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72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25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docx

生产管理室施工方案1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图纸编号

图纸内容

出图日期

21251-4310B4s-30-341-001

基础平面图

2013.8.16

21251-4310B4a-30-341-001

基础顶~标高4.500柱平面配筋图

2013.8.7

21251-4310B4a-30-341-002

梁板配筋图

2013.8.7

21251-4310B4a-51-310-003_C2

0.300平面图

2014.03.3

21251-4310B-51-DLT

生产管理室的施工图纸

2014.3.3

21251-4310B4a-30-DLT-001_C0

生产管理室结构图纸

2014.3.3

21251-4310B4a-30-310-003_C0

生产管理室防雷接地布置图

2014.3.3

1.2主要法规

序号

类别

名称

标准号

1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5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6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7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8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9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0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1

国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279号令

12

国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53号

13

国家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5号

14

国家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国务院75号令

15

国家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建设部令第3号

1.3国家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2009年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

2001年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

3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4

GB50300-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

GB/T50326-200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6

GB50152-19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7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

8

GB/T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9

JGJ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10

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1

JGJ/T10-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12

JGJ33-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14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5

JGJ160-200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16

JGJ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17

JGJ190-201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18

JGJ/T185-2009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19

DBJ01-62-2002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4图集

序号

名称

标准号

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11G329-1

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1~3

3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

04G362

二、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场地土类别

Ⅱ类

2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基础垫层

C30

主体结构

3

混凝土

相关要求

最大水灰比为0.50,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1%,最大碱含量3.0kg/m3

4

抗震等级

工程设防烈度四级

5

钢筋类别

Ⅰ级钢(HPB300)

Φ8

Ⅲ级钢(HRB400)

12、14、16、18、20、22、10

6

钢筋保护层厚度

基础40mm、梁及柱为25mm,顶板为20mm

7

钢筋接头

形式

整筋

梁、柱

绑扎搭接

其他钢筋连接

8

砼结构

环境类别

Ⅱa类工程

9

钢构件

Q235B钢,焊条为E43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汽车装卸设施生产管理室,建筑结构形式为现浇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震作用按四级设计。

三、项目管理目标

严格履行工程合同,确保实现如下目标:

3.1工期目标

工期目标: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总体目标112日历天

确保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成时间为:

2014年3月10日开工——2014年7月2日主体施工完成,总计112日历天。

3.2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合格”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不低于85%。

3.3安全目标

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杜绝死亡事故。

3.4场容管理、文明施工环境目标

文明工程、文明环境,降低噪音,地面清扫及时,进出车辆清洗,避免产生较大扬尘。

施工现场内堆积土方及时进行覆盖。

四、施工准备

4.1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本工程按项目部管理模式组织施工,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如下:

 

项目经理负责:

负责对项目安全、工期、质量、成本等的综合控制,搞好组织协调、现场管理。

生产经理负责:

负责施工现场人、财、物调配,优化资源配置,负责劳动力的管理,制订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和月度施工生产计划并严格监督组织实施。

技术经理负责:

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指导,组织综合会审,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卡。

领导和组织施工技术资料的归档及移交工作。

安全员负责: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相关主管部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指示,及时传达贯彻安全生产紧急要求,负责执行落实有关安全生产的一切日常工作。

负责对职工的日常安全思想、安全技术措施、有关知识和外施队伍的安全教育。

材料员负责:

负责材料进场质量、数量验收关,确保施工现场生产顺利进行。

严格执行收料制度和程序,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票据与实物不符、无质量检验证及质量证明文件、型号、规格不正确的材料应拒绝验收和调拨。

土建工长负责:

协助项目副经理(施工)做好各项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的有关规定。

参与制订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和年度、月度生产计划,负责制订周计划。

负责下达作业计划和任务、负责技术质量、安全生产交底。

参加现场管理,管理现场场容、场貌,组织文明施工。

水、电工长负责:

参加施工图纸的会审,编制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负责及时准确的编制专业施工图预算,提出材料计划。

负责办理专业工程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做好设计变更交底。

负责本项目专业施工结算的编制、管理工作。

负责下达专业作业计划和任务、安排好专业施工进度,配合好其它专业施工进度。

技术员负责:

参加图纸会审,及时收集整理审查意见,提供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负责办理工程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做好设计变更交底。

负责编制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卡,负责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和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的措施计划,参加编制重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负责监督检查。

负责测量、试验的管理工作。

质量员负责: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负责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的质量验评及相关资料工作;参加结构工程验收、竣工工程预验和竣工工程验收,对工程质量负责。

预算员负责:

参与投标报价工作,完成分配的投标预算编制工作。

根据《建筑公司工程结算管理办法》及时完成本项目工程结算的编制、管理工作。

测量员负责:

熟悉掌握本工种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优质高效完成本岗位工作。

严格操作积极主动地完成所交付的各项施工任务。

试验员负责:

负责对各种材料的试验及取样;负责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试验单,试验结果要及时报技术员备案;负责填写试验台账;负责试验器具的检查和保养,对试验器具登记入册,并做好台账.

