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8630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规划师原理1.docx

注册规划师原理1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时,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

18世纪以来,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不仅促进了既有城市的扩展,而且导致了新兴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

城市的产生、发展和建设主要受到4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

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农村的推力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2、城市的拉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的生活条件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

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可分为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非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

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商品或服务需求的经济部类

输出产品和服务城市发展的动力

乘数效应:

基本部类就业人数增加—非基本部类就业人数增加—的

总就业人数增加—总人口增加—新的物质和服务需求—

非基本部类就业人数增加……

非基本经济部类:

为了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经济部类

城市发展过程:

专门化——依赖某个或某些具有出口能力的企业

综合化——出口专门化企业联动作用,产生上游和下游企业,形成综合体

成熟化——基本经济部类带动非基本经济部类,形成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

区域化——某些城市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城市发展四阶段:

“绝对集中”时期

“相对集中”时期

“相对分散”时期

“绝对分散”时期

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应,这些城市的发展呈现循环和积累的不断过程,逐渐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

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因素(如地价上涨、交通拥堵、劳动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城市发展初期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

一旦城市发展的规模不经济和聚集不经济超过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这些城市的资本和技术开始向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扩散,形成所谓的“辐射”作用或“滴漏”作用,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发展,是区域空间经济趋于均衡。

这些城市在这种意义上被称为区域的增长极核。

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在新一轮的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原料产地,而且称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和装配基地,相当一部分的制造业产品从发展中国家返销回发达国家。

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同时导致了发达国家的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

后工业化:

指城市的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

逆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城市陷入困境,第二产业的衰退远甚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导致结构性失业的现象。

1.2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城市的物质构成

公共领域:

社会公众共享的那部分物质环境,主要是公共设施(如公共绿地、公立医院和学校)等和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

非公共领域:

社会个体所占用的那部分物质环境(如办公、商业、工业和居住等各种楼宇),一般是非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

城市物质构成的基本属性

城市的物质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两个方面。

可达性:

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同心圆模式的原因)

外部效应:

物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空间属性,包括积极的(外部经济)和消极的(外部不经济)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周期有关。

当城市处于生长期,人口迅速膨胀和产业急剧扩大,新开是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向外扩展为主。

当城市进入成熟期后,尽管新开发仍有发生,但城市物质环境的功能失调和物质老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再开发成为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质环境的烟花以内部重组为主。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

原因—建筑功能失调和物质老化造成不经济,土地面临新的开发机会

影响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和环境效益

城市的物质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的物质环境是城市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物质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一般表现在以下3方面:

首先,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环境也经历了大规模投资,表现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三个方面。

第二,配合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产业结构重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可以从基础设施的投资构成和楼宇的面积构成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三,由于旧的空间结构往往难以适应新的产业结构,因此,城市产业结构重组常常伴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

城市的社会构成

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城市社会的异质性远高于乡村社会。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往往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特征,即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群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地区。

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一表征是经济地位,其空间分布呈扇形模式;第二表征是家庭类型,其空间分布呈同心圆模式;第三表征是种族背景,其空间分布呈多核心模式。

异质性(heterogeneity)指一个区域内对一个种、或者更高级的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或某种性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异程度。

城市社会环境的演化过程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

60岁以上人口占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7%以上。

家庭核心化,即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类型。

生活闲暇化:

家庭消费模式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

城市的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

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

第二产业:

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

第三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

1.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

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到城市的生活组织中,还意味着随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强化。

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这种过程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数量的增加,二是每个城市地区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活动向非农业经济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

总之,城市化的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城市化水平的度量

PU=U/P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初期阶段(城镇人口比重30%以下):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中期阶段(城镇人口比重30%—70%):

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

后期阶段(城镇人口比重70%—90%):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趋于缓慢甚至停滞

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1、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大都市区或大都市圈metropolitan)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农业发展史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城市化进程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现金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主要便现在:

1、为城镇人口提供商品粮

2、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的原始积累

3、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4、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5、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聚,这已成为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作为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性服务的增加,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性设施;

二是消费性服务的增加,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开始追求更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城市化的过程又会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化使人口和资本由分散无序状态变为高度集中的有序状态,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组织、先进技术得以大规模采用、劳动生产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相作用和影响。

1.4城市与区域的发展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

自从城市出现以来,城市和它所在区域就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城市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史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它的作用是将与其影响所及的地域范围联系在一起的。

中心城市的含义及作用

通常所说的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

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等的影响。

城镇体系的概念

为了维持城市正常的活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外部区域之间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与相互作用。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地表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

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的特征

1、群体性

2、关联性

3、层次性规模级别、功能大小、作用强弱

4、开放性

5、动态性

6、整体性

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对城镇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的目的:

首先是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确其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使城镇体系今后的发展可以扬长避短,有的放矢。

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包括:

1、城镇自然条件;2、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3、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4、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5、城镇旅游发展条件;6、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7、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8、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9、城镇科技实力;10、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城镇体系发展影响因素

可从宏观和微观、结构与功能、物质与非物质、自立与人为等方面来认识。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

2.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考工记》

中国:

汉长安南朝建康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和明清北京

欧洲:

雅典城罗马城威尼斯17世纪的巴黎

2.2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起源: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居住点的模式。

