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2304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docx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高压氧科

 

前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编制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的通知»(质

检特函【2006】71号)文件的要求,为规范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工作,提高企业应

急救援预案的编写质量,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组织人员会同有关单位编

制完成了«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本指南共分13章,要紧由总那么、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单位资源和安全基础条件、

危险辨识与灾难后果推测、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现场恢

复、保证措施、预案编制治理和更新、事故调查等内容组成,其中危险辨识与灾难后果推测,

预警和预防措施,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是本预案指南的技术基础。

本指南较为详尽地叙

述了企业应急治理所应采取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路线,阐述了企业如何建立医用氧舱事故专

项预案、确立企业应急治理体系的问题。

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多年医用氧舱事故应急救援的体会,借鉴了国内外

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并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专家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指南要紧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也可用于基层技术人员应急救援工作时

借鉴和参考。

使用单位应在编制专项预案,开展应急工作时,考虑自身应急资源情形,结合

实践,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指南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负责治理和说明。

本指南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负责起草。

参加起草的人员有李光海。

本指南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吴旭正、石少华、刘牧玲负责统稿,

郭元亮主审。

由于应急事业的不断进展,编者水平所限,本指南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在使用本指南过

程中,如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以

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1总那么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畴

1.4工作原那么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2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岗位职责

2.3相关操作岗位职责

3单位资源和安全基础条件

3.1单位自然概况

3.2医用氧舱设备差不多情形

3.3救援资源

4危险辨识与灾难后果推测

4.1医用氧舱安全状况分析

4.2医用氧舱危险源分析

4.3医用氧舱危险辨识与灾难后果推测

5预警和预防机制

5.1预警措施

5.2预防措施

5.3信息采集和预警启动

6应急响应

6.1现场处置

6.2事故发生后的内部报告程序

6.3事故确认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6.4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6.5事故监控措施

6.6事故现场的保卫与人员疏散

6.7应急救援中的医疗措施

6.8爱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预备和规定

6.9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

7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

7.1事故判定

7.2应急技术方案

7.3应急技术方法

7.4应急技术采纳后的成效判定

8现场复原

8.1应急救援中止条件

8.2现场清理和复原

9保证措施

9.1通信与信息保证措施

9.2救援装备和物资保证

9.3应急队伍保证

9.4经费保证

9.5培训与演练

9.6执行的法律规范

9.7其他保证

10预案编制、治理和更新

10.1预案编制一样步骤

10.2预案编制的格式要求

10.3应急预制的制订与公布

10.4预案改进

10.5预案修订

10.6预案上报

10.7监督检查

11事故调查

11.1事故现场的爱护

11.2事故调查的一样工作程序

11.3情形调查

11.4资料调查

11.5现场调查

12附那么

12.1名词术语

12.2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刻

12.3制定与说明

13附件

13.1相关的图表

13.2外部机构通信联络方式(可用表格)

1总那么

1.1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医用氧舱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企业提升应对医用氧舱事故的能力,

及时操纵和排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缺失,爱护人民生

命安全和社会稳固,特制定本指南。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治理工作

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1.3适用范畴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医用氧舱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也适用于基层技术人员进

行应急工作时借鉴和参考。

1.4工作原那么

1.4.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始终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职员

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缺失。

1.4.2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预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晰

事故特点、类型、缘故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

对、立足自救。

1.4.3统一领导,分级治理。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和谐处

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

急治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1.4.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

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4.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加强重大危险源治理,

做好事故预防、推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预备、预案预备、物资和经费

预备、工作预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将日常治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职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使用单位应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由总指挥、应急办公(值班)室、现场指挥

部、专家技术组组成。

现场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通信联络组、戒备保卫组、医疗抢救组、

后勤保证组、善后工作组等部门,其中总指挥应由单位的要紧责任人担任。

发生紧急事件时,

现场指挥部在总指挥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见图1。

图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2.2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岗位职责

