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304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学期末总结.docx

社会学期末总结

1、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奥古斯特·孔德和赫伯特·斯宾塞

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马克斯·韦伯和埃米尔·迪尔凯姆

2、西方社会学者关于社会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1).社会唯实论:

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代表人物:

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

(2)社会唯名论:

个人和个人行动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现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活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人。

代表人物:

韦伯、吉丁斯、库利、米德、布鲁默

社会唯实论

社会唯名论

主要观点

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社会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形式

个人与社会关系

社会对个人的行为发挥主导作用

人们的行动构建着社会

研究任务

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并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

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

即通过个人及其行动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制度和规范。

3、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4、社会:

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整体,它是人们社会生

活的体系。

5、社会的特征: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6、社会的功能:

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7、社会的要素:

1、人口要素:

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2、资源要素: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3、环境要素4、文化要素

8、社会结构:

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即

社会系统的静态构成状况

9、社会是有着相互认同感、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它具有以下特征:

1)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关系都发生在社会的边界以内.

(2)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个社会要建立起一些社会程序和机制来获取和分配经济的或其他种类的资源.3)作出决策和解决争端的最终权威属于整个社会.4)社会是其成员效忠和捍卫的最高一级的组织形式.

5)所有社会成员分享着共同的、独特的文化,通常也拥有共同的语言.

10、目前关注的社会结构框架主要体现在:

1.人口结构;2.家庭结构;3.社会组织结构;4.城乡结构;5.区域结构;6.就业结构;7.收入分配结构;8.消费结构;9.社会阶层结构

11、社会化:

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

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12、社会化的类型:

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13、主要的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镜中我”理论、角色扮演理论

14、社会化的生物条件: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15、社会化的主体:

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

16、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之一,同辈群体具有如下特征:

(1)它是一种非正式群体,其成员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互动;

(2)它的成员的兴趣、爱好、目标基本相同或相近,它完全根据自己成员的意愿来安排活

动,如果某项活动多数成员不感兴趣,可以随意地改变。

而在家庭和学校中,个体常

常被迫违背自己的意愿接受成人安排的活动;

(3)它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其成员往往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言行;

(4)它能满足成员的心理、精神需求,其成员可以毫无顾忌地倾吐自己的真实思想、情

感、看法,并从中得到安慰、支持、同情。

17、大众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1):

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社会化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2):

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一些不健康的、反社会的内容,又有可能给个体社会化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18、社会化的基本途径1、社会教化:

大致可被分为两大类:

一是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监狱对犯罪者的改造;二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

2、个体内化:

模仿学习、主观认同、角色扮演、自我强化

19、社会角色:

指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0、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获角色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21、角色冲突:

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角色间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2)角色内冲突:

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

22、社会互动:

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

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其含义是: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非面对面的。

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23、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2、戏剧理论3、本土方法论4、社会交换论

24、社会互动的类型1)合作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合作、适应、模仿、同化、暗示;

2、对立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冲突、竞争、强制、顺从等。

25、合作:

指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合作的基础:

a、目标一致b、思想一致c、动作配合d、相互信任

26、竞争:

指社会上的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竞争的特点:

a、是人们对于同一个目标的追求;b、被追求的目标一定是稀缺而难得的;c、目的在于获得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27、暗示:

就是一种行为或行为结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无批评、无对抗的条件下,

迅速使他人的心理受到影响,并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的过程。

28、暗示主要类型:

1〉直接暗示(提示):

是指暗示者给予受暗示者的面对面的暗示。

2〉间接暗示:

指用委婉曲折的表示或刺激对他人发生暗示作用。

3〉反暗示:

暗示刺激引起与暗示者的预期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

4〉自动暗示(自我暗示):

暗示刺激不是来自外界而来自于受暗示者自身内部的暗示作用。

29、模仿:

就是对暗示的反应,也就是由暗示刺激而引发的类似的心理及行为的反应过程。

30、模仿的种类:

1)无意模仿:

是指对他人的思想、行为等自然而然的模仿过程。

2)有意模仿:

是对他人的有意仿效。

3)非合理模仿:

指那些只对行为的表面进行刻意的模仿而不理解其所以模仿的意义。

4)合理模仿:

出于对模仿对象的深刻理解、以及模仿者的理性思考。

31、冲突:

是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利益、目标而互相争斗、压制、破坏以至消灭

对方的方式与过程。

32、强制:

指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

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

统治或制约。

33、顺应:

指人类通过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或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以适合于环境需要的过程。

34、同化:

是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35、社会网络:

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36、社会网络的功能:

1)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2)组织管理辅助功能。

3)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37、社会群体:

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成的具有共同活动及共同利益的

人群。

38、社会集群(或聚合)与社会类属:

社会群体不是简单的个人集合体,并不是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为社会群体,像火车上的乘客、公园里的游客、剧院中的观众等都不是社会群体,只是属于具有临时性关系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集群或社会聚合。

而男人、女人、青年人、老年人等也不能叫社会群体,这种人群多是为了统计学上的需要,根据某种社会特征,如性别、年龄、民族等把某些人归为一类,他们之间不发生交往,也没有共同的规范和利益,一般称这种人群为社会类属。

39、社会群体的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40、社会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2)内群体与外群体: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群体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互动方式来划分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根据成员身份归属来划分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划分

41、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基本群体):

是指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

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社会群体。

42、次级群体(次属群体、间接群体):

它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43、正式群体:

组织化、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

44、非正式群体:

指社会组织内部的成员在日常互动中自发形成的人际关系系统。

45、内群体(也称“我群”):

成员在心理上认同的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46、外群体:

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47、所属群体:

指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或日常活动。

48、参照群体:

指那些被某些成员用作做其群体的参照对象的群体。

49、在什么情况下,群体或个人会以外群为参照群体呢?

1)内群越团结,越少以外群为参照群体。

2)成员从所属群体中所得的满足越大,以外群为参照体的可能越低。

3)在一个地区内,如果多个群体并存,那些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明显的优于其他群体的,作为参照群体的可能性较高。

4)在社会流动较为活跃的社会,以外群为参照的较为普遍。

51、地缘群体:

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

52、业缘群体:

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53、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54、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成员的共同性。

2)群体规模的大小。

3)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

4)信息的沟通。

5)领导的能力。

6)群体成熟度。

55、群体领导:

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

影响的角色。

领导方式:

1)工具性领导:

推动群体实施行动方案2)表意性领导:

维系群体的团结与和谐领导作风:

1)独裁型:

集权完成的工作量最大,但容易引发冲突和不满。

2)民主型:

民主带来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助于群体的和谐,但完成工作量与决策速度不及独裁。

3)放任型:

放任的工作量最低,效率最差,处于无组织状态。

56、群体决策:

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

用的重要步骤。

57、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1)成员有限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成员在交往中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交往富有感情5)成员难以替代

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58、初级社会群体的本质特征——情感关系

1、从群体的形成来看,初级群体是自然形成的,其自发性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情感

2、从群体维系的方式看,初级群体主要依靠情感维系和控制成员;

3、从群体的区别看,情感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区分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最重要特征。

59、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

1)活动空间接近。

2)接触时间长。

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拘束。

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60、初级群体的主要类型:

家庭、邻里、伙伴群体。

61、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

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

1、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2、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62.家庭:

是社会的细胞,是婚姻关系的产物,是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而形

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人口再生产的单位。

63、婚姻:

是一种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按照习俗和法律的规定结合及由此而形成的夫

妻关系,是男女社会成员相结合的最普遍、最基本的两性形式。

64、人类婚姻家庭制度经历阶段:

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专偶制家庭

65、传统的家庭模式:

(1)核心家庭:

已婚男女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特点:

家庭关系简单、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灵活性、容易形成家庭中平等关系。

(2)主干家庭:

由父母(或一方)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特点: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代际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功能、