资料员负责:

协助技术员做好相关工作。

负责图纸及规范、图集的发放管理,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编制、移交竣工资料及城建档案。

各专业管理工长已经过培训考试并持有市建委和建设部颁发的上岗证,参与本专业多年,经验丰富,并且具备其它的专业基础知识,能与其它工种密切配合,相互创造条件。

测量员、验线员、试验员、质量检查员、资料员、安全员、预算员、材料员全部持建设部颁发的上岗证上岗。

4.2技术准备

1本工程所需要的图集、规范、标准、法规按图纸要求在施工前准备齐全,使之能满足施工使用要求。

要熟悉图纸及相关规范,了解和掌握钢筋、模板、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2编制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并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批。

按施工方案和技术规程对操作者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下达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的技术交底书,并做好现场方案实施跟踪工作。

3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保证已进行检定。

4编制工程概预算,确定主要工程量,提出加工定货计划,确定周转材料、施工机具、劳动力需求计划。

5做好各项的技术资料和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记录,并及时收集和整理上述资料,以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准确、完整。

6积极配合现场施工,及时解决现场施工中的问题。

7提前和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厂协调好,保证材料能及时提供。

8人员培训:

组织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仔细阅读设计图纸,对工程中所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等,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学习,熟悉相关条文内涵,模糊的地方向公司技术部及规范编制单位请示。

4.3现场准备

1配合建设单位进行“四通一平”,进行现场踏勘。

2按现场踏勘情况布置施工平面图。

3按照施工平面图修建现场临时道路、临时配电室、施工临时水、电、消防,安装临时消防增压水泵。

4组织模板材料、辅料、钢筋等进场和其它施工机具进场、安装。

5安排现场排水设施,解决排水路径。

6安排现场夜间照明设施。

7联系、确定运输走向、路线,报请有关部门取得认可。

8施工现场基础施工已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

4.4人员准备

序号

工种

数量

备注

1

钢筋工

20人

2

木工

25人

3

混凝土工

15人

4

架子工

4人

持证上岗

5

壮工

37人

6

焊工

3人

持证上岗

7

电工

3人

持证上岗

4.5主要材料准备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15厚多层板

1220×2440

1000

2

方木

10×10

m

500

3

方木

10×5

m

1000

4

对拉螺栓

φ14

200

5

钢管

Ф48

T

5

6

扣件

与钢管配套

2000

7

密目网

ML-1.5×6

100

8

安全平网

NP-1.5×6

20

9

脚手板

40×250×3000

100

4.6机具准备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振动棒

Φ50长度5m

20根

Φ30长度5m

10根

2

小推车

0.1m³

5辆

5

铁锹

/

30把

6

电焊机

26KVA

2

7

电锯

MIY-MH-180

1

4.7测量设备

编号

仪器名称

型号与规格

精度

数量

1

经纬仪

TDJ2E

3″

1台

2

水准仪

DSA32O

2″

1台

4

钢卷尺

50m

0.1mm

1把

6

温度计

-30~100℃

0.1℃

10支

7

抗压试模

100×100×100

/

80个

8

振捣台

0.5×0.5

/

1台

9

全站仪

RTS112S

/

1台

五、主要项目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5.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基础垫层浇筑柱钢筋绑扎→柱模板安装→梁钢筋绑扎→梁、板模板安装→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养护→柱模板拆除→柱混凝土养护→顶板、梁模板拆除

5.2工程定位放线

5.2.1平面控制测量

本工程各建筑物±0.00以上的轴线传递用经纬仪竖向投测法进行。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内控点布设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

内控基准点采用10cm×10cm钢板制作,在首层基础梁混凝土浇注时在控制点位置埋入,用钢针刻划出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筋焊牢,钢板片下混凝土灌实抹平,但不得覆盖钢板面,严禁在内控基准点1㎡范围内堆放钢筋、模板、钢管或其它杂物,严禁任何人员砸、撬钢板。

(2)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

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3)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主轴线间距

允许偏差(mm)

L≤30m

±5

30m

±10

60m

±15

L>90m

±20

5.2.2土方开挖

⑴、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机械开挖→人工清底及钎探→地基验槽→垫层施工

⑵、本工程土方拟采用1台EX240挖掘机对基坑开挖,挖至基底时预留200mm的预留土,预留土层采用人工挖土,防止扰动地基土。

开挖时采用向后行驶,侧方装车的方式进行。

开挖方向为从东侧向西侧连续开挖,最后剩余的部分土方配以人工挖除。

⑶、土方的边坡采用斜坡式,边坡坡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放坡系数控制在1:

1,为了防止边坡下滑,并在两边坡上设置一道1米宽的平台,槽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出150cm,以便施工操作。

边坡用黑网覆盖,防止砂体下滑。

边坡上下口用砂袋压边。

⑷、人工清理基底之前,由测量人员配合抄出距基底200mm平线并设置标桩,控制清底标高。

最后清除基底浮土、修底铲平。

⑸、施工马道及基坑运输道路是确保土方开挖顺利,不受限制的重要环节;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实际开挖所需的工作面,马道优先设置在基坑边角位置,以利于土方挖运和基坑支护。

