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010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根据时间脉络再现情景式复述课文

   一、引入

   在前一课《说勤奋》学习中,我们认识两位可敬的人(生答)。

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学生接应背:

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

今天,我们学习16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板书:

李时珍。

课前预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

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手中的鲜花是——板书:

《本草纲目》。

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著?

在《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文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投示:

《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让学生谈谈感受。

   是的,这要付出多少汗水,这又要耗去李时珍多少心血。

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时珍夜宿古寺”就是其中的一个镜头。

补充板书:

夜宿古寺。

我们来读读吧

   二、朗读课文

   1、自由读。

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注音读准,遇到读不顺的句子想想意思练习读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看看文章读完后这样的问题能否明白,如果还不明白就问同学问老师。

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几个药草一定好奇想了解,图片介绍。

   2、考验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

   

(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

例:

宪,庞宪;徽,安徽。

(意图:

既检查生字的正确认读,又检查对课文的熟悉情况。

一个个生字词在课文中找到位置,生字词会学得更牢,读着词语还会勾起课文内容的回忆。

   

(2)出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A、上面的四字词语读课文时注意了吗?

读一读。

   B、在课文中将这六个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句子,试着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3)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现场表现用适当的话语去激发、引导。

下面的话语供参考:

   A同学,你刚才自由朗读十分投入,表情生动,所以第一节老师想请你读,你一定能给大家带个好头。

   A同学读书时,B同学听得多专注。

B同学,第2节你来读。

   对,读书时,身子站正,书本捧好,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

第3节C同学来试试。

   11小节这么难的段落D同学不打结地读了下来,不简单。

当然朗读时头脑中有画面,并通过恰当的音高声调将画面再现出来,这是需要技术,更需要勇气。

谁来应战。

   最后一小节我们把机会让给离老师较远的E同学朗读。

   一定还有同学没读,来,咱们一起来读课文最重要的最后两小节。

注意:

坐姿,书本,情绪,好,开始。

   三、初步复述课文

   1、听同学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下面再请同学读课文,不过这一次提高要求:

一,不许出声,也就是默读;二,在默读过程中画出反映时间变化的句子来。

默读是有速度的,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

(学生默读,画句)

   2、交流,摘要板书:

太阳渐渐下山了——夜幕降临了——月亮升起来了——月亮移到了中天

   3、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在脑中放电影:

太阳渐渐下山了,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正在……夜幕降临了,师徒俩……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觉月亮已移到了当空,李时珍……

   4、怎么样,头脑中有画面吗?

是的,一定有的。

看着黑板上的时间提示,把脑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清楚说出来。

同桌合作练说。

   5、推荐三名同学分别复述:

“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

师生评点补充。

   6、和学生一起总结复述的方法:

读课文,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中的画面。

(强调复述不是背诵,复述时想的应当是情节画面,说出的是自己的话,不要总是想着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即使说得没有文本语言精练,这有什么要紧呢,复述本来应当用的就是口语,很自然的生活话语。

多说一点:

每当看到电视里讲话念稿的镜头,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我在想,这种语言不自信的表现,是不是需要从小就培养,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开始培养。

   四、作业(前两条课堂完成,第3条课后完成)

   1、选字填空:

[详祥] 

   端( ) 吉( ) 慈(  ) 安(  ) (  )细

   2、写一段话,描写月色,用上下面的词语:

   飞鸟归林 夜幕降临  隐隐约约  皎洁  轮廓 

   3、把“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求按时间顺序讲清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

   一、带着思考读进去

   1、上一课时我们通过朗读、复述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主要信息,课文主要讲——(生述:

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

这叫将课文读薄。

今天我们要反过来,通过边读边思,走进课文,体验那情境,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将课文读厚。

同学们一定感兴趣。

读第1小节试试,哪些词语能够让你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学生练习)

   2、交流,示范。

   顺着学生来,如果学生的理解很到位,那么下面的示范便转为对学生的附和肯定。

括号中楷体字是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思考: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饥餐渴饮”,那是什么样的情景?

饿了就啃一点干粮,渴了就喝两口水继续赶路。

生活苦。

“晓行夜宿”呢?

早晨天刚亮,他们师徒已经背起行囊赶路了,一直到天黑才休息。

工作累。

“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三个省,这是多大的范围。

他们不是观光,不是只赶路,他们要到荒山野岭寻察药材,他们要走村窜户访询问药效;一天两天“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也许平常人能够坚持,可李时珍他们几个月了,天天如此,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啊。

   读,学生的声音里此时一定增加了几分崇敬。

在学习下面“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时,再回应这小节。

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

两个词语,八个字,包含了多少内容?

在学生发言后接着学生的理解发挥:

辛劳在其中,理想在其中,毅力在其中。

可谓意蕴丰富、凝练集中,妙!

