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915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docx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一)项目名称

武汉二氧化碳项目

(二)项目投资人

xxx有限责任公司

(三)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二、编制原则

本项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

保证本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

2、根据市场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

3、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

4、根据拟建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范。

5、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贯穿工程的全过程。

做到以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管理。

三、编制依据

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5、其他相关资料。

四、编制范围及内容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

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确定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

2、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3、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4、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

5、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

五、项目建设背景

近几年,我国工业及电子清洗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18年我国工业清洗行业规模达786.5亿元,2019年我国工业清洗行业规模达853.7亿元,同比增长8.55%,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6.39%。

预计未来三年,工业清洗行业规模将以8%的速度增加,2022年行业将突破千亿规模。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日益显现;创新动能持续增强,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5%左右;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翻番,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水平持续提升;治理效能明显增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民主法治、基层治理、平安武汉建设取得新成绩,社会保持平安和谐稳定。

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复苏态势,为世界抗疫和疫后重振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武汉样本”。

五年的发展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结论分析

(一)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96.00亩。

(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x立方米二氧化碳的生产能力。

(三)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四)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207.75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29116.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41%;建设期利息371.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3%;流动资金6719.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56%。

(五)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6207.7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1042.59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5165.16万元。

(六)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

643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

51838.36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

9113.67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19.10%。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

5.79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

23428.18万元(产值)。

(七)社会效益

此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此项目贯彻“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

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64000.00

约96.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96806.66

1.2

基底面积

35840.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78.17

2

总投资

万元

36207.75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9116.29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4301.33

2.1.2

其他费用

万元

4028.34

2.1.3

预备费

万元

786.62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71.55

2.3

流动资金

万元

6719.91

3

资金筹措

万元

36207.75

3.1

自筹资金

万元

21042.59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5165.16

4

营业收入

万元

643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1838.36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2151.56

""

7

净利润

万元

9113.67

""

8

所得税

万元

3037.89

""

9

增值税

万元

2583.99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10.08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5931.9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0792.8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3428.18

产值

14

回收期

5.79

15

内部收益率

19.10%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7523.54

所得税后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行业竞争壁垒

1、上游资源壁垒

主要体现在:

①根据国家环保政策和《京都协定书》等文件及政策的相关要求,上游石油炼化企业废气应进行专门的无害处理;②若上游石油炼化企业独立从事废气回收工作,需为此额外配备相应人员、资金等,且非上游石油炼化企业主业,为解决废气排放问题,上游石油炼化企业会选择专业二氧化碳回收企业处理废气;③二氧化碳废气通常需要通过铺设专门管道运输,因此回收企业与石油炼化企业通常采用同地共建或相邻建设的方式,废气输送管道铺设完成后回收企业通常享有石油炼化企业二氧化碳废气的供应权,且双方一般签订长期合作供应协议;④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与上游石油炼化企业装置相互影响。

二氧化碳回收处理装置为上游石油炼化企业生产经营重要配套设施,属于“三同时”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双方停工检修均应提前通知对方,与上游石油炼化企业同步运营。

双方应将与交易产品相关的计划性大修、停车以及重大技术项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及时通报对方。

⑤上游石油炼化企业在建设或改扩建的前期一般就会将下游回收企业的相关设备、技术考虑在内,同时下游石化废气回收企业也需根据上游石油炼化企业废气的组份、管道输送距离及压力等参数来确定处理设备、生产工艺及各类生产参数,更换配套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处理企业直接与间接成本高,双方一旦建立合作关系通常不会轻易终止,具有较强的共生关系。

2、技术壁垒

二氧化碳废气回收的原料一般为上游石化行业制氢装置的废气,上游制氢装置原料、工艺的不同,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杂质及含量也不同,导致下游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工艺路线不同。

二氧化碳废气企业需要根据原料气杂质组份的不同,建立能够去除以上杂质组份的工艺路线,并且该工艺路线直接关系二氧化碳废气回收企业的能耗、成本和经济效益。

二氧化碳废气回收企业能够根据原料气组份杂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达到安全、环保要求的同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成为二氧化碳废气回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技术摸索和积累,很难在短时间内积累足够的生产经验和先进技术,因此行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3、资金壁垒

