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37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语言文字运用句法篇含高考题和最新模拟题含答案与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

句法篇

【考纲明确】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总的要求: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表达应用E”的六个考点是: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如: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点一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真题体验】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2019·全国卷Ⅲ)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欲求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B.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C.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2.(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答:

                                       

                                         

                                         

3.(2017·浙江高考)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

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3分)

例句:

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答:

                                       

                                         

                                         

4.(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要求:

不得改变原意)(3分)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考点

内容

选用句式:

将在语言表达连贯中分析,本篇不再分析。

变换句式:

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否定句与肯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选用和变换为主。

仿用句式:

主要考查语言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

修辞:

考查重点是对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正确及有意识的运用。

考查

形式

本考点多为主观题。

①变换句式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变换较为多见。

简答题,4~6分。

②仿用。

a.一般是在一个特定的语段内根据要求进行填空式仿写;b.根据所仿语句另选话题仿写;c.给出例句和材料进行材料重组式仿写。

③修辞。

多见简答题形式。

a.单考修辞,或与仿写句式相结合;b.试题要求分“明示”(明确提出要求)和“暗含”(未明确提出相关要求,但例句中暗含相应的要求)两种。

趋势

分析

2020年对本考点的考查会更灵活,会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压缩语段等考点综合考查。

【考点名片】

【基础演练】

题组1仿用句式

【特定语段内填空式仿写】

1.(2018·石家庄模拟)仿照示例,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帆因船只而存在,而船也因有了帆的扬起,才多了动力,少了阻碍;烛因黑暗而存在,而黑暗也因有了烛的照耀,才多了些希望,少了些迷茫;                  

                                       。

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结合课本的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文字,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性是有缺点的:

祥林嫂因信奉封建迷信而深受其害,最后在心灵的恐惧和煎熬下死在祝福的爆竹声中;别里科夫                                    

         ;玛蒂尔德                            

                       。

【微方法】

这类题,无论是把要仿写的句子放在文段中间还是结尾(放在中间的叫嵌入式仿写,放在结尾的叫续写式仿写),解答时都要注意:

①审题干对象,尤其是审隐性要求,即它的上文或上下文,所有的句式、修辞及内容等要求都蕴含在这里面,这是审题的重点所在。

②仿出的句子不仅在句式、修辞、内容、用语、情感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与上下文保持一致,更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照应、连贯,语境要一致。

【另选话题仿写】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

要求:

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答:

                                       

                                         

                                         

2.依照下面的句子,另选话题,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如果说祖国是一只远航的征船,我的笔就是一支用力向前划的桨。

答:

                                       

                                         

                                         

【微方法】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审清例句的句式特点,仿句要与例句的句式保持一致。

②分析例句的修辞特点,仿句的修辞手法要与例句的保持一致。

③看清题目要求,仿写是另立话题还是顺着原先的话题。

④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材料重组式仿写】

依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

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唯在春节,将一只只饺子,包成绵亘千古的和和美美与快快乐乐。

材料:

端午 清明 除夕

爆出千年不变的美美满满与团团圆圆。

洒作千里一地的冷冷清清与悲悲戚戚。

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

一缕缕雨丝 一只只粽子 一串串鞭炮

答:

                                       

                                         

                                         

【微方法】

解答这类题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分析原句层次关系

分析原句层次关系是做此类试题的第一步,变换句式的原则是变换后的句子要保留原意。

因此,只有分清原句层次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变换后句间的关系不变,从而保证原意不变。

2.理顺重组后的

句意

句子重组的第二步是考虑表达的思路问题,也就是理顺重组后句子的意思。

理顺重组后的句意,一般按“时间空间”“逻辑事理”“情感心境”“场景组合”等关系进行。

3.调整语序,重组句子

新的句意理顺后,同时改变原句的句子结构或短语位置,使之均符合新的句意。

重组句子可以适当增删词语,调整句序,从而保证变换后的句子通顺、流畅。

题干常常要求保持原意,所以变换时也不得任意添加或删除短语或词语。

4.对照题干及原句,检查答案

变换句式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组织好答案后,对照题干和原句进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看看改后的句子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的意思,是否规范而无语病。

