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7422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7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x

沈阳化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设计专业)

 

沈阳化工学院教务处编

2007年9月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drawing

课程号:

1410203002

课程计划学时:

48

学分:

3

课程简介:

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

它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它在某种意义上,是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培养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工业设计专业。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章重点:

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如几种图线的格式及其画法、图纸幅面、作图比例、字体写法。

本章难点:

掌握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第一节《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部分规定

1、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89-93)

2、比例(GB/T14690-93)

3、字体(GB/T14691-1993)

4、图线(GB/4457.4-1984)

第二节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1、图板、丁字尺、三角尺的用法 

2、圆规的用法

3、铅笔

4、几何图形的绘制

教学要求:

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几个常用标准,掌握几种图线的格式及其画法、字体写法;

2、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及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线型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可完成《习题集》中字体练习;

3、按要求课上完成《习题集》中第一次大作业:

No.1基本练习,边画边指导。

考核概率:

0~10%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本章重点:

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清楚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了解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熟悉面内取点取线。

本章难点:

面内取点取线,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

第一节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投影法的分类

2、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3、三视图图的形成及投影特性

第二节点的投影

1、点的两面投影

2、点的三面投影

3、两点相对位置

第三节直线的投影

1、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直线上的点

4、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第四节平面的投影

1、平面的表示法

2、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及投影特性

3、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第五节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1、平行问题

2、相交问题

教学要求:

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三面投影系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2、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基本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垂直、平行及一般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3、掌握面内取点、取线的方法;

4、课后自学教材中相关内容,可完成《习题集》中部分习题,掌握教学内容。

本章内容安排同学自学,建议完成习题集相关作业

考核概率:

0~10%

第三章立体的投影

本章重点:

掌握平面立体(底面平行于投影面的直棱柱、直棱锥)和曲面立体(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圆柱、圆锥和圆球)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与平面的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截平面只限特殊位置)。

熟练掌握两回转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限于两回转体的轴线相交并分别垂直于投影面),以圆柱面与圆柱面的相贯线为主。

了解用辅助平面法(限辅助平面为投影面平行面)求相贯线。

本章难点:

用表面取点法求在截交线和相贯线。

第一节平面立体的投影

1、平面立体的投影

2、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第二节回转体

1、回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点

2、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第三节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1、相贯线的概念及特点

2、表面取点法求相贯线

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教学要求:

1、了解立体概念;三面投影系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2、掌握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3、掌握立体表面上取点的方法;

4、课上进行习题练习。

考核概率:

20~30%

第五章组合体

本章重点:

掌握组合体的画图方法,掌握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了解组合体的尺寸标准。

本章难点:

如何阅读组合体的视图。

第一节概述

1、组合体的概念及组合形式

2、形体分析法

第二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2、比较表面平齐、相错、相交的不同画法

第三节读组合体视图

1、读图的构思方法

2、读图的方法之一——形体分析法

3、读图的方法之二——线面分析法

4、补缺漏图线、补画视图

第四节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2、简单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1、掌握组合体的分析方法——形体分析法、面形分析法;

2、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掌握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方法;

4、通过完成《习题集》中大量习题熟练掌握组合体的画图与读图方法,熟悉常见形体的结构及其视图。

5、完成《习题集》中第二次大作业:

No.2

6、课上让学生做题,对典型习题进行讲解,总结方法。

考核概率:

20~30%

第六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本章重点:

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本章难点:

能够运用各种表达方法正确表达零件,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

第一节视图

1、基本视图

2、局部视图

3、斜视图

第二节剖视图

1、剖视的基本概念与画法

2、几种常用的剖切面和剖切方法

第三节断面

1、移出断面

2、重合断面

第四节其它表达方法

1、局部放大图

2、相同结构省略画法

3、零件的折断画法

4、肋板、轮辐纵向剖切与均布结构旋转画法

5、其它简化画法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视图、剖视图(用单一平面剖切)和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

2、掌握常见的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局部放大图、肋板的画法、均布孔和轮辐的画法);

3、完成《习题集》中第三次大作业:

No.3剖视图表达方案,理解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4、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习题集》中大量习题熟练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的画法,对典型习题、难点习题进行分析讲解。

考核概率:

30~40%

第七章零件图

本章重点:

掌握各种零件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

了解零件工艺结构和技术要求。

本章难点:

零件视图正确、清晰表达及恰当配置。

零件视图阅读。

第一节概述

1、零件图的作用

2、零件图的内容

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

1、轴套类零件

2、盘、盖类零件

3、叉架类零件

4、箱体类零件

第三节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铸造结构

2、倒角和倒圆

3、常见孔

4、退刀槽、跃程槽

第四节技术要求

1、公差与配合

2、表面粗糙度

第五节看零件图

1.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2.看零件图举例

教学要求: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2、掌握典型零件(轴、套、盘、支架、壳体类)的表达方法;

3、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绘制、阅读方法;

4、理解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能识别和注写给定的表面粗糙度代号、尺寸公差与配合代号,并会从国标中查阅各标准值;

5、完成《习题集》中第四次大作业:

No.4零件图。

考核概率:

20~30%

第八章管路图

本章重点:

掌握施工说明书、管路布置图、非标准管件及管架制作安装图。

本章难点:

绘制管路布置图。

第一节管路布置图

1、管路布置图的视图

2、管路布置图的标准

3、管路布置图的阅读

第二节管段图

1、表示方法

2、尺寸标准

3、方位坐标

4、材料表

教学要求:

本章以课堂授课和课堂练习相结合,课后完成习题集部分作业,同时完成版图No.5

考核概率:

0~10%。

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

总学时:

48学时,其中讲课学时:

36学时,实践学时:

12学时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

绪论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4

4

本部分为学生的实践环节,做好基础练习。

板图练习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安排自学

第三章立体的投影

12

多媒体与实物模型

第五章组合体

8

多媒体与实物模型,板图练习

第六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6

习题集作业与板图练习

第七章零件图

4

4

板图练习

第八章管路图

2

4

板图练习

合计

36

12

三、大纲附录

1、建议教材:

《工程制图多媒体》,沈阳制图教研室自编。

《工程制图》,天津大学出版社,许国义编。

2、参考书目:

《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工程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编。

3、有关说明:

大纲编写依据:

本大纲主要依据我院的教学计划,有利于保证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质量,便于进行教学质量检查。

努力做到既保留我们长期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又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既要有学科上的科学性、系统性,又有教学上的灵活性、适用性;既要有内容上的先进性,又要有可达到的可行性;既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能力的培养。

大纲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学时40~60,工艺及电类(化工、环境、自动化、工业设计等)专业。

《CAD》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ComputerAidedGraphics

课程号:

1415411002

课程计划学时:

32

学分:

1.5

课程简介:

计算机绘图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工业设计学科基础课,是《机械制图》的后续课程,是从事工程设计及CAD应用和开发的基础。

本课程以机械制图教学内容为依托,以AutoCAD为绘图工具,学习有关计算机绘图的相关知识,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图样。

讲述计算机绘图的图形绘制、编辑、显示、图层、图块、工程标注及系统设置等基本概念及其操作方法,学习绘制工程图样的步骤。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练掌握绘图环境的设置方法、各种常用命令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具有基本的绘制工程图样能力,掌握三维实体造型的基本原理,具有综合图形表达能力和设计能力,是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绘图技能基础。

本课程主要任务:

1学习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计算机制图的基本能力。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4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培养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0.2学时,讲授)

计算机绘图的概念

计算机绘图的应用

计算机绘图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计算机绘图系统(0.2学时,讲授)

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硬件构成

计算机绘图系统的软件

常用绘图软件及其运行环境

第三章计算机绘图基础(1.6学时,讲授)

用户界面与基本操作

绘图常识及作图步骤

图层控制

坐标系统,数据的输入与精确定位点的方法

第四章基本绘图(2学时,讲授)

