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1814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docx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题(130)

《苏武传》练习

1、班固,东汉著名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体____________史,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____________”为“志”,取消“世家”并入“____________”,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

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____________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

浞()野侯阏氏()()左伊秩訾()旃()羝()去()

辇()雍()棫()阳宫劾()大不敬斧钺()汤镬()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因厚赂单于(    )(    )

(2)幸蒙其赏赐(    )

(3)以货物与常(    )(4)蹈其背,以出血(    )

(5)汉亦留之以相当()(6)皆为陛下所成就()  

(7)我丈人行也()  (8)独有女弟二人()

(9)虞常果引张胜 ()(10)恐前语发()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

(3)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5)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6)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

5、选出与例句“何久自苦如此!

”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A.单于壮其节B.空以身膏草野C.反欲斗两主D.单于愈益欲降之

6、选出与例句“惠等哭,舆归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A.天雨雪B.杖汉节牧羊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羝乳乃得归

7、选出与例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句式不同的一句()

A.见犯乃死,重负国B.皆为陛下所成就

C.武留匈奴凡十九岁D.为降虏于蛮夷

8、选出与例句“何以女为见?

”句式相同的一句()

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B.子卿尚复谁为乎?

C.非汉所望也D.皆为陛下所成就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C.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D.单于视左右而惊

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1、选出与例句“蹈其背以出血”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空以身膏草野B.以状语武C.如惠语以让单于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12、选出与例句“臣乃敢献璧”中的“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羝乳乃得归

C.乃幽武,置大窖中D.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13、选出与例句“欲因此时降武”中的“因”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C践华为城,因河为池D.君因我降

14、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2)武曰:

“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4)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5)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6)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7)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

《张衡传》练习

《张衡传》作者,字,时期历史学家。

是(史书名)的作者。

该书是一部记载时期历史的史书(体例),主要记述了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间共195年的史事。

“二十四史”之一。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衡少善属文(                         )2、游于三辅(                         )

3、观太学(                         )4、而无骄尚之情(                         )

5、连辟公府不就(                         )

6、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7、衡善机巧(                         )

8、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

9、遂乃研核(                         )

10、妙尽璇机之正(                         )

1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

12、衡下车(                         )

13、称为政理(                         )

14、视事三年(                       )15、上书乞骸骨(                         )

二、解释下列各组中的一词多义。

因入京师(         )十年乃成(        )

因以讽谏(            )衡乃诡对而出(            )

伺者因此觉知(        )

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三、通假字。

员径八尺()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傍行八道()形似酒尊()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5、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6、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7、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9、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10、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1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1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1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5、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廉颇蔺相如列传》关键字词测试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遗:

书:

易:

2、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

见:

3、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窃:

走:

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幸于:

结:

5、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束:

6、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质:

幸:

脱:

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均:

许:

负:

曲:

8、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

奉:

9、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完:

10、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示:

美人:

左右:

11、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前:

瑕:

指示:

12、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因:

却:

倚:

上:

13、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负:

空言:

1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布衣之交:

15、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故:

逆:

16、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

修敬:

17、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列观:

倨:

以:

18、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睨:

1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谢:

固:

案:

20、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度:

特:

佯:

21、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舍:

传:

2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衣褐:

怀:

径道:

2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约束:

2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诚:

见欺:

间:

25、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就:

唯:

孰:

26、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嘻:

引:

2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因:

厚:

28、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卒:

归:

29、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使使:

30、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望:

31、秦御史前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书:

32、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因:

33、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刃:

靡:

34、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怿:

35、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顾:

36、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寿:

37、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竟:

加:

38、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盛:

39、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以:

40、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徒:

上:

41、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素:

羞:

42、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

辱:

43、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列:

44、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已而引:

45、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去:

所以:

徒:

高义:

4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且:

47、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肖:

48、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固:

孰与:

49、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廷:

叱:

50、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驽:

5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顾:

念:

以:

5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

后:

5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

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练习

一、《望海潮》 

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雨霖铃》 

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 ,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下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雨霖铃》词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 《雨霖铃》词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⑴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 “                           ,                       ,                              ”。

  

⑵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是 “                              ,                         ,                                ”。

 

⑶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                             ,                        ,                                ”。

⑸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 “                                     ,                                      ”。

 

⑹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 “                                      ,                                    ”。

 

四、《定风波》 

1、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 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                                                          。

”  

2、词中的“                                               ,                   ,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3、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

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词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 

2、有这样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 。

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

  

3、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词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几是句直抒胸臆, 选用“看吴钩”“拍栏杆”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并且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5、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同时作者在这里用典故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6、词人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表明全首词核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

 词人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

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8、下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感伤 。

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词中写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 ,感慨历 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词中赞扬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的刘裕在京口率军北伐,气吞胡虏,建立刘宋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词中写元嘉年间, 宋文帝好大喜功, 草草出兵,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逃典故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用典抒情,咏叹当时南宋近事。

   

4、词中写词人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回忆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也是以此来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

  

5、词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故来写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南宋政府不图恢复, 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是宋室臣民的现实,用典抒情,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6、词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是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

   

七、《醉花阴》 

1、形容人极度相思,惆怅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八、《声声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组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2、词中说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                            ,                          。

”  

3、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              __           ,           、        __      !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5、声声慢》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句,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