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971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

背景

在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对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重点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大量读书的习惯。

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生字表

(一)的字.会写生字表

(二)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习.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在写话中.学习使用逗号。

10、认识周围事物.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内容

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教师范读.学生提问.小组交流。

教学主题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主题

教学内容

课时

第1组

春天里的发现

1《找春天》

2

第5组

热爱自然、了解自然

17《古诗两首》

2

2《古诗两首》

2

18《雷雨》

2

3《笋芽儿》

2

19《最大的“书”》

2

4《小鹿的玫瑰花》

2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

语文园地一

3

语文园地五

3

复习检测

2

复习检测

2

第2组

奉献与关爱

5《泉水》

2

第6组

培养优秀的品质

21《画家和牧童》

2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

22《我为你骄傲》

2

7《我不是最弱小的》

2

23《三个儿子》

2

8《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2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2

语文园地二

3

语文园地六

3

复习检测

2

复习检测

2

第3组

爱祖国、爱家乡

9《日月潭》

2

第7组

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25《玲玲的画》

2

10《葡萄沟》

2

26《蜜蜂引路》

2

11《难忘的泼水节》

2

27《寓言两则》

2

12《北京亮起来了》

2

28《丑小鸭》

2

语文园地三

3

语文园地七

3

复习检测

2

复习检测

2

第4组

用心思考.勇于创造

13《动手做做看》

2

第8组

走进科技的世界

29《数星星的孩子》

2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2

30《爱迪生救妈妈》

2

15《画风》

2

31《恐龙的灭绝》

2

16《充气雨衣》

2

32《阿德的梦》

2

语文园地四

3

语文园地八

3

复习检测

2

复习检测

2

期中复习与评估

5

期末复习评估

10

备注

单元的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学习学科知识.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口语交际教学2课时;知识盘点、课后补充教材2课时。

单元复习课1课时;单元书面评价:

考与评2课时。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

文中插图、多媒体。

3.课外资源:

工具书、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寓言故事》等课外绘本读物、语文同步练习。

(二)教/学活动

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00个生字.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

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在识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师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

第一.切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

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

第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识记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

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不是有人认为的写得越多越好.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阅读理解

继续借助汉语拼音阅读32篇课文.学习自悟、自得。

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

讨论书中的思考题.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

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成果。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

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写话

学文过程中适时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进行造句、写话等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教室黑板报内设专栏.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

收集学生的写话作品.编制班级作品集。

口语交际

八次口语交际话题分别是:

《春天里的发现》《伸出我们的双手》《夸家乡》《我们的小制作》《其妙的动物世界》《大家都来帮帮他》《看图编故事》《身边的科学》.利用在课文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与同伴交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规范口头语言。

在教学时.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应该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评价

(一)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

(1)平时检测:

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

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

课内认字评价:

提供4篇短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课外认字评价:

利用存放在成长记录袋中的商标、剪报、课外读物等向测试者展示并认读自己在课外认识的字。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

百分制。

2.课堂评价:

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

课内认字评价标准:

读错5个字以内为良好.读错6-20个字为合格.超过20个字为待合格;课外认字评价标准:

记录认字数量.500字左右为优.300字左右为合格.不足300字为不及格。

(三)结果处理

以上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背景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继续提高识字能力。

通过前面汉语拼音部分的学习.学生已能正确地拼读音节。

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有感情.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1.《找春天》是一篇语言生动、富有情趣的散文诗.文本不仅写了春天里的发现.还暗示了观察的角度和方法。

2.《古诗两首》本单元选编的两篇首古诗孩子可能以前就会背.再学时兴趣点是:

《草》在于它“野火烧不尽”、年年岁岁“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的生命力.要引导孩子感悟。

还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把后四句背诵下来。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一幅早春时节.孩童追蝶嬉戏的图画。

课后要求.借助插图丰富想象编一个故事.这正是语言实践的好机会。

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画面.还原古诗场景.编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讲一讲。

3.《笋芽儿》:

这是一篇拟人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

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4.《小鹿的玫瑰花》: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

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出趣味。

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语文园地一:

有五项内容.分别是: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宽带网。

我的发现这是一项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

题目中共列出了八种事物的图案.排列没有什么规律.但都是有一定联系的事物。

主要是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

日积月累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

“读读认认”.读8组字词.认识9个生字.借助词语理解字义。

“读读背背”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春联。

“我会说”是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口语交际本单元语文园地里安排了以《春天里的发现》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虽然话题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相似.但本次交际的角度和表达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

本次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说”是重点.说好了.写几句话就容易了。

展示台本次展示台的主要任务是展示和交流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让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提高语文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材中两个学习伙伴提示了两种形式:

一是收集描写春天的词句.二是展示自己写的有关春天内容的书法作品。

这只是举例而已。

“宽带网”。

这是本册新开辟的栏目.不仅仅引导学生关注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多种搜集资料的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与网络等.借以拓宽学生学语文的时空。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本单元4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3、抓住标点符号.能够理解“!

、?

