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7923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4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八年级上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三、教学难点:

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

(可制成读书卡片)

(二)、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

导入《捣练图》。

(三)、尝试以制作简单网页的形式学习《捣练图》及唐代仕女画:

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版块设计:

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

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

版块一:

仕女画(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二:

宋徽宗赵佶(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三:

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四:

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五:

思考与讨论

(2)围绕《捣练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实网页版块。

1、分组讨论以上前四个版块。

通过汇总已备学习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形式,将和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归并,经讨论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2、重点分析第五版块,确定研究内容。

教师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思考与讨论”版块的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总结。

(1)从美术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直接信息)

内容分析;构图样式;绘画技法;色彩;细节描写;艺术风格等

(2)从历史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间接信息)

主要通过画中唐代妇女经济;文化;政治;民族关系:

地理角度(信息综合)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画资料。

(四)、学习结果检测、呈示。

1、随堂检测

由教师出题或学生出题,学生抢答,检验学习结果。

(题目如下:

作者及年代;                  《捣练图》属于什么画种;

采用什么构图样式;             采用哪些绘画技法;

色彩特点;                     作品风格等

2、版块评比。

将网页上传到校网站或因特网,对各小组设计制作的版面进行评比,设以下几个奖项:

组织奖、创意奖和技术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撰写感受或美术论文。

将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结论及制作网页的经过等记叙下来

将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或对其中较感兴趣的一点撰写成美术论文。

 

 

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

三、教学难点: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2幅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清明上河图〉〉

提问:

(仔细观察上述作品后,你能理解它们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政治和生活背景吗?

教师在学生常识性地回答问题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人类没有创造文字之前,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造型实物(绘画、雕塑、工艺品、建筑等)获得的。

即便文字出现以后,也需要造型实物提供直观的印证。

所以,一件美术作品不仅仅是由美术的意义,而且能够代表一定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二)、新授:

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

(1)、提问:

1.从作品仕女的姿势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内容?

2.从作品仕女的华美服装和精美的手饰中,你觉得唐代纺织技术与工艺水平如何?

3.从作品描绘的仕女面庞、体态、你能说出当时对女性的审美观吗?

解释:

1.从作品描绘的几个贵妇在庭院中闲步、赏花、采花、戏犬的情节,让人感到上流社会贵妇虽然物质富足,但却精神空虚、百无聊赖。

2.从画中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是相当的高超。

3.反映出当时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是丰腴,而非我们当代苗条。

(2)、与同学讨论,共同探讨几件作品的文化意义。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

2.从〈〈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的面目特征来看,他们是哪里的人?

3.你知道教堂和道观用途分别是什么吗?

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

你能从这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

(3)、分组讨论书中作品,教师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服装组的图片讨论。

北京街道的图片讨论。

建筑图片讨论。

岩画的图片讨论。

传统工艺品图片讨论。

每组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四)、小结: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将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和综合思维能力。

 

 

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一、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 (罗丹语)。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初步了解绘画过程中景物之间的层次关系,指导运用绘画知识表现自己生活的环境。

  

能力目标:

鼓励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初步掌握物象空间的描述与表达。

解决方法:

应用自制教具让学生描述教具中物品的位置,从而让了解三度空间的特点及与二度空间的区别。

并应用于绘画中。

三、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景物的三度空间位置在纸上的表达方法。

解决方法:

小组讨论解决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四、分析: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部分还做好了课前预习。

但是,大多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不高。

学习本课比较吃力,应重点辅导。

五、设计理念:

通过游戏、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方法,解决本课问题。

并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六、教具准备:

自制教具、风景画(数张)、茶杯、瓶子、书本等生活日用品(数件)

七、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

八、教学过程:

 室内课:

1、风景画欣赏导入。

老师:

同学们好,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齐声):

想。

(展示风景画:

画中都分远、中、近三种景)(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 

2、师生初步探究物象空间的表达。

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

里边都有些什么,都在哪里?

(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初步意识到三度空间中上下、左右、前后的表现形式。

(对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我也想画出这么美的画,可是我能行吗?

