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1228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6套打包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最新小学语文小升初冲刺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

1.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要挟(yào)   测绘(cè)   开凿(záo)      赞叹不已(yǐ)

B. 塑像(sù)    藐视(miǎo)   阻挠(náo)      狂风怒号(háo)

C. 勉强(qiánɡ)  干线(ɡān)   要道(yào)      詹天佑(zhān)

2.照样子,写一写。

①r—R    h—________    e—________    y—________

②安安静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荡来荡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

3.下列各组带横线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锱铢必较      斤斤计较                                       

B. 怒气冲冲    狂风怒号             

C. 精兵简政    聚精会神                                         

D. 喜不自胜    战无不胜

4.“小嘎子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选择句子中“自然”的恰当解释( )。

A. 指自然界                             B. 不呆板                             C. 理所当然                             D. 自然发展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B. “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C. “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D. 《西江月》《清平乐》《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6.选择正确的答案

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 伯牙想要什么,钟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

B.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C. 伯牙每次想到钟子期,钟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

D. 不管伯牙念什么,钟子期都能清楚地听到。

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___;历程中多少挫折,__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__。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使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8.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 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 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善错误      

D. 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9.解释下列词语

①信任            ②降临

10.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

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查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

A. 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 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 小虫子!

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 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11.任选下面的一点,写一句你自己的“名言警句”。

①我爱我的祖国。

②我们爱我们的地球。

12.背一背,填一填。

众人拾柴________。

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

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13.写一写。

                                             辨别方向

       小松鼠迷路了。

       松鼠妈妈把他找回家。

妈妈说:

“你要学会认方向。

早上,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  傍晚,太阳公公从西边落下;树叶密的一边是南,树叶稀的一边是北。

       小松鼠记住了妈妈的话,再也没有迷过路。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松鼠妈妈对小松鼠说了几句话,找出来写下。

(3)选一选。

早上        西边         傍晚     东方

________,太阳从________升起。

________,太阳从________落下。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X射线的发现(节选)

1895年11月8日晚上,伦琴离开实验室回家时想起忘了关电源,便转身回实验室。

忽然,他看到桌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张感光纸。

伦琴知道,感光纸(   )受到光照时,(   )能放出幽幽的冷光。

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

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伦琴注意到放电管外面包着厚厚的黑纸。

“就算是放电管发光,也不会穿透黑纸呀!

”伦琴感到疑惑,“难道说,放电管放出了能穿透黑纸的射线?

”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从那以后,伦琴整天守在实验室中,白天黑夜地反复试验。

他终于发现,放电管确实能放出一种神奇的射线。

这种射线(    )能穿透黑纸,(   )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伦琴把这种奇妙的射线叫做X射线。

其实,早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17年前,法国的克鲁克斯就注意到,照相底片放在放电管旁边会变模糊。

他以为是底片没有包好而漏了光,把这个现象放过去了。

美国的古兹皮德也曾看到,使用放电管后照相底片会发黑,他也没有理会这个现象。

后来,德国的勒纳德观察到在放电管附近出现了冷光,但是他也懒得去理它。

所以,他们都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

(选自《重大发现见证人类前进足迹》,光明日报出版社)

(1).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①伦琴知道,感光纸________受到光照时,________能放出幽幽的冷光。

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

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②这种射线________能穿透黑纸,________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2).“水落石出”的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词语的省略       

C.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4).仔细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穿透”后面的事物能换一下顺序吗?

为什么?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谁差点发现了X射线?

他们为什么和X射线的发现擦肩而过?

三、真情习作

15.题目:

________的对话要求:

在秋风中,树叶和小鸟进行了对话。

请你围绕一个主题,把题目补充完整,也来写一段对话,可以是饭桌上的对话、我和爸爸的对话、燕子和小鱼的对话……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写具体,写生动。

字数25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B

2.H;E;Y;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干干净净;走;走;跳;跳;飘;飘

3.A4.C5.D6.B7.C8.D

9.①相信,相信并加以任用;任随,听凭。

②来到

10.C

11.我是华夏儿女,我庆幸我生在中国!

12.火焰高;百花齐放春满园;地利不如人和

二、阅读理解

13.