(1)组织制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和谐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应急求援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设立的办公室、戒备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抢救组、后勤保证组、

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内部机构的工作职责及各级人员的职责;

(7)特种设备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负责爱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同意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2.3相关操作岗位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岗位职责

(2)现场指挥部人员岗位职责

(3)抢险救灾人员岗位职责

(4)戒备保卫人员岗位职责

(5)医疗抢救人员岗位职责

(6)后勤保证人员岗位职责

(7)通信联络人员岗位职责

(8)善后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3单位资源和安全基础条件

3.1单位自然概况

3.1.1性质、隶属关系、地理位置、占地面积。

应明确单位的性质、隶属关系、地理位

置、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与数量,纵、横距离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

医用氧舱建成投入

使用时刻,重大修理改造内容和时刻。

3.1.2医用氧舱治疗规模、进舱人员数量。

3.1.3医用氧舱治疗工作流程。

3.1.4医用氧舱及配套设备平面布置图。

3.1.5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及道

路交通示意图。

3.1.6消防设施配置图。

3.1.7医用氧舱工作人员配备情形。

3.2医用氧舱设备差不多情形

3.2.1医用氧舱类别。

3.2.2医用氧舱规格,要紧技术参数。

3.2.3医用氧舱要紧配套设备。

3.3救援资源

3.3.1人力

应急救援指挥部和下设的各个应急救援机构的成员和氧舱科室的全体职员,须全部进行

过内部应急救援的相关培训和实地演练,医用氧舱操作爱护治理人员应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上岗证。

启动«预案»后,所有人员能够迅速依照岗位职责投入到救援工

作中。

3.3.2装备

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配备差不多的技术装备如:

交通运输工具、灭火器材、防毒面具、应

急电源有效、可靠的通信线路,应急号码列表,手提扩音器等。

4危险辨识与灾难后果推测

4.1医用氧舱安全状况分析

依照本单位在用医用氧舱的使用情形,结合地点质监部门年度安全检查情形以及整改工

作,分析本单位在用医用氧舱的安全现状。

4.2医用氧舱危险源分析

危险源是指医用氧舱中能造成人身损害、设备及财产受缺失的各种危险因素。

这种危险

因素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随着各种因素的不断改变而变化的。

医用氧舱是医疗机构对

病人进行治疗所使用的医疗设备,导致突发事件的危险源要紧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

安全行为。

(1)设备因素。

医用氧舱按加压介质可分为医用空气加压舱和医用氧气加压舱。

设备主

要包括:

氧舱壳体、耐压部件、加减压系统、供排氧系统(医用空气加压舱)、电器系统、空

调系统、温度及氧浓度监测系统、安全附件、通信系统、安全连锁装置等系统、部件和配套

设备。

这些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危险源显现。

(2)人员因素。

包括医护人员、医用氧舱使用治理人员、患者等,其不安全行为是医用

氧舱突发事件的重要致因。

许多危险确实是在诊断、操作、安全意识淡薄和治理失误过程中不

知不觉埋伏下来,最终导致突发事件。

正确分析医用氧舱要紧事故特点,辨识各种危险源,找出突发事件导致事故的临界状态,

迅速采取行动、切断事故进展的链条,使突发危险从事故的临界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是防止

突发事故发生并酿成灾难的关键。

4.3医用氧舱危险辨识与灾难后果推测

医用氧舱使用单位依照下述项目和各单位依照自身状况补充的项目对本单位医用氧舱

进行危险辨别与灾难后果推测后,应详细描述事故特点,并依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

缺失情形的程度划分来确定危险等级。

4.3.1起火危险的识别

(1)舱内装饰隔层、地板、柜具的构架及面板,床、椅的包覆面材料阻燃性能不合格,

舱内导线触头失效、导线绝缘失效,导静电装置失效以、水灭火装置失效及患者携入可燃物

等,可能造成舱内起火;