异代家庭成员之间易引起的矛盾和磨擦。

(3)联合家庭:

由父母(或一方)和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第一种:

异代联合家庭,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未婚子女与父母所组成的家庭。

第二种:

同代联合家庭,即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66、非传统家庭模式:

1)单亲家庭:

由单身父亲或母亲养育未成年子女的家庭2)单身家庭:

人们到了结婚的年龄不结婚或离婚以后不再婚而是一个生活的家庭3)重组家庭:

夫妻一方再婚或者双方再婚组成的家庭4)丁克家庭:

双倍收入、有生育能力但不要孩子、浪漫自由、享受人生的家庭5)空巢家庭:

只有老两口生活的家庭

67、家庭功能:

生理需求满足功能、社会延续功能、经济协调功能、社会化功能、保障功能

68、家庭问题:

夫妇关系问题、代际关系问题、核心家庭问题

69、社会制度三个含义:

1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建立起来并为公众所承认的2社会制度是一种规则、规章、行为规范和法则3社会制度的规则、法则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70、社会制度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2社会规范体系3权威与地位结构4社会机构与设施

71、社会制度的特征:

1、可重复性2集体性约束3、制度的自我维护特性

72、社会制度的类型:

1)从社会制度的历史过程来看:

本原的和派生的2)从人类活动领域来看: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家庭制度等等

3、从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来看:

自然形成的社会制度、有计划地建立的社会制度

4、从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来看:

无形的社会制度、有形的社会制度或者是非正式的社会

制度、正式的社会制度

73、社会制度的功能类型:

1、制度的正功能与负功能2、制度的显功能与隐功能

74、正功能:

指某一个制度活动的结果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其活动后果提高了社会系统的活力和适应力,促进了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关

系的协调、稳定和一致,为维持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75、负功能:

指某个制度活动的结果对社会成员或社会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副作用,其

活动的后果降低了社会系统的活力和适应力,破坏了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稳

定关系,造成社会内部紧张和冲突,对社会良性运行起破坏作用。

76、显功能:

是指某一制度运作的活动产生的能为其参与者所观察得到或意想得到的结果,

也就是指某一特定单位(个人、组织)执行制度的客观后果,这些后果有助于

该单位的适应或顺应,而且也是制度设计的原定目标如此安排的。

77、隐功能:

是指一种制度运作的活动产生了不易被人们察觉、认识到的或没有意想到的结

果,也就是指特定单位在适应或顺应制度有意安排的活动的客观后果中,所产

生的非主观意图的而且未被察觉的客观效果。

78、社会制度的局限性:

1)制度的惰性:

制度是既存的传统习惯的合理化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一经制度化,就容易形成刻板的东西,制度变得僵化或形式化2)制度化逃避:

是指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违背制度要求,但在现实中又行得通的行为与现象。

这种“制度化逃避”是形式上的制度与现实中的制度的矛盾3)被少数人垄断:

制度确立以后,一般由少数人专门负责执行,而现代社会,这些“少数人”就是各种执行制度的专门机构与设备中的工作人员。

79、政治制度:

是指通过权力机构、国家机器等对社会、群体或集团的政治活动进行协调、

监督与控制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80、政治制度的功能:

1)协调利益群体关系。

利益群体,指在经济利益上地位相近的人们。

2)管理公共事务。

3)维护阶级统治利益。

81、韦伯根据权威或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A.传统型权威:

是由习俗和已接受行为所授予的。

传统权威基于固定不变的、历史悠久的地位,韦伯称之为“永恒的昨天”的权威。

B.魅力型权威:

是由一位领袖所具有的与其追随者建立特殊关系的能力而导致的权力。

它亦称“感召的权威”,来自于个人人格的某种素质,这种素质与普通人不同,

具有超人的特殊力量与品质。

C.法理型权威:

其基础是基于理性建立的规则,这些规则反映了组织依据制度来达到目标的系统性尝试。

82、有关政治权力分配的三种观点:

A.多元论:

多元论把社会看成是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包括社会阶级、政治党派、工会、经济组织和消费者。

