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441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A型题:

75小题,每小题1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人、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l.《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

“夫百病者,…··哆以巴慧”,是因为

A人人气始生,病气衰B.人气长,长则胜邪C.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D.人气人脏,邪气独居于身E.人气抗邪,卫外为固

2.根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阳的是

A辛、甘、酸B.酸、苦、咸C.辛、苦、甘D.辛、甘、淡E.辛、淡、咸

3.《难经经释》说:

“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

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E.表里传变

4.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气宣发肃降D.肺朝百脉而主治节E.肺输精于皮毛

5.《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指女子哪个年龄段的生理表现?

A“二七”B.“三七”C·“四七”D.“五七”E.“六七”

6.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

A肺的呼吸功能B.脾胃运化功能C.肾的闭藏功能D.肺肾协调功能E.心的主血功能

7.《素问·气穴论》称其具有“溢奇邪”、“通营卫’十用的是

A皮部B.孙络C.浮络D.别络E.大络

8.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的是

A太经别B.别络C,阴维脉D.阳维脉E.阴跷脉

9.暑邪为病,症见汗多,气短,乏力,是因为

A暑性炎热B.暑多挟湿C.暑性升散D.暑扰心神E.暑易化火

10.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是

A.禀赋的强弱

C.邪气的强弱E.正气的盛衰

11.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的病机是

A由实转虚B.邪气的性质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E.因虚致实

12.临证所见“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其病机是

A太阳之脉终结B.少阳之脉终结C.阳明之脉终结D.大阴之脉终结E.少阴之脉终结

13.与未老先衰,头发枯萎、早脱、早白密切相关的病机是

A肝血不足B.肾精亏损C.肺气虚衰D.肾气不固E.脾虚不运

14.临床治疗虚衰病证,为求阴阳相济,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此为

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阳双补D阳病治阴E阴病治阳

15.《察病指南》的作者是

A陈言B.王叔和C施发D巢元方E.李时珍

16.青色与黑色的共同主病为

A寒证、湿证、虚证B.寒证、痛证、瘀血C.湿证、瘀血、惊风D.水饮、瘀血、痛证E.惊风、痛证、寒证

17.中风先兆的舌态是

A舌短B舌萎C弄舌D·吐舌E舌强

18.舌苔黑面润滑多属

A寒盛阳衰B.热盛伤津C.阴虚火旺D痰火内蕴E.湿热熏蒸

19.阳明潮热的时间是

A11-13时B13-15时C.15-17时D17-19时E19一21时

20.大便先干后溏属于

A脾气虚弱B肝郁脾虚C.肝胃不和D脾肾阳虚E.大肠湿热

21.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属于

A促脉B.短脉C.疾脉D.动脉E.紧脉

22.“至虚有盛候”是指

A虚中夹实B.实中夹虚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E.虚实转化

23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甚则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属于

A.悲则气消B.思则气结C.惊则气乱D.恐则气下E.喜则气缓

24腹痛肠鸣,呕吐泄泻可见于

A风淫证候B.寒淫证候C.暑淫证候D.湿淫证候E.火淫证候

25肝阴不足与肝阳上亢均可见于

A头目胀痛B.失眠健忘C.腰膝疲软D.手足蠕动E.眩晕耳鸣

26.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少腹冷痛者,其证为

A血瘀B.血寒C.气滞D.气滞血瘀E.气虚血瘀

27.男子庙气,女子带下瘤聚为何经病证?

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阴维脉

28.持续低热,暮热早凉,形瘦,手足蠕动,舌终无苔,脉细数证属于

A血分虚热B.血分实热C.营分证候D.热扰胸隔E.热在肺胃

29症见月经量多,色淡,少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应首选

A侧柏叶B.仙鹤草C.艾叶D三七E.白及

30.症见胸闷作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治疗应应首选

A木香B.陈皮C.香附D.乌药E.在白

3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

32.下列哪项不是道地药材?

A四川的附子B.江苏的薄荷C.东北的五味子D.山东的苍术E.云南的获警

33.按照归经理论,下列哪味药不归心经?

A.板子B.曹香C.牛黄D.龙眼肉E.丹参

3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苦味药的作用?

