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629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docx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

专题讲座

化学物质之分类观

——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依据

复习目标:

考纲要求

要求层次

考点细化

(1)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如: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

(2)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联系

1.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掌握物质的类别的判断。

2.根据物质的类别,初步学会物质性质推测的基本方法。

复习内容:

【引言】分类的思想是中学化学中的一种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理解学科基本概念和系统掌握化学各板块知识,所以它在中学化学的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讲解】我们必须弄明白:

为什么要分类?

如何来分类?

(1)化学物质有很多,在研究中,我们总是利用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来推测物质的性质,然后有目的地验证这些性质,最终认识物质的性质。

简单地说,给物质分类就是归纳物质的共性,为推测“陌生物质”性质服务。

(2)分类的依据:

根据物质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把研究的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

一般来说,凡是归为同一类的对象,它们必然在质上有共性,必然有质的内在联系,异类必有质的差异性。

即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点,这些“相似点”包括:

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其他特征等。

(3)分类方法:

树状分类法(可以理解为:

系统中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交叉分类法

【活动一】下列物质:

金属铁、金属锌、木炭、CuO、CaCO3、H2SO4、NaOH、Ba(OH)2、NaCl、CuSO4。

有人根据

不同的依据进行了如下分类,请指出分类的依据和物质类别。

分类依据

分类

类别名称

类别一:

金属铁、金属锌、木炭

类别二:

CuO、CaCO3、H2SO4、NaOH、Ba(OH)2、NaCl、CuSO4

类别一:

SO2、SO3、N2O5

类别二:

CuO、Fe2O3、Na2O

类别三:

Al2O3、ZnO

类别四:

NO、CO

类别一:

稀H2SO4、NaCl(aq)

类别二:

Fe(OH)3胶体、鸡蛋白液、淀粉液

类别三:

Cu(OH)2浊液

类别一:

NH3、CO2、NO、Cl2O7、CH3CH2OH

类别二:

H2SO4、NaOH、CH3COOH、NaCl、BaSO4

活动总结:

 

【活动二】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通过分类掌握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即:

“同类”中抓“异”(不同点)、“对立”中抓“同”(相同点)。

例如:

1、指出下列“同类”概念的不同点。

(1)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类物、同一物质;

(2)溶

解平衡、化学平衡、水解平衡、电离平衡;

(3)酸性的强弱、酸的强弱、酸的浓度、pH,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

(4)电离、电解、电镀、电精炼;

(5)水化、水解、水合

2、指出下列“对立”概念的相同点。

(1)中和、水解;

(2)溶解、结晶;(3)加成、消去;

(4)电解池、原电池;(5)电解质、非电解质

【活动三】根据下列图示,请指出物质类别及分类依据。

归纳总结:

根据物质的组成(特别是微观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主要应用,是可以预测并记忆物质的性质。

例如:

请根据下列框示以及物质的组成,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

随堂练习:

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已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

2、下列物质按不同类别分组,所得组合最不合理的是()。

(1)糖类

(2)塑料(3)石油(4)蛋白质(5)合成纤维(6)棉花(7)陶瓷(8)玻璃(9)天然气(10)水泥(11)合成橡胶(12)煤(13)油脂(14)羊毛

A.

(1)、(4)、(13)B.

(2)、(5)、(11)

C.(7)、(8)、(10)、(14)D.(3)、(9)、(12)

3、试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对错误的说法应通过举例指出错误之所在。

A.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D.胆矾是纯净物,水泥是混合物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6.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组别

备选项

挑出选项序号

挑选依据

(1)

A.S2-B.I-C.Fe D.SO

(2)

A.HClB.CO2C.NH3D.CaO

(3)

A.蒸馏 B.分液C.蒸发 D.中和

7.

(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4、Na2SO3、NO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划归为此类物质的是________。

A.KMnO4B.Al2(SO4)3

C.KClO3D.K2HPO4

(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

H2、O2、NO、NH3、NO2,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在原理上与其他反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无机化合物分类:

1.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CO2、SO2、SO3、N2O5、Mn2O7、CrO3等)

(2)碱性氧化物(Na2O、CaO、K2O、Fe2O3、CuO、Al2O3、MgO等)

(3)两性氧化物(Al2O3、ZnO等)

(4)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5)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6)特殊氧化物(Fe3O4、Pb3O4、KO2、KO3等)

2.酸

(1)按酸根分:

含氧酸:

H2SO4、HNO3、H3PO4、HClO4等

无氧酸:

HCl、HF、HBr、H2S等

(2)按H+数分:

一元酸:

HCl、HNO3、HClO、HClO4、HBr、HI等

二元酸:

H2SO4、H2CO3、H2SO3、H2S、H2SiO3等

(3)按强弱分:

强酸:

H2SO4、HNO3、HClO4、HBr、HI、HCl等

中强酸:

H2SO3

弱酸:

HF、H2S、H2CO3、H2SiO3、HClO等

(4)按氧化性分:

氧化性酸:

H2SO4(浓)、HNO3、HClO、HMnO4等

还原性酸:

H2SO3、HBr、HI、H2C2O4(草酸)等

(5)按沸点分:

挥发性酸:

H2CO3、H2SO3、HNO3、HCl、HBr、HI等

难挥发性酸:

H2SO4、H3PO4等

(6)按稳定性分:

稳定性酸:

H2SO4、H3PO4等

不稳定性酸:

H2CO3、H2SO3、HNO3、HClO等

3.碱

(1)按性质分:

强碱:

NaOH、KOH、Ba(OH)2、Ca(OH)2等

弱碱:

NH3·H2O

(2)按OH-数分:

一元碱:

NaOH、KOH、LiOH等

二元碱:

Ba(OH)2、Ca(OH)2、Cu(OH)2、Mg(OH)2等

多元碱:

Al(OH)3、Fe(OH)3等

(3)按溶解性分:

可溶性碱:

NaOH、KOH、Ba(OH)2等

微溶性碱:

Ca(OH)2

难溶性碱:

Cu(OH)2、Mg(OH)2、Al(OH)3、Fe(OH)3等

4.盐

(1)按组成分:

正盐:

Na2SO4、Na3PO4、Na2CO3、Na2SO3等

酸式盐:

NaHCO3、NH4HCO3、Ca(HCO3)2、NaHSO3、NaH2PO4等

碱式盐:

Cu2(OH)2CO3等

复盐:

KAl(SO4)2·12H2O等

络盐:

Ag(NH3)2OH、Fe(SCN)3等

(2)按酸根分:

含氧酸盐:

Na2SO4、Na2CO3、Na2SO3等

无氧酸盐:

、MgCl2、AlCl3、Na2S等

(3)按形成分:

强酸强碱盐:

Na2SO4、NaCl等

强酸弱碱盐:

AlCl3、FeCl3、Fe2(SO4)3、NH4Cl等

强碱弱酸盐:

Na2CO3、Na2SO3等

弱酸弱碱盐:

(NH4)2CO3、CH3COONH4等

(4)其他:

无机盐:

NH4Cl

有机盐:

CH3COONa、C2H5ONa、C6H5ONa等

5.特殊化合物

氢化物:

LiH、NaH、CaH2、BaH2等

碳化物:

CaC2、Al4C3、SiC等

氮化物:

Mg3N2、AlN、Si3N4等

 

 

课堂学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第二讲化学物质之分类观

——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依据

复习目标:

考纲要求

要求层次

考点细化

(1)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如: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

(2)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联系

1.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掌握物质的类别的判断。

2.根据物质的类别,初步学会物质性质推测的基本方法。

复习内容:

【活动一】下列物质:

金属铁、金属锌、木炭、CuO、CaCO3、H2SO4、NaOH、Ba(OH)2、NaCl、CuSO4。

有人根据

不同的依据进行了如下分类,请指出分类的依据和物质类别。

分类依据

分类

类别名称

类别一:

金属铁、金属锌、木炭

类别二:

CuO、CaCO3、H2SO4、NaOH、Ba(OH)2、NaCl、CuSO4

类别一:

SO2、SO3、N2O5

类别二:

CuO、Fe2O3、Na2O

类别三:

Al2O3、ZnO

类别四:

NO、CO

类别一:

稀H2SO4、NaCl(aq)

类别二:

Fe(OH)3胶体、鸡蛋白液、淀粉液

类别三:

Cu(OH)2浊液

类别一:

NH3、CO2、NO、Cl2O7、CH3CH2OH

类别二:

H2SO4、NaOH、CH3COOH、NaCl、BaSO4

活动总结:

【活动二】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通过分类掌握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即:

“同类”中抓“异”(不同点)、“对立”中抓“同”(相同点)。

例如:

1、指出下列“同类”概念的不同点。

(1)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类物、同一物质;

(2)溶

解平衡、化学平衡、水解平衡、电离平衡;

(3)酸性的强弱、酸的强弱、酸的浓度、pH,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

(4)电离、电解、电镀、电精炼;

(5)水化、水解、水合

2、指出下列“对立”概念的相同点。

(1)中和、水解;

(2)溶解、结晶;(3)加成、消去;

(4)电解池、原电池;(5)电解质、非电解质

【活动三】根据下列图示,请指出物质类别及分类依据。

归纳总结:

根据物质的组成(特别是微观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主要应用,是可以预测并记忆物质的性质。

例如:

请根据下列框示以及物质的组成,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

随堂练习:

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已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

2、下列物质按不同类别分组,所得组合最不合理的是()。

(1)糖类

(2)塑料(3)石油(4)蛋白质(5)合成纤维(6)棉花(7)陶瓷(8)玻璃(9)天然气(10)水泥(11)合成橡胶(12)煤(13)油脂(14)羊毛

A.

