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8874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docx

项目实施中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管理

第一章绪论

项目管理的开始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1957年,美国的路易斯维化工厂,由于生产过程的要求,必须昼夜连续运行。

因此,每年都不得不安排一定的时间,停下生产线进行全面检修。

过去的检修时间一般为125小时。

后来,他们把检修流程精细分解,竟然发现,在整个检修过程中所经过的不同路线上的总时间是不一样的。

缩短最长路线上工序的工期,就能够缩短整个检修的时间。

他们经过反复优化,最后只用了78个小时就完成了检修,节省时间达到38%,当年产生效益达100多万美元。

这就是至今项目管理工作者还在应用的著名的时间管理技术“关键路径法”,简称CPM。

就在“关键路径法”发明一年后,美国海军开始研制北极星导弹。

这是一个军用项目,技术新,项目巨大,据说当时美国有三分之一的科学家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管理这样一个项目的难度是可想而知了。

而当时的项目组织者想出了一个方法,为每个任务估计一个悲观的、一个乐观的和一个最可能的情况下的工期,在关键路径法技术的基础上,用“三值加权”方法进行计划编排,最后竟然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预定6年完成的项目,节省时间也达到了33%以上。

两项技术的显著成果说明“项目管理”对于项目的快速完成还存在着可观的空间。

这个发现吸引了不少从事项目管理的人们走到一起来共同探求其中的奥秘。

1965年,以欧洲国家为主的一些国家成立了一个组织——“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Association,缩略为IPMA)。

4年以后,美国也成立了一个相同性质的组织,取名为“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缩略为PMI)。

由于这两个国际性项目管理组织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每年的项目投资多达万亿元,几乎含盖了经济、文化、科教、国防等所有重要领域,诸如银行贷款项目,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房地产项目,农业发展项目、工业企业技改项目、环保项目、扶贫项目、科研、教育项目、体制改革项目,以及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等。

申奥成功、加入WTO,可望带来新的一轮国际投资热潮。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现在和未来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项目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些业主的建设项目投资越来越大,相应的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一般来说,小的几百万元,大的上亿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品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以及监控的手段也相应越来越严格,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职责范围在“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施工管理理论也日益显得过于片面,根据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个人认为在“三控制”基础上将“安全控制”、“环保控制”和“文明施工控制”纳入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甲方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范畴尤为重要,这将是新形式下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中需充分处理好“六控”的辨证关系,使建筑工程建设事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章业主施工管理的工作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从传统的单一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在建设领域,传统的指令性计划安排施工任务的旧体制被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工程开始实行了招投标,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至1990年,我国分别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进行了施工监理试点①,经过总结,1993年进入了稳步推广阶段,从试点中专家们总结出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宝贵经验,十几年来,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它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创造了全国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品工程层出不穷,在日趋规范的工程施工管理中不断总结和积累,不断更新和完善。

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人认为,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安全及生态环境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

在工程建设中应将人身、设备安全以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提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并付诸实施,并将其纳入监理的职责范围,将“三控制”更新为“六控制”(质量、工期、投资、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控制),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目前,一些施工管理人员也曾有人提出“质量、工期、投资、安全、文明施工”“五控制”的要求,但个人认为把“环保控制”一同放入管理职责更能充分体现新时期管理职责的完整性。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为了使项目取得成功(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和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对工程项目用系统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有序、全面、科学、目标明确地管理,发挥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协调职能,监督职能的作用。

其管理对象是各类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管理是特定的一次性任务的管理,它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工程项目的一系列特点决定的,既是工程项目复杂性和艰难性的要求,也是工程项目取得成功的要求。

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一特点是它紧紧抓住目标(结果)进行管理。

项目整体,项目的某一个组成部分,项目的某一个阶段、项目的某一部分管理者,在项目的某一段时间内,均有一定的目标。

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就有了一半成功的把握。

因为,目标吸引管理者,目标指导行动,目标凝聚管理者的力量。

除了功能目标外,过程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即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成本(造价)。

这4个目标的关系是独立的,且有对立、绝一的辨证关系,是共存的关系。

它们有着相互的结合部,有着相互影响的规律,我们可以在保证正常履约的前提下,以成本为核心将进度和质量进行最优的配置是成功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把其管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管理。

在这个前提下,首先进行的是项目的整体管理,把项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实施管理,使管理影响到整个项目范围;其次,对项目进行系统分解,把大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用小系统的成功保证大系统的成功;第三,各系统之间,各目标之间关系的处理遵循系统法则,它们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同处于一个大系统之中,因此管理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保证综合效果最好,本文所着重讨论的就是项目管理中,如何对成本管理达到精益化这一系统的深入研究。

