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7425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docx

最新哈德布特水电站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

哈德布特大坝浇筑式沥青砼心墙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哈德布特水电站工程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境内,额尔齐斯河上游干流河段,引水枢纽坝址位于可可托海水电站水库坝址下游约10.53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89°39′,北纬47°08′。

引水枢纽坝址距富蕴县城60km,距乌鲁木齐市554km。

水库库容170万m3,最大坝高44.7m,坝顶长1710.0m。

属小(Ⅰ)型山区河式水利枢纽工程,水库防渗采用浇筑式沥青砼心墙防渗。

1.1沥青心墙设计:

1.1.1沥青砼心墙为垂直式,墙体轴线偏向上游,距坝轴线2.75m。

1.1.2心墙顶高程1073.20m,心墙顶宽0.3m,距心墙基座砼1.5m高度处,沥青砼心墙厚度由1.8m渐变至厚0.5m。

高程1045m以下为0.5m,以上至1060m为0.4m.1060m以上至坝顶为0.3m.

1.1.3心墙两侧分别于上游侧设2.0m宽粒径小于80mm的砂砾石过渡料Ⅰ和2.0m宽C3料场全料的过渡料Ⅱ,下游为3.0m宽粒径小于80mm的砂砾石过渡料Ⅰ和3.0m宽C3料场全料的过渡料Ⅱ;分层碾压夯实,夯实后相对密度不小于0.8。

1.1.4沥青心墙与基岩结合处浇河床处宽3.0m,厚2.0m,岸坡处宽6.0m,厚1.2m的基座砼。

2、沥青砼原材料

2.1沥青

沥青采用克拉玛依市石油化工总厂生产的70#石油沥青,沥青技术指标见表1-1

沥青技术指标表1-1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1

针入度(25℃)(1/10mm)

60-80

74.5

2

软化点(℃)

48-55

48.0

3

延度(15℃)(cm)

≥150

177.7

4

腊含量(蒸馏法)(%)

实测

0.988

5

密度(g/cm3)

≤2.0

0.81

6

脆点(℃)

<-10

-20.8

7

溶解度(CCL4或苯)(%)

>99.0

99.99

8

闪点(℃)

260

310

薄膜烘箱试验(163℃,5h)

重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cm)

软化点升高(℃)

≤0.2

0.019

≥68

76.2

≥80

176.4

≤5

3.6

2.2沥青砼骨料

沥青砼骨料选用新鲜坚硬的碱性料进行加工,碱性料质地要坚硬、新鲜,不因加热而引起性质变化,碱性骨料场距水库约1.30Km。

粗、细骨料、填充料技术见表1-2、1-3、1-4

2.2.1粗骨料技术指标

粗骨料技术指标表1-2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密度(g/cm3)

>2.6

2

吸水率(%)

<2.5

3

针片状颗粒含量(%)

<10

4

坚固性

<12

5

与沥青粘附力

>4级

6

含泥量(%)

<0.3

7

级配及超遜径(%)超径

遜径

<5

<10

8

其他岩质坚硬,在加热时不致引起性质变化

2.2.2细骨料技术指标

细骨料技术指标表1-3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人工砂

1

密度(g/cm3)

>2.6

2

吸水率(%)

<3

3

坚固性

<15

4

石粉含量(%)

<5

5

含泥量

6

有机质含量

不允许

7

轻物质含量(%)

8

水稳定等级

>6级

9

超径(%)

<5

10

其他岩质坚硬,在加热时不致引起性质变化

2.2.3填充料技术指标

填料是由岩石原料加工而成的粉状材料粒径要求全部小于0.075mm,其技术要求见表1-4

填充料技术指标表1-4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表观密度(kg/m3)

>2600

2

含水率(%)

<0.5

3

亲水系数

<1

4

其他

不含泥土,有机质杂质和结块

细度(%)

(各粒径的通过率)

0.075mm

>70

0.15mm

>90

0.60mm

100

2.2.4沥青骨料级配

级配

 

类型

不同筛孔尺寸(mm)的总通过率(%)

0.075

沥青用量

(按矿料重量%计)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密级配

2.2.5.沥青混凝土心墙各种材料用量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用量

配比编号

沥青用量

填料用量

≤4.75

4.75~13.2

13.2~19

人工砂

天然砂

32

11%

16%

48.22%

24.85%

10.93%

251.8

326

491.3

491.3

506

326

33

10%

14%

47.87%

26.31%

11.82%

231.2

291.3

498

498

547.5

246

沥青混凝土设计方量3960m3,依据施工配合比计算各种材料用量

级配

单位用量

粗骨料19-9.5mm

(kg)