【对联式仿写】

(山东卷)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

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答:

                                       

                                         

                                         

【微方法】

仿写对联,要注意把握对联本身的特点和要求:

①在内容上,上下联语意应相承或相关。

②在形式上,上下联应符合绝对的工整对仗。

比如,字数完全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等等。

③在韵律上,上联最后一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

题组2变换句式

【长句变短句】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答:

                                       

                                         

                                         

【短句变长句】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一个长单句。

可以增删个别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

②传统的知识分子,被“四书”“五经”吃空了灵魂。

③他创作的《怀旧》《孔乙己》等作品,表达了他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嘲讽与同情。

答:

                                       

                                         

                                         

【微方法】

短句变长句“三步骤”

长句变短句“三步骤”

【散句变整句】

把下面的语段改写成句式整齐的语句。

岁月轻轻掀起了时光的幕布,翩翩少年如梦的双眸便逝去了天真,蓄满了深沉;岁月把年华的刻刀缓缓一划,婀娜少女的额头由光洁、稚嫩变成了成熟。

答:

                                       

                                         

                                         

【整句变散句】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散句。

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益,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

答:

                                       

                                         

                                         

【微方法】

【书面语变口语】

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 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②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

内容适当;表达得体;符合口语特点;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口语变书面语】

以下是一家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请将这一信息改写成正式的招聘启事(以“本公司”为开头),要求内容准确、层次清晰、表达得体。

不超过75个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占两格)。

帅哥靓女,你大学本科毕业不?

办公室软件使用熟练不?

英语交流顺溜不?

有没有驾照?

会不会粤语?

快来看哦,这儿招人啦!

这是个中日韩三国合资公司,马上要在广州开业咯。

现需要行政秘书3名。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哦!

要是有意,可以电话1681688月31日面试,海心大厦908,不见不散哦。

答:

                                       

                                         

                                         

【微方法】

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关键在于准确而全面地甄选需要转换语体的词句,按照题目要求,结合语体特点,作出恰当而合理的转换。

第一步:

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关键点。

第二步:

找出画线句中书面语色彩较浓、不适合受众的词语。

第三步:

把找出的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语转化为具有口语色彩的适于受众的语句。

【指定开头,重组句子】

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

题组3修辞

1.山东济南趵突泉公园扩建后,有人题写了一副楹联。

请用下面的词语组成这副对联。

柳色 泉声 鸣环珮 展画屏 入耳 迎眸

答:

                                       

                                         

                                         

2.(2015·江苏高考)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微方法】

一、比喻:

打比方

1.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

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

变个脸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述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②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低低的私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

”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于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微积累】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而“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三、借代:

做代表

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②材料代本体。

例如: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标志代本体。

例如:

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

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绰号代本人。

例如:

“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

例如: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⑦具体代抽象。

例如: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⑧部分代整体。

例如: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注意问题。

①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

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

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会造成歧义。

②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做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

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表反面人物。

如“诸葛亮”等做借体,常用来代指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做借体,常用来代指反面人物。

【微积累】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1)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2)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

(3)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四、夸张:

说大话

1.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①扩大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

例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②缩小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

例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③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作用。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

4.注意问题。

①夸而有据,夸而有节。

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

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

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这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

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

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

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

五、对偶:

比翼齐飞,共结连理

1.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按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①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

例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②反对。

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

例如: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串对。

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

例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按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

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例如: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按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

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3.作用。

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4.注意问题。

现代人写的对偶句有时上下联对得并不很工整,虽然上下句字数相等,但结构只是基本相同,字面还可以重复,在词性、平仄上也不讲究。

六、排比: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从结构上,排比可分为四类:

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

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

(余秋雨《上海人》)

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单句排比。

例如:

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季羡林《八十述怀》)

④复句排比。

例如:

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

(周大新《向上的台阶》)

3.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微积累】

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

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