绘制直线、射线和构造线

绘制圆和圆弧

创建矩形和正多边形

绘制椭圆和椭圆弧

创建点对象

多段线的绘制

样条曲线的绘制

图案填充

第五章图形编辑(4学时,讲授)

构造选择集

基本编辑

对象捕捉与对象跟踪

第六章图形显示控制(1学时,讲授)

图形缩放与移动

屏幕重画和刷新

鹰眼功能的使用

第七章图块与属性(1学时,讲授)

块的生成、使用和存储

块属性及其应用

块的编辑和管理

第八章工程标注(2学时,讲授)

工程尺寸标注

工程符号标注

文字标注

第九章信息查询(1学时,讲授)

图形属性

列表显示

几何状态查询

系统变量

第十章图样绘制实例(1学时,讲授)

绘图环境设置

零件图的绘制

装配图的绘制

第十一章三维绘图(1学时,讲授)

建立用户坐标系

观察视图

创建实体

控制实体显示

编辑实体

实体渲染

第十二章绘图输出(1学时,讲授)

创建图纸空间布局及布局设置

图形输出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 论(考核概率0-10%)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以及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计算机绘图系统(考核概率0-10%)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硬件、软件环境及常用绘图软件。

第三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考核概率30-40%)

掌握Auto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方法,熟悉AutoCAD的菜单及工具栏的设置,能够建立自己的绘图环境,会使用绘图工具,了解建立用户坐标系及精确定位点的方法。

第四章 基本绘图(考核概率30-40%)

掌握点、直线、圆、圆弧、矩形、多边形等图形元素的建立方法,熟悉多段线的绘制,了解样条曲线的绘制,掌握图案填充方法。

第五章 图形编辑(考核概率20-30%)

掌握建立对象选择集的基本方法和AutoCAD基本图形编辑命令,学会使用编辑命令构造出比较复杂的图形的快捷方法,熟悉修改对象的特性,了解对象捕捉与对象跟踪方法。

第六章   图形显示控制(考核概率0-5%)

掌握图形显示的特性和控制图形显示的几种方法,了解屏幕更新和重新生成的异同,了解通过组织图层来控制图形的可视性。

第七章  图块与属性(考核概率0-5%)

掌握块的概念和块的定义,了解块属性的概念以及块属性的定义,了解块属性的修改方法以及其他有关块的操作。

第八章  工程标注(考核概率10-30%)

掌握平面图形尺寸标注步骤及尺寸标注格式设置,熟悉常用尺寸标注及形位公差、粗糙度等工程符号的标注与编辑,熟悉文本标注,了解常用尺寸变量。

第九章 信息查询(考核概率5-10%)

了解当前绘图的状态以及查询方法。

第十章   图样绘制实例(考核概率10-30%)

通过零件的完整绘图过程,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方法,熟悉使用图层、精确捕捉等绘图工具,不断提高绘图技巧。

第十一章 三维造型(考核概率5-10%)

掌握三维绘图常用命令和方法,了解用户坐标系及三维模型显示方法,熟悉基本三维实体、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三维实体的编辑,了解利用剖切功能建立剖面图形和三维实体渲染过程。

第十二章 图形输出(0-5%)

  了解图纸输出各种标准形式

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

总学时:

32学时,其中讲课学时:

16学时,上机学时:

16学时

内容(理论)(上机)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

第一、二、三章AUTOCAD环境熟悉,常用操作方法,用图形坐标构图

2

2

采用多媒体CAI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一人一机组织上机、指导;

考核以上机操作为主(平时成绩40%,总图成绩60%)。

第四章用绘图工具构图,绘制A3,A4图纸模板

2

2

第五章用图形编辑命令构图,绘制一张自选图形,要求具有标准线型、图层

4

2

第六、七、八章图层操作,图块属性构造和应用,绘制一张指定的符合国标的三视图

4

4

第九、十章图样中的文字和尺寸标注,完成指定的三视图尺寸标注,标题栏

2

2

第十一、十二章绘制并完成一张具有中等难度的剖视图样

2

4

合计

16

16

三、大纲附录

1、选用教材

《中文版AutoCAD2007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薛焱,王新平编。

2、参考书目

《精通AutoCAD2007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徐建平,马利涛编著。

《AutoCAD2006实验指导》,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宋小春主编。

《AutoCAD2005和AutoCADLT2005宝典》,电子工业出版社,(美)芬克尔斯坦著。

 

