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216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一项是()

A.陆蠡(lǐ)涸(hé)

辙揠(yàn)苗助长淅(xī)沥

B.猗(yī)郁抑(yì)郁蕈(xùn)菌婆娑(suō)

C.瞥(piē)见茎(jǐng)叶纤(xiān)细脉络(luò)

D.移徙(xǐ)葱茏(lóng)囚系(jì)嵌(qiàn)着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义愤填膺坚如磐石安之若素对现诺言

B.公之于众如丧考妣携手前进不言而喻

C.坎坷曲折巍巍峰巅无济于事汹涌澎湃

D.种族歧视心急如焚资金不足息息相关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①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 

②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 

③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 

④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 

⑤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⑥他是怀着极

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

A.③①②⑥④⑤ B.①④②⑤⑥③ C.③①⑥⑤④② D.①③⑥④⑤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建成后,盘锦市政府与学校合作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区位、产业、科研优势合理配置,成为全市产学研结合的火车头。

B.农业部与阿里巴巴在苏州签署了农业电商合作协议,双方实现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电商扶贫、电商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

C.如何在继承古代书院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可取部分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之适应当下的教育环境,是当代书院面临的共同课题。

D.要做到吸烟即被查,铁路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否则,不加大资金投入,有人吸烟而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全面禁烟得不到真正落实。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位伟人说:

“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狂妄自大,这遮挡了他们的视线;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

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

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

A.急功近利不可一世闭关自守   B.不可一世急功近利闭关自守

C.闭关自守不可一世急功近利   D.不可一世闭关自守急功近利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6-8三个问题(9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

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

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

居住

B.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

达到尽头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

观察

D.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

辅佐,帮助

7.下列对有关常识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又叫“浮屠”,此处是和尚的意思;慧褒,是唐代一

个高僧的法名。

“褒之庐冢也”,庐冢,庐是屋舍,冢是坟墓。

B.古人的称谓较多,称姓、称名、称字、称书斋名、称官职、称籍贯等等。

不少时候是“兼

用”,如《游褒禅山记》:

“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指此人的出生地;萧,是姓;君圭,是字;

君玉,是名。

C.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对碑文的考察和探究,认为现在的褒禅山以前可能被人称作“花山”。

B.作者反思自己没能尽情享受到游览乐趣,其根本原因是太依赖外物的帮助。

C.作者认为做事情,“志”“力”“物”是成功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D.作者认为做学问要效法古人,一定要深入广泛探究,深思慎取方能有所收获。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韵文言文,完成9-11题。

(9分)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

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

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

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

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

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

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制曰:

“可”。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制曰:

“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已来,除谥法。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

列侯武城侯王离、丞相隗林、卿李斯、五大夫杨樛从,与议于海上。

曰:

“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犹刻金石,以自为纪。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昭明宗庙,休道行德,尊号大成。

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史记·秦始皇本纪》节选)

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

B.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

C.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

D.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大夫,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

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B.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

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上面有字的铜器;“石”多半指的是石刻,有文字的石刻。

C.丞相即宰相,是中国古代官名,协助皇帝管理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

万机。

D.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就是铜的意思,铜器,有铭文,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王采用后胜的计策,断绝与秦国的使臣来往,秦国官兵前去讨伐,俘虏了齐国国王,

平定了齐地。

B.秦始皇认为自己能够平定天下,有赖祖先的庇佑,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咎由自取。

C.秦始皇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自认始皇帝,希望

子孙沿袭帝王万世基业。

D.列侯武城侯王离、丞相隗林、卿李斯、五大夫杨樛从等人建议始皇将三皇五帝的功德,

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三.(28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分)

(2)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4分)

(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4分)

13.默写(10分)

(1)还顾望旧乡,。

《涉江采芙蓉》

(2)何以解忧?

《短歌行》

(3),池鱼思故乡。

《归去来兮辞》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5)女也不爽,。

《氓》

(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珂刺秦王》

(7)俯仰之间,。

《兰亭集序》

(8),心念旧恩。

《短歌行》

(9)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10),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

余干①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余干:

古县城名。

(1).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象,其作用是什么?