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渊源

1、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源自莫尔(T.More)的“乌托邦”概念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欧文和傅里叶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1833年英国城里委员会调查肺结核和霍乱等疾病大面积流行的原因

1842年提出了《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卫生条件的报告》

184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工人阶级住房委员会

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

3、巴黎改建

特点:

政府直接参与和组织,以道路切割来划分整个城市的结构,结合整齐街景的需要,出现了标准的住房平面布局方式和标准的街道设施。

4、城市美化

源于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学和园艺学传统。

“英国公园运动”西谛倡导城市不规则布局奥姆斯特的纽约中央公园

5、公司城

为就近解决工人的居住问题,提高工人工作效率,资本家出资建设和管理的小型城镇。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2、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3、索里亚·玛塔的线性城市

4、戈涅的工业城市

5、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6、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学说(区域规划理论的提出者;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

7、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8、赖特的广亩城

9、1933年《雅典宪章》

战后城市发展规模理论的演化

1、从田园城市到新城

2、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

3、综合理性规划思潮

4、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

2.3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实践

当代城市规划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1、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

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理念

1、从城乡规划到环境规划:

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考

2、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和区域发展:

城市体系的结构重组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3.1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作用

主要任务

城市规划师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任务的体现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规划的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主要作用

城市规划的作用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来实现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

它主要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目标的确定,来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作用主要是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和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引导等三个层面来体现的。

城市规划的目的

1、实现国家的发展政策

2、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提供有关发展控制的引导

3、协调各类开发(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

4、考虑财产所有者估价规划政策对他们的利益的影响

5、告知公众规划政策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即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工具,是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3.2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三个基本方面。

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有些国家则分为国家法和地方法。

我国主干法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

从属法规为: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制订

地方层面主干法:

如《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订

从属法规:

如《上海市详细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上海市规划管理局制订

专项法是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

如英国的《新城法》《国家公园法》等

相关法:

城市物质环境的管理要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行政部门,因而需要各种相应的立法。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城市规划的运作体系的内容和主要特点

城市规划的运作体系包括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两个方面。

发展规划的编制一般分为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两个层面。

其中实施性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因此又称为法定规划。

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的中长期战略目标……P48

开发控制可分为通则式和判例式。

我国的开发控制基本上属于判例式,任何开发项目都必须申请规划许可。

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开发方式属于通则式,法定规划师作为开发控制的唯一依据,只要开发活动符合这些规定,就能够获得规划许可。

通则式和判例式结合的开发控制体系往往包括两个控制层面。

第一层面上,针对整个城市地区制定一般的规划要求,采取区划方式,进行通则式控制;第二层面上,针对各类重点地区,制定特别的规划要求,采取审批方式,进行判例式控制。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

民主公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是近年来城市规划体系发展中的两个显著特点。

3.3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

区域规划就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区域规划的任务

区域规划的任务是促使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它包括:

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确定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2、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3、拟订区域人口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

4、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用基础设施;

5、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

区域规划的类型

区域规划一般可以从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和区域的行政管理层次两个方面来划分区域规划的类型,这两种区域规划的分类方法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P50

3.4其他相关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内容:

经济发展方面,科技进步与效益方面,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社会发展方面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地平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需分析,确定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编制规划供选方案,拟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3、城市生态规划内容:

人口适宜容量规划,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生物保护与绿化规划,资源利用保护规划

4、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

城市总体发展趋势分析,城市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分析,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纳污能力分析,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综合分析,确定总体环境目标,确定城市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战略

第四章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

4.1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自然环境

气候:

日照、风象、气温、降水和湿度等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工程地质:

地震烈度7度和7度以上要考虑防震工程措施,9度以上地区不宜作为城市用地

地形:

山地、丘陵、平原进一步分为:

山谷、山坡、冲沟、盆地、谷道、河漫滩、阶地等等

水文:

地面水体——江河湖泊水文地质——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震级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等级,烈度是指地震后受震地区地面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

城市用地选择的要求

合理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用地范围是城市用地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确定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的基础。

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如下:

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2、利于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3、保护古迹和矿藏;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条件。

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用地自然条件评价,用地建设条件评价和用地经济性评价。

成果包括:

图纸和文字说明。

评定图纸除了标注用地分类外,还要包括如地基承载力、地下水等深线、洪水淹没线、地形坡度、地质构造带等等,可以综合绘于一张图上,也可以分项绘制。

用地自然条件评价:

一类用地:

适宜修建用地

二类用地:

基本适用、但要采取一定工程措施的用地

三类用地:

不宜修建或需要大量工程措施才能使用的用地

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方法:

1、城市现状条件评价

主要有三方面:

城市现状用地布局结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会经济构成现状的特征。

2、技术经济条件评价

城市和城市以外地区的各种联系,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技术经济因素。

包括:

区域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用水条件,供电条件(能源条件?

),用地条件

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方法:

城市土地的经济评价是通过分析土地的区位、投资于土地上的资本、自然条件、经济活动的程度和频率,揭示土地质量和土地收益的差异,合理确定不同地段土地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为用经济手段调节土地使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打下重要基础。

表1-4-1

4.2城市用地构成与空间布局

城市用地范围的两个层面。

P69

RCMWTSGUDE十大类46中类73小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