(1)3

(2)4句话。

①你要学会认方向。

②早上,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

③傍晚,太阳公公从西边落下。

④树叶密的一边是南,树叶稀的一边是北。

(3)早上;东方;傍晚;西边

14.

(1)只有;才;不仅;还

(2)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3)B

(4)“穿透”后面的事物不能换顺序,因为后面的事物是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排序能显示出X射线的威力很大。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克鲁克斯、古兹皮德、勒纳德差点发现了X射线,他们是因为粗心才和X射线擦肩而过的。

三、真情习作

15.略

最新小学语文小升初冲刺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

1.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要挟(yào)   测绘(cè)   开凿(záo)      赞叹不已(yǐ)

B. 塑像(sù)    藐视(miǎo)   阻挠(náo)      狂风怒号(háo)

C. 勉强(qiánɡ)  干线(ɡān)   要道(yào)      詹天佑(zhān)

2.照样子,写一写。

①r—R    h—________    e—________    y—________

②安安静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荡来荡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

3.下列各组带横线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锱铢必较      斤斤计较                                       

B. 怒气冲冲    狂风怒号             

C. 精兵简政    聚精会神                                         

D. 喜不自胜    战无不胜

4.“小嘎子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选择句子中“自然”的恰当解释( )。

A. 指自然界                             B. 不呆板                             C. 理所当然                             D. 自然发展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B. “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C. “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D. 《西江月》《清平乐》《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6.选择正确的答案

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 伯牙想要什么,钟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

B.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C. 伯牙每次想到钟子期,钟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

D. 不管伯牙念什么,钟子期都能清楚地听到。

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___;历程中多少挫折,__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__。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使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8.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 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 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善错误      

D. 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9.解释下列词语

①信任            ②降临

10.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

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查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

A. 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 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 小虫子!

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 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11.任选下面的一点,写一句你自己的“名言警句”。

①我爱我的祖国。

②我们爱我们的地球。

12.背一背,填一填。

众人拾柴________。

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

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13.写一写。

                                             辨别方向

       小松鼠迷路了。

       松鼠妈妈把他找回家。

妈妈说:

“你要学会认方向。

早上,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  傍晚,太阳公公从西边落下;树叶密的一边是南,树叶稀的一边是北。

       小松鼠记住了妈妈的话,再也没有迷过路。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松鼠妈妈对小松鼠说了几句话,找出来写下。

(3)选一选。

早上        西边         傍晚     东方

________,太阳从________升起。

________,太阳从________落下。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X射线的发现(节选)

1895年11月8日晚上,伦琴离开实验室回家时想起忘了关电源,便转身回实验室。

忽然,他看到桌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张感光纸。

伦琴知道,感光纸(   )受到光照时,(   )能放出幽幽的冷光。

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

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伦琴注意到放电管外面包着厚厚的黑纸。

“就算是放电管发光,也不会穿透黑纸呀!

”伦琴感到疑惑,“难道说,放电管放出了能穿透黑纸的射线?

”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从那以后,伦琴整天守在实验室中,白天黑夜地反复试验。

他终于发现,放电管确实能放出一种神奇的射线。

这种射线(    )能穿透黑纸,(   )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伦琴把这种奇妙的射线叫做X射线。

其实,早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17年前,法国的克鲁克斯就注意到,照相底片放在放电管旁边会变模糊。

他以为是底片没有包好而漏了光,把这个现象放过去了。

美国的古兹皮德也曾看到,使用放电管后照相底片会发黑,他也没有理会这个现象。

后来,德国的勒纳德观察到在放电管附近出现了冷光,但是他也懒得去理它。

所以,他们都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

(选自《重大发现见证人类前进足迹》,光明日报出版社)

(1).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①伦琴知道,感光纸________受到光照时,________能放出幽幽的冷光。

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

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②这种射线________能穿透黑纸,________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2).“水落石出”的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词语的省略       

C.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4).仔细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穿透”后面的事物能换一下顺序吗?

为什么?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谁差点发现了X射线?

他们为什么和X射线的发现擦肩而过?

