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129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

儿科学第十章感染性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感染性疾病

【学习指导】

第一节病毒感染

一、麻疹

麻疹(measles)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Koplik’sspots)及皮肤特殊性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传染性强,易并发肺炎。

病后免疫力持久,大多终身免疫。

【临床表现】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接种失败及免疫功能正常、未用过免疫球蛋白的小儿,感染麻疹病毒后常为典型表现。

(一)典型表现

1.潜伏期大多数为6~18d(平均10d左右)。

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d。

主要表现如下:

(1)发热:

多为中度以上,热型不一。

(2)上呼吸道炎症表现:

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不易区别,但结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肿是本病特点。

(3)麻疹黏膜斑(Koplik斑):

在发疹前24~48h出现,开始仅在对着下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可见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常在1~2d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1~2d迅速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4)其他:

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d出皮疹,体温增高至40~40.5℃,全身毒血症状加重,嗜睡或烦躁不安,甚至谵妄、抽搐、咳嗽加重。

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颈部,逐渐蔓延至额面、躯干及四肢。

疹形是玫瑰色斑丘疹,继而色加深呈暗红,可融合呈片,疹间可见正常皮肤,同一部位皮疹持续2~3d,不伴痒感。

此期肺部有湿性哕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或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

4.恢复期出疹3~4d后皮疹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

若无并发症发生,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

疹退后,皮肤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d痊愈。

(二)非典型麻疹

1.轻型麻疹见于有一定免疫力的患儿,如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成人血注射者,或曾接种过麻疹疫苗,或<8个月的婴儿。

潜伏期长、前驱期短、临床症状轻,如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

常无麻疹黏膜斑,皮疹稀疏、色淡,疹退后有色素沉着或脱屑,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

2.重型麻疹见于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或护理不当继发严重感染者。

体温持续40℃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

皮疹密集融合,呈紫蓝色,常有黏膜出血,如鼻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称为黑麻疹,可能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一种形式。

若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

或皮疹骤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出现循环衰竭表现。

此型患儿常有肺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率高。

3.异型麻疹(非典型麻疹综合征)主要见于接种过麻疹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再次感染麻疹者。

接种疫苗到发病时间一般为数月至数年,表现为高热、全身乏力、肌痛、头痛,无麻疹黏膜斑。

出疹期皮疹不典型,如皮疹出现的顺序与正常相反,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伴四肢水肿。

本病少见,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较困难,血清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检查有助诊断。

4.无皮疹型麻疹主要见于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或体内尚有母传抗体的婴儿,或近期接受过被动免疫者。

整个病程无皮疹,有时可见Koplik斑,呼吸道和发热等其他症状可有可无、可轻可重,无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只有依赖前驱症状及血清中麻疹抗体滴度增高才能确诊。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麻疹接触史、前驱期出现Koplik斑、皮疹形态和出现顺序、出疹与发热关系、退疹后皮肤脱屑及色素沉着等特点,诊断较容易。

前驱期鼻咽分泌物找到多核巨细胞及尿中检测包涵体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

在出疹1~2d时用ELISA法测出麻疹抗体可确诊。

鉴别诊断包括各种发热、出疹性疾病,见表10—1。

【预防】预防麻疹的关键措施是对易感者接种麻疹疫苗,以提高其免疫力。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初种年龄国内规定为生后8个月,7岁时复种1次。

易感者在接触患者2d内若接种疫苗,仍有可能预防发病或减轻病情。

(2)被动免疫:

接触麻疹后5d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1/kg可预防发病。

如用量不足或接触麻疹后第5~9d使用,仅可减轻症状。

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

(4)开展麻疹病毒基因变异的监测。

二、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为5~14d。

临床表现因轻重程度不等而分为无症状型,占90%以上;顿挫型占4%~8%。

瘫痪型为本病之典型表现,可分为以下各期。

2.前驱期主要表现为发热、纳差、乏力、多汗、咽痛、咳嗽及流涕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尚可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持续1~4d,多数体温下降,症状消失,称顿挫型。

3.瘫痪前期本期特点是:

出现高热、头痛、颈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及体征,同时伴有颈、背、四肢肌肉疼痛及感觉过敏。

小婴儿拒抱,较大患儿体检可见:

①三角架征;②吻膝试验;③头下垂征。

4.瘫痪期瘫痪大多于瘫痪前期的第3~4天出现。

可分为以下几型:

(1)脊髓型:

最常见。

瘫痪的特点是两侧不对称的弛缓性瘫痪,多见单侧下肢。

近端大肌群常较远端小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

(2)延髓型:

病毒侵犯延髓呼吸中枢、循环中枢及脑神经核,可见脑神经麻痹及呼吸、循环受损的表现。

(3)脑型:

较少见。

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嗜睡或昏迷、上神经元瘫痪等。

(4)混合型:

兼有以上几型的表现,常见脊髓型合并延髓型。

5.恢复期瘫痪肢体功能逐渐恢复,一般从肢体远端开始,继之近端大肌群,轻症1~3个月恢复,重症需6~18个月。

6.后遗症期如果神经细胞损伤严重,某些肌群的功能不能恢复,就会出现长期瘫痪。

继而肌肉萎缩,肢体发生畸形,如脊柱弯曲、足内翻或外翻、足下垂等,而影响其功能使其不能站立、行走或跛行。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瘫痪前期始出现异常,其变化与病毒性脑炎相似,细胞数通常在(50~500)×106/L之间,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蛋白增加不明显,这种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至瘫痪第3周,细胞数多已恢复正常,而蛋白质仍继续增高,4~6周后方恢复正常。

2.病毒分离起病后1周内,从鼻咽部、血、脑脊液及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

3.血清学检查用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血中特异性抗体,病程中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意义。

用EUSA法检测血及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高,第1~2周即可出现阳性,可作早期诊断。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1)主动免疫:

目前普遍采用脊髓灰质炎混合多价糖丸,一般首次免疫从2月龄开始连服3次,间隔4~6周,4岁时再加强1次。

2)被动免疫:

未服过疫苗而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5岁以内小儿或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应及早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次0.3~0.5ml/kg,每日1次连用2d,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三、水痘

水痘(chickenpox,varicella)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

【临床表现】

1.典型水痘潜伏期多为2周左右。

前驱期仅1d左右,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

次日出现皮疹,初起于躯干部,继而扩展至面部及四肢,四肢末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系水痘皮疹的特征之一。

开始为红色斑丘疹或斑疹,数小时后变成椭圆形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

约24h内水疱内容物变为混浊,且庖疹出现脐凹现象,水疱易破溃,2~3d左右迅速结痂。

病后3~5d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瘙痒感较重。

由于皮疹演变过程快慢不一,故同一时间内可见上述三种形态皮疹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又一重要特征。

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10d左右自愈。

2.重症水痘出疹1周后体温仍可高达40~41℃,患儿皮疹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出血性皮疹,呈离心性分布,常伴血小板减少而发生暴发性紫癜。

3.先天性水痘表现出生体重低、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障及智力低下等。

【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

保护易感者:

国外已开始使用减毒活疫苗,接触水痘患儿后立即应用,其保护率可达85%~95%,并可持续10年以上。

对正在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受损、恶性病患者以及接触过患者的孕妇和接触患水痘母亲的新生儿,在接触水痘72h内肌注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125~625U/kg,可起到预防作用。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mumps,epidemicparotitis)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腮腺肿大及疼痛为特征,各种涎(唾液)腺体及其他器官均可受累,系非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腮腺肿大常先见一侧,然后另一侧也相继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不红,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咀嚼食物时疼痛加重。

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腮腺肿大约3~5d达高峰,一般1周左右消退。

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腮腺肿大。

可有不同程度发热,持续时间不一,短者1~2d,多为5~7d,亦有体温始终正常者。

可伴有头痛、乏力等。

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舌下腺肿胀。

(一)神经系统

1.脑膜脑炎较常见,可出现在腮腺肿大前或同时发生,也可见于肿大消失后。

28%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神经系统体征可阳性,但很少惊厥。

约半数病例脑脊液可有细胞数升高,细胞数大多<500×106/L,偶可>2000×105/L者,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稍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在疾病早期,脑脊液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大部分预后良好,但也偶见死亡病例及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

2.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偶有腮腺炎后1~3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预后多良好。

肿大的腮腺压迫面神经可引起暂性面神经麻痹。

有时出现三叉神经炎、偏瘫、截瘫,上升性麻痹等。

偶有因腮腺炎后大脑导水管狭窄而并发脑积水者。

3.耳聋为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虽不高(约1/15000),但可成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聋,所幸75%为单侧性,故影响较小些。

(二)生殖系统

睾丸炎或卵巢炎,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单侧,肿大且有压痛,约半数病例可发生萎缩,双侧萎缩者可导致不育症。

7%青春期后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出现下腹疼痛及压痛,无影响生育力的证据。

(三)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较少见,轻型或亚临床型感染多见。

常发生于腮腺肿大数日后。

上中腹疼痛、压痛明显,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

由于单纯腮腺炎即可引起血、尿淀粉酶增高,故不宜作为诊断依据,因此需作脂肪酶检查,若升高则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四)其他

尚可有心肌炎、甲状腺炎、乳腺炎、肾炎、泪腺炎、角膜炎、关节炎、肝炎等,均可在腮腺炎发生前后发生。

第二节细菌感染

一、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素,并发生SIRS。

败血症病人出现低灌注和脏器功能失调者称为重症败血症。

【临床表现】

1.原发感染灶多数败血症病人都有轻重不等的原发感染灶。

原发感染灶的特点为所在部位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其毒素人血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毒血症表现,如发热、畏寒、身痛与乏力等。