(2)舱体防静电装置失效,舱外电气爱护装置失效,供氧系统泄漏并沾染油脂等,可能

造成舱外起火。

4.3.2造成人员损害的危险识别

(1)医用空气加压舱壳体的泄漏、断裂,观看窗破裂使人员受伤或可能使降压速率过快,

从而对治疗人员产生何种阻碍;

(2)医用空气加压舱舱门、递物筒采纳快开门式外开门的安全连锁装置锁定和复位失灵

及其上的压力表失灵,是否会导致带压开启,从而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

4.3.3其他危害因素的危险识别

(1)舱体泄漏率和管路泄漏率超标的阻碍;

(2)储气罐、气液分离器、空气过滤器、空压机故障、被污染的阻碍;

(3)应急排气阀失灵的阻碍;

(4)个别安全附件失效的阻碍;

(5)消声器失灵对环境的阻碍;

(6)氧源的纯度、洁净度、供氧压力的变化和吸排氧装置损坏对舱内人员的阻碍;

(7)测氧仪、氧气流量计、氧源压力表、供氧压力表发生故障对设备正常使用产生的影

响;

(8)渐开式阀门、截止阀发生故障的阻碍;

(9)对讲通信系统和应急呼叫装置发生故障的阻碍;

(10)应急电源装置失效、氧舱接地装置失效、氧舱生物插座内外连接不通或绝缘失效、

氧舱设备对地漏电流不符合要求、氧舱设备不同的接地系统的阻抗超标产生的阻碍;

(11)进入氧舱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可能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阻碍。

(12)操舱人员未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舱引起的各种偏差和状况对舱内人员和设备产生

的阻碍。

5预警和预防机制

5.1预警措施

5.1.1医用氧舱使用科室应对医用氧舱的各类危险源实行安全监控,及早发觉可能产生

事故的隐患并采取预警措施。

5.1.2医用氧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监督各部门、各岗位落实安全监测、监控和预警措

施。

5.2预防措施

5.2.1医用氧舱单位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验收检验合格的氧舱。

在投入使

用前,核对通过审查鉴定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修理说明,监督检验

证明等文件,并取得当地质量技术监监督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

建立完善的医用氧舱安全

治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认真实施。

实行科学治理、规范使用、精心检查,定期分析

医用氧舱的安全状况,及时发觉、排除危险源。

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加强对治理人员和操作

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保证医用氧舱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爱护治理人员必

须持证上岗,在医用氧舱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医用氧舱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5.2.1.1安全治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技术档案治理制度;

(2)操舱登记制度;

(3)设备检查制度;

(4)设备爱护治理制度;

(5)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6)设备定期报检制度;

(7)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含病人进舱安全须知);

(8)隐患整改和分析制度;

(9)救援装备和物品治理制度;

(10)其他制度。

5.2.1.2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医用氧舱使用科室主任岗位职责;

(2)医用氧舱使用科室高压氧大夫岗位职责;

(3)医用氧舱使用科室高压氧护士岗位职责;

(4)医用氧舱爱护治理人员岗位职责;

(5)医用氧舱操舱人员岗位职责;

(6)其他相关科室及人员的岗位职责。

5.2.1.3通信治理

(1)建立救援机构及相关人员通讯录;

(2)建立完善的外部应急支援通录。

5.2.1.4对病人的安全教育

(1)病人须知;

(2)标志线和警示提醒语;

(3)应急。

5.3信息采集和预警启动

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并逐步完善医用氧舱各组成系统、部件和

配套设备的动态监控,充分发挥医用氧舱操舱人员、医用氧舱爱护治理人员及医用氧舱使用

科室的其他高压氧治疗工作人员等一线人员的作用,及时发觉事故隐患,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排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现场工作人员发觉事故症候或专门情形,应赶忙逐级上报(专门

情形能够越级报告),接到报警后,总指挥应组织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综合分析研究各种信