A清泄火热B.泻火存阴C.通利小便D.通泄大便E.降泄逆气

35.下列选项中,能解表消疮的药物是

A防风B.荆芥C.细辛D.羌活E藁本

36蒲公英具有而紫花地丁不具有的功效是

A.凉血利咽B.消痈散结C.利湿通淋D.疏散风热E.凉血消斑

37.下列选项中,只供外用、不作内服的药物是

A砒石B.雄黄C.硫黄D.土荆皮E.硼砂

38下列选项中,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功效的药物是

A防己B.独活C.蚕砂D.木瓜E.海风藤

39下列选项中,主归脾、胃、大肠经的药物是

A沉香B.檀香C.积实D.佛手E香橡

40大蓟、小蓟皆可用于治疗

A肝火目赤B.肺热咳嗽C.胃火牙痛D.热毒疮疡E.热淋涩痛

41.能“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的药物是

A延胡索B.郁金C.姜黄D.丹参E.川巷

42.下列关于药物用法用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麝香人丸散,每次0.06-0.1gB.芦荟人丸散,每次l-2gC.京大戟人丸散,每次1g

D.牵牛子入丸散,每次4-6gE.硫黄人丸散,每次l-3g

43.下列选项中,属于九味羌活汤的两味药物是

A荆芥、川芍B.黄羊、半夏C.细辛、防风D.生地、干姜E.白茫、薄荷

44.下列方剂中,具有滋阴益气、泻结泄热功用的是

A增液承气汤B.新加黄龙汤C.济川煎D.麻子仁丸E.大黄附子汤

45.治疗肝郁化热、脾虚血虚证的最佳选方是

A四边散B.小柴胡汤C.逍遥散D.加味逍遥散E.黑逍遥散

46.芍药汤的功用是

A调和气血,清热解毒B.清热解毒,凉血止痢C.清热利湿,升清降浊

D.清热化湿,理气和中E.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47.治疗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优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的最佳选方是

A龙胆泻肝汤B.完带汤C.参苓白术散D.清带汤E.四君子汤

48治疗胸腔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苦,脉细弱的最佳选方是

A一贯煎B大补阴丸C.左金丸D泻黄散E.玉女煎

4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是

A《伤寒论》B.《圣济总录》C.《医方集解》D.《医方考》E.《古今名医方论》

50.定喘汤适用的病证是

A外感温燥,邪在肺卫B.风寒客表,水饮内停C.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D.风寒外束,痰热内蕴E.胸阳不振,痰浊中阻

51.下列方剂中,含有桔梗、黄芩的是

A败毒散B.桑菊饮C.黄连解毒汤D.凉隔散E.防风通圣散

52下列方剂中,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功用的是

A天王补心丹B.朱砂安神丸C.甘麦大枣汤D.磁朱丸E.酸枣仁汤

53下列方剂中,含有包煎药物的是

A清营汤B蒿革情胆汤C.炙甘草汤D蒿革情胆汤E.温经汤

54下列选项中,属于暖肝煎组成药物的是

A桂技、芍药B.香附、川梯子C.荔枝核、泽泻D.乌药、获警E.吴莱莫、干姜

55.功用为活血化瘀、缓消津块的方剂是

A桂枝获苓丸B.生化汤C.复元活血汤D.失笑散E.血府逐瘀汤

56治疗胸胁胀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苦自滑,脉弦滑的最佳选方是

A十枣汤B.防己黄茂C.苓桂术甘汤D.真武汤E.五皮散

57身热,汗少,头昏,肢体瘦重,心烦口轮,苔黄腻,脉儒数。

治疗宜用

A荆防败毒散B.霍香正气散C.玉屏风散D.新加香畜饮E.连朴饮

58干咳无疾,咽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少津。

治疗宜用

A桑杏汤B.杏苏散C.清燥救肺汤D.桑菊饮E.银翘散

59哮证缓解期,属脾虚者,治疗宜用

A人参蛤财散B.平喘固本汤C.补中益气汤D.苏子降气汤E.六君子汤

60喘咳痰多,气急胸闷,动则气喘尤甚,肢冷,汗出,小便频数,舌苔腻,脉沉细而滑。

其证候是

A肾气虚衰B.心阳欲脱C.痰浊阻肺D.上实下虚E.肺肾气虚

61患者平素体健,三日前突受惊吓,现心悸易惊,坐卧不宁,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宜用

