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2656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2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x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四化学速率章末测试题(内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B.16C.20D.25

2.在体积为V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A(?

)+B(?

)═2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为气态,则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正反应放热

C.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B,正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D.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8倍,则A一定为非气态

3.在体积均为1.0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质量的固体B,再分别加入0.1molA和0.2molA,在不同温度下反应A(g)+B(s)?

2C(g)达到平衡,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c(A)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A(g)+B(s)?

2C(g)△S>0、△H<0

B.A的转化率:

a(状态Ⅱ)>a(状态Ⅲ)

C.体系中c(C):

c(C,状态Ⅱ)>(C,状态Ⅲ)

D.化学平衡常数:

K(状态Ⅰ)=K(状态Ⅲ)>K(状态Ⅱ)

4.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溶液显电中性

B.溶液中检测不出CH3COOH分子存在

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

D.c(H+)=c(CH3COO﹣)

5.对于可逆反应:

2A(g)+B(g)?

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工业上用丁烷催化脱氢制备丁烯:

C4H10(g)═C4H8(g)+H2(g)(正反应吸热)

将丁烷和氢气以一定的配比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产率与温度、投料比有关。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x小于0.1

B.由图乙可知,丁烯产率先增大后减小,减小的原因是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

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由图丙可知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D.由图丙可知,丁烯产率在590℃之后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丁烯高温分解生成副产物

7.已知气相直接水合法制取乙醇的反应为H2O(g)+C2H4(g)?

CH3CH2OH(g)。

在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当n(H2O):

n(C2H4)=1:

1时,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平衡常数:

b>a

B.压强大小顺序:

P1>P2>P3

C.当混合气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起始投料

,可提高乙烯转化率

8.已知2CH3OH(g)?

C2H4(g)+2H2O(g)。

某研究小组将甲醇蒸气以一定的流速持续通过相同量的同种催化剂,不同温度得到如图所示图象,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甲醇反应率下降可能是催化剂活性下降

B.综合图1、图2可知,甲醇还发生了其他反应

C.若改变甲醇蒸气的流速,不会影响甲醇反应率和乙烯产率

D.制乙烯比较适宜的温度是450℃左右

9.如图是恒温下H2(g)+I2(g)?

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浓度D.加入催化剂

10.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nB(g)?

r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此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m+n>r,正反应吸热

B.T1<T2,p1<p2,m+n<r,正反应吸热

C.T1>T2,p1>p2,m+n<r,正反应放热

D.T1<T2,p1<p2,m+n>r,正反应放热

11.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恒容,充入N2

C.恒容,充入HeD.恒压,充入He

12.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M(g)+N(g)?

2R(g)△H<0,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刻的v(正)小于t2时刻的v(正)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R

C.I、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相等

D.I、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13.如图所示,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现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量充入气体,同时加入少量固体催化剂使两室内气体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打开活塞,继续反应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左室更多

B.通入气体未反应前,左室压强和右室样大

C.第一次平衡时,左室内压强一定小于右室

D.第二次平衡时,SO2的总物质的量比第一次平衡时左室SO2的物质的量的2倍还要多

14.近年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

把含有CO2的空气吹入K2CO3溶被中,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

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II两步目的是为了富集CO2

B.从合成塔中及时分离出甲醇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

C.过程中K2CO3可以循环使用

D.铬锌触媒催化剂可以改变合成甲醇的焓变

15.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一段时间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6.对已经达到衡的下列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7.现有下列三个图象:

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象的反应是(  )

A.N2(g)+3H2(g)?

2NH3(g)△H<0

B.2SO3(g)?

2SO2(g)+O2(g)△H>0

C.2HI(g)?

H2(g)+I2(g)△H>0

D.4NH3(g)+5O2(g)?

4NO(g)+6H2O(g)△H<0

18.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可逆反应:

M(g)+N(g)?

P(g)+2L.在不同的条件下P的百分含量P%的变化情况如图,则该反应(  )

A.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B.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C.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气体

19.一定条件下,A、B、C的起始浓度分别是0.5mol/L、0.1mol/L、1.6mol/L,可逆反应A(g)+B(g)?

2C(g)达到平衡时,下列数据不合理的是(  )

A.c(A)=1.0mol/Lc(B)=0.2mol/LB.c(B)=0.5mol/Lc(C)=1.2mol/L

C.c(A)=0.4mol/Lc(C)=1.8mol/LD.c(A)=0.9mol/Lc(B)=0.5mol/L

20.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

cC(g)+dD(g),达到平衡时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6mol/l,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4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c+d

B.平衡向右移动

C.重新达平衡时,A气体浓度增大

D.重新达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减小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

2NO2(g)+2C(s)?