粗骨料9.5-2.36mm

(kg)

细骨料2.36-0.074mm

(kg)

粉料0.074mm以下

(kg)

沥青

(%)

(kg)

每立方用量

326

506

982.6

326

251.81

总量

1290960

2003760

3891096

1290960

997167.6

2.2.6.碱性骨料的加工

碱性料拉运至加工厂进行加工,加工方式为二级破碎(一级为鄂式破碎,二级为锤式破碎),采用筛分机进行筛分从而获得较理想级配料。

沥青混凝土骨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骨料超径、逊径超标应调整骨料筛分系统,使生产的骨料质量基本满足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骨料超径、逊径超标基本在允许范围内)需要经常调整骨料拌和计量用量。

根据DL/T5258-2010(土石坝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沥青混凝土骨料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⑴质地新鲜坚硬,不因加热而引起性质变化。

⑵洁净,不含有机质和其他杂质。

⑶与沥青粘附性强,耐久性好。

⑷级配良好。

矿料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同时还影响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施工工艺的控制。

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大量而细致的试验检测工作,严格控制矿料的质量。

在进行沥青质量检测的同时必须对粗、细骨料、矿粉进行筛分、密度、吸水率及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检测。

2.2.7骨料的堆放

⑴骨料堆放场地的选择:

骨料堆放场地应选择在场地较为宽阔,灰尘较少的地方,骨料堆放场地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⑵骨料的堆放方式:

哈德布特大坝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方量为3900m3,供需粗骨料约2336.2m3,细骨料约2920m3,矿粉约1194T。

粗骨料分二级堆放(级配为19-9.5mm、9.5-2.36mm),场地面积为2×(8×12m)采用隔离墙隔离,隔离墙高度为1.8m;细骨料(2.36-0.074mm)堆放场地面积为20×12m与粗骨料用隔离墙隔离,隔离墙高度为1.8m;矿粉堆放场地面积为10×12m在沥青拌和站附近。

为防止风尘污染及雨淋,骨料采用防水雨布进行覆盖,骨料堆放场地必须设置排水沟并排专人经常检查。

2.2.8沥青的储存

沥青储存在50T、30T的沥青灌内与紫外线隔离并有防雨防潮措施。

沥青的储存量与施工进度相适宜。

3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施工模拟试验

3.1常温施工模拟试验

(一)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

由于现场施工用骨料的破碎方式、生产规模与室内不同,使室内试验用骨料级配与现场施工用骨料级配存在差异,因此,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推荐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能直接用与现场施工,需要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正式施工前进行施工模拟试验,以验证和调整室内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推荐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同时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制备、储存、拌合、运输、浇筑、质量检测等工艺流程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参数,以指导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现场施工。

(二)试验依据及试验设备

<土石坝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DL/T5258-2010,<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326-2006.

试验使用的主要仪器:

LQY-200型数控恒温沥青延度仪、HW1A型电热恒温水箱、DZR-Ⅱ型数控沥青自动针入度仪、容积为1500cm×60cm×75cm冰箱、3100型电子天平、5kg(精度100mg)吊盘天平、200g(精度10mg)光电天平、DFH7-4型电热鼓风恒温干躁箱、261型电热恒温干躁箱、82型沥青薄膜烘箱、低温恒温水浴、芯样取芯机等。

施工模拟试验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喷枪、喷灯、沥青混凝土保温运输车2辆(50型铲车改装或川交小型运输车改装,)、沥青混凝土模板100m2及盖布等。

(三)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由于现场施工骨料的破碎方式、生产规模与室内不同,使室内试验所有骨料级配与现场试验所用骨料级配存在差异。

因此,在实际施工时,以推荐配合比为基础,结合现场骨料级配状况调整沥青混凝土施工骨料级配。

骨料级配的调整原则为:

使其骨料级配曲线尽可能靠近室内试验推荐配合比骨料级配曲线。

然后经拌和站试拌并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做相应检测后,确定合适的施工配合比,使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并能获得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凝土。

(四)碾压施工模拟试验

1)试验条件:

施工模拟试验条件:

沥青混凝土施工模拟试验场地长20m,试验场地布置在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附近(运距与沥青砼心墙运距相近)。

基座结构型式按沥青混凝土心墙模拟制作,由混凝土浇筑成型。

结构尺寸,长15m,宽1.8m,厚0.4-0.35m。

试验采用定型模板机械、人工浇筑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浇筑式沥青砼模拟试验

⑴试验时施工现场风速3-5级,温度约-15℃,施工现场光线较暗,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沥青含量波动±0.5%范围内。

试验时将试验场地等分为2段,各段分别浇筑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试验编号为D1.

