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921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8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1页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docx

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课标文言文字词句逐篇梳理

                  

第1篇 《论语》十二章

  子①曰:

“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乎③?

有朋④自远方来,

  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

”(《学而》)

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别人不了解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段解:

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曾子曰:

“吾日⑦三省⑧吾身:

为⑨人谋而不忠乎?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力了呢?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跟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段解:

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通达事理

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了解并顺应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为政》) 

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段解:

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段解:

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子曰: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孔子说:

“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疑惑。

  段解:

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子曰:

“贤  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  巷, 

  孔子说:

“多么有贤德啊,颜 回!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段解:

讲个人修养,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

  子曰:

“知 之 者 不如 好 之 者,好之者 

  孔子说:

“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

不如乐之者。

”(《雍也》)

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段解:

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这中间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段解:

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 

  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而跟从,针对他的缺点(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段解:

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段解:

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子曰:

“三 军可夺帅也,匹 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孔子说: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段解:

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   问而近思, 

  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仁在其中矣。

”(《子张》)

仁德就在其中了。

  段解:

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

【课文注释】

①子: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②时习:

按时温习。

时,按时。

③不亦说(yuè)乎:

不是很愉快吗?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④朋:

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

⑤愠(yùn):

生气,恼怒。

⑥君子:

指有才德的人。

⑦日:

每天。

⑧三省(xǐn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⑨为:

替。

⑩谋:

谋划。

⑪传(chuán):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⑫十有五:

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⑬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⑭惑:

迷惑,疑惑。

⑮天命:

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⑯逾(yú):

越过。

⑰矩:

法度。

⑱温:

温习。

⑲故: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⑳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㉑罔(wǎnɡ):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㉒殆(dài):

疑惑。

㉓箪(dān):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㉔堪(kān):

能忍受。

㉕之: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

㉖好(hào):

喜爱,爱好。

㉗乐(lè):

以……为快乐。

㉘饭:

吃。

㉙疏食:

粗粮。

㉚水:

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㉛肱(ɡōnɡ):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㉜于:

介词,对,对于。

㉝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㉞之:

代词,指代“不善者”。

㉟川上:

河边。

川,河流。

㊱逝:

往、离去。

㊲斯:

代词,这,指河水。

㊳三军:

指军队

㊴夺:

改变。

㊵匹夫: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㊶笃(dǔ):

坚定。

㊷切问而近思:

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切,恳切。

㊸仁:

仁德。

1.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古今异义

(1)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

        今义:

朋友 

(2)不亦君子乎

古义:

        今义:

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3)可以为师矣

古义:

        今义:

表示可能、许可 

(4)饭疏食,饮水

古义:

        今义:

疏通,疏散 

(5)饭疏食,饮水

古义:

        今义:

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3.一词多义

(1)知

(2)志

4.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传不习乎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其他重点词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学而不思则罔 

(4)思而不学则殆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三十而立 

(8)四十而不惑 

(9)不逾矩  

(10)人不堪其忧  

(11)博学而笃志  

(12)切问而近思  

(13)曲肱而枕之  

(14)逝者如斯夫  

  

6.重点虚词

(1)为

(2)而

(3)其

7.特殊句式

(1)可以为师矣(省略句,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温故而知新”)

(2)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句,动词“知”后面省略虚词“之”,代“自己”)

(3)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参考答案

1.

(1)“说”同“悦”,愉快

(2)“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

(1)志同道合的人

(2)有才德的人

(3)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

(4)粗糙

(5)冷水

3.

(1)动词,了解 动词,得到,懂得

(2)立志 志向 志向

4.

(1)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名词作状语,每天 

(3)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4)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

(1)温习

(2)生气,恼怒

(3)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4)疑惑

(5)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6)诚信

(7)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8)迷惑,疑惑

(9)越过法度

(10)能忍受

(11)坚定

(12)恳切

(13)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14)往、离去 代词,这,指河水

6.

(1)动词,做,成为 介词,替

(2)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 连词,表并列

(3)代词,他的 代词,那种

第2篇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①。

钟子期曰: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

钟子期赞叹道:

“善哉!

峨峨②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

“善哉!

“好啊!

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

”伯牙内心想着流水。

钟子期又喝彩道:

“好啊!

洋洋③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④,钟子期必得之。

盛大的样子像江河一样!

