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107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8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docx

永冠杯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参赛作品

“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

 

铸件名称:

B-十字头

 

自编代码:

AB1990ZP

方案编号:

 

目  录

1零件概述……………….………………………………………………………….…...…1

1.1零件信息…………….…………………………………………………………....1

1.2技术要求…………………………………………………………………….……1

2铸造工艺方案拟定…..…………..……………………………………………….………1

2.1铸造方法选择…………………………………………….…….….…………….1

2.2分型面选择……………………………………………………………………….1

2.3浇注位置选择………………….………………………………………………….2

3铸造主要参数…………………………………………………………………………….3

4浇注系统设计计算………………………………………………………………………3

5冒口设计…………………………………………………………………………………4

5.1模数与补缩分析…………………………………………………………………..4

5.2冒口尺寸设计……………………………………………………………………..5

6模拟与优化……………………………………………………………………………….6

6.1Procast主要参数设定…………………………………………………………….6

6.2整体思路…………………………………………………………………………..7

6.3模拟结果及分析…………………………………………………………………..8

6.3.1表面状况…………………………………………………………………....8

6.3.2内部缩孔情况………………………………………………………………..…...9

6.4加冒口模拟…………………………………………………………………………..…..10

6.5加冷铁模拟………………………………………………………………………….…...11

7砂芯设计………………………………………………………………………………………...13

8模板……………………………………………………………………………………………...14

总结……………………………………………………………………….………………………..14

参考文献…………………………………………………………………………….....…............14

附图…………………………………………………………………………………………………14

 

1零件概述

1.1零件信息

名称:

十字头材料:

QT450-12

外形尺寸:

1140×605×256mm体积:

41.878×103cm3

质量:

302kg生产批量:

中小批量生产(自定)

零件三维图如图1.1所示,具体尺寸件附件1。

图1.1零件三维图

 

1.2技术要求

(1)铸件加工后,加工面不得有任何的铸造缺陷,非加工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夹渣、凹陷,上下型错模不得大于1mm。

(2)保证该件受力较大的工作部分的力学性能。

 

2铸造工艺方案拟定

2.1铸造方法选择

基于铸件的生产批量、铸件材料、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等综合考虑,采用木模,自硬树脂砂,手工造型。

2.2分型面选择

按最大截面原则,选择分型面如图2.1所示。

在凸耳部分平面突出,周围仍是平坦的面便于模样加工与铸造过程中起模、合箱。

 

2.3浇注位置选择

由于铸件较长,为保证均匀充型,型腔内金属液温差不至于过大,金属液通过内浇道从铸件两头倾斜注入。

内浇道搭接在两头的侧面上,易于清理,保证铸件表面质量美观。

内浇道要与凸耳保持间距,且防止冲芯,一端设置一个内浇道。

分型面的位置确定后,铸件的浇注位置如图2.2所示有正放、倒放两种方式。

从铸件质量与生产工艺考虑,正放、倒放有各自的优劣,具体分析如下。

 

 

正放:

优点1)铸件大部分位于下箱,温度分布较合理,冒口位置设计较灵活,利于补缩。

2)减重沉孔由砂胎形成,避免吊砂;

3)凸台加工面在下,其质量较好

缺点1)质量要求较高的凸耳位于型腔上部,其质量可能受影响。

倒放:

优点1)重要部位凸耳在下部,其质量可能较好。

缺点1)型腔大部分在上箱,上砂箱偏高,易产生跑火等缺陷。

2)减重孔处需吊砂,砂型受到烘烤易产生落砂等缺陷。

3)冒口如设在最高面需冒口砂胎工艺,如设在分型面有效体积较小,出品率低。

在未知铸件质量的条件下,很难对两种浇注位置取舍。

故将正放命名为A方案,倒放命名为B方案,分别对其进行设计分析。

 

3铸造主要参数

加工余量:

根据零件加工部位的基本尺寸及精度要求,两端φ115孔间距、孔径尺寸、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按图纸所给加工余量为7.5mm,另外凸耳上的φ70圆有装配公差要求,留5mm加工余量。

其它为5mm加工余量。

不铸出孔:

该铸件中心部位

42沉头孔与

28通孔加加工余量后,直径过小,下芯困难,且难保证中心度精确,故不铸出。

凸耳上

16螺纹孔、侧面凸台

5.3过小不铸出。

收缩率:

铸造收缩率取1%。

拔模斜度:

为分型方便,减重孔处拔模斜度取0.8

,其它地方取0.6

铸件质量:

用UG造型,在封闭不铸出孔,增加拔模斜度后计算得铸件体积41.677×103cm3,质量310kg。

 

4浇注系统设计计算

铁液经球化,孕育处理后,温度下降,易氧化。

因此要求浇注系统能大流量输送铁液,又有一定的挡渣能力。

故我们选择球墨铸铁常用的半封闭式浇注方式,它充型速度较快,又有挡渣能力,充型平稳。

用奥赞公式如公式4.1可计算阻流截面积:

【1】4.1

为浇注重量,铸件质量

出品率

浇注系统流量损耗因素,查表得干型中小铸型阻力

浇注时间

,取

30s。

为平均静压力头高度。

因为有两种方案,故分别对其最小截面计算。

正放方案浇注,凸耳处高度较小,可近似认为是顶注式

试中

为上箱高度+浇口杯高度。

倒放方案可近似认为是底注式,

式中C为零件高度C≈170cm,

取365mm得

=280mm。

两种方案计算的的平均静压头

=280mm=28cm

故两方案的最小面积相等:

内浇道个数n=2,

=21.13/2=10.5cm2;

取半封闭式浇注系统比例设计为:

取内浇道截面为梯形尺寸为58mm/63mm×18mm,即

=10.8cm2。

横浇道截面尺寸为梯形38mm/50mm×50mm,

==22cm2,

直浇道截面尺寸为圆形直径为φ64mm,

=32.2cm2。

 

5冒口设计

球墨铸铁凝固时具有糊状凝固的特性,按传统冒口设计方式,应在铸件的热节处放置冒口,将缺陷引入冒口内,减小缩松缩孔;由于球墨铸铁凝固过程中有石墨化膨胀,可以利用球铁的共晶膨胀补偿铸件缩松缺陷。

这种补缩方式不仅提高工艺出品率,而且比传统冒口有更好的效果。

故采用冒口对铸件进行液相收缩进行补充,利用凝固过程中的共晶膨胀实现自补缩的思想设计冒口。

 

5.1模数与补缩分析

通过对铸件模数划分,分析补缩位置,进行冒口设计。

铸件模数计算具体见表5.1。

 

 

表5.1模数表

分区

体积

体积份额

表面积

质量

模数cm

1

9756.876

38.85%

2558.4

72.201

3.81

2

7775.994

30.96%

2752.672

57.542

2.82

3

3166.077

12.61%

2089.713

23.428

1.51

4

4417.55

17.59%

1503.191

32.689

2.93

分析如下:

如图4.1红色圈表示热节,这些位置较厚,容易产生缩松缩孔缺陷。

将铸件所示部分分为4个分区,凝固顺序是1、2、4、3。

3分区模数最小,换热面较大,冷却速度快,较其他分区先进行液态收缩与共晶膨胀,在3分区设置浇道和冒口,为其提供液态补缩,让它的膨胀压补充2、4区。

冒口内浇道靠近热节但不在热节上,避免了接触过热,较合理。

由于该铸件模数大,树脂砂砂型强度高,完全可以设置压力冒口对铸件液态补缩。

因此,我们选择补缩效率高、冒口颈短薄宽的压边冒口。

当球铁铸件液态收缩终止时,冒口颈适时凝结。

利用铸件膨胀压力补偿二次收缩,消除缩松。

 

5.2冒口尺寸设计

冒口补缩体积

为补缩区内铸件液态收缩体积;

金属的液态体收缩率,一般球铁取为4%;

用UG造型得铸件体积V=41.677×103cm3;

压边冒口液态补缩体积:

=41.677×103×4%=1.66×103cm3;

液态补缩量

=7.4×1.66=12.3kg;每个冒口液态补缩量G=6.15kg

冒口颈模数计算

【1】

为浇注温度,取为1350℃;L为铸铁结晶潜热取

C为铁液比热容取835J/kg.K。

冒口颈模数

=

冒口置于3分区时,冒口颈模数为

cm。

因要求液态补缩终止时冒口颈即凝结,压边截面积不能过大,查表取压边宽度10mm,长度100mm。

根据冒口液态补缩量,冒口颈模数,查表取冒口尺寸为100×100×150。

即所设计冒口体积

,质量

 