工程项目是一个大的过程,其各阶段也都由过程组成,每个过程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比如,绑扎钢筋作为一道工序,其完成就有基工艺规律,垫层混凝土作为分项工程,它既有程序上的规律,又有技术上的规律;建设程序既是建设项目的规律。

遵循规律的管理才是有效的,反之,管理不但无效,而且往往有害于项目的运行。

工程管理有其规律、原理、方法,己经被人们所公认、熟悉、应用、形成了规范和标准,被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实践,使工程管理成为专业性的、规律性的、标准化的管理。

以此产生项目管理的高效率和高成功率。

2.1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的“六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操作对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但是在我国庞大的建设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这些农民工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因此很多施工人员既缺乏建筑的基本知识,又缺乏现场施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施工规范或规程进行操作,另外,当前在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大部分施工企业的自有工人由于年龄老化、人数很少,真正能在现场从事操作的只占极少一部分。

因此,施工现场是大量未经专门培训的农民工在从事工厂施工,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工程质量提高必然有相当大的难度。

施工队伍的素质与管理水平对工程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由政府指定一个机构对农民工进行必需的专门培训,并配套相应的资质管理制度,规定凡是达不到相应资质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操作。

另外,在施工中淘汰落后的施工工艺,采用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以提高工程质量。

同时,大力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队伍素质和施工管理上下功夫,建立一支施工人员技术素质高、责任心强的队伍,保质保量地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应的规范标准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的“六控制”是互相矛盾又互为补充的,按照各自的控制原则为共同的目标开展工作,对搞好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一)认真抓好质量控制工作

所谓质量控制,就是在质量方面为了满足使用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

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有紧密的联系。

工作质量就是建筑安装企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所做的“控制”。

工作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工作质量的反映。

要使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必须既要管工程质量,又要管工作质量,而且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工作质量上,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

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要按施工程序及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

旁站监理不仅要具备现场质量控制工作的相应素质,加强合同意识,避免相当然的人为因素,而且需吃透合同规定,避免出现问题措手不及,要及时果断地处理质量和工期的矛盾。

 

(二)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好工期控制关,施工管理人员不要转嫁责任,放弃职权。

应积极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方案,寻找经济与进度的最佳结合点,认真编制施工进度網络计划图,找出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和调整工期,发掘一切有利因素,加快施工进度。

平时要及时跟踪工程进度,全过程控制指导项目进展,减少窝工、怡工现象,有效地赢得工期。

(三)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要及时、规范、准确,把好成本关

降低成本是社会主义国家积累资金的基本方法,因此,如何管理好成本就成为极重要的事。

投资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工程项目在确保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不超出批准的总投资额,而且是合理的支付。

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与投资六者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手段做好成本控制,因此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每一个程序都要求做到及时、规范、准确,避免反反复复的无效工作,减少资源的浪费。

(四)重视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控制

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控制,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尽管在施工过程中各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都不曾轻视过,而且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一套针对此方面的条例和规定,但始终没有把其提高到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理论来对待,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把“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控制”和“质量、工期、投资”并列起来是必要的和适时的。

  安全,不仅从尊重人命这一观点来讲是重要的,而且事故的发生会给企业,甚至给国家财产带来很大损失。

这里有一组来自建设部的统计数字:

据建设部数据统计,2003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9起、死亡人数582人、重伤6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上升24.5%和20.7%,重伤人数下降41.9%。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保护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时,要同时编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计划。

必须建立和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律,内容包括:

  

(1)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2)安全施工教育制度;

  (3)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4)安全施工检查制度;

  (5)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

  环保,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里所讨论的“环保”问题仅指项目施工中的产生环保问题,尚不包括项目可研阶段的“环保”问题。

而主要常见的包括:

  

(1)建筑垃圾;

  

(2)建筑粉尘;

  (3)有毒气体;

  (4)其他。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城市化发展,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水等,据粗略统计,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t.由此可见不正确处理建筑垃圾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问题。

将现场的环保施工控制纳入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的职责对工程至关重要,所以管理人员应重视并监督施工单位对建筑垃圾的规范处理。

2.2文明施工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深入,建立文明的施工环境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而且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文明施工不但与安全隐患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举个例子:

某港口是一个新兴的港口,在其进港公路扩建时,由于路障标志不明确、扩建材料堆放不规则、以及施工不洒水造成灰尘滚滚,以至施工期间出现多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损失惨重;该港口因开山填海运土车来车往,运输路面却不清扫、不洒水,港区整天灰尘滚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该港区仓储项目较多,而大部分仓储项目是在海滩填土形成的陆地上建成,这些项目在基础处理时强夯、打桩不分日夜地施工,噪音严重地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

