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824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docx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

导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那个环境问题的诱因是什么,又改采取什么措施呢?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研究院冯曙平老师为考生们进行了环境污染问题的申论写作分析。

【社会热点】环境污染

【关键词】肺癌重度污染产业链废物利用

【背景链接】

一、河南一10岁孩子得肺癌环境污染成一大诱因

事件10岁孩子得了肺癌

6月16日中午,10岁的小树苗坐在省肿瘤医院内科病床上,他刚经历过一场生死浩劫。

小树苗的父亲刘先生说,今年1月,小树苗开始发高烧、咳嗽,到了5月,孩子再次发病,医生在他的增强CT片上发现,孩子的支气管不连续。

经进一步检查确认,小树苗得的是黏液表皮样肺癌,这种癌非常少见,也很难治愈。

5月17日,小树苗被转到设在省肿瘤医院的省肺癌诊疗中心。

医生王启鸣说,经过搜索,他是我省最年轻的肺癌患者,如何治疗,根本没有经验可谈。

最终,医生决定对其实施靶向治疗,可10岁孩子用药量如何确定,药品厂家也不知道。

王启鸣和同事商定,把药量控制到成人的一半,没想到效果特别好。

6月17日,为了彻底去除隐患,小树苗右肺的中下叶被切除。

王启鸣说,预计这两天就可以拆线了。

统计癌症正呈低龄化趋势

据省肿瘤医院统计,他们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各类恶性肿瘤患者的最小年龄为:

白血病1岁、妇科肿瘤1岁2个月、肝癌9岁、乳腺癌9岁、直肠癌10岁、胃癌14岁、食管癌17岁。

“癌症正呈低龄化趋势。

”王启鸣说,特别是肺癌,已成为河南第一死亡大癌。

王启鸣说,经了解,小树苗家里没人吸烟,也没有家族病史,老家村里也没什么污染。

“但癌症患者发病肯定有两个诱因。

”他说,一是自身有易感基因,二就是环境影响,二者缺一不可。

王启鸣说,环境因素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如空气污染,小环境如吸烟、室内装修污染超标、食品安全隐患等。

据统计,大城市肺癌发病率高于中小城市,城市高于农村,这也和环境污染分布情况相吻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表示,他收集了一些资料,证实灰霾确实对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影响,还会影响婴幼儿,可能造成胎儿早产,影响最大的是会导致人得肿瘤尤其是肺癌。

二、河北新乐市废旧塑料污染严重肺癌患者增多富人搬走

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距离北京二百多公里,位于京珠高速公路附近。

然而,就在新乐市和定州市交界的杜固镇,焚烧塑料和小炼铝厂已经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来源,户户黑烟滚滚,刺鼻气味常年飘荡。

环保部门形同虚设,有人在其门口公然焚烧塑料。

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企业?

污染的情况究竟有多严重?

《经济半小时》记者康敬锋前往新乐市展开调查。

1.记者探访废旧鞋底加工专业村:

黑烟滚滚恶臭阵阵

最近不断有网友在网上反映,在新乐市和定州市交界一个叫杜固镇的地方,有很多小的塑料厂、炼铝厂,这些小工厂每天都是烟尘滚滚,使周围村镇里成天阵阵恶臭,让人无法忍受。

记者一进入新乐市杜固镇,就闻到一种难闻的味道。

道路两边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

在镇周边的几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根这样的烟囱,不时冒着黑黑的浓烟。

难闻的味道就是从这里冒出来的。

那么这些冒着黑烟的加工点到底在生产什么呢?

这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加工点有炼铝的,也有烤鞋底子的。

在杜固镇临街的一个院子里,记者见到这里堆满了成包成包的废旧鞋子和鞋底,院子里两个当地村民正在往一台小型锅炉里加着东西,加了这些东西之后,烟囱里就冒出一阵浓烟。

  和村民攀谈后,记者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回收废旧鞋子的加工点,锅炉里燃烧的就是这些去掉了鞋底的鞋帮。

因为鞋帮都是一些塑料、PU、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所以燃烧的时候会冒出滚滚的黑烟,当地村民说,这就是烤鞋底子。

当地村民告诉我们,为了把鞋底子和鞋帮分离,他们会对这些旧鞋子进行加热。

他们用旧鞋帮烧锅炉,出来的蒸汽进入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里面成包成包的废旧鞋子,经过一个小时的熏蒸就可以分离了。