随着开挖施工进度,部分马道要逐步挖除,最终收尾。

⑹、土方堆放:

为保证现场文明施工,所有土方均采用自卸汽车运至业主指定的弃土点。

5.2.3验槽

⑴、清槽必须注意保护基底土层,严禁扰动,并注意及时覆盖保温,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度洒水保持基底湿润。

⑵、开槽完毕后,请应会同建设、监理、设计、勘察、总包、监督站等有关单位联合验槽,遇有持力层与勘察不符的即与有关方面制定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基础处理,经联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2.4土方回填

⑴、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机械夯实(碾压)→甲方代表检查、验收→面层整修

⑵、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分层回填,采用夯实(碾压)。

每层夯实以后,由试验室进行环刀取样,密实度要达到设计要求。

清除回填土内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cm的石块,回填时要做到随铺、随夯实,槽底不留虚土,虚铺厚度300mm。

5.2.5垫层施工

基槽验收合格后,即可在其上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厚150mm,其侧模板采用50mm×100mm木方,垫层平面尺寸为底板结构尺寸周边增加150mm,垫层混凝土等级为C15,采用抹子抹平振实,混凝土随浇筑随压抹光。

5.3钢筋工程

5.3.1材料验收

对每批进厂材料严格验收,必须符合GB50204-2002(2011年)及JGJ95—2003规定,按规范取样送检,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3.2试验检验工作

5.3.2.1原材检验

(1)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2)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每个检验批次的重量不大于60t。

(3)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钢筋的最大气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5.3.2.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1)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施工完毕,验收之前,应进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检验部位及数量要求如下: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

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钢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2)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定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判定为合格。

5.3.3钢筋加工

(1)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钢筋不具备现场加工条件;经与建设单位协商,将本工程所用钢筋半成品委托燕钲钢筋配送中心负责加工。

现场设钢筋半成品堆放场。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进场后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展等要求的结构,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除锈:

钢筋生锈或染上油泥等污物,要用钢丝刷进行人工除锈,在除锈过程中如发现锈斑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除锈后发现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时,该批钢筋作退场处理,不得使用。

(5)钢筋调直:

盘条钢筋在使用前经过放盘、调直工序,采用无延伸功能的调直机调直。

(6)钢筋切断:

根据配料单复核钢筋种类、直径、尺寸、根数,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尽量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时要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可在工作台上加尺寸刻度并加设控制断料尺寸用的卡板,钢筋的断口要求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5.3.4钢筋连接

(1)梁主筋直径≥Ф22mm的钢筋采用一级滚轧直螺纹连接,其余钢筋采用搭接绑扎。

(2)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中的直螺纹连接。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

(3)同一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4)钢筋套丝

1)套丝机必须用油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不得用机油润滑。

2)钢筋丝头的牙形、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相吻合,有效丝扣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1/2。

3)检查合格的丝头,应立即将其一端拧上塑料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5)工艺流程

钢筋原材料检验→钢筋直螺纹加工→直螺纹丝扣质量检验→安装丝扣保护套→存放待用。

(6)直螺纹连接工艺要点

1)钢筋在加工直螺纹丝扣前,要对钢筋的规格、下料长度、外观进行检验,如果发现两端有弯曲或端头不规整等现象时,须处理后方能使用。

2)加工好的钢筋直螺纹头,由操作人员逐个用卡规检查。

对检验不合格的端头,应切断重新加工。

3)钢筋与连接套连接时,连接套必须是经过与钢筋规格相同的直螺纹塞检查的合格品。

4)现场安装时,钢筋与连接套规格必须一致。

安装前检查直螺纹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方可使用。

5)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不许从两边往中间连接。

连接前,要根据所连接钢筋直径,将力矩扳手上的游动标尺直径调定在手柄上的刻线位置(即规定的力矩值)。

使力矩扳手钳头垂直钢筋轴线均匀加力,当听到力矩扳手发出“咔嗒”声响时即停止加力,随即在钢筋接头处做油漆标记以便检查。

6)被连接的两钢筋端面应处于连接套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一个螺距,并用工作扳手拧紧,使两钢筋端面顶紧。

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两个丝扣。

7)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做出标记,防止漏拧。

8)套筒须有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及抽检报告,钢筋套丝加工及接头连接须符合《钢筋直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9)梁钢筋接头上铁接头位置在跨中1/3轴跨范围内,下铁接头在支座范围内;连接水平钢筋时,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

(7)接头质量检验

1)钢筋连接作业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连接工艺检验。

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2)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3)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

4)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应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同时尚应不小于0.95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

5)现场检验应进行拧紧力矩检验和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拧紧力矩检验抽检数量为:

每100个接头作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每批抽检3个接头。

抽检的接头应全部合格,如有一个接头不合格,则该检验批接头应逐个检查并拧紧。

单向拉伸强度试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

6)对每一验收批,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

当3个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小于A级接头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为合格。

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应加倍取样复验。

7)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可采用同等规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