⑵试验时施工现场风速2-3级,温度约-1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沥青含量波动0.5%范围内。

试验时将试验场地等分为2段,各段分别浇筑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试验编号为D2.

3)基层处理

混凝土基座表面处理是保证沥青混凝土心墙和混凝土基座达到良好结合效果的必要措施,直接关系到整个沥青混凝土心墙的防渗效果。

⑴基座表面处理,采用人工锤凿对混凝土基座进行表面凿毛处理,凿毛锤击力度不易过重也不易过轻,原则上是将基座表面水泥乳浆完全清理干净。

⑵冷底子油的喷涂厚度:

喷涂冷底子油对混凝土基座至关重要,冷底子油(配合比为沥青:

柴油=3:

7)采用喷枪喷涂,涂量为0.2kg/m2,(喷涂效果的好坏对沥青混凝土与混凝土粘结有很大影响)喷涂厚度均匀一致。

⑶沥青玛蹄脂:

沥青玛蹄脂(沥青:

石粉:

细骨料=1:

2:

3)的主要作用是填充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基座结戒面之间的孔隙,使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基座构成一个密实、完整的防渗体系。

沥青砂浆摊铺起始时间应以冷底子油不粘手为宜,摊铺厚度过薄和过厚都影响防渗心墙的技术性能。

过薄会导致填充不密实,过厚又会导致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基座结合界面不稳定,为此沥青砂浆摊铺厚度应均匀一致。

⑷沥青混凝土表面处理: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前一层沥青混凝土仓面的杂物(灰土、泥土等)对沥青混凝土层间结合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前一层沥青混凝土仓面温度过低也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层间结合。

因此在摊铺之前,先用钢刷将沥青混凝土表面杂物去除,然后对沥青混凝土表面进行加热(温度在70-90℃之间),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层间结合质量。

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合楼性能检测

⑴拌合站矿料筛分与计量检测。

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模拟施工前,必须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热仓中的矿料进行筛分检测,根据试验结果对施工配合比再进行适度调整,以保证生产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矿料级配进而保证拌合质量。

对各级矿料的筛分检测完成并且调整完配比后,还要对计量拌合后的混合料进行筛分(没加沥青和矿粉),以验证拌合站计量系统是否按调整后的配比进行计量搅拌,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拌合站施工配合比,使拌合站生产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曲线与结合现场骨料级配状况调整后的施工配合比级配曲线尽可能地吻合。

⑵拌合站温度检测。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感温材料,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其温度密切相关,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和施工后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均产生不利影响。

温度较高,易造成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老化,对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温度较低,则沥青混凝土粘度增大,不仅增加施工难度,而且不易密实。

为此在施工中应予以很好的控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各种材料的温度,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80~190℃,沥青温度160~170℃,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出机温度控制在165~17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入仓温度控制在:

冬季为150℃~160℃.其他季节140℃~150℃。

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运输温度控制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然必然伴随着温度降低,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一种温度敏感性材料,合适的施工温度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因此在施工中尽量缩短沥青混凝土拌合站与沥青心墙之间距离,减少中间温度损失

6.检测内容

⑴施工模拟试验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检测项目如下:

①检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含量;②检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及马歇尔试件表观密度、孔隙率。

⑵沥青混凝土检测内容:

①用核子密度仪检测沥青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以计算孔隙率;②钻芯检测沥青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③检测浇筑后心墙的宽度、厚度、层间结合效果及过渡料与沥青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情况。

7.试验小结

 

8、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8.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备

8.1.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备系统的选购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备系统主要包括矿料破碎筛分系统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和系统。

⑴矿料破碎筛分系统:

矿料破碎采用二级破碎方式(鄂式破碎和锤式破碎),碱性块石粒径在50cm~15cm选用鄂式破碎机破碎;块石粒径15cm以下选用锤式破碎机破碎。

矿料经二级破碎后采用机械进行筛分,筛网网径应以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所做的连续级配分径筛分,从而保证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级配基本相近和含量稳定。

筛网网径尺寸按粗细骨料分径,粗骨料分二级(19-9.5mm;9.5-2.36mm),细骨料一级2.36-0.074mm。

⑵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和系统: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和系统的选购应与生产总量、平均浇筑强度、高峰生产强度来确定,同时还要注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料方式、计量误差。

我部选购连续烘干、间歇计量和拌和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拌和强度7-8m3/h),计量采用电子秤计量,输送带输送。

8.1.2制备系统的布置与生产能力

8.1.2.1.制备系统布置本着运距短、集中、紧凑,各工序紧密衔接,互相协调,不受洪水威胁,排水条件良好,远离易燃品,尽量设在施工区下风处的位置。

我部将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设在坝后100m处,拌和站依据地势进行加高平整、硬化并做好防洪、排水设施,占地面积3200m2。

8.1.2.2.制备系统的生产能力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备系统的实际生产能力应满足拌和强度、拌和能力和质量要求,制备系统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强度(铺筑强度是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

铺筑强度计算式:

P=WK/Tmn

式中P----铺筑强度,t/h;

W---防渗墙沥青混凝土的工程量,t;

T-----有效铺筑天数,d;

m-----日工作班数,班/d;

n-------班实际工作时数,h/班;

K------小时生产不均匀细数,K=1.2~1.4。

沥青混凝土有效铺筑天数T=T0-t1-t2-t3

T0----铺筑工期(除去设备安装及善后天数),d;

t1----铺筑期内停工天数,(>4级风、雨雪天气,当日停工),d;

t2----放假天数,d;

t3----低温下需要停工的天数,d;

有效铺筑天数80天=90天-5天-0天-5天。

P=3960×1.3/80×2×4=8.0t/h;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备系统的实际生产能力选用8-10t/h的沥青混凝土双轴强制式搅拌机,转速为40-80r/min。

8.1.3沥青、矿料供应与储存方式的选择

沥青选用克拉玛依石化总厂生产的70#(A)道路沥青,工程共需沥青1120t,沥青混凝土日铺筑强度为49.5m3/d(118t/d),消耗沥青11.2t/日,月供应沥青337t。

沥青储存不小于一次运来的沥青量,为防止沥青受紫外线照射而产生老化和工程需求,沥青储存用50T、30T沥青罐。

矿料的储存场地以满足大约25天铺筑用量并用防雨篷布进行覆盖,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且离拌和站较近的场地。

8.1.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备系统的安装调试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制备前必须对各系统进行安装调试,安装调试系统包括矿料系统安装调试、沥青系统安装调试、拌和系统安装调试以及联合调试。

⑴矿料系统安装调试:

满足连续、高强度的运行条件,使机械操作手掌握机械特性,易损部位并准备足够配件。

矿料计量按照施工配合比和拌和量用电子计量称进行计量输送带输送。

⑵沥青系统安装调试:

主要是对专用设备的加热效果进行调试,保证温度上升的速度;对其加热温度进行检验,要求能够将内部温度控制在最高允许值以下,通常为110-120℃,避免或减少沥青材料的老化。

沥青计量采用计量表或计量桶计量(按施工配合比和拌和量先期进行称量,标注计量位置进行计量)。

⑶拌和系统安装调试:

验证拌和机械能否在高强度运行条件下保持正常,掌握和熟练机械特性。

⑷联合调试:

在完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备系统各独立系统的调试任务后,重而进行联合调试,对其整个运行效果进行验证,对各个子系统相互间的协同作业进行试验调试,使其满足运行需要,确保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备系统的生产能力和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各系统必须装备计时和测温设备,全面检测整个拌和过程,检测设备每月进行校验,以保证计量精度。

8.1.5.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

8.1.5.1.沥青加热

沥青采用外加热法,具体工艺为加温脱水120±10℃→加热。

加温脱水的沥青经导管流入沥青加热锅进行加温,沥青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50~170℃(低温季节沥青加热控制在160~180℃)。