因此,将现场的文明施工控制纳入施工管理和监理的职责,并强制性执行对工程是至关重要。

(1)施工单位开工前,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文明施工条款。

(2)施工现场周围必须设临时围墙或围挡,并做到及时修补损坏部位,保证围挡整齐。

(3)施工现场材料必须按施工平面图中规定部位堆放,并要求码放整齐。

(4)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必须放在指定位置,并及时清运。

(5)施工现场不得随便抛弃垃圾,施工区、生活区、道路等处应经常清扫,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施工区严禁吸烟。

(6)其他一些保障人们衣食住行的措施。

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重视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控制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参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施工管理人员有必要做好“六控制”,并充分把握好六者的辨证关系,使我们的建筑项目在新时期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3业主方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产生于计划经济年代,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技术管理的文件。

如今,建筑市场依照国际惯例,工程施工的发包和承包实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的管理实行业主责任制、项目经理责任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等。

新制度的施行,使项目管理的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而工程施工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使施工组织设计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创新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

施工组织设计是投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取得工程承包权而编制的,它的主要作用不是用于指导工程施工,而是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论证作用。

在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手段上论证投标书中投标报价、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三大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二是承诺和要约作用。

对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做出明确、具体的承诺,对工程承包中需要业主提供的条件提出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阶段即已形成(即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但合同签订后,承包商还需根据合同文件的要求和具体的施工条件,对其进行修改、充实、完善,形成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无论是FIDIC合同条件,还是我国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均将投标书列为工程承包合同的组成部分,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充实、完善,是经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审核同意,并经双方反复协商、达成一致后确定的,整个过程具备合同订立的要约与承诺的特征,因此,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承包合同的组成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用于指导施工,但由于具有承包合同的地位,其作用不限于施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工程结算的依据。

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造价与施工方案有关,同一项工程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其工程量和造价都不一样。

工程投标报价往往是单价的套用和实际工程量的计算,则应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二是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索赔的依据。

若业主未按承诺提供施工条件(施工图、施工场地等),是违约行为;若业主要求不按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则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若由此造成施工工期延误,施工企业可提出工期索赔,若造成工料及其他经济损失,可提出经济索赔,索赔的依据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三是监理对象。

施工组织设计应用于施工全过程,集技术、经济、管理和合同于一体,是一份全面的施工计划和合同文件。

因此,监理工程师将其视为重要的监理对象,严格监督其实施,严格控制承包商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变更和修改,将擅自变更和修改的行为视为违约行为。

过去,施工组织设计是按技术需要编制的,其主要内容仅限于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承包合同的一部分,其内容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需要,更要考虑履行合同的需要,应编成一份集技术、经济、管理、合同于一体的项目管理规划性文件、合同履行的指导性文件、工程结算和索赔的依据性文件,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增加,应向项目管理规划方向发展。

关于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D以下简称《规范》)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规范》规定,当以施工组织设计代替项目管理规划时,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项目管理规划的要求。

《规范》是对1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企业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推行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是科学管理方法的结晶。

按《规范》的要求编制和管理项目管理规划,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

施工组织设计不但是施工企业投标的重要文件,而且是项目管理的总体规划。

既然它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它就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

第三章施工阶段工程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核电站总的质量保证大纲的一部分,它贯穿了施工过程的所有环节。

我们所说的质量,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了过程的质量和管理的质量。

在一个组织里面,各个管理体系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我们讲质量管理,说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应该抛开别的管理体系不管,而应该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综合考虑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和满意性等原则,把质量管理和其它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质量管理于其他管理之中,使组织各管理体系之间更为协调,从而进一步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概括地说,核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应的施工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施工过程的“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过程组成。

业主的施工管理分部是施工现场的总指挥。

指挥、协调各部门、各团队在共同的准则下完成任务,是施工管理分部的重要职责之一。

协调贯穿于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核电站施工涉及众多的协调工作,包括设备材料和文件供应、预制与安装的衔接、土建安装交叉施工、安装收尾与土建收尾和调试的交叉以及施工承包商内部各专业、工种的交叉等等,可以说工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都有大小不同的协调工作。

协调工作的好坏对工程的稳步推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协调工作中必须做到及时的协调、有效的协调和与监督并存的协调相结合,充分发挥协调效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3.1明确管理职责

业主的施工管理范围包括前期土石方开挖、海域工程、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服务等主要工作。