《世界设计史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AHistoryofDesignⅠ

课程编号:

1415012102

课程计划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简介:

世界设计史Ⅰ是学科基础课,也是设计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世界设计史Ⅰ主要讲授的是世界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

了解工业设计史,对于汲取历史文化的精华,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都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工业革命以来设计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并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了解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

本大纲适用于工业设计专业。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工业革命前的设计(6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1.1设计的萌芽阶段

1.2手工艺设计阶段

第二章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9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2.118世纪的设计与商业

2.2机械化与设计

2.3设计改革

第三章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11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3.1工业,技术与设计

3.2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3.3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3.4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

第四章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6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4.1战后重建与设计

4.2走向多元化

4.3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

1.设计的萌芽阶段

3

讲课

2.手工艺设计阶段

3

讲课

3.18世纪的设计与商业

3

讲课

4.机械化与设计

3

讲课

5.设计改革

3

讲课

6.工业,技术与设计

3

讲课

7.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3

讲课

8.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3

讲课

9.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

2

讲课

10.战后重建与设计

2

讲课

11.走向多元化

2

讲课

12.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2

讲课

13.合计

32

三、大纲附录

1、建议教材:

何人可主编《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

李亮之编著《世界工业设计史潮》,中国轻工出版社

3、有关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工业设计专业的总培养目标并参照使用教材编写而成。

本大纲只作为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中列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先后次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世界设计史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AHistoryofDesignⅡ

课程编号:

1415012202

课程计划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简介

世界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也是设计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世界设计史Ⅱ主要讲授的是世界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是设计范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有二维空间中的,非影视的设计活动都属于平面设计内容。

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

了解平面设计史,可以汲取历史文化的精华,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设计史的文脉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世界设计史Ⅱ,主要讲授的是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内容,旨在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的历史,起到使学生能够借鉴历史的目的,从而为大三分专业方向打下基础。

其先修课程是世界设计史Ⅰ。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2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第二章工业化时代的平面设计(2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第三章“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震撼(4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第四章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与形成(4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第五章包豪斯与包豪斯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4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第六章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4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第七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识别设计(4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第八章二战后观念设计的表现(2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第九章当代世界平面设计的状况和发展趋势(4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第十章信息化时代的平面设计(2学时)(理解)(考核概率10%)

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

1.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

2.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2

讲课

3.工业化时代的平面设计

2

讲课

4.“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震撼

4

讲课

5.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与形成

4

讲课

6.包豪斯与包豪斯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

4

讲课

7.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4

讲课

8.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识别设计

4

讲课

9.二战后观念设计的表现

2

讲课

10.当代世界平面设计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4

讲课

11.信息化时代的平面设计

2

讲课

12.合计

32

三、大纲附录

1、建议教材:

门小勇主编《平面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

王受之编著《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版社

梁梅、梅法钗著《世界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3、有关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工业设计专业的总培养目标并参照使用教材编写而成。

本大纲只作为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中列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先后次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专业英语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SpecialtyEnglishⅠforIndustryDesign

课程编号:

1410192102

课程计划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简介:

专业英语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也是必修课。

随着工业设计的日益国际化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熟练掌握专业英语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了解国际上工业设计的最新发展动态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专业英语的任务是: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翻译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Lesson1DesigninItaly?

(2学时)

Lesson2TheThingIs…NottheThing(2学时)

Lesson3TheBusinessofDesignManagement(2学时)

Lesson4DesignandCulture(2学时)

Lesson5ItalianDesign(2学时)

Lesson6VictorianSculpture(2学时)

Lesson7Painter—VanGogh(2学时)

Lesson8ColorDrawing

(1)(2学时)

Lesson9Photography(2学时)

Lesson10MutantMaterialsinContempo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