二氧化碳生产设备较多,基本采用全自动化生产,通常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二氧化碳生产过程中需通过在线质量监测、线下质量监测等监测设备及控制设备对产品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前述相关设备资金投入高。

因此,投资一定规模的二氧化碳生产设备、工艺监控设备需较大资金,具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4、资质壁垒

行业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其生产、销售、经营及运输等方面,均需具备相应的行政许可及资质。

国家对本行业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较为严格,企业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广东省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登记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经营资质后才能开展经营活动。

因此,资质成为进入液态二氧化碳行业的壁垒。

5、市场壁垒

对下游客户而言,能够为其提供及时、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以保证其正常生产经营十分重要,客户对产品质量、品牌和服务的认同通常建立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

实力较强且能够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潜在竞争对手进入该市场的障碍。

此外,由于液态二氧化碳、干冰、液氨及氨水等相关产品具有一定的运输半径,若相关产品运输半径超过规定的范围将难以盈利。

二、二氧化碳行业需求分析

1、经济发达地区液态二氧化碳需求旺盛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工业焊接保护气、烟丝膨化、电池专用化学材料与应用材料等领域,同时也应用于冷源(冷链物流、食品保鲜)、工业及电子清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对二氧化碳产品需求旺盛,部分地区供不应求;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活跃度较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液态二氧化碳供过于求。

凯美特气、和远气体、华特气体以及金宏气体的销售区域主要在华南、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产销率基本达到100%左右。

2、液态二氧化碳应用领域需求大

(1)食品饮料市场需求状况

在食品饮料领域,主要将二氧化碳应用于碳酸饮料、啤酒及食品保鲜等用途。

在碳酸饮料方面,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为849.6亿元。

随着低糖碳酸饮料等新改良产品的推出,我国碳酸饮料市场将迎来持续增长,预计至2024年碳酸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082.4亿元。

在啤酒方面,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啤酒总消费量为3,796.3万千升,同比增长0.8%,人均消费量为27.1升,同比上升0.4升。

根据Euromonitor统计,2018年亚太地区消费啤酒6,895万千升,占全球消费量的35.3%。

2018年亚太地区人均消费量仅16.6升,远低于北美、欧洲、拉美等区域。

作为亚太地区啤酒主要消费国之一,我国啤酒消费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液态二氧化碳还广泛应用于各类肉制品冷冻保鲜、加工及水产品的保鲜。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生产冷鲜、冷藏肉2,817.5万吨,同比增长0.9%,全行业实现利润506.7亿元,同比增长34.5%。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冷冻水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冷冻水产品739.2万吨,同比增长3.7%。

(2)工业焊接保护气市场需求状况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为当前重要的焊接方式之一。

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阻止空气中的氧气与焊接点处高温熔化的金属接触,保护焊接过程中的金属不发生氧化。

近年来,随着二氧化碳和氩气混合气体保护焊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推广,扩大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应用范围,使得一些合金也可以使用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进行焊接,该焊接方法还克服了其他气体保护焊热量分散、焊点大、焊接处易变形等不足,工业焊接保护气领域的发展推动了二氧化碳需求增长。

船舶制造作为二氧化碳焊接保护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3,69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

近年来,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造船完工量的比重维持在40%左右,该比重领先于其他国家。

(3)烟丝膨化需求状况

我国烟草行业使用的传统烟丝膨胀剂是氟氯碳化物,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

在2006年12月31日,我国全面淘汰氟氯碳化物的使用。

二氧化碳用于烟丝膨化不但可以使烟丝更具蓬松度和柔软度,而且能够有效带出烟油及尼古丁等有害物质,提高烟丝的质量,节约卷烟过程中烟丝的用量,改善香烟口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至2019年我国烟草消费量维持在2万亿支到2.5万亿支之间。

烟草消费者通常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相对稳定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烟草市场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

(4)电池专用化学材料与应用材料等领域需求情况

二氧化碳还可应用于电池专用化学材料、应用材料等应用领域,如二氧化碳可作为原料用于生产碳酸二甲酯、聚碳酸亚丙酯、醋酸等。

2014-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高速增长,由8.4万辆增加至127.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7.2%。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动力电池产量基本同步增长,由2014年的4.4Gwh增长至2018年的70.6Gwh,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0.1%。