息,行使是否启动预案的决策权。

6应急响应

6.1现场处置

当有专门情形发生,现场在岗人员应在第一时刻作出相应处置。

6.2事故发生后的内部报告程序

在第一时刻进行处置的同时,应按照医用氧舱使用单位规定的内部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6.3事故确认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突发事件情形报告后,第一要对现场事故危害情形进行初始评估,

并赶忙组织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差不多情形做出确认。

包括确认事故地点、

事故形式、事故类型、阻碍范畴、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情形等,分

析操纵事故和应急救援的流程及技术要求,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难,提出防范

措施、紧急处理措施以及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

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

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先期处置的同时,关于无法操纵

事故状态,需要救援时,应在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实施救援预案,并逐级上报,要求启

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6.4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医用氧舱发生事故后,使用单位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按照国家特种设备事故报告

的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当地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治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职责的部门和相应应急指挥中心等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发生地点及

时刻(年、月、日、时、分);设备名称;事故特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经济缺失以及事故概况。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依照事故进展情形,还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做好交通、医疗、通信、气象、物资、环保、

治安等工作。

6.5事故监控措施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启动预案的同时,动态跟踪事态进展,及时把握、监控、判定事故所

造成的危害程度、范畴,了解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操纵,是否有扩大危险趋势。

依照现场情形

分析,当确认依靠自身应急救援能力无法完成救援任务时,赶忙报告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和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求支援,实施社会救援。

6.6事故现场的保卫与人员疏散

事故发生后,戒备保卫组赶忙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爱护和戒备,迅速组织乘客和现场

人员撤离事故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

重点保证顺畅实施救援,

包括交通管制,救援队伍、物资供应、伤员进出,人员疏散,宣布戒备开始和撤消步骤。

故现场应当开创应急抢险人员和急救车辆出入的专用通道和安全通道。

6.7应急救援中的医疗措施

预案启动后,应急医疗抢救组应当依照预案规定积极跟进救援,为受伤人员提供及时的

现场医疗救治和受惊人员的心理抚慰,对受伤较重人员,要依照伤情及时提供座椅、担架、

开水、药品、棉衣等关心,适时进行转移治疗。

对危重伤病人员应当赶忙转移至相应的医疗

科室,或联系邻近医院急救中心和120,要求支援救助。

6.8爱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预备和规定

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管急预案的规定,装备齐全的各种安全防护用

品和安全设备、设施,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挥,按照要求进入和撤离现场。

按照预案规

定,正确使用救援装备和急救物品。

在各种情形下能够依靠现有的资源和不断补充完善的应

急抢险救援装备,熟练地开展应急救援、自救和互救。

6.9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

6.9.1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公布程序和原那么。

(1)媒体报道工作由总指挥指定通信联络组专人负责。

按照适时准确、正确引导、注重

成效、遵守纪律的原那么进行。

(2)应急过程中及时向公众及媒体公布事故应急救援信息,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6.9.2要求有关部门或救援队伍关心程序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动态跟踪事态进展,依照事故现场需要,及时

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当地政府依据有关规定调动,征用有关单位人员、物资、器材、场

地,实施社会救援。

社会救援力量包含公安、消防、医院、武警、部队等部门和单位,以及相关技术支持单

位,如医用氧舱设计制造安装单位、临近的医疗机构和一样社会公众单位等等。

7应急作业技术

7.1事故判定

医用氧舱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先期处

置,并及时上报,通知相关科室和应急救援机构的人员到达现场,摸清现场情形。

7.2应急技术方案

依照危险源的分布,可能引发事故的现场情形,判定事故灾难扩展的趋势,使用所需的

检测技术和装备,制定操纵事故进展,实施应急救援的程序和措施方法。

7.3应急技术方法

医用氧舱使用单位依照实际情形编制应急人员采纳的具体应急技术方案,技术方案的重

点应突动身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该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机、用什么装备和手段、干什

