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024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5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著阅读红楼梦文档格式.docx

6.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此诗后两句在文中所指何事?

指的是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

7.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甄家的丫环娇杏曾无意回头看了两次,在此曹雪芹为后文埋下了什么伏笔?

贾雨村看见娇杏回头看了他两次,贾雨村以为她对自己有意,在贾雨村升为知府后,便去娇杏为妾,不久贾雨村正室死去,娇杏便被扶正,并为贾雨村生下了一个儿子,从此便成为人上人,所以后文有“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的说法。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考中进士,派任县令,来找甄士隐。

甄士隐已不知去向。

不久,因本性贪酷,恃才侮上,终被革职。

于是,他便游览天下胜迹。

后来到林如海家给他女儿林黛玉当老师。

一年后,黛玉的母亲贾氏病逝。

一日,雨村在一家小酒馆碰见了旧相识古董商人冷子兴。

冷子兴说到了贾雨村同宗贾家宁、荣二府的许多事,用冷子兴的话来说,目前宁、荣二府“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如今的儿孙,竞一代不如一代了”。

荣府贾政生了一公子,一落胎嘴里便衔了一块玉来,就取名作“宝玉”。

贾宝玉周岁时,贾政便恕试一试贾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各种物件摆了无数,与他抓取。

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贾政便大怒了,说:

“将来酒色之徒耳。

”如今宝玉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话来也奇怪,他说: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

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子兴告诉雨村,黛玉的母亲贾氏就是荣府中贾政和贾赦的胞妹。

这层关系,正是贾雨村日后晋升的门路。

本章回一是借冷子兴之口大致介绍了宁荣二府的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尤其突出了贾宝玉的奇特之处;

二是点明了贾府现时萧条的光景和面临的危机,透露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1.简述“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②点出贾府现时的萧条的光景和面临的存在的危机,透露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为我们理解小说是写一个处于“末世”的封建家庭的衰亡提供了启示。

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

(100字以内)

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

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是把脂粉钗环抓过来。

贾政大怒,说:

“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

3.《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谁?

为什么这么说?

请简述能表现该人物这一特点的一个故事。

贾宝玉。

 

贾宝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体贴关爱女性到忘我的程度。

贾宝玉在园子里看见龄官蹲在地上不断地写着一个“蔷”字,想象她一定有什么心事;

又见她“模样儿这样单薄,心里还那里搁得住熬煎”,恨自已不能替她分担。

这时忽然落雨了,他自已淋得浑身冰凉,却没有感觉,只看着龄官头上滴下水来,反而提醒龄官身上湿了,不要写了。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若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善于投机的贾雨村巧借学生林黛玉的关系结识了贾政,并谋补了应天府缺职。

而黛玉也应外祖母之召,与雨村同行,来到了荣国府。

在这种情况下见到外孙女,贾母不免伤感。

黛玉还见了大舅母邢夫人(贾赦之妻)、二舅母王夫人(贾政之妻)、李纨(贾珠之妻)和三位姑娘。

正叙谈间,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道: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正纳罕众人都敛声屏气,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与众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的女人进来,众人介绍说这是琏二嫂子,贾母戏称她“凤辣子”。

黛玉才想起母亲曾对自己说过的,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王熙凤。

而与宝玉相见,则在晚饭后。

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两人眼中的对方与别人自然不同。

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她“颦颦”二字。

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

这场面自然令黛玉十分不安。

这一天的经历让黛玉真实地感到了外祖母家的与众不同。

1.结合作品说明“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为什么摔玉?

这表明了他怎样的牲格特征?

答:

林黛玉因母亲去世来贾府投亲,宝黛初会,二人一见如故,宝玉更是觉得“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可当他闻之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时,便怒摔自己的通灵宝玉。

原因: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

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

性格特征:

平等思想,率真任性。

(原因2分,性格3分,其中“平等思想”2分)

2.简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

黛玉的母亲死后,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

黛玉进贾府先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然后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

宝玉见黛玉没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

3.林黛玉进贾府初见宝玉,两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为什么会这样?

木石前盟”交代这块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这顽石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

所以顽石下凡,她为报灌溉之恩,也同走一遭,把一生的眼泪还他。

这绛珠仙草就是林黛玉的前身。

正因为这一段姻缘,他们初见时,林黛玉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3.简述王熙凤初次出场的过程。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可见其善于阿谀奉承)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又转悲为喜。

(可见其善于随机应变和逢迎)王熙凤一面询问黛玉的岁数、吃、玩等情况,一面吩咐佣人打扫房间、搬放行李(可见其精明、干练)

4.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几折,这说明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6分)这个部分集中体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有人说此语一举四得,试分析“四得”的内容。

(4分)

①暗示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身份地位。

②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

③揭示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四得:

赞黛玉,捧小姑,拍贾母,悦夫人。

(四个方面意思相近即可)

5.赏析文中王熙凤的外貌描写。

这是对王熙凤肖像的细节描写,“三角眼”“吊梢眉”写出她美丽容貌后面隐藏着的刁钻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觉察到她虽春风满面,讨人喜欢,但又隐含着可怕的威势。

这段外貌描写将她极有心机,善于做作的本质表现出来。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

“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

“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

“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同样问读书的问题,黛玉却给出不同的回答,试分析黛玉变化的原因。

黛玉远离父亲,寄身外祖母家,寄人篱下的遭遇以及黛玉本身敏感多疑的性格,使得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

她从贾母的语气中听到贾母对女子读书的不屑,因而当宝玉再问同一个问题时,她改变了自己的回答。

7.贾雨村是怎么当上应天知府的?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①贾雨村因贪酷而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黛玉读书。

②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东家向荣国府求助。

③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④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⑤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补授应天府。

【评分建议】每个要点1分。

其中①②③⑤的因果关系必须交代清楚,否则,该点不得分。

7.贾宝玉和甄宝玉各如何评论“女儿”: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甄宝玉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呢!

