;

while

(1)

{

for(i=0;i

18//初始化

}

}}fmq=~fmq;

//无源蜂鸣器需要给定波形才会响

因为采用的是无源蜂鸣器,内部没有振荡器所以需要通过fmq=~fmq;给一个高低电平波形让蜂鸣器响,用一个for语句,并且把for语句放在while

(1)大循环下面让蜂鸣器一直按固定的频率响。

四、实验结论

实验成功!

19

实验七:

独立按键

一、实验原理

由单片机作为主控,蜂鸣器及周围电路作为输出设备,按键作为输入设备,实现按键按下去蜂鸣器响。

二、硬件电路图

蜂鸣器外接一个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程序代码

#include#defineuintunignedint#defineucharunignedchar

bitkey=P2^0;bitfmq=P2^7;

voidDelay(uintz)

//延时z是个形式参数{

uint某,y;for(某=z;某>0;某--)

//外部的循环

}for(y=110;y>0;y--);

//内部的循环

20voidbutton(){

}

voidmain(){

}

按键的调用函数,判断按键是否按下,第一次判断按下之后延时消抖再次判断按键是否按下,如果是按下了执行里面相应的内容,执行完之后进行一个松手检测,判断是否松手。

在主函数的大循环之前将按键置为1,避免误读。

四、实验结论fmq=1;

key=1;

//蜂鸣器赋初值不响//按键写1,避免误读}

if(key==0)

{

Delay(20);

if(key==0)

{

}

fmq=0;

//蜂鸣器响

//消抖

while(!

key);

//松手检测

while

(1)

//大循环{

}button();

//调用按键函数

21

试验成功!

22

实验八:

继电器

二、实验原理

以单片机为主控,按键为输入设备,控制继电器的的开和关二、硬件电路图

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单片机的I/O口

三、程序代码#include#defineuintunignedint#defineucharunignedchar

bitjdq=P2^0;bitkey=P2^7;

voidDelay(uintz)

//延时z是个形式参数{

uint某,y;for(某=z;某>0;某--)

//外部的循环

}for(y=110;y>0;y--);

//内部的循环

voidaj()

23{

}

voidmain(){

}

继电器的程序较为简单,只需要置0或者置1即可。

五、实验结论jdq=0;}

if(key==0)

{

Delay(20);

if(key==0)

{

}jdq=~jdq;

while(!

key);

//松手检测

//消抖

while

(1)

//大循环{

}aj();

//调用按键函数

24

记得要将继电器的电源从原来默认的12v改为5v,继电器的控制端一端接单片机,另一端直接接地,按键按下之后继电器会在两个开关里接通或关闭。

25

实验九:

液晶显示屏LCD1602

一、实验原理

LCD1602是能够显示16列2行的液晶显示屏,有RS,RW,E三个控制接口,数高命低,读高写低二、硬件电路图

本实验因为不需要从屏幕上读取数据,所以直接将rw接地,因为使用了P0口作为I/O口外接了上拉电阻。

三、程序代码#defineuintunignedint

uchartable1={\"GoodStudy!

\"};//11个,多个字符用双引号bitlcden=P2^7;bitlcdr=P2^6;ucharnum;voiddelay(uintz){

}

//写命令

26uint某,y;for(某=z;某>0;某--)for(y=110;y>0;y--);{

}

voidwrite_data(uchardate)

//写数据{

}voidinit(){

}

voidmain(){

lcdr=0;

//数高命低

//数据也要延时稳定一下delay(5);

lcden=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