6模拟与优化

在得出正放、倒放两种方案后,难以对其取舍,用procast软件模拟球铁件的充型凝固过程,分析铸件质量,选择合适方案。

6.1Procast主要参数设定

对实体网格划分后,进行边界条件与参数设置。

为更接近球铁的模拟效果,我们经过多次修改试验,选择较成功的数据。

重要参数如表4.1所示。

表4.1procast主要参数设定

材料赋值

传热系数

金属浇注温度

浇注速度

重力加速度

HEAT

树脂砂

铸件与砂型之间500W/m2/K

1350℃

1.1m/s

9.8m/s2

AIR-cooling

 

6.2整体思路

用procast模拟对两种方案的成形结果预测。

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正放、反放两种方案不加冒口模拟,分别对其表面质量、内部缺陷进行比较,结合实际手工砂型工艺特点,选择一个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再加冒口改进,加冷铁进一步优化铸件质量,做到工艺最简洁,效益最高。

具体思路如图4.1所示

 

 

6.3模拟结果及分析

6.3.1表面状况

铸件冷却到450℃左右时的表面质量情况。

 

 

 

从表面质量来看,正反放两种浇注方式铸件上表面局部区域有少量凹陷,说明球铁铸件虽有共晶膨胀,但该件还不能完全自补。

在实际生产中调研,球铁件的无冒口工艺要求较高,对冶金质量,铸件结构都有一定要求。

故该件仍需补缩措施。

6.3.2内部缩松情况

 

从内部质量来看,两种方式都没有较大缩松缩孔,部分热节处有少量缩孔。

铸件下部分液态收缩可由上部提供铁液,故下部分内部质量较好。

故正放凸耳位置较高,有一定缩孔。

但凸耳处散热条件较好,凝固早,缺陷影响不大。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由于球铁的膨胀效果,两种方案铸件质量相差不大,而A方案浇注位置正放的工艺要简单,故我们选择正放浇注。

 

6.4加冒口模拟

选择正放浇注方式后,正放铸件缺陷需通过冒口补缩完成。

加冒口后的模拟结果显示,铸件表面质量与内部缺陷问题均有改善,如图4.5、图4.6所示。

 

 

在设计中,我们只对球铁件液态补缩,浇道在充型完成后适时凝固,冒口完成液态补缩后,冒口颈凝固,铸件凝固收缩利用共晶膨胀进行自补缩,如图6.13所示。

T=33s充型完成

T=167s内浇道凝固

T=619s冒口颈凝固

T=1280s冒口凝固

 

 

从模拟结果来看,我们用液态补缩原理,设计压力冒口利用石墨化膨胀。

用UG计算三维造型冒口浇注系统质量为60kg,出品率

整个铸造件出品率高达83%,比一般通用冒口设计出品率高很多,铸件质量也较好,故而这是我们的优化方案。

 

7砂芯设计

侧边凸耳三个圆孔同心,可共用一个砂芯。

φ100圆柱孔较大,要下芯。

铸件底部有四个减重孔,如图7.1所示。

2、3号减重孔较深,考虑下芯工艺复杂与分型的方便性,在砂胎内增加骨架,增加砂胎的强度,又方便分型。

1、4号孔可以设砂胎简化工艺。

砂芯分布如图7.1所示。

制造方法:

壳芯树脂砂壳芯法制芯。

粘结剂:

酚醛树脂。

技术要求:

砂芯表面光洁,紧实度均匀,硬化强度高,可多次使用。

砂芯尺寸:

如图7.2、图7.3所示:

 

 

8模板设计

上、下模板示意图如图8-1、8-2所示。

砂箱根据生产车间实际情况定。

保证铸件周围吃砂量为100mm以上。

因球铁件凝固时有膨胀压,要求上下箱用箱卡夹紧,避免铸件变形。

 

结论:

1、采用手工砂型铸造工艺生产铸件,造型方案选择a方案(正放)。

2、冒口设计采用模数法,并利用球墨铸铁共晶膨胀进行补缩,减小冒口尺寸,提高工艺出品率;

 

参考文献

(1)李弘英赵成志主编.铸造工艺设计.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2)(美国)卡塞.灰铁和球铁件冒口设置方法现代铸铁.1981年3期

(3)李晨希主编.铸造工艺设计及铸件缺陷控制.北京:

化学工艺出版社.2009.1。

(4)李远才.铸型材料基础.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

(5)吴德海.球墨铸铁.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1

(6)周垣.对“均衡凝固技术”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现代铸铁2004年5期

(7)毛洪奎.球铁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华北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附图:

十字头铸造工艺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