为防止沥青在加热过程产生老化和温度的均匀性,沥青加热锅采用5mm钢板加工制作成双层锅,锅间相距5cm加导热系数高的重油并进行封闭,以缓解热源直接对沥青烘烤。

重油设置测温设备和加油、卸油阀。

8.1.5.2.矿料的加热

⑴骨料的烘干、加热采用内热式加热滚筒,滚筒倾角3-6℃(倾角也可通过试验确定)。

⑵冷骨料应均匀连续进入烘干加热筒,骨料出机温度一般为170~190℃。

骨料的加热控制还要根据具体实施情况(结合季节、气温变化)进行调整,但最高加热温度不应超过热沥青温度20℃,也不宜大于200℃。

⑶矿粉的细度大,一旦受潮结块会对沥青混凝土性质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应注意矿粉防潮处理。

具体使用方法是将干燥的矿粉在常温下加入搅拌机内,先与热骨料拌和,然后再喷洒沥青。

8.1.6.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料拌和

D.REPLACEALL工资WITH工资+1008.1.6.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料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拌和配料之前,实验室按照施工配合比的技术要求,结合制备系统热料仓中各级配矿料的超逊径情况和最近一次生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抽提实验结果,通过反复计算确定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各种材料用量,签发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料单。

拌和操作手根据试验签发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料单进行配料。

配料时矿料以干燥状态为标准,按重量进行配料(沥青可按重量也可按体积进行配料)。

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允许误差

input"1-9九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

"ton材料种类

沥青

C.LIST姓名FORYEAR(出生日期)=1985填料

C.建立查询和视图时,数据表可作为数据源细骨料

ifa>b粗骨料

settalkoff配合比的允许误差(%)

±0.5

A.DBB.DBMSC.DBASD.DML±1.0

22.执行SELECT0选择工作区的结果是________。

±3.0

54.设有s(学号,姓名,性别)和sc(学号,课程号,成绩)两个表,如下SQL语句检索选修的每门课程的成绩都高于或等于85分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性别,正确的是________。

±5.0

由于现场矿料级配经常变化,因而施工配料单需经常调整,拌和站生产必须按当天签发的沥青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单的依据是:

⑴原料仓的矿料级配、超逊径、含水量等指标。

⑵二次筛分后热料仓矿料的级配、超逊径试验指标。

⑶最近一次生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抽提实验结果。

一、填空(每空1分,总计30分)测温设备应对热储存仓中的沥青、计量前的沥青、干燥筒进口的骨料,热料仓中的骨料及拌和出口处的混合料温度进行检测记录。

8.1.6.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工艺

骨料混合干拌进入烘干加热筒加入热沥青混合料搅拌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中的骨料裹覆率必须达到90%以上,拌出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确保色泽均匀,稀稠一致,无花白料、黄烟及其他异常现象,卸料时不产生离析。

8.1.6.3.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温度

沥青的赛氏粘度为85±10s,运动粘度为(180±20)×10-6m2/s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最合适拌和温度,不同针入度的适宜拌和温度见表,拌合温度允许误差为±10℃,夏季取下限,冬季取上限,但最高不宜超过180℃。

不同针入度的沥青适宜拌和温度

针入度(1/10mm)

40~60

60~80

80~100

120~150

拌和温度(℃)

160~175

150~165

140~160

135~155

8.1.6.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时间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先加入骨料、矿粉,干拌约15s,然后再喷洒沥青拌合30~45s,每次纯拌和时间为45~60s,每一循环周期为55~75s。

8.1.6.5.沥青混凝土拌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制备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之前,定期采用单一品种材料单独计量的方法来检验拌和系统各计量设备的灵敏度、精确度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搅拌机搅拌的前几盘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满足规定要求,搅拌机在冷机操作的时候,采用预拌热骨料的方法对拌和系统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不低于100℃。

当搅拌机停机后,或由于机械发生故障等其他原因临时停机超过30min时,必须将机内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及时排除,并用热矿料搅拌后清理干净。

如果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已在搅拌机内凝固,可将柴油注入机内点燃加热或用喷灯加热,逐渐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清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谨慎,防止机械损坏,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8.1.7.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连续、均匀、快速(不得中途转运)、及时地从拌和站运至铺筑地点,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卸料、运输及转料过程中不发生离析、分层现象,不允许出现骨料分离、外漏、温度损失过大等现象。

运输设备的运输箱应保持干净、干燥且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在运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之前,保温箱应涂刷一层防粘剂,运送沥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