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作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1816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6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选修一 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一 作业.docx

《选修一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一 作业.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一 作业.docx

选修一作业

专题一梭伦改革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根据你所了解的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雅典的社会状况,你认为梭伦上台后应主要解决的一对矛盾是A.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的矛盾D.雅典与希腊其他城邦的矛盾

2.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

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政治前提是(  )

A.雅典是城邦小国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3.下图反映了雅典某一阶级派别的主要经营形式,该派别的主张是

①反对贵族特权 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③主张实行激进的社会改革 ④主张大力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

4.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

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力的要求

5.古代雅典各阶层解决贵族制下社会危机的尝试中,对于雅典走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但又不能化解社会矛盾的尝试是(  )。

A.建立僭主政治B.制订成文法C.武装暴动D.建立社会保障体制

6.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B.将雅典的民主推向新阶段

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D.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7.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残酷的剥削和政治上无权导致平民与贵族的阶级矛盾激化

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C.西部邻居麦加拉乘机夺取雅典的出海门户萨拉米岛

D.梭伦走上政治舞台,当选首席执政官

8.梭伦通过改革而确定的实际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是(  )

A.公民大会B.“四百人会议”C.公民陪审法庭D.贵族长老会议

9.梭伦执政后,非常重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双耳陶瓶(见右图)上的画面描绘了当时阿提卡地区(  )

A.海外贸易的盛况B.收获橄榄的场景C.手工工场的生产D.灌溉系统的发达

10.古代雅典陶瓶中有一幅画,画面真实地记录了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少年积极学习手工技艺的场面。

梭伦积极提倡这些少年学习手工技艺,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B.打击工商业奴隶主的势力C.促进雅典工商业的发展D.改变雅典社会的产业结构

11.梭伦改革后,直接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所需公民群体形成的措施有①颁布《解负令》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④设立四百人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12.之所以说梭伦改革的一系列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为雅典贵族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依据是

①限制了贵族土地财产的扩展 ②壮大了平民的经济实力 

③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实力 ④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3.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

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A.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B.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实力

C.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D.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14.现代共和巨擘麦迪逊说:

“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

所以,民主政体将限于一个小小的地区,共和政体能扩展到一个大的地区。

”以下各项中,不符合“共和”理念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B.古代雅典的民主制C.法国的民主共和制D.代议制

15.伯里克利说: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

”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民主的广泛性B.决策的科学性C.程序的复杂性D.公民集体参政

16.梭伦改革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下列能使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措施有(  )

①“解负令”的颁布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③“四百人会议”的建立 ④公民大会最高权力的恢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

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

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的地位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18.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梭伦以财产多少为依据,将城邦公民划分为四大等级,其中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①公民大会 ②“四百人会议” ③陪审员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19.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20.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使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缓解,稳定了社会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约在公元前7世纪,雅典的贵族政治开始确立。

贵族制与君主制不同,它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建立了集体统治的观念。

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任期10年。

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

材料二 至公元前7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愤愤不平,雅典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材料三 希波战争之后,希腊奴隶制经济迅速繁荣,特别是雅典,它利用希波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海军力量,控制了大多数希腊城邦,从而掌握了海上霸权。

这就为其商品生产的原料市场等方面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农业也卷入商品货币经济之中,把葡萄和橄榄制成酒和油外销,而国内居民粮食的2/3依靠进口。

——罗静兰《古希腊文化史纲》

请回答:

(1)雅典的贵族政治对民主政治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由此看出贵族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6分)

(3)据材料三回答经济发展与梭伦改革的关系。

(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

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

……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

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

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

梭伦又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

(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

(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

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以上均是梭伦的诗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12分)

 

(2)从梭伦的自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改革体现了怎样的理念?

(3分)

 

24.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强盛开辟了道路。

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张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请从政治、历史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8分)

(2)材料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内容?

其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

这项改革措施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梭伦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4分)

专题二商鞅变法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2.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3.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  )。

①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③改革的性质完全相同 ④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A.封建王权的强化B.土地数量的减少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5.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①新兴地主阶级 ②自耕农阶层 ③奴隶主阶级 ④商人阶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6.春秋时期,赵简子说: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县的地位比郡高 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③县的出现比郡早 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强化对基层民众管理与统治的是(  )。

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B.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C.废除分封,实行县制D.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8.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外,还有

A.增加政府收入B.提高军队战斗力C.严格控制人民D.打击贵族势力

9.商鞅在变法中实行奖励军功的措施,该措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军功地主在地主等级中的地位上升B.秦军的战斗力日益提高

C.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D.秦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10.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

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

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

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

11.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12.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国人必须严格执行。

这一规定①阻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 ②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

③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 ④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3.《史记·商君列传》载: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这主要是商

鞅变法(  )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4.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

之所以“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主要是因为

A.变法彻底B.赢得民心C.与时俱进D.仁义致远

15.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

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16.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 ②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吴起废除贵族特权的方法是“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商鞅废除贵族

特权的方法是按军功授爵。

最终“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而吴起死后其法遂败。

据此判断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是

A.意志坚定,决不动摇B.国君的大力支持C.考虑周详,讲究策略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18.恩格斯说:

“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

制的革命。

”商鞅变法中能够说明上述这种观点的是(  )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努力耕织的人

C.奖励征战中立军功的人D.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

19.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

主要原因是(  )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20.《史记》评商鞅变法时说: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  )。

1奖励耕织 

2奖励军功 ③燔诗书而明法令④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中国古代的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请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

(1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

其後民莫敢议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孝公十二年之制。

数年之间,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食货》

材料四 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

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

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

“嗟乎!

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

”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

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盐铁论·非鞅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8分)

(3)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

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

(5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的诗歌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

说明能够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主要措施。

(5分)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举措?

对秦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6分)

(3)两个改革者的命运都令人叹息,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家到国外游历,但人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

你认为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

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

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

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

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

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

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3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

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4分)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分)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④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透过右图能获知北魏(  )

①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 ②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 ③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 ④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A.①②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3.下列有关宗主督护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组织 ②宗主的职责是督护农民纳税服役 ③它贯

穿北魏历史的始终 ④它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

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5.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①它

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B.推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D.迁都洛阳

7.孝文帝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各宜深戒。

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他这样做有利于

①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过程 ②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 ③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④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对北魏实行均田制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稳定了农民的生活B.开垦的荒地增多

C.根除了土地兼并现象D.促进了经济发展

9.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使农民成为国家编户齐民的措施是(  )

A.宗主督护制B.三长制C.保甲制D.租调制

10.北魏孝文帝强令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民族融合B.实现民族同化

C.完成鲜卑封建化D.巩固对黄河流域统治

11.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  )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B.鲜卑与汉族地主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彻底消失D.落后的民族终将被强大的民族代替

12.北魏孝文帝

注重对社会习俗的改革,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严格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B.宣布与汉族同源,要求鲜卑族使用汉姓

C.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修订官制礼仪D.仿照汉族习俗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样式

13.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

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4.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  )。

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B.将荒地

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

C.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与无地农民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15.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吏治腐败,民怨沸腾。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  )

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

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为

田开阡陌封疆,……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

——《魏书·食货志》

(1)据材料,分别归纳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其共同作用。

(10分)

 

(2)材料二中受露田指均田制,为了保持土地的肥力实行休耕,还鼓励到地多人少的地方开荒。

据材料归纳两次改革内容的共同点。

(8分)

17.(22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

东汉初年,活动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随着北匈奴势力衰耗,鲜卑开始连年出兵攻击北匈奴。

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