工作的上游是设计采购,下游是调试启动及移交生产。

施工管理从职能上分为五大块:

土建施工、核岛安装、常规岛及BOP安装、电气仪控安装、施工支持(安全、金属QC、测量、技术文件、设备检验、土建试验)。

施工管理的职责主要有如下几个部分:

(1)施工承包商的评审和选择;

(2)负责监督施工单位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3)负责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的人力动员、施工准备工作;

(4)负责施工质量的检查及验收;

(5)负责施工三级进度的审定与有效实施;

(6)提出施工设计修改和施工不符合项处理的初步意见;

(7)施工现场协调及与设计供应、调试移交的协调;

(8)负责现场安全管理。

3.2人力资源管理

工程会经过一个准备、开始、全面铺开、收尾、结束的过程,人力的需求应该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变化。

既然人力需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必须根据施工实际进展,对人力的需求和配备进行深入切合实际的分析,真正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人员数量和人员能力两个方面,既不要短缺,也不能浪费。

(1)人力需求计划的制订

人力需求计划的制定以工程进度计划、工程量为基础,考虑工程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结合工作时间和平均劳动生产效率的计算。

所制定的人力需求计划必须是综合考虑了各种相互影响因素,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力需求计划除了包括具体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之外,还应包括技术支持人员,如专家、顾问等。

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人力需求计划中还应包括后备力量的培养和长远的人力增减,在建设岭澳核电站的同时,要考虑到人员如何过渡到下一个核电工程的建设以及下一个核电工程的人才储备。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讲的人力需求包含了业主和施工单位的需求。

就施工单位而言,还应该准备必要的后备应急力量。

如果人员的数量达到了要求,但是人员的能力欠缺,那么必须通过培训将问题解决。

(2)注重实效的培训

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培训一定要有效果。

培训要解决的是人员的能力问题。

各部门主管应当对其部门当前和预期的与现有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对执行规定活动的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评价,从而确定部门的能力需求。

看看员工是对管理程序不熟?

还是对施工工艺不掌握?

或者外语不过关?

等等。

针对能力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差距,确定培训内容,目标是使各部门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与经验相结合将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培训,员工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是关键。

必须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以施工各项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期望及影响来评价所提供的培训,并将此作为改进将来培训计划的手段。

评价的方面应包括培训的目标、培训方案和方法、培训所需的资源、培训所必须的内部支持、人员能力的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对工程的影响。

培训的宗旨是要确保部门具备有效和高效运作所需的能力。

3.3施工过程的“产品实现”

(1)周密的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从编写标书就开始,业主对施工的总的要求,经过各部门的充分酝酿,反映在标书上。

在对承包商资格评审的过程中,业主继续不断向承包商提出管理要求。

在合同谈判阶段,各方应充分沟通,合同是工程实施的最终依据,也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业主的要求必须严谨地反映在合同条款上。

合同是合作各方权力和义务的承诺,是维系签约各方良好关系、保证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开展的法律保证。

合同应充分体现完整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施工承包商在开工前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说明、工程概况、工程组织、人力动员及培训、工程计划及报告、施工管理计算网络系统、工程技术及协调、工程难点分析及措施、工程分包及管理、自主化施工、现场临建工程计划及安排、安全与保卫等。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业主组织人力进行评估、分析和审查,提出修改与补充意见,从而比较全面地分析工程进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措施。

业主与承包商共同对工程的复杂性作出充分的估计,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风险进行反复预测,通过广泛的研究逐一确定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案。

(2)从体系着眼

施工质量管理,从体系的角度出发,必须满足核安全法规的要求、满足公司质保大纲的要求。

质量管理或质量保证工作,不光是质保人员的责任,而是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者的责任。

各级管理者在建立和实施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环节:

①确定法规、标准、大纲,以及公司在施工方面的要求;

②建立施工阶段的质量目标;

③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④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资源;

⑤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⑥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⑦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⑧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概括地说,就是要求各级管理者确定所制定的程序、细则、技术规格书、规程、行政管理计划及其它文件是否齐全适用,是否得到切实遵守以及实施效果如何,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纠正行动等。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既要关心自己的体系,也要关注承包商的体系,所有参加核电建设的单位的体系综合起来就构成符合核安全法规要求的总体系。

(3)从过程着手

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的具体工作是由承包商完成的。

在质量管理上施工管理分部起到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的功能,如何才能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呢?

关键的一点是要识别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主要的和重要的过程并加以监控,确保这些过程受控、这些过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从而保证体系的有效。

哪些是主要的和重要的过程呢?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①保证承包商两级QC的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