(5分)

(2).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3分)

爷爷的宝藏

[美]劳拉·乌朗

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

她轻轻地来到客厅。

客厅非常安静,只有桌子上那只雕着各种图案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

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

自从爷爷去世后,玫瑰别墅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让人伤感。

爷爷在这儿生活了82年,每年夏天布丽姬特都来看望他。

现在别墅将要被卖掉。

“你可以留下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

”昨天,妈妈这样对她说。

布丽姬特把目光从闹钟上移开。

怀念与爷爷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的时光,一只闹钟不是她所需要的。

一本书呢?

她走到书架前,浏览着那些书名。

大部分书看起来都很烦,她不知选择哪一本。

正在翻找的时候,她看到其中的一本书里露出来一张纸。

她轻轻地抽出了那本书。

纸的一面写着一个日期:

1927年2月1日。

另一面却写着令人兴奋的内容。

布丽姬特大喊着跑到哥哥科林的房间。

“科林,看我发现了什么?

”布丽姬特喘着气说道。

科林接过那张纸,心不在焉地看了一眼那个日期。

但当他看到纸的另一面时,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

上面写着几个字:

我的藏宝图。

“爷爷一直说在他的农场埋有一份宝藏。

我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布丽姬特说。

“我也以为是。

”科林说,“这个藏宝图证明他没有骗我们。

这个藏宝图非常简单:

一个大圆圈,圆圈里写着“巨石”的字样,然后一个箭头从巨石画出去,旁边写着:

走20码。

箭头的末端画着一个小圆圈,小圆圈里写着“石头”的字样,还打着一个叉。

“巨石就是爷爷所说的大圆石。

”布丽姬特说。

“宝藏就埋在巨石20码以外的石头下。

”科林说,“走,我们去挖宝藏。

他们从杂物房里拿了两把铲就往外跑。

他们穿过一块玉米地来到那块巨石旁。

那块巨石是爷爷的农场里唯一一块大圆石,立在小河边已经不知多少年了。

科林从巨石开始计算步子。

用他的小脚来计算出20码的距离并不容易。

但在玉米地周围只有两块石头能藏宝藏。

“先看这块。

”说着,科林把那块比较大的石头滚到了一边。

布丽姬特马上用力把铲插进泥土里。

“会是什么宝藏呢?

金条,还是满满一箱的宝石和钻石?

”布丽姬特嘀咕道。

科林哈哈笑道:

“实际些,布丽姬特。

我敢打赌是钱。

“够买一台新电脑或者一辆自行车吗?

“也许够买下这个地方。

”科林说道,“如果找到很多钱,妈妈就不用卖掉别墅了。

以后我们每年都可以来这里度暑假。

布丽姬特知道,爷爷不在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但她爱这栋老别墅。

留住别墅的想法刺激着她。

她紧握着铲,挖得更卖力了。

但挖了半个小时,他们看到的还只是泥土。

“一定是在另一块石头下。

”科林说。

他们马上转移地点。

但两人又挖了一个小时,仍然一无所获。

这时,阳光已经很强烈了,晒得两人的皮肤生痛。

“宝藏也许不在这儿。

”布丽姬特甩着酸痛的手臂沮丧地说。

然后,她叹了口气,拖着铁铲转身

走回了别墅。

而科林咬着牙继续不停地挖。

回到别墅,布丽姬

特又盯着那张藏宝图。

忽略了什么呢?

到底还有什么线索还没被发现?

她仔细地看着那幅图,然后翻过图的另一面。

那上面只写着一个日期。

看着那个日期,布丽姬特的眼睛忽然一亮。

“我找到啦!

”她大喊着冲出屋子,抓起铁铲,朝巨石附近的小河跑去。

“布丽姬特,你去哪?

等等我!

”科林喊道。

科林也跑向小河。

布丽姬特已经坐在了划艇上。

渡过小河,布丽姬特领着科林来到河岸的一块石头边。

科林搬开石头,一只铁盒出现在他们眼前。

“布丽姬特,你怎么知道的?

