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677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docx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熟悉小学环境:

参观教学楼,各班教室、走廊、餐厅、操场、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2.感知小学的学习生活,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萌发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3.提高幼儿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活动准备

1.提前给孩子做好教育,带着问题去参观,明确参观小学的任务与要求,并提醒幼儿外出参观活动要注意安全及不影响小学生学习等事项。

2.给家长发活动通知,做好参观准备(路线、饮水、纸巾、太阳帽等)。

三、活动地点

阳光小学操场

四、活动时间

2021年6月22日上午

五、活动参与人员

小学周边幼儿园的教师、202*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幼儿及家长。

(尽可能让孩子的爸爸妈妈参加)

六、活动过程

1.参加人员在幼儿园统一乘车。

2.在阳光小学校门口由班主任介绍学校大门口的每一面标识牌,阳光小学的校名,在小学门口集合拍照。

3.参观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①在参观过程中要仔细看,不随便离开队伍。

②不大声说话影响小学生学习。

③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不乱扔垃圾。

4.参观操场,在家长的陪伴下顺操场跑道有序轻松地走一圈,感受下路有多远,脚就有多长。

并有领队教师组织在操场东长廊下等候阳光小学孩子的升旗仪式与课间操(武术操)。

5.参观校园。

由小学教师引领参观,介绍小学情况、校园文化,参观小学学校环境,了解各场所的用途。

观看各年级校本课程及特色课程展示(梁新媛老师负责、各班小讲解员负责讲解)

6.参观一年级教室。

请幼儿观察:

小学生的教室里有些什么?

课桌椅是怎样放的?

小学生带什么物品。

(看小学生的书包里都装了些什么)男生、女生的厕所是怎样的?

观察小学生是怎么上课的,观察小学生的坐姿。

老师提问后,学生怎样举手发言的?

是如何注意听讲的?

为什么要戴红领巾?

(范媛媛老师负责)7.与小学生座谈,观看学校宣传片,防溺水教育并与家长进行责任面签。

请小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己的进步,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

8.参观结束,与小学的哥哥姐姐告别。

(一年级学生大手拉小手送幼儿走出阳光小学大门)

七、活动延伸教育

回园后,由班主任负责,带领孩子进行活动《我参观的小学》,讨论问题:

1.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校舍:

几层楼,大小,楼梯高度、宽度,每一层教室不同年级

教室:

物品(桌子、椅子、黑板摆放、上面的内容)桌椅的测量与比较。

走廊:

(宽度、上下楼梯礼仪)

厕所:

(布局、标志)桌椅的测量与比较(幼儿合作完成)

2,各个活动室都有哪些标志?

3.上课为什么要打预备铃?

4.课程表有什么用?

5.今天爸爸妈妈带我们上学的路线是什么?

路程远吗?

用了多长时间。

6.升入小学之后,就是长大了,独立了,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立,小朋友心里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二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三、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心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四、常规内容与要求

(一)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学期开学初,各班根据我园制定的《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和本班幼儿实际制定班级“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要求计划能够将目标要求分解到每年、每学期和每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注重对幼儿日常生活常规教育。

要求各班教师将以下有关幼小衔接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常规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和幼儿日常教有的始终。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会自己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

用品等自理能力: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育。

2.培养文明礼貌言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

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会正确使用手帕: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环境整洁。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专心倾听的习惯:

看书时坐姿端正的习惯:

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的习惯:

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

5.加强纪律教育。

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

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6.加强良好劳动习惯养成教育。

培养幼儿为他人和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教育。

(三)重视发挥家园合作教育资源利用《家园共育》专栏为幼小衔接工作服务。

五、学期逐月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

启动、探索阶段(3月)

(一)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

(二)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主活打好基础。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

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4月--6月)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二)参观小学、体验生活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6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第八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

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课间衔接、社会适应,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应困难所引起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们在小学--日长达40分钟的课间活动中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

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

(四)6月份,各班在《家园联系栏》各公布一篇有针对性的“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文章,并在家长中征集相关的“有儿经验”文章。

要求每月更换一次内容,有效利用家庭教有资源打造家园幼小衔接教育共同体。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幼小衔接”方面的相关情况,及时给予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

第三阶段:

反思与总结阶段(6月-9月)

(一)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

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二)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主要措施

(一)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

将大班下学期设置为入学准备期,优化--日活动安排,开发主题课程,防止和纠正将小学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复制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

(二)幼儿园和小学开展联合教研。

建立幼小协同的联合教研制度,定期开展专题联合教研。

以幼儿园或学前教育联盟体为单位与当地小学建立教研共同体,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形成课程内容及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

(三)深入开展家园校共育。

将科学幼小衔接内容分别纳入家园共育、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宣传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和正确做

法,化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

(四)大力开展专项治理。

持续加大对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

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