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

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

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断葫芦案

贾雨村刚刚到任,就受理英莲被拐一案。

原来是卒地明一个小乡匿冯渊买了一个被拐卖的丫头英莲,还未领回家,那拐子又把丫头英莲卖给金陵一霸薛蟠家。

抢夺英莲并杀死原买主的人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

贾雨村十分愤怒,正准备缉拿要犯时,被手下门子止住。

随后门子拿出一张本省的“护官符”给贾雨村,并向他讲述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

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此案。

薛蟠夺走英莲后,随母亲薛姨妈、妹妹宝钗入京,在荣府东北角上梨香院住下。

1.《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就其一作出说明。

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买一女子伤了人命,被告至应天府。

雨村大怒,刚想发签抓人,被门子使眼色制止。

原来门子就是原来葫芦庙的小沙弥。

门子递给雨村一张“护官符”,并告诉他两家争买的女子就是雨村恩人甄士隐之女英莲,而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

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并将门子远远充发了。

2.脂砚斋评《红楼梦》诗(第四回)解说“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

请结合“护官符”的俗谚口碑,说说是哪四大家族以及他们之间以婚姻为纽带的错综复杂关系。

(6分)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史、王、薛(2分)贾家的“老太君”贾母,是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

贾政的妻子王夫人,是九省统制王子腾的妹妹;

荣国府的当家人、贾琏的妻子王熙凤,是王子腾的侄女;

薛宝钗的妈妈薛姨妈,和王夫人是一母所生的亲姐妹;

薛宝钗后来叉被选为贾宝玉的婚配人。

这四家休戚相关、利害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红楼梦》前几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作出说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

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

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所以起总纲作用。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所以也起总纲作用。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深得贾府上下喜爱。

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且因此与宝玉经常闹别扭。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

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的卧室。

宝玉梦中来到太虚幻境,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酌“金陵十二钗”图册,又看了“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

宝玉依警幻仙姑之言,与仙女秦可卿结婚。

婚后,二人正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

“可卿救我!

”方从梦中醒来。

秦可卿此时正在房外,听宝玉在梦中唤她的小名,十分纳闷。

作者通过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以及红楼梦词曲,暗示了主要人物的未来命运,贾府的结局(飞鸟各投林,树倒猢狲散)。

1、简述宝玉游太虚幻境的见闻:

宝玉随贾母等人到宁府赏梅。

宝玉在秦可卿房里午睡时,梦中随警幻仙姑进入太虚幻境,先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又看了“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

警幻仙姑见宝玉还未醒悟,把他带到可卿处。

一次,两人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

秦可卿在房外听见,十分纳闷。

2.下面皆为金陵十二钗判词,请加以分析。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

(2)“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和薛宝钗)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附.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

请揩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①暗示了薛宝钗、林黛玉的命运。

②“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3)“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富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元春)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

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附.红楼梦十二钗判词中,写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请说说你对这一人物与贾府兴衰之间的联系。

(5分)

元春进宫,贾府逐渐进入繁盛时期;

元春被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

元春生病,贾府一片哀景;

元春亡故,贾府随之在权力争斗中倒台。

(3分。

一层1分)元春人生的起伏与贾府由盛而衰的运势完全一致。

(2分)

(4)“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

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

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5)“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

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

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6)“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珂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

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①暗示了妙玉的命运。

②洁,既指清洁,亦指佛教所说的净。

佛教宣扬现实世界是污秽的,惟有佛国才算“净土”,所以佛教又称净教。

妙玉有“洁癖”,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

“金玉质”,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但“终陷淖泥中”。

(7)“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迎春)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贾迎春:

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

(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

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这段判词写的是王熙凤。

其中的“一从”是指王熙凤在贾府顺从最高统治者贾母;

“二令”是她在贾府可以发号施令;

“三人木”的“人木”合成一个“休”字,是指她最终要被休弃的。

王熙风的娘家在金陵(即现在的南京).被休后的她只有哭着回去,下场更悲哀。

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的性命”,这是王熙凤判词中的一句。

请简述能体现这句判词的一则故事。

王熙凤在宁国府主持秦可卿丧事时,为贪人钱财,显示自已的权势本事,买通官府,通过长安节度使的关系,拆散了张金哥与赵公子的婚姻,受贿三千两银子。

因此害得张金哥、赵公子双双殉情而死。

贾府被抄之时,这件事也东窗事发,成了王熙凤的一大罪状。

(9)“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10)“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

再休提锈帐鸳衾。

只这戴珠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11)“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

宁。

宿孽总因情。

(12).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

贾惜春:

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⒀.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

⒁.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

附.《红楼梦》判词: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判词所指是谁?

“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袭人(花袭人);

蒋玉菡,宝玉(贾宝玉)。

3.脂砚斋评《红楼梦》诗(第四回)解说“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4. 

简述《红楼梦》前五回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

前五回是小说的序幕,也是小说的纲。

第一回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为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接着通过冷子兴演说、林黛玉耳闻目睹、葫芦僧判案、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等情节,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贾府的主要人物,描写了贾府的环境,含蓄地暗示了主要人物命运发展和结局。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宝玉醒来后因梦遗被丫环袭人发现,二人发生了关系。

自此,二人的关系更与别人不同。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

在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荐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