”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⑤,卒⑥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⑦琴而鼓之。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拿琴弹奏起来。

初为霖雨⑧之操⑨,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

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塌的壮烈之音。

每奏一曲,

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

钟子期就点明他的旨趣。

伯牙便丢开琴,长叹道:

“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描述的

夫!

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想象的(意境)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象的一样。

我到哪儿去隐藏自己的声音呢?

【课文注释】

①志在登高山:

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

志,意念、心情。

②峨峨:

山高的样子。

③洋洋:

盛大的样子。

④所念:

心中想到的。

⑤阴:

山的北面。

⑥卒(cù):

突然。

这个意义后写作“猝”。

⑦援:

拿,拿过来。

⑧霖雨:

连绵大雨。

⑨操:

琴曲名。

⑩穷其趣:

点明他的旨趣。

穷,穷尽。

趣,旨趣、意旨。

⑪舍(shě)琴:

丢开琴。

意思是停止弹琴。

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所描述的想象的(意境)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的一样啊。

⑬逃声:

隐藏自己的声音。

逃,逃避。

1.通假字

卒逢暴雨       

2.古今异义

初为霖雨之操

古义:

        今义:

操持、操作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1)钟子期辄穷其趣       

(2)伯牙善鼓琴       

5.其他重点词

(1)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2)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3)洋洋兮若江河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6)乃援琴而鼓之       

(7)吾于何逃声哉       

(8)钟子期辄穷其趣       

6.重点虚词

(1)于

(2)之

参考答案

第2篇 伯牙善鼓琴

1.“卒”同“猝”,突然

2.琴曲名

3.善于、擅长 好

4.

(1)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

(2)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5.

(1)意念,心情

(2)山高的样子

(3)盛大的样子

(4)想

(5)山的北面

(6)拿,拿过来

(7)逃避

(8)旨趣,意旨

6.

(1)介词,在 介词,在 介词,到

(2)代词,代伯牙的心意 代词,代琴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第3篇 陋室铭

  山 不 在高,有仙 则名。

水不 在深,有龙 则   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     。

苔痕上阶 绿 ,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

草色入帘      青。

谈笑有 鸿 儒①,往来无白丁②。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平民。

可以调素琴③,阅   金经。

无 丝竹④之乱耳,无案牍⑤之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

劳形。

    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劳神伤身。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孔子说:

何陋之有⑥?

有什么简陋的呢?

【课文注释】

①鸿儒:

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②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③调素琴:

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④丝竹: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⑤案牍(dú):

指官府文书。

⑥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

语出《论语·子罕》。

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宾语“何陋”前置的标志。

1.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样子,形状 

2.一词多义

往来

3.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惟吾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  

4.其他重点词

(1)斯是陋室  

(2)谈笑有鸿儒  

(3)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  

5.重点虚词

参考答案

第3篇 陋室铭

1.形体、躯体

2.表示交往的人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3.

(1)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形容词用作动词,灵验

(3)名词用作形容词,指德行美好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4.

(1)这

(2)博学的人

(3)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4)弹琴 

5.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第4篇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①。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儿,值得喜爱的很多。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

世  人 甚爱牡丹。

予独 爱莲之 出淤泥  而 不染, 

社会上的人(都)非常喜爱牡丹。

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濯②清涟而不妖③,中通④外直,不蔓⑤不枝, 

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香 远 益⑥ 清,亭亭净植⑦,可 远观而不可 亵玩⑧焉。

 

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则是)花中的君子。

噫!

菊之爱,陶 后 鲜⑨有闻。

 莲之爱,同予 者 何人?

 

唉!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有传闻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课文注释】

①蕃(fán):

多。

②濯(zhuó):

洗。

③妖:

过分艳丽。

④中通:

指莲的柄中间空,贯通没有阻隔。

⑤蔓:

名词用作动词,生出藤蔓。

⑥益:

更加。

⑦植:

竖立。

⑧亵(xiè)玩:

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⑨鲜(xiǎn):

少。

1.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

古义:

        今义:

栽种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      

(2)香远益清 

4.其他重点词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6)陶后鲜有闻 

(7)宜乎众矣 

5.重点虚词

参考答案

第4篇 爱莲说

1.竖立

2.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形容词作状语,在远处

3.

