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8488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5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ppt

纺织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和粉尘防爆知识讲座,白祥忠,目录,一、前言二、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三、除尘系统的基本构成和管理要求四、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五、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六、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七、应注意的事项,一、前言,为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和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总局68号令)等要求,规范纺织企业粉尘防爆,加强纺织企业粉尘防爆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粉尘爆炸事故,根据黑龙江省安全监督管理局工作部署,起草了纺织企业粉尘防爆的讲座教案。

前言,纺织企业的范围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规定范围,主要包括:

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业、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业、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业、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业、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业、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业、,前言,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业、非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和服饰制造业等企业。

前言,纺织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传统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但由于纺织企业分工复杂,从业人员多而杂,作业环境普遍有待改善,安全生产管理任务繁重。

前言,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营体制的转变,纺织企业的管理模式同其它行业一样,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已成为企业当前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前言,特别是,纺织企业的植物纤维尘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前言,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我国曾发生的多起纺织企业粉尘爆炸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惨重,因此防止纺织企业的粉尘防爆工作非常重要。

二、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1、术语1)可燃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引自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第3.1条;),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2)二次爆炸:

发生防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而发生的连续爆炸。

(引自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第3.7条;),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3)纤维索絮物爆炸下限:

55g/m3起火点:

4200c;棉花索絮物爆炸下限:

50g/m3起火点:

4700c;(引自粉尘云最小点火能量测定方法GB/T16428-96),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4)最小点火能量:

最小点火能量是指能够引起粉尘云(或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燃烧(或爆炸)的最小火花能量,亦称最小火花引燃能或者临界点火能。

(引自粉尘云最小点火能量测定方法GB/T16428-96);,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5)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分为以下三级:

IIIA级:

可燃性飞絮(常见的IIIA级可燃性飞絮:

如棉花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木质纤维、人造纤维等);IIIB级:

非导电性粉尘(常见的IIIB级可燃性粉尘:

聚乙烯、苯酚树脂、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米糠硫化磺等粉尘;IIIC级:

导电性粉尘(石墨、炭黑、焦炭、铁、钛等粉尘),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将危险区域划分为20区、21区、22区。

(引自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第4.1.2条),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2、粉尘爆炸的条件:

粉尘爆炸是指可燃性粉尘在助燃气体中悬浮,在点火源作用下急剧燃烧,引起温度、压力明显跃升,从而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包括5个条件:

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1)可燃性粉尘;

(2)助燃气体(一般指氧气);(3)点火源;(4)扩散(形成粉尘云);(5)受限空间。

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前3个条件一般称为“燃烧三要素”。

可燃性粉尘云的燃烧速度比堆积的粉尘燃烧速度要快得多,会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燃烧热,气体温度迅速升高,体积剧烈膨胀,如果空间受限,就会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点火源包括:

明火;(烟头、电焊等)摩擦和撞击;(风机有故障,如叶轮与外壳摩擦等)高温表面;自燃发热;(点火点420c-470c的闷热,外来高温物加强自燃的可能等),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电器火花;(电器绝缘损坏、接地不良等)静电火花;(高速气流携带可燃粉尘,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大量静电电荷;除尘器内部的可燃粉尘积累,必然造成电荷的积累,一旦释放其能量,有点燃粉尘的可能)其他火源、强光和热辐射。

粉尘防爆的基本原理,3、粉尘爆炸的过程:

第一步:

悬浮的粉尘在热源的作用下迅速干馏或气化产生可燃气体。

第二步: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火源而燃烧。

粉尘防爆的基本原理,第三步:

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气化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气化后使燃烧循环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渐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粉尘防爆的基本原理,4、粉尘爆炸的特点粉尘爆炸极具破坏性。

除“初始爆炸”外,还会发生“二次爆炸”及多次爆炸,往往是火灾和爆炸同时发生。

粉尘爆炸的特点:

一是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二是最小点火能量,一般在几十豪焦耳;,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粉尘质量浓度在250750g/m3范围内,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随着粉尘质量浓度增加而降低,其最小点火能量在4080mJ之间;在点火能量为10kJ时,粉尘爆炸下限质量浓度在5060g/m3之间;(摘自: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潘峰、马超等发表的论文玉米淀粉粉尘爆炸危险性研究】,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三是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强。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粉尘粒度、挥发性、水分、灰分、火焰强度等。

(1)粉尘粒经越小,粉尘爆炸下限越低;