(及类似的话)

当然能行!

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但发现后还要想办法把它用我们的画笔描绘下来。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画出美丽的景色好吗?

(齐声)

好。

 

3、师生共同探讨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

那么,通过刚才的欣赏,谁说一下我们该如何描绘景物的上下、左右、远近呢?

(开始分小组边议论边发言,各抒己见。

(接下来,教师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出来与全体共同进行探讨。

)(各小组相互取长补短,一起完善物象空间表达的表达方法。

(最后,将探讨结果板书到黑板。

同时,每种表达方法各拿出一幅作品让欣赏。

)看作品,进一步系统的了解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4、本科教学内容。

今天,大家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

(边边板书,并给与一定的补充。

进行小结。

) 

 

室外课:

 

1、堂内传递本科目标,激发兴趣。

我们先来看几张画,看看画的都是哪里。

(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作品。

)(边欣赏边发言)

太美了!

(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边议论边发言):

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

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此时,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2、分组开始校园写生,组织、协调。

(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课堂内自我评析,点评。

(分组出示优秀作品,自我评析,共同欣赏。

)(组织、协调并进行。

九、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间           

上下、左右、?

———二度空间 转换到

1、前后遮挡表现法  (大多数写生作品)前后、远近

2、平摆是表现法    (一些装饰画)   下边近、上边远    

3、透视的表现法    (《最后的晚餐》)  近大远小          

4、移动式的表现法  (《清明上河图》)  视域广阔

 

3用装饰色彩来表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装饰色 及其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利用装饰特色彩进行简单表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装饰色瓷彩作品实例分析,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

通过应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联系,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画在应色和造型方法上的特点,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

能有创意地运用色彩,表现出装饰色彩的特点及风格。

 

四、教学过程:

(一):

导 入  :

自然界中的老虎和布老虎主体颜色有什么区别?

布老虎的色彩有哪些特点?

醒目、夸张、美观,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课件) 

(二)、讲新课 

1、装饰色彩的特点  

观察作品的色彩有哪些特点?

 

作品的色彩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

色彩特点:

鲜艳、饱满。

视觉感受 :

活泼、愉悦              

装饰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后所形成的色彩。

它不受物象实际颜色限制,强调对比,充满想象力和浓郁的装饰风格。

2、色彩的对比主要包括:

(1)色相对比

(2)明度对比(3)纯度对比(4)冷暖对比 

(三)装饰色彩的运用  

  初唐时期莲花飞天藻井,颇有隋代之遗风,花心呈五色转轮,四身持花飞天,在蓝天中乘流动彩云环绕莲花飞旋。

边饰卷草、方格、连珠纹样,以深、浅红为主,配以白、赭石、石青、黄、色彩热烈、变化丰富、华丽高雅          

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特点?

为什么说它的色彩对比又和谐?

 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在色相环的位置?

颜色有什么变化?

  

试一试:

用敦煌藻井色彩装饰花瓶              

 作业:

创作一幅装饰画装点你的房间 1、运用装饰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四)、使用本课花卉模板或者老师提供的素材模板,任选一组敦煌藻井色彩做色彩设计练习。

  

课后小结:

展示作品:

             

 

4用色彩表达情感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高中美术新课程课本。

第二册第二单元绘画中的色彩的延伸课程,本课围绕色彩的不同心理属性而逐层展开,主要分三个部分:

一、看的见的味道(生活认识)二、色彩的认知过程(感性——理性)三、画笔抹出的情感(作品欣赏与分析)通过三个阶段的展开和讲述使学生在色彩心理情感上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结合绘画色彩的知识相关学习的经验,完成一组表达不同心情的色彩作业. 

(2).在掌握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综合已知,尝试同一种颜色块来表达不同的绘画主题. 

