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72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docx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带答案2

一、选择题

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吸引了世界”是指()

A.改良了蒸汽机B.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

C.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B.丰篇了女性的娱乐生活

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D.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3.“江河的水往低处流、爬山和上楼梯觉得很累”。

这些日常现象都和那种理论有关()

A.德漠克里特的原子论B.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达尔文的进化论

4.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B.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

C.工厂林立,且巨大在的烟囱冒着浓烟

D.有钱的商人们坐着里轮船在泰晤士河上游览

5.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

“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

”达尔文微笑着说:

“是的。

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

”他俩的对话与什么理论有关

A.万有引力定律

B.适者生存原理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6.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

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A.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的光学分析

7.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

“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人人都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8.它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

它的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它”是

A.《物种起源》B.《战争与和平》

C.《社会契约论》D.《英雄交响曲》

9.下列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

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人间喜剧》

C.巴尔扎克﹣﹣《英雄交响曲》

D.贝多芬﹣﹣《物种起源》

10.1840—1920年英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变化表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百分比

22

14.8

8.4

7.1

导致表格中农业人口百分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蓬勃进行B.殖民帝国开始建立

C.工业化进程的影响D.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11.如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

以下选项中,导致1870年至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是

A.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D.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

12.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高老头》

D.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莫基者——《物种起源》

13.1870年以后,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变化不包括

A.人口增长B.大众教育推广C.贫富加剧D.环境质量提高

14.近代自然科学的殿堂中群星璀璨。

以下人物应列入其中的是()

①牛顿

②贝多芬

③巴尔扎克

④达尔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斯大林曾说: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6.1999年1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把爱因斯坦评选为世纪伟人,《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迷的开启者。

”他能够当选“世纪伟人”的主要原因是

A.发明耐用碳丝灯泡

B.著有《物种起源》

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D.提出相对论

17.某同学以“科学家与成就”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四个探究题目。

其中正确的是

A.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B.莱特兄弟与火车

C.达尔文与电的应用

D.爱迪生与进化论

18.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重要发明是()

A.蒸汽机B.发电机C.汽车D.内燃机

19.拜伦(1788~1824年)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他在报纸上看到有关黑人奴隶买卖的广告

B.他与欧洲大陆的朋友用电话交流写作心情

C.他听说拿破仑当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D.他乘坐轮船到欧洲大陆各国旅游了解国情

20.下表中信息能够直接佐证的是近代欧洲城市人口数量表(部分)

城市

1800年左右

1850年左右

伦敦

近100万人

236万人

巴黎

近55万人

100万人以上

维也纳

约25万人

44万多人

柏林

约17万人

42万人

 

A.人口数量越来越多B.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C.城市环境越来越好D.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21.爱迪生将一项发明专利以四万美元价格卖给家公司后,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有了这笔资金,他才踏上了辉煌的发明、发家之路。

可见,爱迪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电气时代的到来B.发明专利的交易

C.白炽灯泡的发明D.坚持不懈的努力

22.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

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提高了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B.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促使女性走上领导岗位

23.“他通过精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把欧洲古典音乐推向顶峰,同时也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

A.《神曲》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义勇军进行曲》

24.培根曾说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以下列举不属于“明智”的是:

A.站在现在,以自己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B.善于从遗迹文献和传说中学习历史

C.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问题

D.以历史名人为榜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5.有这样一段广告词: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是指牛顿

A.提出万有引力定律B.创建微积分

C.制成反射望远镜D.写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思考和研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选项D符合题意,瓦特改良了蒸汽机,A排除;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B排除;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排除。

故此题选D。

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善了妇女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江河的水往低处流、爬山和上楼梯觉得很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对物体是由引力作用的,因此会出现江河的水往地处流,爬山和上楼梯感觉累,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C。

4.B

解析:

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四十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着发明。

由此可知,B项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不可能出现在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

故选B。

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在书中达尔文指出,一切物种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题干材料中的对话正是反映了生物进化论,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牛顿提出的,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6.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通过观察“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指一切物体吸引其他一切物体,这种引力与两个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相关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C符合题意;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相关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无关,A不符合题意;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相关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与“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无关,B不符合题意;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相关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的光学分析”无关,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

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

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B符合题干材料;ACD不能说明农民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故本题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8.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

……”及所学可知,这里的“它”是《物种起源》。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排除;C项 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作,排除;D项是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排除。

故选A。

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

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故A符合题意;BCD搭配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阅读题文表格1840—1920年英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变化表,表格中农业人口百分比数字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因为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工业发展成为英国最主要的经济方式,从而得出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导致表格中农业人口百分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C符合题意;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地展开。

A不正确;殖民帝国开始建立与题意无关,B不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发生于17世纪末期,D不正确;故选C。

1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70年至1900年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世界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石油成为重要的能源,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故C符合题意;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动力,而蒸汽动力使得煤成为重要的能源,故AB不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使得电力成为重要的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擅长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的代表作品: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而《高老头》是法国巴尔扎克的作品,故C对应错误,符合题意;ABD搭配正确,排除。

故选C。

1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使用的燃料是煤炭,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煤炭使用量处于高峰状态,带来了环境污染,D符合题意;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英国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些变化要求大大增加劳动者数量,而且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才,大众教育得到推广;工业革命使工人越来越穷困,而资本家越来越富有,贫富加剧,ABC排除。

故选D。

14.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近代自然科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符合题意;②贝多芬是音乐家,不符合题意;③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不符合题意;④达尔文是近代科学家,提出了进化论,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④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①②③④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类选择题做好的方法是排除法,需要学生抓住题干的限定词“近代自然科学”,以此为依据,排除不符合要求的人物,得出正确答案。

1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故选D。

1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应用和对宇宙的认识奠定了基础,D符合题意,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的是爱迪生;著有《物种起源》的是达尔文;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顿,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7.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A项符合题意;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B项不符合题意;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C项不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了电灯,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以电磁学为理论指导,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内燃机的主要动力是石油,从此时开始,石油逐渐成为重要的能源,故D符合题意;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煤的大量使用,故A不合题意;发电机、汽车主要使用内燃机,故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9世纪初期不会出现。

ACD在19世纪初期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

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2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近代欧洲城市人口数量表的数据,可以看出1800年左右到1850年左右,近代欧洲城市人口增长很快,能够直接佐证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故B符合题意;城市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是数据的直接体现,排除A;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与题干表格数据无关,排除CD。

故选B。

2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爱迪生将一项发明专利以四万美元价格卖给家公司后”“第一桶金”,可见爱迪生成功与发明专利有关,题干没有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时代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依据题干可见爱迪生成功与发明专利有关,故B符合题意。

题干无从体现爱迪生的这项发明是白炽灯泡,故C不符合题意。

依据题干可见爱迪生成功与发明专利有关,没有强调爱迪生自身的努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了工业革命中工厂的出现使女性在思想、交友、社会活动方面等方面更加的融入社会,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他通过精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把欧洲古典音乐推向顶峰,同时也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贝多芬。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以法国大革命为创作背景的是《英雄交响曲》,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英雄业绩,故C符合题意;《神曲》、《人间喜剧》不属于音乐作品,故AB不合题意;《义勇军进行曲》属于中国的音乐作品,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把欧洲古典音乐推向顶峰”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2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学习和分析历史中,我们应该学会历史角色的扮演,换位思考问题;善于从遗迹文献和传说中学习历史;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问题;以历史名人为榜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要站在现在,以自己好恶评价历史。

A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

BCD都是学习历史的明智之举,但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是指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大定律,从而创建了经典力学体系,为工业革命打下了理论基础。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苹果落地”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