分离后的鞋底子和鞋帮会被分成两类。

但是经过熏蒸,旧鞋的刺鼻味道就全出来了,令人作呕。

在杜固镇的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用蒸汽加热旧鞋外,村民们有另外一种更原始的方式来加工。

他们在院子里建一个小土炕式的东西,下面用旧鞋帮子烧火,上面烤着旧鞋子。

虽然加热的方式不一样,但是燃烧的鞋帮却是一样的,这些鞋帮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黑色烟雾。

村民说,这里加工废旧鞋子都是通过焚烧鞋帮子来加热鞋子,这对他们来说能节省不少燃料钱,否则这些鞋帮子只能作为垃圾扔掉,要是烧煤就不合算了。

除了自用,有些村民还做起了生意,把这些烧不完的鞋帮子,卖给其他的村民烧火用。

在杜固镇一个卖花生油的加工点里,我们看到炒花生的炉子里烧的就是鞋帮子,而外面的小推车上还有不少没烧的。

烟囱里冒出的都是带有刺鼻气味的黑烟。

商贩告诉记者,烧鞋帮子成本很低,100块钱就可以买一个三轮车的鞋帮子。

在榨油店的院子里,到处都是烟囱里飘落下来的黑色粉末。

在杜固镇另一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放着废旧鞋子。

记者赶到在一个冒着黑烟的院子时,几名工人正在忙着把鞋底和鞋帮分离,蒸鞋子的锅炉正呼呼冒着黑烟。

这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个加工点一天可以加工三四吨。

在新乐市杜固镇一共有十多个废旧鞋底加工专业村,这些村子的鞋底加工户至少也有几百家,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焚烧鞋帮来加工废旧鞋底,小的加工户一年加工废旧鞋子一百多吨,大的加工户一年要加工上千吨。

村民说,这里的鞋从全国各地收来,可以说中国大部分的鞋都到了新乐。

记者随后在杜固镇的调查发现,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废旧鞋子是当地人从全国各地收购回来,然后再卖给村子里的加工户,村子里的加工户有的专门分离鞋底和鞋帮,并进行分类,有的专门把鞋底进行粉碎,同时村子里还有不少的鞋厂,这些加工好的鞋底就卖给村子里的鞋厂。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虽然烤鞋底子又脏又累,但是比起种地的收入还是要好一些,另外村子里没有其他工厂,村民们也没有其他收入。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通常以两毛多一斤的价格收购鞋帮子,村民在其中挣个加工费,而一斤的加工费也就在一毛钱左右。

尽管如此,一天下来加工三四吨,就可以挣到一千多块。

据当地一位村民介绍,整个杜固镇一年加工废旧塑料就可以达到近百万吨,很多人通过加工鞋底子在县城买了房、买了车,加工废旧鞋底已经成了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

2.炼铝也成产业链:

粉碎燃烧只为回收铝料炼铝厂排出浓浓黑烟

林立在杜固镇里的一根根烟囱,每天都在向空气中排放着浓浓的黑烟。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这里的污染远不仅是燃烧废旧鞋子这么简单。

在杜固镇有很多大的废品交易市场,有专门交易废旧鞋子的,有交易废旧塑料瓶和医疗垃圾的,还有专门交易废旧电缆线的,那么这些废旧电缆线从全国各地运到这里之后,又是怎么加工处理的呢?