2.感染中毒症状大多起病较急,突然发热或先有畏冷或寒颤,继之高热,弛张热或稽留热,间隙或不定型。

体弱、重症营养不良和小婴儿可不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精神委靡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青灰、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软弱无力、不思饮食、气急、脉速,甚至呼吸困难。

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肝炎、肠麻痹、感染性休克、DIC等。

3.皮疹可有出血点、斑疹、丘疹或荨麻疹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出现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常有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

坏死性皮疹可见于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

4.肝、脾大一般仅轻度增大,当发生中毒性肝炎或肝脓肿时则肝增大显著且伴明显压痛,并可出现黄疸。

5.迁徙性病灶随病原菌而不同,常见的迁徙性病灶有皮下及深部肌肉脓肿、肺炎、渗出性胸膜炎、肺脓肿、脓胸、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脑脓肿、骨髓炎等。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增加,核左移,胞质中出现中毒颗粒。

重症或衰弱者白细胞总数减少,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常降低,重者血小板减少。

(2)病原学检查。

(3)其他检查:

鲎溶解物试验、聚合酶链反应、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

第三节结核病

一、概述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常见。

【诊断】力求早期诊断。

包括发现病灶,决定其性质、范围和是否排菌,并确定其是否活动,以作为预防和治疗的根据。

(一)病史

1.中毒症状有无长期低热、轻咳、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2.结核病接触史应特别注意家庭病史,肯定的开放性结核病接触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年龄愈小,意义愈大。

3.接种史接种卡介苗可能提高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应仔细检查患儿上臂有无卡介苗接种后瘢痕。

4.有无急性传染病史特别是麻疹、百日咳等可使机体免疫功能暂时降低,致使体内隐伏的结核病灶活动、恶化,或成为感染结核病的诱因。

5.无结核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等。

(二)结核菌素试验

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1.试验方法常用的结核菌素皮内试验为皮内注射0.1ml含5个结核菌素单位的纯蛋白衍化物(PPD)。

一般注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皮内,使之形成直径为6~10mm的皮丘,48~72h后观测反应结果,测定局部硬结的直径,取纵、横两者的平均直径来判断其反应强度。

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mm为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反应(++++)。

若患儿结核变态反应强烈如患疱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或一过性多发性结核过敏性关节炎等,宜用1个结核菌素单位的PPD试验,以防局部的过度反应及可能的病灶反应。

2.临床意义结核菌素皮试的结果应根据试验的目的分析,硬结大小的阳性意义随有关流行病学因素而异。

(1)阳性反应见于:

①接种卡介苗后;②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③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④强阳性反应者,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⑤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10mm增至大于10mm,且增幅超过6mm时,示新近有感染。

由于广泛推行卡介苗接种,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

接种卡介苗后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的主要区别见表10-2。

此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也可致PPD皮试阳性。

(2)阴性反应见于:

①未感染过结核;②结核迟发性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③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所致,如部分危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百日咳等;体质极度衰弱者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④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

(三)实验室检查

1.结核杆菌检查从痰、胃液(婴幼儿可抽取空腹胃液)、脑脊液、浆膜腔液中找到结核杆菌是重要的确诊手段。

2.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②酶联免疫电泳技术(ELIEP);③DNA探针;④聚合酶链式反应(PCR);⑤线条DNA探针杂交试验。

3.红细胞沉降率多增快,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协助判断结核病的活动性。

(四)结核病影像学诊断

1.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筛查小儿结核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2.计算机体层摄影胸部CT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意义,有利于发现隐蔽区病灶。

3.磁共振影像(MRl)目前在结核病领域主要用作结核病与非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五)其他辅助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支气管内膜结核及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诊断。

(2)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可发现特异性结核改变。

(3)肺穿刺活检或胸腔镜取肺活检。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营养;居住环境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二)抗结核药物

治疗目的是:

①杀灭病灶中的结核菌;②防止血行播散。

治疗原则为:

①早期治疗;②适宜剂量;③联合用药;④规律用药;⑤坚持全程;⑥分段治疗。

1.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可分为两类:

(1)杀菌药物:

①全杀菌药:

如异烟肼(isoniazid,INH)和利福平(rifampin,RFP)。

②半杀菌药:

如链霉素(streptomycin,SM)和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

(2)抑菌药物:

常用者有乙胺丁醇(etharbbutol,ENB)及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ETH)。

2.针对耐药菌株的几种新型抗结核药

(1)老药的复合剂型:

如rifamate(内含INH150mg和RFP300mg);rifater(内含INH,RFP和PZA)等。

(2)老药的衍生物:

如rifapentine是一种长效利福霉素的衍生物,对利福霉素以外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3)新的化学制剂:

如力排肺疾(dipasic),是一种独立合成的新抗结核药,是耐受性较好的INH类制品,可延迟INH的抗药性。

3.抗结核药的使用见表10—3。

4.化疗方案

(1)标准疗法:

一般用于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原发型肺结核。

每日服用INH、RFP和(或)EMB,疗程9~12个月。

(2)两阶段疗法:

用于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急性粟粒性结核病及结核性脑膜炎。

①强化治疗阶段:

联用3~4种杀菌药物。

目的在于迅速杀灭敏感菌及生长繁殖活跃的细菌与代谢低下的细菌,防止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为化疗的关键阶段。

在长程化疗时,此阶段一般需3~4个月。

短程疗法时一般为2个月。

②巩固治疗阶段:

联用2种抗结核药物,目的在于杀灭持续存在的细菌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在长程疗法时,此阶段可长达12~18个月;短程疗法时,一般为4个月。

(3)短程疗法:

为结核病现代疗法的重大进展,直接监督下服药与短程化疗是WHO治愈结核病人的重要策略。

短程化疗的作用机制是快速杀灭机体内处于不同繁殖速度的细胞内、外结核菌,使痰菌早期转阴并持久阴性,且病变吸收消散快,远期复发少。

可选用以下几种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①2HRZ/4HR(数字为月数,以下同);②2SHRZ/4HR;③2EHRZ/4HR。

若无PZA,则将疗程延长至9个月。

【预防】

1.控制传染源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小儿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及合理治疗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根本措施。

2.普及卡介菌接种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计划免疫要求在全国城乡普及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下列情况禁止接种卡介苗:

①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②急性传染病恢复期;③注射局部有湿疹或患全身性皮肤病;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3.预防性化疗

(1)目的:

①预防儿童活动性肺结核;②预防肺外结核病发生;③预防青春期结核病复燃。

(2)适应证:

①密切接触家庭内开放性肺结核者;②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③结核菌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伴结核中毒症状者;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儿;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小儿需较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3)方法:

INH每日10mg/kg(≤300mg/d),疗程6~9个月。

或INH每日10mg/kg(≤300mg/d)联合RFP每日10mg/kg(≤300mg/d),疗程3个月。

二、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儿童各型肺结核总数的85.3%。

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临床表现】可有低热、纳差、疲乏、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大儿童。

婴幼儿及症状较重者可急性起病,高热可达39~40℃,但一般情况尚好,与发热不相称,持续2~3周后转为低热,并伴结核中毒症状,干咳和轻度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

婴儿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生长发育障碍。

部分高度过敏状态小儿可出现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和(或)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

当胸内淋巴结高度肿大时,可产生一系列压迫症状:

压迫气管分叉处可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压迫支气管使其部分阻塞时可引起喘鸣;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嘶;压迫静脉可致胸部一侧或双侧静脉怒张。

体检可见周围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

肺部体征可不明显,与肺内病变不一致。

胸片呈中到重度肺结核病变者,50%以上可无体征。

如原发病灶较大,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有少许干、湿哕音。

婴儿可伴肝脏肿大。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早期诊断很重要。

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有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1.病史应详细询问临床症状和卡介苗接种史、结核接触史及有关麻疹或百日咳等传染病既往史。

2.体格检查应注意检查双上臂有无卡介苗接种后瘢痕。

若发现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者,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较大。

3.结核菌素试验为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者,应作进一步检查。

4.X线检查对确定肺结核病灶的性质、部位、范围及其发展情况和决定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作用,是诊断小儿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

最好同时作正、侧位胸片检查,对发现肿大淋巴结或靠近肺门部位的原发病灶,侧位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原发综合征:

肺内原发灶大小不一。

局部炎性淋巴结相对较大而肺部的初染灶相对较小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特征。

婴幼儿病灶范围较广,可占据一肺段甚至一肺叶;年长儿病灶周围炎症较轻,阴影范围不大,多呈小圆形或小片状影。

部分病例可见局部胸膜病变。

小儿原发型肺结核在X线胸片上呈现典型哑铃状双极影者已少见。

(2)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是小儿原发型肺结核X线胸片最为常见者。

分3种类型:

①炎症型:

淋巴结周围肺组织的渗出性炎性浸润,呈现从肺门向外扩展的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此为肺门部肿大淋巴结阴影;②结节型:

表现为肺门区域圆形或卵圆形致密阴影,边缘清楚,突向肺野;③微小型:

是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的一型,其特点是肺纹理紊乱,肺门形态异常,肺门周围呈小结节状及小点片状模糊阴影,此型应紧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有关检查等分析,以免漏诊。

CT扫描可显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

对疑诊肺结核但胸部X线平片正常病例有助于诊断。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核病变蔓延至支气管内造成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到以下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