A朱砂安神丸B.归脾汤C.安神定志丸加晓佑D.天王补心丹E.桂枝甘草龙骨牡螨汤

62患者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舌明斜,舌强语春,半身不遂,舌红,脉弦细数。

治疗宜用

A苏合香丸B.镇肝熄风汤C.安宫牛黄丸D补阳还五汤E.解语丹

63.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供不开,两手握固自唇暗,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宜用

A益气回阳,救阴固脱B.清肝息风,辛凉开窍C.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D.平肝潜阳,息风通络E.豁痰息风,辛温开窍

64.少腹拘急冷痛,舌苔白,脉沉紧。

治疗宜用

A少腹逐瘀汤B.隔下逐瘀汤C.芍药甘草汤D.暖肝煎E.苗香橘核丸

65萎证的病理特点是

A实证为多B.寒证为多C.热证为少D虚证为少E.虚证为多

66患者水肿8年,未进行系统治疗,出现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畏寒肢冷,舌淡,苦水滑,脉弦滑。

其病机是

A心脾两虚,血不养心外B肺气不足,通调失司C.脾气虚弱,健运失司

D.阳虚水泛,水气凌心E.心阳不足,心失温养

67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呕恶,口苦,舌苔黄而腻,脉滑数。

治疗宜用

A温胆汤B.涤痰汤C.二陈汤D.半夏厚朴汤E.柴胡疏肝散

68患者平日急躁易怒,近日由于工作不顺而导致失眠,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口苦目赤,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宜用

A龙胆泻肝汤B.丹桅逍遥散C.滋水清肝钦D柴胡疏肝散E.黄连温胆汤

69痫证发作日久,健忘,心悸,头晕目眩,腰膝疲软,神疲乏力,舌苔薄,脉细数其证候是

A脾胃阳虚B肺脾气虚C心血亏虚D肾精不足E心肾亏虚

70患者实感天族地转,恶心欲吐,站立不稳,跌倒在地,神志清楚,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应诊断为

A中风B.厥证C.痫证D昏迷E.眩晕

7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水肿的证候是

A风水泛合B.湿毒侵淫C.水湿浸渍D.湿热变盛E.脾阳虚衰

72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数。

治疗宜用

A消渴方B白虎加人参汤C.知柏地黄丸D.玉女煎,E.二冬汤

73“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含于心写愧心悸的病机是

A水饮凌心B.痰热扰心C.瘀血阻络D.阴虚火旺E.心阳不足

74患者低热数年,以劳累后为著,伴头痛头晕,倦怠乏力,舌淡,脉虚。

其发热的证候是

A阴虚B.气虚C.血虚D.肝郁E.阳虚

75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怯冷,舌质淡,舌苔腻,脉虚治疗宜用

A连理汤B.驻车丸C.胃冬汤D.真人养脏汤E.香连丸

二.B型题符合题现的原及型题:

76-105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A、B、C。

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气化作用B.防御作用C.固摄作用D.推动作用E.营养作用

76气能防止精、血、津液滑脱的作用称

77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的作用称

A既病防变B.治病求本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因地制宜

78辨证论治的原则是

79《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体现的原则是

A肝经B.肾经C脾经D.心经E.肺经

80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

81经脉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的是

A实证B.虚证C寒证D.热证E.表证

82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者,多属

83小儿食指络脉弯曲、环形、多枝者,多属

A.语无伦次,狂躁妄言B.语无伦次,神志不清C.语言重复,声低断续

D.语言错乱,说后自知E.自言自语,见人则止

84郑声可表现为

85谵语可表现为

A.寒热错杂B.真热假寒C.真寒假热D.表里俱寒E.表里俱热

86烦热欲去衣被,胸腹温,尿清长,头晕咽干,面浮红如妆,下肢厥冷,舌谈脉弱。

此证为

87经常院腹冷痛喜按,泛吐清诞,口苦微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

此证为

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与他药同煎

88旋覆花人汤剂宜

89细辛人汤剂宜

A白扁豆B.苍术C.厚朴D.藿香E.佩兰

90治疗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宜选

91治疗肠胃积滞,腹胀便秘,宜选用

A益胃生津,润肺清心B.润肺止咳,清心安神C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D养胃生津,清退虚热E.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92桑塔具有的功效是