”科林乐坏了。

布丽姬特笑了。

“藏宝图是在隆冬画的。

那时小河已经结冰,爷爷穿过小河,把宝藏埋在了这里。

“我们还忘了一些事情。

”她继续说道,“那一年是1927年,藏这个盒子的时候,爷爷还是个孩子。

科林急忙打开盒子。

盒子里

面没有钱,没有珠宝,也没有金条,只有几个铁做的士兵。

科林失望地叹了口气。

但布丽姬特笑了。

对她来说,这些玩具士兵才真的是一份宝藏,正是她想要的用来记住爷爷的特别的东西。

当她抚摸爷爷这些小时候的玩具时,她感到爷爷就在她身边。

15、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十分讲究照应,“藏宝图”的发现与前文形成照应,“藏宝图”上的日期与后文依靠日期找到宝藏等情节形成照应。

B.小说中的爷爷小时候就埋藏了几个铁做的士兵,还郑重其事地画了藏宝图,可见爷爷从小就深谋远虑。

C.小说中的爷爷充满童真,长大以后依然念念不忘小时候埋藏了几个铁做的士兵,经常告诉孩子们农场

埋有一份宝藏。

D.小说的情节极其复杂,“宝藏”是不那么容易找到的,寻找宝藏的过程跌宕起伏,极尽摇摆之能事。

E.小说结局把情节推向高潮,花一番波折找到的宝藏竟是几个铁做的士兵,出乎意料之外,但这恰恰符合爷爷的形象,又在情理之中。

(2).小说开篇写道“客厅非常安静,只有桌子上那只雕着各种图案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作者从这只闹钟写起有什么作用?

(6分)

(3).“爷爷”这一形象虽未正面出场,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文本分析“爷爷”的形象。

(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爷爷,也有人认为是布丽姬特,试结合文本予以探究,谈谈你的理解。

(6分)

语言知识运用:

16.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2分)

上联: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

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17.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4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人说.要如阳光般一视同仁一一既照看宫殿,也不避过草屋.教练说,运动员训练采取区别对待才更有效果。

在现实中,当被区别对待时,有人不满,渴望能一视同仁;当被一视同仁时,也有人不满,要求区别对待.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结合自己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月考卷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2分)

1..选BA项,揠yà苗助长;C项,茎jīng叶;D项,囚系xì。

2.选AA项中的“对现”应改为“兑现”。

3.选C注意③句中的“种子”与“特殊气候”的内在联系,以及①句中的“柳永”与⑥句中代词“他”的关系;还要注意⑤句中的“这里”所指,注意④②两句的转折关系。

4.选C选项A,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在“成为全市产学研结合的火车头”前加“学校”;选项B,句式杂糅,删去“实现”,或把“达成”改为“的”;选项D成分赘余,删去“不加大资金投入”。

5.不可

一世:

不认可同时代的人,自认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

形容自命不凡,狂妄到极点。

与下文的“狂妄自大”“虚怀若谷”相照应;闭关自守:

比喻与外界隔绝,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与下文的“吹嘘”“坐井观天”“视野宽广”相照应;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与下文的“盲动”“高瞻远瞩”相照应。

故选D。

6.选CC.观:

景观。

7.选BB.君是尊称。

8.选CB.作者认为没有能够尽情享受游览乐趣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缺乏坚定的意志。

故选B。

9.C此句的意思是从前韩王交出土地献上印玺,请求做守卫边境的臣子,不久又背弃誓约,与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虏了韩国的国王。

可据此断句。

10.选CC项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比如在唐玄宗时期改尚书仆射为丞相,当时的丞相就不是宰相之职;元朝的行省丞相则为地方官,亦非宰相。

11.DD项,将秦始皇自己的功德刻于金石之上而非三皇五帝功德。

12.见翻译

13.

14、

1.