再将词语分拆(A、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B、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分男女生对应读,体会词语的对仗,音律的叠回。

   3、继续读下去,看看下面的课文中会有哪些语句扣动你的心弦,让你流连、回味。

(学生自由读思画注)

   4、课堂交流。

   这是一个开放的交流时空。

估计学生会注意下面的一些语句,下面写下自己的体会与教学设想,以备上课时与学生有效对话,指导学习:

   ——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飞鸟夜晚回家了,师徒俩的家呢?

眼看天色已晚,他们今晚宿于何地呢。

他们能不焦急吗?

”估计学生大都会如此理解,也允许个别学生有所发挥的“篡解”:

对于他们,难道没有露宿野外过?

那既然是常有的事,他们又为何如此焦急呢?

联系下面,我想他们焦急的恐怕是不能够当晚将所察访到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的厚厚的蜘蛛网。

   设想学生应当在这样三方面突破:

一是联系下面的细节想象“破败”,二是感受这样具象写的精彩,三是体会写“破败”实际为写人的意义。

如果学生在某点上有忽略,要引导其关注思考。

特别是第三点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展开,比如可以这样点拨:

“破败”不仅在这里体现,下面还有地方得到印证,能找到吗?

(如“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等)从这你想到了什么?

由学生言说李时珍修《本草》十分辛苦,顺势进入下面师徒俩关于“苦”的对话学习。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这段话中有两个点必须抓住:

一是李时珍的神情“笑”,二是他说的两个词“吃点苦”和“值得”。

点拨:

他们是只吃了一点点苦吗?

回应第一小节,品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再读古寺“破败”段,讨论力量的源泉:

缘自理想,一个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

   练习填空:

   A、这天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的客店,他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又起早赶路了,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和水啃干粮,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深爱的母亲、妻子和儿女,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填空后小结:

没有修好《本草》,让万民得福这崇高的理想,没有为万民得福,自己吃苦也值这不屈的信念,李时珍何以能够如此风餐露宿,如此别家离子,在荒山野岭间奔波。

出示: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更是他们用_____和_____培育出来的。

讨论填上“理想和信念”,读这句话。

分角色读课文对话。

   ——怎样区分它们呢?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

   读,角色表演。

与扮演者交流:

“李时珍”,你为何要将那两片叶子上下左右反复看?

你分辨出来了吗?

嚼?

你怎么敢嚼,不恶心?

过去嚼过吗?

你就不怕野草有毒?

小结:

这一“端详”,我们端详出了李时珍工作的严谨,这一“嚼”,我们嚼出了他“为民得福,吃苦、甚至献出生命也值”的伟大情怀。

深情引背:

看来,成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更是他们……”

   二、表现理解再创造

   1、投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焦急  笑  值得  端详  嚼嚼 

   读一读,还记得刚才我们的讨论吗?

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词语,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李时珍师徒夜宿古寺的情景进一步说详细呢?

比如关于“嚼”,他们师徒间肯定有一番对话的,是不是?

注意用上上面的两组词语,注意情节的丰富与创新。

(学生个人准备,相信前面填空所描述的情景会对学生有启发)

   2、和同桌共同来创造。

(相互提醒、补充)

   3、推荐同学上讲台创造性讲述故事。

师生评议。

(评议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注意对于存在问题不要去简单否定,关键是讲清理由,提出自己具体的修改意见。

   4、教师小结:

抓住关键情节,联前想后,以细节去表现,这就是复述的创造。

   三、课后作业:

   收集资料,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讲一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衡与地动仪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爱迪生与电灯

   _______与______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

3、 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  由生字“宿”导入,揭题

板书“宿”,师:

认识这个字吗?

你能组哪些词?

哪个词是“夜宿”这个词中“宿”的意思?

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们夜宿在哪?

外出旅游一般夜宿何处?

古时候把旅馆叫做客栈,有位古人出门在外不夜宿客栈,却夜宿古寺,这位古人就是—李时珍(板书课题)

学生介绍李时珍。

师:

《本草纲目》在课文中简称《本草》,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三次易稿,前后花了近三十年时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中的一幕。

(二)  听课文范读,要求听准字音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  检查

1、 认读生字词: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药材       师徒俩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破庙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2、将词语顺序打乱,重新排列

师徒俩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破庙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药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学生认读,找找排列有什么规律

找一找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所在的句子。

(四句话)

(四)  李时珍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出示第一句(课文第一段)

1、 “饥餐渴饮”什么意思?

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与此相关的内容。

出示句子“庞宪用陶碗.......啃干粮”

读句子,你觉得李时珍吃得怎样,喝得怎样?