(2)氧浓度越高,粉尘爆炸下限越低;(3)可燃挥发含量越高,粉尘爆炸下限越低。

、,三、除尘系统的基本构成和管理要求,武汉纺织大学的马娟娟、张昌等在2011年论文纺织除尘设备研究现状及进展中介绍,纺织厂早期的除尘设备是地下沉降室,重力沉降室只能除去较大颗粒粉尘,空气中的含尘量很高。

除尘系统的基本构成和管理要求,到50年代初对地下重力沉降室进行改造,在除去较大颗粒的基础上,把含量浓度仍然很高的空气引入布袋除尘机组,使过滤后的空气基本达到要求,可以回用或排到室外,但须定期停车清扫,工作脏累,又影响工人健康。

到60年代初,改用排尘风管直接引入布袋除尘器,由于效果好,,除尘系统的基本构成和管理要求,直到70年代我国纺织企业使用的两级过滤作用的是AI71、AL72型尘笼式滤尘器。

第一级用尘笼进行过滤,把纤维性粉尘滤去,其中16mm以下纤维仍可回用;第二级是布袋滤尘器,把漏下的粉尘滤去。

由于此时布袋已做为第二级过滤,故单位面积过滤风量可大些,有些金属物在第一级中滤去,不能进入第二级,可使布袋处的火灾现象减少。

除尘系统的基本构成和管理要求,在80年代后的滤尘设备,最具特色的是XLZ除尘器,它简化了除尘管路,一级、二级之间不需密闭尘室,就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滤后含尘达到要求。

除尘系统的基本构成和管理要求,按要求选用除尘器;(例如,2013年8月22日,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宁华海木业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

主要原因是砂光机除尘器不合要求,无防静电措施,静电引起粉尘云爆炸)按要求对除尘管道进行防静电和管道防静电跨接。

四、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1、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总局68号令;【一、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

二、必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三、必须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备设施接地,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用作业工具。

四、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防水防潮设施,严禁粉尘遇湿自燃。

五、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

】。

五条规定条条都是“生命线”、“责任线”、“高压线”,条条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必须做到“铁规定,钢执行,全覆盖,真落实”。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的条文释义:

第一条1.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必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的要求。

厂房宜采用单层设计,屋顶采用轻型结构。

如厂房为多层设计,则应为框架结构,并保证四周墙体设有足够面积泄爆口,保证楼层之间隔板的强度能承受爆炸的冲击,保证一层以上楼层具有独立安全出口。

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法,2.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应与其他厂房或建(构)筑物分离,其防火安全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

3.由于粉尘爆炸威力巨大,危害波及范围广,因此,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严禁设置在居民区内。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二条必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

1.通风除尘系统可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减少作业现场粉尘沉积。

企业必须按照GB15577、GB5001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7919-2008)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等规定,对除尘系统进行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

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法,2.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除尘系统必须根据GB15577规定,按工艺分片(分区)相对独立设置,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各除尘系统管网间禁止互通互连,防止连锁爆炸。

3.为保证除尘器安全可靠运行,企业必须按照GB/T17919规定,对除尘系统的进出风口压差、进出风口和灰斗的温度等指标(参数)进行检测。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

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规定对粉尘浓度进行检测。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4.发现除尘系统管道和除尘器箱体内有粉尘沉积时,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规范清理。

清理时应采用负压吸尘方式,避免粉尘飞扬。

如必须采用喷吹方式,清灰气源应采用氮气、二氧化碳或其他惰性气体,以防止清灰过程粉尘爆炸。

5.作业场所沉积的粉尘是引发连锁爆炸、大爆炸的主要因素,企业应按照GB15577规定建立定期清扫粉尘制度,每班对作业现场及时全面规范清理。

清扫粉尘时应采用措施防止粉尘二次扬起,最好采取负压方式清扫,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吹扫。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6.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作业岗位粉尘堆积严重(堆积厚度最厚处超过1mm)时,极易引发粉尘爆炸。

因此,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离作业岗位。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三条必须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备设施接地,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用作业工具。

条文释义: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1.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应严禁各类明火和火花产生,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是防止电气火花的可靠措施。

必须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和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规定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2.雷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放电电流破坏力极大,也易诱发粉尘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建构筑物)必须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规定设置防雷系统,并可靠接地。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3.粉料的输送、排出、混合、搅拌、过滤和固体的粉碎、研磨、筛分等,都会产生静电,可能引起粉尘燃烧或爆炸。