这些不同群体不断地提出要求,试图影响政府决策者。

B.精英论:

所有的人总是由一个小的人群来控制的。

C.阶级冲突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历史可以被描绘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斗

争的历史。

83、经济制度:

是指规范人类经济领域的活动行为与调节经济关系的规范体系。

84、当代社会中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制度:

(1)市场经济制度

(2)计划经济制度

85、教育制度:

就是对教育这一过程进行确定的原则,以及为之设立的规范体系和组织体系。

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有:

(1)社会化

(2)社会控制(3)培养与筛选人才(4)科学研究

86、宗教的本质:

①首先,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②其次,宗教还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87、宗教的功能:

1、整合功能2、控制功能3、心理调适功能

88、社会分层的定义:

为客观过程界定:

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因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或过程;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

认为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

89、社会成员间的差异和区别主要体现为两大类型:

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90、社会地位:

社会成员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一般由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限定。

它常用来表示社会威望和荣誉的高低程度,也泛指财产、权力和权威的拥有情况。

分先赋性地位和自致性地位两种:

前者取决于性别、年龄、家庭关系等,后者往往与所受教育、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有关。

91、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2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92、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社会分层的标准,韦伯主张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项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

1、经济标准,又称财富标准:

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个人能够占有商品或劳务的能力,简单地说,即经济收人和财富的多少。

2、政治标准,又称为权力标准:

“‘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权力可以产生于对匮乏的供给和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可以产生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组织中的地位,还可以产生于法律和其他因素。

3、社会标准,即声望:

是一个人得自他人的肯定的评价和社会承认,它决定于个人的身分、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等。

根据社会标准可以区分地位群体。

93、韦伯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异同: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似乎相似,都认为阶级是与经济相联系的,但实际上有本质不同。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本质注重的是生产关系,主要从生产过程中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来揭示阶级属性,而韦伯关注的是市场关系,认为阶级地位是由市场处境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韦伯研究社会分层,目的是调和阶级的矛盾和冲突,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

94、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影响因素有1、职业环境,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工作的技术条件、空间环境、劳动强度、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它是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作条件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

2、职业功能,是该职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3、任职者的素质要求,如文化程度、能力、道德品质等;职业环境越好,职业功能越大,任职者素质要求越高,职业声望就越高。

95、社会流动的含义:

广义的社会流动:

是指任何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变动。

狭义的社会流动:

是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移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现象。

96、社会流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流动是不同社会地位之间的变动;2)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的变化;3)社会流动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97、社会流动的类型:

1、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根据流动方向划分2、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根据代际关系3、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根据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划分

4、渐进的流动与骤变的流动5、个人流动与群体流动

98、社会流动的功能:

1.、从社会角度来看1)调整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加强社会整合2)促进社会分层体系的量变,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2、从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角度看

1)改变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激发社会成员社会活动的积极性2)形成开放的社会结构,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

99、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1、先赋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出身、社会背景、种族、民族、性别等2、人力资本:

一个人的教育程度越高,意味着他在经济生产活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工作成就就越高、贡献越大,向上流动的机会就越多3、文化资本:

包括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程度、格调、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的方式等4、社会资本:

亦称社会关系资源,指一个人所拥有的持久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一种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

100、社区:

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

其活动区域。

101、社区的要素:

人口、地域、文化与组织、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意识

102、社区与社会的关系:

1、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社会不强调“共同”

2、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3、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关系更紧密;

4、社区的功能比社会更为明确和专门化

103、社区的分类1)纵向(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社区的历史演化轨迹来分):

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2)横向(按社区的空间特征是否明显):

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虚拟社区3)空间特征(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元标准划分):

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

104、我国城乡关系:

城乡对立——城乡差异——城乡协调

105、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1. 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的主要特点1)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

2)城乡之间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

3)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能平等。

2.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主要变化1)工农业产品交换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城乡关系的合理化进程。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经济相互作用日趋紧密。

 3)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密切了城乡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