”所表达的语气.并能够朗读出来。

4、能够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6、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7、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内容

教学主题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组

春天里的发现

1《找春天》

2

2《古诗两首》

2

3《笋芽儿》

2

4《小鹿的玫瑰花》

2

语文园地一

3

复习检测

3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

文中插图、多媒体。

3.课外资源:

工具书、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四季的脚步》等课外读物、语文学习与巩固、互联网等。

(二)教/学活动

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能主动.独立识字和写字。

通过各种识字游戏:

举办"超市"、"我当小导游"、"逛菜市场"等巩固运用所学字词。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阅读理解

能借助课后生字阅读4篇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

讨论书中的思考题.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成果。

写话

学习课文过程中适时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教室黑板报内设专栏.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

收集学生的写话作品.编制班级作品集。

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利用在课文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与同伴交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规范口头语言。

评价

(二)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

(1)平时检测:

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

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

课内认字评价:

提供4篇短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课外认字评价:

利用存放在成长记录袋中的商标、剪报、课外读物等向测试者展示并认读自己在课外认识的字。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

百分制。

2.课堂评价:

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

课内认字评价标准:

读错5个字以内为良好.读错6-20个字为合格.超过20个字为待合格;课外认字评价标准:

记录认字数量.500字左右为优.300字左右为合格.不足300字为不及格。

(三)结果处理

以上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背景

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 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

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风情淳朴的泼水节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第一层次:

朗读感悟。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通过对课文语言的细细体味.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有些感想。

第二层次:

拓展阅读。

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第三层次:

行动指引。

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目标

(一)通过识字、写字学习.至少认识56个字.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至少48个汉字.掌握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读好有问号或叹号的句子。

并能背诵会背诵第9课、第10课和第12课中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三)课文阅读过程中.能理解词句意思.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四)复习用音序和部首两种查字法查字典.进一步培养查字典的习惯和能力

(五)通过口语交际《夸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学会与他人交流时.明白表达个人意愿。

提高口头表达和交往能力。

(六)初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感悟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受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赞美首都。

内容

 

教学主题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三组

爱祖国、爱家乡

9、《日月潭》

2

10、《葡萄沟》

2

11、《难忘的泼水节》

2

12、《北京亮起来了》

2

语文园地三

2

复习检测

3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

文中插图、多媒体。

3.课外资源:

工具书、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语文同步练习。

(二)教/学活动

识字与写字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等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

通过各种识字游戏:

开火车、举办"超市"、"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巩固运用所学字词。

阅读理解

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课文.学习自悟、自得。

采用多种方式读书.如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讨论书中的思考题.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

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成果。

写话

学文过程中适时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教室黑板报内设专栏.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

收集学生的写话作品.编制班级作品集。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话题是:

《夸家乡》.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先让学生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有礼貌地进行客观地评价。

评价

(一)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

(1)平时检测:

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

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

课内认字评价:

提供4篇短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课外认字评价:

利用存放在成长记录袋中的商标、剪报、课外读物等向测试者展示并认读自己在课外认识的字。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

百分制。

2.课堂评价:

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

课内认字评价标准:

读错5个字以内为良好.读错6-20个字为合格.超过20个字为待合格;课外认字评价标准:

记录认字数量.500字左右为优.300字左右为合格.不足300字为不及格。

(三)结果处理

以上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

后士郭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背景 

本单元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

包括“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语文园地四这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也许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哪怕只要一个小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权威.打破常规.冲破定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要培养学生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可以把课中的人做过的事再做做.一边做一边想.看看有什么感受或新的发现。

让学生可以从课本中受到启发.学会留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比较容易。

可以再现郎志万的问题.让同学来回答。

课文后还有一个写话练习可引用妈妈的话“不能光想.要自己动手做做看。

”《邮票齿孔的故事》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邮票打孔机是怎么发明的。

可以找学生来演演这个小故事.体会那几个动作。

《画风》这课可用来学习画风.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小朋友是用红旗飘动、小树弯弯、风车转动等来表现风。

那同学们你又该怎么画风呢。

《充气雨衣》课文中有多处描写小林善于思考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并读一读。

小林遇到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我们该向他学习什么。

那我们生活中那些用品还可改进?

目标

(一)通过识字、写字学习.至少认识44个字.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至少39个汉字.掌握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文阅读过程中.能理解词句意思.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按偏旁给熟字分类.识字、阅读中注意积累词汇。

(五)通过写话练习.学会积累词句.学习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完成简单的写话练习。

(六)通过口语交际.学会与他人交流时.明白表达个人意愿。

提高口头表达和交往能力。

内容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

文中插图、多媒体。

3.课外资源:

工具书、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语文同步练习。

(二)教/学活动

识字与写字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等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

通过各种识字游戏:

开火车、猜字谜等巩固运用所学字词。

阅读理解

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课文.学习自悟、自得。

采用多种方式读书.如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讨论书中的思考题.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

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成果。

写话

学文过程中适时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教室黑板报内设专栏.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

收集学生的写话作品.编制班级作品集。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话题是:

《可爱的小制作》.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先让学生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展示自己的小制作.也可以有礼貌地进行客观地建议、评价。

评价

(一)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

(1)平时检测:

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

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

课内认字评价:

提供4篇短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课外认字评价:

利用存放在成长记录袋中的商标、剪报、课外读物等向测试者展示并认读自己在课外认识的字。

2.结果评价

结果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