根据EVTank预测,到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279.9Gwh;到2022年,全球锂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428.6Gwh,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5%,以此测算2022年锂电池对碳酸二甲酯的需求将达到26.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3%。

随着国内环保加严以及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提升,碳酸二甲酯由于其环保无毒及优异的溶解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二氧化碳也将有较大的需求。

第三章选址方案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湖北省省会。

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

武汉的最东边在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边在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边在江夏区湖泗街均堡村,最北边在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

长江、汉江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通称武汉三镇。

2019年,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行政区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学工业区(2018年与青山区合并)、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和武汉新港等6个功能区。

区下辖156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3个乡、2个办事处。

全市群众自治组织3214个,其中,社区居委会1409个,村民委员会1805个。

全市土地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812.39平方千米。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即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展望2035年,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成,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作用充分发挥,国际化大都市功能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现代化大武汉。

全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创新型城市走在全国前列,市场枢纽功能和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武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健康武汉,平安武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融合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强化“一主引领”龙头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省委“一主引领”发展要求,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坚持双向互动、融通发展,着力推进市域协调发展、引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合作的职责使命。

(一)推进市域协调发展

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推动城市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加快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

“主城做优”:

以两江四岸为核心,推动三镇聚合、均衡发展,提升高端要素、优质产业、先进功能、规模人口的集聚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核心功能,塑造高品质城市形象,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主中心”。

“四副做强”:

加快建设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长江新区副城,提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网络安全、临空经济、航天航运、未来产业等核心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光谷副城辐射带动江夏和鄂州、黄石、咸宁等地区;车谷副城辐射带动蔡甸和仙桃、天门、潜江及洪湖等地区;临空经济区副城辐射带动孝感、随州等地区;长江新区副城辐射带动黄陂、新洲和黄冈等地区。

“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主城与副城、副城与副城、副城与县城、县城与乡村之间交通、产业等联系协作,形成梯次带动、互相促进;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生态文明建设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打造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武汉样板”。

(二)引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

提升武汉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协作发展、区域市场一体化、生态环保联动,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

强化规划引领,加强“1+8”城市之间的规划衔接,形成协同协作、共生共荣的圈层生态。

强化产业同城化,以光谷科创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武汉新港建设为抓手,完善联合招商、飞地经济、园区共建、平台共享、人才共用、利益共享等机制,打造“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和服务、临空经济、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城市圈产业带。

强化交通同城化,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和城际铁路网,推动机场、港口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强化公共服务同城化,推进城市圈教育、医疗、社保、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共享。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同城化,深入推进跨区域协同治理、联动整治,持续提升城市圈生态环境质量。

发挥武汉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销售市场等对全省产业发展的服务带动功能,加强与“宜荆荆恩”“襄十随神”城市群的规划衔接,实现同频共振,共同支撑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三)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发挥长江中游省会城市会商机制作用,在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等方面,加强与长沙、合肥、南昌等城市协同合作,进一步拓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广度与深度,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打造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全流域联动发展,加强与上海、重庆等城市对接,探索建立市际协商合作和长江流域要素市场合作机制。

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港口岸线开发、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文化传承等领域交流协作,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四、开拓市场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构筑武汉竞争发展新优势。

(一)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打造新型消费示范城市。

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大力发展无接触交易和配送服务,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打造新业态新模式策源地。

提升便利店品牌化发展水平,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商业生活圈。

加快电商向农村延伸覆盖,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会展经济和赛会经济,完善促进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消费的政策措施。

提升市级商业中心功能,高标准建设武汉国际贸易城,加快特色步行街智慧街区建设,重点打造2-3个国际地标性商圈,优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服务,打造全球新品名品首发地、时尚消费目的地、国际消费结算地。

(二)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

加大实体产业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扩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投资。

着力推进沿江高铁武汉段、天河机场扩能升级改造、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华星光电T5、公园城市、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开放力度,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三)建设现代流

通体系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服务跨区域流通,增强武汉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