93麦冬具有的功效是

A.温中补虚,降逆止呕B.温中补虚,降逆止痛C.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D.温中补虚,和里缓急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94厚朴温中汤的功用是

95大建中汤的功用是

A石膏、知母B.石膏、人参C.石膏、粳米D.石膏、牛膝E.石膏、寒水石

96属于桂等甘露饮组成药物的是

97属于清燥救肺汤组成药物的是

A天麻钩藤饮B.小活络丹C.大秦茶汤D.玉真散E.消风散

98.治疗风邪初中经络宜

99.治疗风寒湿痹宜用

A月华丸B.清燥救肺汤C.百合固金汤D沙参麦冬汤E.补肺汤

100.治疗肺阴亏损肺疾,宜选用

101治疗肺阴亏损虚劳,宜选用

A胃阴不足,虚中有热B.气逆痰阻,胃气上逆C.脾胃阳虚,隔间不利]

D.肝气上乘,胃气上冲E.气不化律,食滞内阻

102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干咽燥,舌红津少,脉细数病机是

103叹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其病机是

A小便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优白,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疲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B.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气短声低,舌淡,脉虚弱

C.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神疲无力,腰膝疲软,舌质淡,脉细弱

D.小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优白,舌质淡,脉虚无力

E.小便涩滞,淋沥不尽,少腹满痛,舌苔薄,脉沉弦

104在闭属中气不足者的表现是

105淋证属气淋虚证者的表现是

三、X型题:

106-150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06.《素问·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的含义是

A脾能将水谷化为精微B.脾气散精,上归于肺C.脾能运化水液D.脾能转输水谷精微

107.“津血同源”的主要依据是

A津可以化血B.血可以生津C.津血同源于水谷精气D.津亏则血燥,血燥则津枯

108.三焦主持诸气的内涵是

A三焦为决读之官B.三焦为气升降出人之通道C.三焦主通行三气D.三焦为气化之场所

109.疫病发生与流行,多与哪些因素有关?

A.气候的反常变化B.空气、水源或饮食物受到污染C.预防隔离不利D.情志因素的影响

110《素问·生气通天伦》说:

“味过于苦”,则

A肝气以律B.脾气不慌C.心气喘满D.胃气乃厚

111导致心的阳气偏盛的主要原因有

A邪热内郁队瘀血化热B淤血化热C劳心过度D五志化火

112肺气虚损易导致

A卫表不固,自汗B.津液不布,聚痰成饮C.肾不纳气,动辄气急D.宣肃不及,少气不足以息

113形成胃气虚的常见原因有

A.饮食失节B.湿邪羁留C.禀赋素虚D.久病元气不复

114但头汗出可见于

A上焦邪热B.中焦湿热C.外感风热D.虚阳上越

115嗜睡的病机是

A痰火扰神B.痰湿困脾C.心肾阳虚D.心肾不交

116寒凝肝脉可见

A小腹冷痛B绕脐痛C.睾丸坠胀冷痛D少腹冷痛

117重按始得的脉象有

A微脉B弱脉C.革脉D劳脉

118患者咳喘,喉中当

A饮停胸胁B风水相搏C.痰热空肺D寒痰阻肺

119心悸可见于

A.心脾两虚证B心肺气虚证C.心肝血虚证D心肾阳虚证

120少阴寒化证可见

A四肢厥冷B身热面赤C.但欲寐D脉细数

121下焦病证的表现有

A身热面赤B.脉象弦细C.口干舌燥D.神倦耳聋

122下列选项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有

A白芍配菜芦B.白前配半夏C.白家配川乌D.瓜萎配白及

123下列选项中,属于妊娠慎用的药物有

A肉桂B.桃仁C.积实D.番泻叶

124五味子的收敛固涩作用有

A收敛止汗B.固精止遗C.涩肠止泻D.敛肺止咳

125花椒常用于治疗

A中寒腹痛B.虫积腹痛C.经寒痛经D.湿疹疫痒

126性味苦寒,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的药物有

A荔枝核B.苦廉皮C.川廉子D使君子

127下列选项中,既能利尿通淋、又能止痒的药物有

A篇蓄B.石韦C.灯心草D.地肤子

128下列选项中,具有续筋接骨功效的药物有

A补骨脂B.狗脊C.自然铜D土鳖虫

129桔梗的功效有

A降气化痰B.开宣肺气C.利湿排脓D.利咽开音

130下列选项中,具有活血祛瘀功用的方剂有

A丹参饮B.补阳还五汤C.失笑散D.活络效灵丹

131下列选项中,属于羚角钩藤汤主治症的有

A高热不退B.手足抽搐C.口眼蜗斜D.半身不遂

132下列选项中,含有生地黄、木通的方剂有

A导赤散B.龙胆泻肝汤C.八正散D.小蓟饮子

133下列选项中,含有黄茂、白术的方剂有

A玉屏散B.牡螨散C.防己黄茂汤D.补中益气汤

134.下列选项中,属于丸仙散组成药物的有

A款冬花B.乌梅C.麦冬D.贝母

135下列选项中,具有止血功用的方剂有

A归脾汤B.槐花散C.胶艾汤D.犀角地黄汤

136下列选项中,具有补阴功用的方剂有

A左归饮B.炙甘草汤C.麦门冬汤D.补肺阿胶汤

137吴茉莫汤的主治症可见

A食谷欲呕,胸隔满闷B.四肢厥逆,恶寒路里C.头痛,干呕吐涎D.吐利,烦躁欲死

138癫狂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有

A阴阳失调B.七情内伤C.痰气上扰D.气血凝滞

139下列选项中,可用知柏地黄丸治疗的病证有

A造精B.虚劳C.血淋D.不寐

140便血的病机是

A肝火上逆B.脾胃虚寒C.肾气不固D.肠道湿热

141胁痛的主要病机有

A肝气郁结B.瘀血阻络C.湿热蕴结D.肾阳虚弱

142关于眩晕的病机,历代医家著名的观点有

A诸风掉眩,皆属于肝B.无虚不作眩C.无疾不作眩D.风火相搏

143水肿后期可演变为

A疲闭B.虚劳C.心悸D.淋证

144消渴日久不愈,常可并发的病证是

A疮疡B.关格C.水肿D.中风

145造精的原因有

A湿热下注,扰动精室B.壮年气盛,君相火动C.君相火动,心肾不交D.肝郁脾虚,中气下陷

146内伤发热属瘀血内结者,其临床特点是

A肢体常有固定痛处或肿块B.肌肤甲错C.口干咽燥多饮D.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147胡痹汤可适用于

A行痹B.痛痹C.着痹D.热痹

148虚劳辨证的纲领是

A虚实B.寒热C.气血D.阴阳

149.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有

A气滞B.痰凝D.寒凝C.血瘀

150.治疗瘴疟宜选

A.柴胡截疟饮B.清瘴汤C加味不换金正D.何人饮

[A型题]1.A2.D3.A4.C5.C6.B7.B8.A9.C10.E11.D12.E13.B14.B15.C16.B17.E18.A19.C20.A21.D22.C23.E24.B25.E26.B27.B28.A29.C30.E31.A32.D33.B34.C35.B36.C37.D38.E39.C40.D41.E42.D43.C44.B

45.D46.A47.B48.A49.D50.D51.E52.E53.B54.D55.A56.C57.D58.B

59.E60.D61.C62.B63.E64.D65.E66.D67.A68.A69.E70.E71.B72.D

73.C74.B75.A

[B型题]76.C77.A78.B79.E80.C81.A82.E83.A84.C85.B86.C87.A88.C89.E90.B91.C92.C93.A94.E95.B96.E97.B98.C99.B100.A101.E102.A103.C104.B105.D

[X型题]106.ABD107.ACD108.BCD109.ABC110.BD111.ABD112.ABD113.ACD114.ABD115.BC

116.CD117.BD118.CD119.ABCD120.ABC121.ACD122.AC123.ABCD124.ABCD125.ABD

126.BC127.AD128.CD129.BD130.ABCD131.AB132.ABD133.ACD134.ABD135.ABCD

136.ABCD137.ACD138.ABCD139.ABC140.BD141.ABC142.ABCD143.ABC144.ACD145.ABC

146.ABD147.ABC148.CD149.ABCD150.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