(3)、色彩认知过程如何展开 

(4)、色彩冷暖理论怎样处理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接受 

三、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色彩的冷暖的常识 

B.情感目标:

通过色彩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统继承优秀传统的情感。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加强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并重。

 

C、创新目标:

(1)能够对他人的作品的进行欣赏和评述,培养细致比较.敏锐观察分析的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色彩大胆表述自己不同的感觉 

 D、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材处理与设计:

 

(1)以点的解释,就是以“色彩”为点展开解释,由感觉引申的情感信息 

(2)“线”的构建,通过色彩在作品的运用,展示优秀的色彩作品,探究艺术家独特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家不同的艺术个性和色彩情感表达 

(3)“面”的生成,通过色彩艺术表现和经典艺术作品欣赏。

色彩是人类表达自己内心世界一种途径,通过它可以无语的交流。

 

五、教学思路:

 

教学从体验切入,在学生亲身体验绘画颜色在表现物体特征的过程中的动手

活动和心理活动,可以简单的模仿艺术家在表现物象的时候所采用的调色方法,从艺术家用色彩表达情感的作品分析中明确学习目标,学会用色彩表达简单的请伽活动,在生活中多发现美为出发点,进一步展开色彩知识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认识色彩的冷暖感觉,分析冷暖。

并通过冷暖这个常识由浅入深的分析与探究某种颜色从感性到理性的感情升华过程。

从而达到本课中心点。

在运用实践阶段中通过欣赏毕加索、和梵高的代表作分析画家用色彩传达的情感信息。

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受到启发进行简单的课尾练习。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体验——认知------感知------情感升华-------体会-------表现-------表述  

六、教法  

在教学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注意教师在新课程中担任的新角色。

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的思想理念,引导学生融汇该课的文化知识,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链接相关知识是本位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拓展。

 

    在知识点的选择上,强调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时期的具有恒久价值、相对稳定的知识;在尊重多元的同时,选择经典不朽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经典中享受艺术的魅力和快乐,以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

引导学生以方法作为重要手段,文化知识作为铺垫来进行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的学习。

 

教学方法主要为:

游戏式、合作式、问题探究式。

假设情景。

层层推进。

成果交流,师生互评。

课外延伸。

读图法、直观教学法。

  

七、学法 

1、能够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通感体验,并理解色彩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个性特征,色彩运用的实践体验中进一步深化色彩表现的色调知识,建构形象生动的色彩观,学会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色彩语言,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中品位绘画色彩语言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结合生活中色彩体验并运用绘画的相关的知识欣赏评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现,在感知,领会,感悟作品中的过程中养成敏锐观察,细致比较;逐层分析的学习习惯. 

2、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合作性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进行鉴赏学习 

学生学习主要步骤课前准备——感受体验——构思——表现——鉴赏发展——成果展示。

合作学习法、讨论学习法、师生互动学习法、归纳总结法。

  

八、教学程序 

1、课题导入:

游戏导入,体验教学引入主题。

 

2、问题的探究。

通过对一种颜色分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色彩 感

受色彩带来的情感信息。

 

3、归纳提升深化主题理解,通过分析欣赏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和梵高同一题材不同时期的作品,把问题提升到情感层面上来。

通过课堂实践共同探讨色彩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作品、颜料、心情卡片,玻璃杯、适量的水、 

(一) 导引新课(体验、尝试阶段) 

1、设置一个情境(在酒吧里你就是一个提供酒水饮料的服务生)请几位学生来扮演服务生通过色彩颜料这个原材料调几种饮料如:

牛奶、可乐、橙汁、西瓜汁、红酒、通过评比点入主题。

色彩可以表现生活中的饮料,使他们从感官上有了一定的味觉感。

2、进一步展开如果你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你喜欢那一种作为你的饮料与家人分享。

 从而使色彩上升到情感表达。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行想象,感受色彩带来味感和情感,引入本课课题:

《色彩的味道与情感》 

(二) 探索生活、逐渐展开 看得见的味道 

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搜集的颜色材料给人感官和味觉带来的直接信息,展示图片如桔红的橙汁、白色的牛奶和豆浆、火红的辣椒酱和西红柿酱、深褐色的可乐等。

 

预想目标:

使学生了解色彩的感受更多的来自于我们的感知经验,色彩使我们产生了对自然与生活县官事物的想象,从而形成感官上的共鸣。

 

(三) 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色彩的感知发展,以黄色为例展开 。

预想目标:

通过这种认知过程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色彩带来的魅力,丰富了知识,找到了一定的方法。

从而增加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以太阳为线点入色彩的温度:

色彩的冷暖(展示图片) 

色彩的冷暖概念,依据色彩心理属性而进行的,他可以调节一定得情感,但有时也会随着民族、性格、宗教和情绪下对同一种色彩的感受也会有着不同情感反应。

 

3课间活动  归类:

将提供的图片属于冷色和暖色各自归类 

4、展开面向生活,色彩缤纷的四季(展示图片) 

(四)知识面的升化拓宽,交流分析,实践创新。

 

画笔抹出的情感   

教师提供毕加索、梵高不同时期作品,通过色彩的信息,让学生表述色彩带了什么样的情感,通过作品让学生分析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画面的色彩往往直接传达着画家的人格精神和情感取向,是观众从内心上产生共鸣。

(对比、感受、分析) A、毕加索 

蓝色时期(190——1903)最压抑时期,多表现,孤独、苍老、悲伤的情感、对象主要为老人。

 

玫瑰时期(1903——1906)最美好的时候,爱情、亲情、已出现在作品上,表现

亲情的比较多, B、梵高 

同一题材不同的情感,《麦田》 

预想目标:

通过分析经典作品,感受色彩情感魅力,让学生了解色彩情感是作者内心的传递,通过色彩和其他美术语言构成了作者与观者交流与沟通。

  

课尾活动、想一想、做一做 

请在这些反映不同表情的文字叙述中,涂上你认为与之相配的颜色,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多种颜色   

总结归纳:

打油诗 

自然造化色万千, 苦辣酸甜在舌尖。

 

浓郁淡雅动心弦, 抒情表意把话传。

 

5中国山水画

 一.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山水画是以历史沿革为顺序来讲山水画,让学生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通过直观作品展示分析,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山水画在技法上的发展和完善。

二是通过分组合作讨论质疑(设疑——讨论——解疑),分析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来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山水画的三大艺术传统。

三是通过反馈练习,来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2.情感目标:

 

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

                     

三.教学重点: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六.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七.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八.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入 (3-4分钟) 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其中,最主要的和难度最大的是让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其中,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尤其是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中生来说,它们之间更是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语文课中已学过大量的古诗,所以对古诗的意境的理解就比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容易得多了。

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例如,陶渊明的诗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就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是作者都以客观地描写自然景色为主。

诗人和画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所描写的景色之中,所以称为"无我之境"。

而南宋山水画是极力追求诗的意境,画家们为了使画面景色更加耐人寻味、更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把与追求意境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色一律删去,常常运用"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所以才会出现画面简洁、构图偏小,但意境深远的"马(远)夏(圭)山水",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意境,就与唐代诗人柳宗元诗《江雪》中的  

"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对元代山水画的理解,可以倪瓒的《六君子图》为例来分析,初看上去这幅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画面景色显得气象萧疏,近乎荒凉。

但有了黄公望的题诗,其中的意境便可见一斑,诗曰: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前两句诗是写画中的景象,后两句显然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元代汉族知识分子对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的不满之情。

加上元代山水画的用笔,普遍带有个性特征,所以,把这一时期的山水画理解为"有我之境",即画家的情感和艺术个性在画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了。

通过以上诗与画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1.由学生齐背诗《望庐山瀑布》,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屏幕显示:

瀑布山水画一幅,边背诗边出现诗句) 

2. 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 (背景音乐:

《春江花月夜》)  (7-8分钟) 

1. 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   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 屏幕显示图片: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 屏幕显示图片: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

 

4. 屏幕显示图片 五代 董源《潇湘图》(水墨代表作)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5. 屏幕显示图片:

    明 戴进《风雨归舟图》   清 石涛《淮扬洁秋图》 ——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