在一个加工户的院子外面,刚刚拉回来一车电缆线皮,院子里有一台粉碎机,地上都是粉碎的电缆皮。

原来,这里有一些加工户将电缆皮用粉碎机粉碎后,利用塑料轻铝重的特点,在水里将那些打碎的铝料分离出来,卖给村里的小炼铝厂。

村民告诉记者,分离的塑料可以继续被用来做电缆,铝料则被收去炼成铝粉和铝锭。

在杜固镇调查的过程中,记者看到,这里几乎被堆成了垃圾场。

在一些加工点,堆放的废品几乎占满整个院子。

这个靠近马路边的院子里,堆放着很多回收回来的铝塑板,院子中间,一口大锅正冒着热气,烧煤产生的烟雾和蒸汽混合在了一起,已经很难区分到底是烟雾还是蒸汽。

对于无法分离的含铝的包装盒,当地村民都是用直接焚烧的办法提取。

在杜固镇西五楼村,我们看到村民将粉碎的含铝废品堆在一块空地上,然后点火焚烧。

在焚烧的过程中,烟雾到处迷漫,空气中充满了刺鼻的味道。

没多久,地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都是焚烧之后产生的。

焚烧之后的小碎铝片,还要用筛子过一遍,把里面的粉灰筛掉,最后剩下的就是没有什么杂质的铝板。

这些装好包的铝料将会卖给一些小的炼铝厂。

村民说,这样的铝料大概可以卖到十来元一公斤。

由于村子里就有炼铝厂,所以很多村民就在家里加工铝塑板。

只要里面有铝的废料,村民们都会采用焚烧的办法将铝分离出来。

在一个墙壁已经烧黑的院子里,我们看到一个工人正在清理一些网状的东西,靠墙的地方是一些还没有处理的网状物在燃烧,并冒着黑色的烟雾。

工人告诉记者,焚烧这些网状物是为了获取上面的铝膜。

在另外一个铝塑板的加工点,两个工人正在把铝塑板上的铝板揭下来,只见他们把铝塑板在火上以烤,两面的的铝板轻易就可以分离下来。

工人说,铝塑板中间的材料还可以做成聚乙烯颗粒。

而这样的旧铝塑板,收购价在三四块一斤。

由于是高温烤铝塑板,所以在现场有一种刺鼻的味道,我们在这里呆了一会的时间,就觉得嗓子发痒,有些胸闷的感觉。

然而两个工人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由于燃烧煤炭产生灰尘,两个人身上已经落满了煤灰。

分离出来的铝板、铝片和碎屑,最终流向了小的炼铝厂。

在旁边的一家铝塑板加工点,里面正在冒着黑烟,但是由于门口有一条藏獒看门,记者无法进入到里面,也无法确定是不是炼铝产生的黑烟。

在另外一个村子里,一户村民就在家里炼铝,两根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显得格外刺眼,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是炼铝时烧碳冒出的烟尘。

在杜固镇一个大的炼铝厂,我们看到地上摆放着很多已经炼好的铝锭,院子里还有满满一车从电缆线里剥离出来的铝薄膜。

走到炼铝的炉子旁边,仍然能感受一股热气。

地上是厚厚的灰尘,两根粗大的烟囱已经熏黑。

记者采访时,看到一些穿着环境执法衣服的人员正在这里检查,看到记者的到来,这些执法人员让工厂的负责人马上把炉子停掉。

3.焚烧塑料污染严重:

小孩咳嗽大人得病有钱人家相继搬走

因焚烧加工废旧鞋底和炼铝造成的滚滚浓烟,笼罩在整个村镇的上空,不断有黑色的粉尘向下飘落,焚烧胶皮产生的刺鼻气味迎面扑来,令人窒息。

记者在杜固镇的采访中,被那些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熏得头晕恶心,胸闷难受,好几天都感觉很饿但却根本吃不下。

可想而知,那些整天在村子里呼吸这些烟雾气体的村民,会有多难受。

虽然他们曾多次向当地有关部门投诉,当地媒体也曾经对这里的污染进行关注报道。

为什么时至今日,这里依然烟雾弥漫呢?

在杜固镇加工鞋底集中的村子,燃烧鞋帮的黑烟整天笼罩着村子,刺鼻的气味让人无处躲藏。

有些靠近加工点的树已经干枯了。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在村子是不敢晾晒浅色衣服的,只有深色的衣物才敢在院子里晾晒,村民站在外面一会儿身上就全是黑点了。

除此之外,村民还告诉记者,这里的庄稼都不长,平时白天压根不敢打开窗户。

当地村民也知道焚烧鞋子的味道刺鼻,污染空气。

而且这些飘落的烟灰还会随着雨水渗入地下。

村民们议论说,这些年得癌症的村民多了,有可能是因为空气和水受到了污染。

一位村民说,味道这么大,孩子都受到影响,这几年村里得肺癌的人很多,当地村民的心里也慌得很。

这些废旧鞋子加工点基本上就在村民家里。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很多还很年幼的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他们甚至把废旧鞋子当成玩具。

村民们说,由于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每年春天都有很多孩子得呼吸道疾病,咳嗽的非常多。

有些孩子抵抗力差,打针都不行,只能输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

在新乐市和定州市交界的杜固镇、周村乡有几十个加工废旧鞋子和回收铝的加工点,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在做,就算有的村民自己家不做,但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还是会受影响。

一位村民说,知道得了病花的钱更多,但是人家都在做,自己不做的话,不但没了收入来源,而且自己不做的话也是一样呼吸,像想不干都不行。

有资料显示,塑料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险最大的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二恶英。