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按照GB15577和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规定采取防静电接地。

所有金属管道连接处(如法兰)应进行跨接。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4.铁质器件之间碰撞、摩擦会产生火花。

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禁止违规使用易发生碰撞火花的铁质作业工具,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尤其对于存在铝、镁、钛、锆等金属粉末的场所,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与锈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第四条(略)第五条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

条文释义1.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通风除尘系统使用维护、粉尘清理作业、打磨抛光作业、检维修作业、动火作业等。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2.按照安全生产法和GB15577规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粉尘防爆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企业必须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对粉尘爆炸危险岗位的员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3.现场作业人员长时间吸入粉尘易造成尘肺病或矽肺病。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劳保用品上岗。

为防止人体皮肤与衣服之间、衣服与衣服之间摩擦产生静电,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员工禁止穿化纤类易产生静电的工装,必须按照GB15577和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则(GB/T11651-2008)规定,穿着防静电工装。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原标题:

安全监管总局:

扎实开展粉尘防爆专项治理工作】8月12日召开的“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视频会议要求,扎扎实实抓好粉尘防爆专项治理。

要深刻吸取江苏昆山中荣公司“82”事故教训,对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开展全面深入、细致彻底的排查。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重点排查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查厂房规划建设。

要按照二类危险品的要求,单层建筑车间,屋顶采用轻型结构,并有足够面积的泄爆口。

二查工艺设计布局。

要加快推进机械化、信息化,生产线布置和操作人员分布不能过紧过密,必须满足安全距离规定。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三查电气设备防爆情况。

电机、闸刀、配电柜、电线电缆等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四查通风除尘系统。

要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收尘系统,确保足够的吸尘能力。

收尘器必须设置在作业车间外,并设有粉尘浓度、火花、温度等监测装置和泄爆装置、防雨措施。

回收的铝镁粉尘应当储存在独立干燥的堆放场所。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五查安全制度措施落实情况。

建立严格的粉尘清洁制度,每班都应及时清扫,风管中不应有粉尘沉降。

落实粉尘防水防雨措施,加强粉料温度连续监测。

生产作业人员,必须穿着阻燃材质的工作帽和衣裤。

发现重大隐患的,要立即停产整顿,直至关闭取缔,绝不能有任何姑息迁就。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8月4日,国务院江苏昆山中荣公司“82”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明确要求,吸取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全国厂矿企业粉尘专项治理。

当日,国务院安委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紧密结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立即开展粉尘防爆专项整治。

8日,总局又连发通知,要求在工贸行业全面调查排查存在粉尘爆炸危险企业、加强煤尘防治工作防范煤尘爆炸事故。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2、黑龙江省龙凤玉米有限公司粉尘爆炸事故情况的通报(黑安发办【2014】7号2014年2月8日)提出的要求中有:

切实加强对工商贸企业粉尘作业场所的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粉尘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各企业要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规定对生产设施的通风、除尘系统是否存在老化、发热、磨损、撞击火花、强烈振动、接触不良、接地不良、漏风、除尘效率下降等现象以及现场只有人员掌握防爆知识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堵塞漏洞。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加强人员防范粉尘爆炸的安全培训,严格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总局第3号令)组织企业开展,包括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粉尘防爆、应急措施在内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规范,提高职工安全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3、粉尘防爆的标有关标准:

131)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代替1995版);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所用收尘器防爆条例GB/T17919-2008;3)纺织工业企业职业卫生设计规范GB50477-2009;4)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2007;,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5)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2007;6)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565-2010纺织工业企业设计防火规范7)棉纺织工厂设计规范GB50481-2009;8)纺织工业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477-2009;,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9)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10)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5605-199511)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12)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944-201313)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五、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粉尘爆炸是可以预防的。

在采取预防措施之前,必须了解容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工艺,其中除尘过程、干燥过程、气力输送过程、粉料清(吹)扫过程等,使粉尘处于悬浮状态,只要有合适的点火源则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集尘器、除尘器、气力输送机等生产设备也特别容易发生爆炸。

1、预防粉尘爆炸的措施首要是应符合粉尘防爆规程GB15577-2007的有关要求:

第6.1条,防止粉尘自燃;第6.2条,防止明火与热表面引燃;第6.3条,防止电弧和电火花;第6.4条,防止摩擦、碰撞火花;,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第6.6条,通风除尘:

(宜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均应设置吸尘罩;风管中不应有粉尘沉降;安装符合GB/T17919的相关规定。

),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第8条,二次爆炸的预防;(工艺设备的接头、检查门、挡板、泄爆口盖等均应封闭严密;特殊地点的清洁要求,如粉料进出口、手工装粉等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打包场所应定期清扫;所有可能积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都应及时清扫;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2、具体的防范措施:

1)降低悬浮粉尘浓度;2)减少车间、设备的积尘粉尘;3)避免点火源,为消除静电,所有设备、管道等应设防静电接地(跨接);4)除尘器放在室外;5)设泄压装置;6)在可燃材料堆放处加自动喷淋。

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7)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6.3.2条当存在静电危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6.3.2.1: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架件部件等,一般应采用防静电接地,不便或工艺不允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距接地。

6.3.2.2:

直接用于盛装起电粉末的器具、输送粉末的管道(带)等,应采用金属或防静电材料制成。

6.3.2.3:

所有金属管道联接处(法兰)应进行跨接。

6.3.2.4:

操作人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8)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6.4条:

防止摩擦、碰撞火花。

6.4.1:

粉尘云能够被碰撞火花引燃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发生,同时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6.4.2:

在工艺流程的进料处,应安装能除去混入料中的杂物的磁铁,气动分离器或筛子,防止杂物与设备碰撞。

9)消防预防粉尘爆炸的关键,就是消除“燃料”“火源”“氧化剂”这“燃烧三要素”中一个或多个要素。

消除火源的措施有可靠接地、选用粉尘防爆电器、消除明火、防止局部过热、不用铁质工具敲击等。

据统计,引起袋式除尘器内粉尘爆炸的火花主要是粉尘与滤袋摩擦、撞击产生的静电火花。

如果在滤袋中织入金属导线并可靠接地,就能使静电及时释放,避免积聚到放电的水平。

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如果可燃性粉尘覆盖在失效的工业轴承或电动机表面上,容易点燃粉尘,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阻止火焰及爆炸波扩散阻火装置(水封、阻火器和单向阀);泄压装置;指示装置(压力表、温度计和水位计),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铁质工具敲击产生火花,点燃粉尘云引起爆炸的案例很多。

2010年2月24日秦皇岛骊骅淀粉厂爆炸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用铁质工具清理、维修产生机械撞击火花点燃粉尘云发生初始爆炸,紧接着发生二次爆炸和多次爆炸事故的案例,事故造成导致20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灭火器纺织工业企业不应配置卤代烷灭火器;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应使用灭火剂雾化效果好的灭火器。

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灭火设施和灭火器材的设置,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规定。

灭火器类型选择应符合GB50140-2005中4.2的的要求,其中: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火灾分类: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第3.1条,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

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火灾;C类火灾:

气体火灾;D类火灾:

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火灾等级: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第3.2.1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1、严重危险等级:

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质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扑救困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2、中危险等级:

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质较多,造成较大财产损失;3、轻危险等级:

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质较少,造成较少财产损失;,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第3.2.2条,各类场所火灾的灭火器选择;(其中E类应选择电气专用灭火器,但不能选用装有金属喇叭筒的CO2灭火器),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火灾危险性分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表3.1.1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

闪点小于280c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常温能自行分解或与空气氧化导致自燃爆炸物质;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湿度大于等于物质自燃点的物质。

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乙类:

闪点大于等于280c,但小于600c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悬浮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600c的液体雾滴。

丙类:

闪点低于600c的液体,可燃固体;丁类:

常温下难燃的物质生产;戊类:

常温下使用或不燃烧的生产;,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防火间距:

库房物品应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不大于100m2,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0m,垛与墙不小于0.5m,平顶库房垛与屋顶不低于2m,垛与柱间距不小于0.3m,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与储存物的间距不小于0.5m,主要通道宽不小于2m。

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棉、麻、毛、化纤等可燃材料,在露天、半露天堆放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一个堆放处的材料总量0-500t时,距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建筑物为10m;距耐火等级为三级的建筑物为15m;距耐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物为20m;;,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一个堆放处的材料总量501-1000t时,分别为15m、20m、25m;一个堆放处的材料总量1001-5000t时,分别为20m、25m、30m.,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10)作业安全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70号令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对粉尘爆炸爆炸场所的风险进行公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一、必须在企业醒目位置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