么、如何干等具体问题。

7.3.1重大事故应急技术

7.3.1.1舱内发生火灾时所应采取的应急技术方案

(1)舱内人员应采取如下操作步骤:

①舱内发觉烟火,应赶忙用舱内灭火器材灭火,同时向舱外人员报警;

②停止吸氧,配合舱外打开舱内泄压阀;

③治疗舱和过渡舱同时使用时,要迅速关闭两舱的中间门,防止火灾扩大化;

④舱内人员平复处事,不要挤在舱门口,幸免开门时受阻或受伤。

(2)舱外人员应采取如下操作步骤:

①迅速打开氧舱排气阀和应急泄压阀;

②迅速关闭向舱内供氧、供气阀门和电源。

启动水喷淋灭火系统,

有应急呼吸系统的,应打开舱内应急面罩呼吸系统,通过面罩向舱内人员供空气,以防

止舱内人员窒息;

③打开舱门,扑灭余火,救出舱内人员,组织抢救;

④爱护现场,如实向上级机关报告。

7.3.1.2舱外发生火灾时所应采取的应急技术方案如下:

(1)舱外发觉烟火,应赶忙用灭火器材灭火并报警;

(2)操纵火势,防止氧舱系统受到破坏;

(3)尽可能保证氧舱正常运行;

(4)灭火后,将舱内人员放出,组织抢救;

(5)爱护现场,如实向上级机关报告。

7.3.2较大事故应急技术

7.3.2.1舱内人员发生较大事故

(1)操作人员赶忙按操作规程,打开氧舱;

(2)将舱内人员救出;

(3)组织抢救;

(4)舱内人员应保持平复,确保施救工作顺利进行;

(5)爱护现场,如实向上级机关报告。

7.3.2.2舱外人员发生较大事故

(1)舱外未受阻碍的工作人员进行抢救;

(2)按操作规程,打开氧舱;

(3)将舱内人员救出;

(4)组织抢救;

(5)舱内人员应保持平复,确保施救工作顺利进行;

(6)爱护现场,如实向上级机关报告。

7.3.3一样事故应急技术

(1)日常爱护检查时发觉事故;

(2)发觉一样事故必须尽快修复。

7.4应急技术采纳后的成效判定。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指挥部采纳多种方式动态跟踪了解,把握抢险救援进展

和应急技术方案有用成效,一样情形都能够严格依照«预案»规定开展应急救援,顺利完成

应急救援任务。

万一发生专门情形,危险事态操纵不利,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向当地和省级

质量技术监督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必要时,申请启动地点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相

关应急预案。

每次演练和实际采纳应急作业技术之后,应及时认真总结、改进,并将全部材料归档。

8现场复原

8.1应急救援终止条件

医用氧舱使用科室所有人员已撤离、疏散;受灾人员差不多得到安抚,受伤人员获得妥善

救治和处理,重要财产已进行必要爱护;对事故现场、应急人员和周边群众已采取有效防护

措施;事故所造成的各种危险已被排除,并无继发可能;事故现场及其周边得到了有效操纵,

对环境爱护、公众安全、社会稳固等的阻碍差不多排除或降至最小程度。

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符合上述应急终止条件,并选择适当终止时机,报总指挥批准应急

终止,下达应急终止通知。

8.2现场清理和复原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做好医用氧舱的全面检查。

医用氧舱在重新投入使

用之前,必须由具备A5资格的生产厂家经全面检查并进行大修,在排除所有事故隐患后,

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内容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并验收检验合格后,经应急救

援指挥部总指挥审核同意后,方可复原工作。

检验不合格,存在严峻事故隐患、无改造、维

修价值,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治理部

门办理注销。

应急工作终止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组织分析、评估本次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体会教

训,提出改进建议,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9保证措施

9.1通信与信息保证措施

保证报警、通信器材完好,保证信息渠道24小时畅通。

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