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不仅会危害农作物;而且会随着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对肝脏及大脑带来严重伤害。

当地村民也知道,村里加工废旧塑料产生的污染,会对地下水和空气都有影响。

据了解,燃烧鞋帮不仅会产生有害气体,而且会产生镉、铅、汞、砷等重金属污染,这些燃烧的烟灰一旦进入地下水,就会污染当地的地下水源。

另外燃烧垃圾和炼铝的烟雾里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和粉尘,就是通常空气质量指标所说的可吸入颗粒物,也会引起咳嗽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一些村民告诉记者,村里得病的人很多,有钱的人家都到新城里买房子搬走了。

在新乐市杜固镇采访的几天里,每天都可以看冒着黑烟的烟囱,不仅仅是加工鞋底和炼铝,很多回收废品的村民也用焚烧来处理没用的废料。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不少的话这些废品就没人要。

然而,就在一个烟雾缭绕的院子旁边,记者发现,这里是新乐市环保局设立的执法点。

记者看到,在环保执法点所在的楼上,悬挂着很多条幅,上面写着6?

5环境日,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实现盈利和环境双赢,依法推进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那么,周围村子里这么多冒烟的加工点,他们为什么不管呢?

一位村民说,环保局的执法人员看到了也没有办法,因为太多了。

就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当地环保局的执法人员在6月5日环保日到一家炼铝厂检查。

记者了解到,这种土炼铝是国家明令取缔的,然而在这里却有很多家,而且一直都在违法生产。

有村民告诉记者,环保局的也只是糊弄糊弄,看看也就走了。

当地的事情早就上了电视,但根本没人管。

4.环境专家:

呼吁严格监管让废物利用高效环保

杜固镇的大气污染,很多人身体受到伤害,这种粗放式燃烧对大气的污染究竟如何?

是什么原因使得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染治理无动于衷呢?

记者采访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马中教授。

马教授认为,造成这种污染的责任首先是造成污染的企业,这些企业实际上是在恶意的制造污染,是在谋取不法的经济利益。

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造成这种污染的责任还在监管,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对本地的环境要负责任,要对本地的环境保护实行统一的监管。

因此,如果地方政府包括地方环保部门对监管不利,应该负有相当的责任。

而这种责任之所以不履行,不执行、不实施,很大原因就是有一些利益问题没有解决好。

在这个问题上,地方环保部门一定要负起法律的责任,实行执法和监管。

同时要认真考虑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公众的利益,而非站在企业一边去谋取一些私利。

废物再利用对资源和环境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杜固镇这里,一件好事却实实在在成了坏事。

不仅污染空气,还危害人的健康。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坏事再变回好事,真正让废物的再利用实现高效和环保呢?

马教授对此表示,废物利用,从利用这个角度说绝对是个好事,它减少了污染,而且也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利用资源的效率,然而,不能因为是个好事就免去保护环境的责任和要求。

利用一些资源和物品,包括废物利用,在减少废物的排放同时,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因此必须执行严格的环境监管。

项目立项时要经过环评,要考虑到它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立项批准立项之后,要进行生产过程的监管。

不能因为它是废物利用项目,就免除掉环境保护责任,这样的项目,最终不能逃脱环境保护的监管和责任。

三、央视八连曝重点案件河北玉田环境污染责任人被刑拘

中新网石家庄6月25日电(申玲敏)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5日举办了河北“三查”行动回头看视频会议,表示将重点督办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曝光的该省8起环境污染重点案件。

6月3日起至6月22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和《经济新闻联播》栏目连续报道了河北8起环境污染重点案件,其中包括石家庄新乐市废旧塑料加工、土法炼铝严重污染环境案件等,一时引发社会关注。

在会上,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杨智明表示,当前,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已与河北省监察厅对被报道的8起重点案件进行联合督办。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分析说,此8起案件中有些存在区域性、长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生区域存在排污企业底数不清、排污单位监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不明确的问题。

对被曝光的环境污染案件要坚决整治到位,并深入开展“三查”行动回头看,重点督导渗坑专项整治、“四个零遗漏”、重点案件查处、检查环境监管中的盲区死角4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此外,还将建立健全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强化属地管理,重点监测乡镇企业。

据介绍,该省将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将环保监管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片区,建设省、市、县、乡、村5级的环保监管网络,突出强化县、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同时,推动在线监控增点扩面工作,将重点污染源监控由国控、省控、市控延伸到县控、乡控,对所有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实施在线监控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