(1)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初上等意象。

(2)作用有:

①交代时令景象,渲染了郁郁的离情;②烘托作者的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

2.①枫叶飘零,秋景令人思乡②城闭鸟飞,增添诗人孤独③时辰已晚,邻家未归,诗人联想自己久客他乡,“乡心”欲绝。

15.1.CE(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B给1分)(A是伏比非照应)

2.①渲染忧伤空洞的氛围。

②烘托主人公失去爷爷的悲痛的心理。

③引出下文对爷爷的怀念。

3.①关爱孩子,性格乐观。

孩子们和爷爷在一起时很快乐;爷爷死后,他们很怀念,很悲伤。

②充满童趣,童心未泯。

爷爷小时候埋藏了几个铁做的士兵,还“郑重其事”地画了“藏宝图”;长大以后依然念念不忘,经常告诉他的孩子们农场埋有一份“宝藏”。

③喜欢读书。

布丽姬特就是在爷爷留下的大量藏书中发现“藏宝图”的。

(答对2点即给满分,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4.主人公是布丽姬特。

①布丽姬特是小说最主要的正面描写人物。

②布丽姬特主导着情节的发展和变化,从发现藏宝图到找到宝藏都由她来完成。

③布丽姬特是作者要着力刻画的人物,着墨最多,性格最为明显。

④“宝藏”的真正含义最后由她的表情、动作予以揭示。

主人公是爷爷。

①与标题《爷爷的宝藏》相呼应。

②虽然不是正面写爷爷,但所有人物活动都是围绕爷爷的安排展开。

③通过爷爷来揭示主题,体现要保持童真的人生趣味。

(观点必须明确,理由一点得2分)

16.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或: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他)

17.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18.试题分析:

立意示例:

适合自己的才是

最好;精心而周密的准备很重要;清醒地认识和利用自身条件;把握和利用好外在条件;即使失败也要自信和积极;任何开始都要全力以赴;生活没有预演,等等。

译文:

秦国刚统一天下,命令丞相、御史说:

“从前韩王交出土地献上印玺,请求做守卫边境的臣子,不久又背弃誓约,与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虏了韩国的国王。

我认为这很好,因为这样或许就可以停止战争了。

赵王派他的相国李牧来订立盟约,所以归还了他们抵押在这里的质子。

不久他们就违背了盟约,在太原反抗我们,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获了赵国的国王。

赵公子嘉竟然自立为代王,所以就派兵去灭了赵国。

魏王起初已约定归服于秦,不久却与韩国、赵国合谋袭击秦国,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终于打败了他们。

楚王献出青阳以西的地盘,不久也背弃誓约,袭击我南郡,所以派兵去讨伐,俘获了楚

国的国王,终于平定了楚地。

燕王昏乱糊涂,他的太子丹竟然暗中派荆轲来做刺客,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灭掉了他的国家。

齐王采用后胜的计策,继绝了与秦国的使臣来往,想要作乱,秦国官兵前去讨伐,俘虏了齐国国王,平定了齐地。

我凭着这个渺小之身,兴兵诛讨暴乱,靠的是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依他们的罪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天下安定了。

现在如果不更改名号,就无法显扬我的功业,传给后代。

请商议帝号。

”丞相王绾(wǎn,碗)、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

“从前五帝的土地纵横各千里,诸侯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天子不能控制,现在您兴正义之师,讨伐四方残贼之人,平定了天下,在全国设置郡县,法令归于一统,这是亘古不曾有,五帝也比不上的。

我们恭谨地跟博士们商议说:

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

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

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

秦王说:

“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其它就按你们议论的办。

”于是下令说:

“可以”文言文阅读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阅读答案。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又下令说:

“我听说上古有号而没有谥,中古有号,死后根据生前品行事迹给个谥号。

这样做,就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了,非常没有意义,我不取这种做法。

从今以后,废除谥法。

我就叫做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

永远相传,没有穷尽。

秦王兼有天下,建立名号称做皇帝,亲临东土安抚百姓,到达琅邪。

列侯武成侯王离、丞相隗(kuí,逵)林、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杨樛(jiū,究)随从着在海上一起议论皇帝的功德。

都说:

“古代的帝王,土地不超过千里,还要刻金镂石,立碑夸耀自己.当今皇帝统一海内,全国设立郡县,天下安定太平。

显明祖先宗庙,施行公道德政,皇帝尊号大成。

群臣齐颂皇帝,功德刻于金石,树作典范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