(1)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2)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4.

(1)多

(2)沾染(污秽)

(3)洗

(4)亲近而不庄重

(5)认为

(6)少 听到

(7)应当

5.的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第5篇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①于河,二石兽并②沉焉③。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里。

阅④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⑤二石兽于水中,竟⑥不可得,

过了十几年,寺僧们募集钱财重新修建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最后没能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⑦, 曳⑧铁 钯,寻 

(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

十余里无迹。

十几里也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⑨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

这(石兽)不是削下来的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

河沙的特点是松软而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着河流而下寻找石兽,

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不是颠倒了吗?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一位年老的河兵听了这个观点,也笑着说:

“凡是丢失在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大概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河沙的特点是松软而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在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

(沙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

像这样再次冲击,

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

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

这样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

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如其言, 

固然颠倒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了吗?

”(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寻找,

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

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

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课文注释】

①圮(pǐ):

倒塌。

②并:

一起。

③沉焉(yān):

沉没在这条河里。

焉,于此,在这里。

④阅:

经过,经历。

⑤求:

寻找。

⑥竟:

终了,最后。

⑦棹(zhào)数小舟:

划着几只小船。

棹,划(船)。

⑧曳(yè):

拖。

⑨设帐:

设馆教书。

⑩尔辈:

你们这些人。

⑪究:

研究、探究。

⑫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

⑬是:

这。

⑭暴涨:

指大水。

⑮坚重:

坚硬而沉重。

⑯湮(yān):

埋没。

⑰颠:

颠倒,错乱。

⑱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⑲反激之力:

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⑳啮(niè):

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㉑坎穴:

坑洞。

㉒倒掷:

倾倒。

㉓不已:

不停止。

㉔溯(sù)流:

逆流。

㉕如:

依照。

㉖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㉗臆断:

主观地判断。

欤(yú):

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

1.古今异义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古义:

        今义:

不潮湿 

(2)阅十余岁

古义:

        今义:

看 

(3)求石兽于水中

古义:

        今义:

请求、要求、追求 

(4)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今义:

一门学科 

(5)是非木杮

古义:

        今义:

表判断的动词 

(6)但知其一

古义:

        今义:

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其他重点词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2)二石兽并沉焉  

(3)竟不可得  

(4)湮于沙上  

(5)遂反溯流逆上矣  

(6)可据理臆断欤  

(7)山门圮于河  

(8)众服为确论  

(9)啮沙为坎穴  

5.重点虚词

(1)为

(2)之

参考答案

第5篇 河中石兽

1.

(1)岸

(2)经过,经历

(3)寻找

(4)事物的道理、规律

(5)这

(6)只

2.像 依照

3.

(1)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2)动词用作名词,大水

4.

(1)靠近

(2)一起

(3)终了,最后

(4)埋没

(5)逆流

(6)主观地判断

(7)倒塌

(8)精当确切的言论

(9)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5.

(1)同“以”组成一个词,认为 介词,表被动,译为“被” 动词,认为 动词,成为

(2)代词,这件事 代词,代石兽 助词,的

第6篇 三峡

  自①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②阙③处。

重岩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

叠嶂,隐天蔽日,自非④亭午⑤夜分⑥,不见曦月⑦。

悬崖峭壁像屏障一样,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⑧,沿⑨溯阻绝。

在夏天江水猛涨,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

在春、冬两个季节,就是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

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 悬  泉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

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很有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一片清凉、凄寒,经常有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鸣的回声,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歌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

三声泪沾裳。

【课文注释】

①自:

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②略无:

完全没有。

③阙(quē):

同“缺”,空隙、缺口。

④自非:

如果不是。

⑤亭午:

正午。

亭,正。

⑥夜分:

半夜。

⑦曦(xī)月:

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⑧襄(xiāng)陵:

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⑨沿:

顺流而下。

⑩溯(sù):

逆流而上。

⑪奔:

这里指飞奔的马。

⑫素湍(tuān):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⑬回清:

回旋的清波。

⑭绝𪩘(yǎn):

极高的山峰。

⑮飞漱(shù):

飞速地往下冲荡。

⑯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⑰霜旦:

下霜的早晨。

⑱属(zhǔ)引:

接连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1.通假字

略无阙处  

2.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或者,或许 

(2)虽乘奔御风

古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