三、真情习作

15.题目:

________的对话要求:

在秋风中,树叶和小鸟进行了对话。

请你围绕一个主题,把题目补充完整,也来写一段对话,可以是饭桌上的对话、我和爸爸的对话、燕子和小鱼的对话……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写具体,写生动。

字数25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B

2.H;E;Y;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干干净净;走;走;跳;跳;飘;飘

3.A4.C5.D6.B7.C8.D

9.①相信,相信并加以任用;任随,听凭。

②来到

10.C

11.我是华夏儿女,我庆幸我生在中国!

12.火焰高;百花齐放春满园;地利不如人和

二、阅读理解

13.

(1)3

(2)4句话。

①你要学会认方向。

②早上,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

③傍晚,太阳公公从西边落下。

④树叶密的一边是南,树叶稀的一边是北。

(3)早上;东方;傍晚;西边

14.

(1)只有;才;不仅;还

(2)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3)B

(4)“穿透”后面的事物不能换顺序,因为后面的事物是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排序能显示出X射线的威力很大。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克鲁克斯、古兹皮德、勒纳德差点发现了X射线,他们是因为粗心才和X射线擦肩而过的。

三、真情习作

15.略

小学语文小升初冲刺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辨字组词。

镜________   朴________   察________  毫________   训________   架________

境________   补________   查________  豪________   驯________   驾________

2.给加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

掩耳盗铃

A. 遮蔽,遮盖                             

B. 不付出代价的                             

C. 陈述,说明

3.下面四句诗朗读节奏从意义上划分正确的一句是(   )

A. 一道残阳/铺/水中         

B. 半江/瑟瑟/半江/红         

C. 可怜/九月初三/夜         

D. 露似真珠/月似弓

4.请选出下列的成语主人公搭配正确的一项(   )

A. 望梅止渴——刘邦        

B. 乐不思蜀——刘禅        

C. 指鹿为马——赵构        

D. 韦编三绝——老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语文对他特别感兴趣。

             

B. 奶奶对我是那么的爱戴。

             

C. 小红有一条红领巾。

6.选择正确的词语搭配。

风(  )  桃(  )  飞(  )  冰(  )

A. 雪   筝   舞   花                      

B. 筝   花   舞   雪                      

C. 筝   花   雪   舞

7.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正确的排序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①⑤②⑧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⑤③④②①                       D. ⑤④②③①

8.照样子,写句子。

 

(1)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

(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________像________。

(3)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改为“被”字句)

9.语文游乐园

   傻女婿跟着妻子去岳母家探望,岳母端出一盘柿子招待女婿。

傻女婿拣了一个大而生的柿子送进口里。

他的妻子在后房看了很伤心,叹了口气说:

“苦啊!

”傻女婿在前厅接话,“苦倒不苦,只是有点涩。

想一想:

妻子所说的“苦”与傻女婿所说的“苦”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

10.背诗词,填空。

  

(1)陆游在他写的《卜算子·咏梅》中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写出了梅花只愿播撒芬芳,却不与百花争春的气节,也体现了作者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

毛泽东在他写的《卜算子·咏梅》中,用“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既表现了梅花的不畏严寒、坚贞俏丽,又象征出革命者面对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

(2)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喜爱梅花。

除了这两首《卜算子·咏梅》,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词?

请在下面默写两句。

11.《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

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_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

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

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

“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

”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请你写出“兴许”的两个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花开花落________、________。

(3)哪句话概括了这段的意思?

(4)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

A.完;         B.死亡;         C.所有的。

②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____

A.开始;        B.最初;        C.用法跟“才”相同。

13.读一读,想一想。

                                           颜琛(chēn)拒不见师

    孔子非常喜欢他的学生颜琛。

一天,他叫颜琛到他那儿去。

颜琛来到窗前,只听见孔子正和一位长者谈话。

孔子说:

“这孩子是有点聪明,可是没有苦学精神,我不指望他成大才……”颜琛再也听不下去了,留下一句“三年以后再会”就不辞而别。

    ​颜琛回到家里,整日闭门不出,埋头苦学。

一晃一年过去了,老师要来见他,他叫家里人说他不在家。

颜琛更加发愤读书。

眨眼又一年过去了,老师又来看他,他叫家里人说他生病了,不能见客。

颜琛更加勤奋学习。

不觉又是一年,老师又来了,他忙出去迎接,并请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