(1)、(4)、(13)B.

(2)、(5)、(11)

C.(7)、(8)、(10)、(14)D.(3)、(9)、(12)

3、试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对错误的说法应通过举例指出错误之所在。

A.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D.胆矾是纯净物,水泥是混合物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6.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组别

备选项

挑出选项序号

挑选依据

(1)

A.S2-B.I-C.Fe D.SO

(2)

A.HClB.CO2C.NH3D.CaO

(3)

A.蒸馏 B.分液C.蒸发 D.中和

7.

(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4、Na2SO3、NO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划归为此类物质的是________。

A.KMnO4B.Al2(SO4)3

C.KClO3D.K2HPO4

(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

H2、O2、NO、NH3、NO2,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在原理上与其他反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无机化合物分类:

1.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CO2、SO2、SO3、N2O5、Mn2O7、CrO3等)

(2)碱性氧化物(Na2O、CaO、K2O、Fe2O3、CuO、Al2O3、MgO等)

(3)两性氧化物(Al2O3、ZnO等)

(4)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5)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6)特殊氧化物(Fe3O4、Pb3O4、KO2、KO3等)

2.酸

(1)按酸根分:

含氧酸:

H2SO4、HNO3、H3PO4、HClO4等

无氧酸:

HCl、HF、HBr、H2S等

(2)按H+数分:

一元酸:

HCl、HNO3、HClO、HClO4、HBr、HI等

二元酸:

H2SO4、H2CO3、H2SO3、H2S、H2SiO3等

(3)按强弱分:

强酸:

H2SO4、HNO3、HClO4、HBr、HI、HCl等

中强酸:

H2SO3

弱酸:

HF、H2S、H2CO3、H2SiO3、HClO等

(4)按氧化性分:

氧化性酸:

H2SO4(浓)、HNO3、HClO、HMnO4等

还原性酸:

H2SO3、HBr、HI、H2C2O4(草酸)等

(5)按沸点分:

挥发性酸:

H2CO3、H2SO3、HNO3、HCl、HBr、HI等

难挥发性酸:

H2SO4、H3PO4等

(6)按稳定性分:

稳定性酸:

H2SO4、H3PO4等

不稳定性酸:

H2CO3、H2SO3、HNO3、HClO等

3.碱

(1)按性质分:

强碱:

NaOH、KOH、Ba(OH)2、Ca(OH)2等

弱碱:

NH3·H2O

(2)按OH-数分:

一元碱:

NaOH、KOH、LiOH等

二元碱:

Ba(OH)2、Ca(OH)2、Cu(OH)2、Mg(OH)2等

多元碱:

Al(OH)3、Fe(OH)3等

(3)按溶解性分:

可溶性碱:

NaOH、KOH、Ba(OH)2等

微溶性碱:

Ca(OH)2

难溶性碱:

Cu(OH)2、Mg(OH)2、Al(OH)3、Fe(OH)3等

4.盐

(1)按组成分:

正盐:

Na2SO4、Na3PO4、Na2CO3、Na2SO3等

酸式盐:

NaHCO3、NH4HCO3、Ca(HCO3)2、NaHSO3、NaH2PO4等

碱式盐:

Cu2(OH)2CO3等

复盐:

KAl(SO4)2·12H2O等

络盐:

Ag(NH3)2OH、Fe(SCN)3等

(2)按酸根分:

含氧酸盐:

Na2SO4、Na2CO3、Na2SO3等

无氧酸盐:

、MgCl2、AlCl3、Na2S等

(3)按形成分:

强酸强碱盐:

Na2SO4、NaCl等

强酸弱碱盐:

AlCl3、FeCl3、Fe2(SO4)3、NH4Cl等

强碱弱酸盐:

Na2CO3、Na2SO3等

弱酸弱碱盐:

(NH4)2CO3、CH3COONH4等

(4)其他:

无机盐:

NH4Cl

有机盐:

CH3COONa、C2H5ONa、C6H5ONa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