河北省环境执法监察局局长赵军说,国家于6月18日公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如干问题的解释》,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门槛,明确了利用渗井向地下排污等行为可以直接定罪,以及8种情形可认定为环境监管失职、渎职犯罪等条款。

当前,河北已按照该条款进行环境治理工作,被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的唐山玉田县玉丰热镀锌厂县负责人沈宝明,现已被唐山公安部门刑事拘留。

【权威观点】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8日公布了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韩耀元回答了记者提问。

水源地排放属严重污染

问:

环保部门近期针对群众反映的建有渗井的企业,涉嫌违法排污进行调查,司法解释对利用渗井等排放毒物是否进行了规定?

答:

污染环境罪是环境污染犯罪的基本罪名。

刑法修正案(八)将其入罪要件调整为“严重污染环境”。

根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司法实践,司法解释将“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情形列为“严重污染环境”。

司法解释还列举了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包括: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区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等等。

这些标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能够有效解决办案中取证难、认定难等实际问题。

严惩进口“洋垃圾”犯罪

问:

进口固体废物通常叫做“洋垃圾”,很多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司法解释是否对此类犯罪进行了规定?

答:

除污染环境罪外,环境污染犯罪还涉及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等罪名。

司法解释对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结果加重要件、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入罪要件“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认定标准作了明确规定。

同时,还进一步对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结果加重要件“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作了明确规定。

这与过去出台的司法解释相比,很多标准有所降低,体现了从严惩治环境污染犯罪的精神。

【特点】

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

它的特点可归纳为:

1)公害性,环境污染不受地区,种族,经济条件的影响,一律受害。

2)潜伏性,许多污染不易及时发现,一旦爆发后果严重。

3)长久性,许多污染长期连续不断的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并不易消除。

【原因】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1.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一些企业私设暗管排污,地方政府为获得财政收入,睁只眼闭只眼,而受害群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放任自流,这些都造成制造污染的主体十分庞大,因而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难以根治。

2.乡镇环保力量薄弱,无法适应形势需要

乡镇环保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需要。

一是“兼”多“专”少。

目前全国配有的乡镇环保员大部分是兼职,专职的比例很小。

这样环保员的主要精力不可能放在环保工作上,许多工作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深入开展工作。

二是业务不精。

目前镇环保助理队伍学历参差不齐,专业“五花八门”,急需加强环保操作实务培训。

3.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难以到位

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当地环境因素。

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另外,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物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

【措施】

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生态环境令人担忧。

这不仅威胁着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遏制这一趋势,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认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要浓化宣传氛围,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治理环境污染,关键是营造一个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热烈氛围,要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因此,各级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不断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传授他们好的技术,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让农村环境保护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2.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做到产业间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的高效、清洁生产。

促进乡镇企业进园(工业园),就可以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对园区内的工业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

通过这样的手段,克服末端治理的“低处理率限制”。

除了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大力推进污染集中治理和采用新的处理工艺是更为现实的对策。

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乡镇企业,应多方配合建立乡镇企业的进园机制,以利污染集中治理,克服污染治理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和“高折旧率限制”。

3.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监督和管理

要建立健全各类机构,加大治理力度。

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完善管理机制清理垃圾。

各级组织要把治理环境污染列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严格奖惩,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参考范文】

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关系失去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水资源的污染、室内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都直接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使整体环境恶化的形势得不到有效遏制。

一些地方政府、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对防止环境突发事故的认识不够,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出台“土政策”干扰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的正常执法。

为此,政府加大力度治理环境势在必行。

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确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法律地位,在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环保法律、法规中增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将出台“环境责任保险”专门法规。

明确现阶段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标的以突发、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直接损失为主。

环保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机构三方面积极合作,将建立环境事故勘查与责任认定机制、规范的理赔程序和信息公开制度。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建立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多种监督手段综合运用的监督机制。

在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同时,我国还需要在常规上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

依靠科技进步,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

加强科技研究,特别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室内设施,并且价格要低,以代替现有高污染的物品,同时也应加强研究处理污染物的新型物质,减少国家的财政输出,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立环境信息全面披露制度,规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与程序。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的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应急反应的同时,要及时向毗邻和可能波及的地方相关部门通报有关情况,接到通报的部门应当视情况采取必要措施。

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发布中,要做到及时、准确、权威,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环保事业是公众的事业,要加强宣传教育,呼吁公众积极参与,新闻媒体要向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