“饥餐渴饮”(吃不好,喝不好)(联系上下文可以使我们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更准确。

)读句子,读出意思。

(板书:

饥餐渴饮)

2、用同样的方法理解“晓行夜宿”的意思。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相关语句。

出示“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这句话写出了“晓行夜宿”中哪一部分的意思?

这么晚他们才找地方投宿,试想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会干什么?

这就叫“晓行夜宿”。

这种情况可以说在这对师徒身上经常发生。

读句子,再读问句。

3、再读第一段话

四、第二句(第4节第一句)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是怎么样的一座寺庙呢?

指名读句子

“断垣残壁”这个词语的理解难点在哪?

查字典理解“垣”,理解“断垣残壁”(通过查字典,理解关键字,帮助理解词语)

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这座古寺呢?

朗读。

五、在这样一座破庙里李时珍简单地吃过晚饭,又干什么了呢?

快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板书:

记下寻访所得)

出示第三、四句(11小节和12小节最后一句话)

“刀豆子......呃逆”

“他接着往下写......无涎......”

1、 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理解词义呢?

2、 汇报结果

(查字典、结合生活实践......)

3、出示句子:

1)忍冬花.......

2)胭脂草......

3)刀豆子......

4)鸡肠草......

学生正确读句子。

介绍:

《本草纲目》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李时珍就是这样一边察访药材,一边及时记下所得,终于完成了这一巨著。

六、这节课学到这你有了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六、再读生字词

九、生字描红

十、作业

 

《维生素C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路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用性。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条理,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前请学生查找有关维生素C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C。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一定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

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           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齐读。

(2)   指名说说本课的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有什么应该注意的。

(3)   理解了哪些新词,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3、自渎课文,要求:

正确、流利。

三、           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的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

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渎思考。

3、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

(“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背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四、           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反馈。

(故事的时、地、人和物)

3、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

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常常有不速之客,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呢?

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4、读后讨论。

5、指导朗读。

6、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这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

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少维生素C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7、小结:

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五、           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3、把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说给别人听。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

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海内存知己……

(1)会对吗?

(2)齐对(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即使你远在天涯也会觉得我们是天天见面的邻居。

当然“天涯若比邻”只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

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了。

2、同学们,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看短片]

你想走近国际互联网吗?

你想了解它吗?

你想到网上漫游吗?

让我们再次读课题,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4)那么你想知道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二、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看到同学们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老师真佩服你们。

这么多问题,一节课是解决不了的。

咱们选出几个来探究,好吗?

1、出示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三、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

指名读,出示: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

(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

(大)它像什么?

(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

(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齐读)

2、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

那它指什么?

(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

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呢?

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3、情境体验,了解关系。

学到现在我有些累了,来轻松一下。

(1)这会儿,钱老师不是你的老师。

摇身一变,就当一回你们的奶奶吧。

好吗?

前几天,奶奶收到远在悉尼的朋友的一封信。

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纸,准备回信。

儿子在一旁就嚷嚷开了:

“妈,都什么年代了,干吗不上网,发电子邮件啊?

”“年轻人什么都爱赶时髦,什么网不网的,写封信,老朋友照样能收到。

孩子们,你们的意见呢?

(上网发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

我不写信了,打个电话,也只要几秒钟就能听到老朋友的声音了?

(如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是吗?

那可太奇妙了。

我还真想看看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样了?

[这不,我这老太婆也赶一回时髦,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了。

孩子们,以后你们去远方读书、工作了,可千万记得给奶奶写信啊。

想听听奶奶的声音,看看奶奶的样子,记住我的E话通号码:

111960092]

我年纪大了,出门诸多不便,我能在国际互联网上看到我最喜欢的京剧吗?

我能买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吗?

俗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

我能在网上学到英语吗?

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怪不得这课题叫——(齐读)

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2)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

(齐读第三小节)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

(5个)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

(4)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

人们可以……(这是娱乐)可以和……(这是休闲)可以和……(这是学习)还可以……(这是工作)甚至……(这是生活)“……”这说明了什么?

(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5)你知道哪些呢?

(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6)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

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四、总结。

刚才啊,同学们利用手中的金钥匙,解开了一道道难题。

了解了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有这么一句话:

Try,then youwillgetsomething!

试着做一做,就会有收获。

点击“Try”,迎接新的挑战!

指名读作业题。

(师:

国际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但,它,也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一样,既有温暖的阳光、美丽的花朵,也有令人生厌的蚊、蝇。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擦亮你的眼睛,选择有用的信息,做个文明的上网者。

“GO”也在这时告诉学生。

五、作业。

六、交流作品。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

但是,我们对互联网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在资讯时代,要么跳上平台,要么被浪潮冲走,你别无选择。

”衷心祝愿你们,我亲爱的学生,在新的世纪插上高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西夏墅中心小学 蒋丽清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生字,初步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题目的含义。

   4、在概括主要意思的过程中体会抓住关键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