N2(g)+2CO2(g)。

①图1所示图象说明该反应进行到t1时刻未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选项字母)。

②1molNO2和足量C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中A、B、C三点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的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已知: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物质

H2CO?

H2S

HNO2

电离平衡常数

(25℃)

Ka1=4.2×10﹣7

Ka2=5.61×10﹣11

Ka1=1.3×10﹣7

Ka2=7.1×10﹣15

Ka=5.1×10﹣4

①含有1L2mol?

L﹣1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1L1mol?

L﹣1的HNO2后,则溶液中CO32﹣、HCO3﹣和NO2﹣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是  。

②25℃时,在0.10mol?

L﹣1H2S溶液中,通人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3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  mol?

L﹣1;

③﹣1﹣1NaOH溶液,溶液呈  性,其定量依据是  。

(3)已知:

①CaSO4(s)+CO(g)?

CaO(s)+SO2(g)+CO2(g)△H=+210.5KJ?

mol﹣1

②CaSO4(s)+4CO(g)?

CaS(s)+4CO2(g)△H=﹣189.2KJ?

mol﹣1

则:

CaO(s)+3CO(g)+SO2(g)?

CaS(s)+3CO2(g)△H=  KJ?

mol﹣1。

22.现有一可导热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A,和一可导热容积可变的容器B.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

2NO2?

N2O4;△H<0)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A  VB.(填“>”、“<”、“=”);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  (填:

变大、变小、不变).

(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  (填增大或减小、不变);若通入等量的Ne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  ,B中NO2的转化率将  (填:

变大、变小、不变).

(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  中的颜色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  .

2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1)一定能证明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下同).

(2)一定能证明I2(g)+H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3)一定能证明A(s)+2B(g)?

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24.25℃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将增大.

(1)根据上图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从反应开始到达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A)为  .

(2)在5~7min内,若K值不变,则此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3)如图2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图,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2﹣t3

t4﹣t5

t5﹣t6

t7﹣t8

K1

K2

K3

K4

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  (用“>”、“<”或“=”连接).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  .

25.一定温度下,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平衡后,试回答:

(1)增加Fe的物质的量,其正反应速率  (A.变快B.不变C变慢,前4问填字母代号).

(2)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3)若保持体积不变,充入Ar,其逆反应速率  .

(4)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其正反应速率  .

(5)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该反应向  方向移动.(填正移、逆移或不移)

26.2013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

2NO(g)+2CO(g)

2CO2(g)+N2(g).

①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KP=  .

②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H  0.(选填“>”、“<”)

③在某一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正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甲所示(已知:

t2﹣tl=t3﹣t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反应在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速率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

D.NO的转化率:

tl~t2>t2~t3

(2)煤的综合利用、使用清洁能源等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合成氨工业原料气的来源之一水煤气法,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有下列反应:

C(s)+H2O(g)?

CO(g)+h2(g)△H1

H2O(g)+CO(g)?

CO2(g)+H2(g)△H2

C(s)+2H2O(g)?

CO2(g)+2H2(g)△H3

①△H3和△H1、△H2的关系为△H3=  .

②在恒温条件下,将1molCO和1mol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容器,达到平衡时有50%的CO转化为CO2.在tl时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H2O(g),请在图乙中画出tl时刻后H2的体积分数变化趋势曲线.

③甲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某化工厂用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恒温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2H2(g)?

CH3OH(g),到达平衡时,测得CO、H2、CH3OH分别为1mol、1mol、1mol,容器的体积为3L,现往容器中继续通人3molCO,此时v(正)  v(逆)(选填‘‘>”、“<’’或“=”),判断的理由  .

27.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食品添加剂铵明矾NH4Al(SO4)2?

12H2O高温可分解,下列关于其分解产物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A.NH3、N2、SO2、H2OB.NH3、SO3、H2O

C.NH3、SO2、H2OD.NH3、N2、SO3、SO2、H2O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也会引发N2和O2反应产生大气污染物NO,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N2(g)+3H2(g)?

2NH3(g)△H<0,分别在T1、T2温度下,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测得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

①比较在m、n、q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点.

②T2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molN2和ymolH2时,3min达平衡,此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写出下列仅含a、x的表达式(不必化简):

v(N2)=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K=  .

③图象中T2  T1(填“高于”、“低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④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氨的电化学合成,这提高了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写出电化学合成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

  .

(4)将质量相等的四份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分别加入同浓度稀硝酸充分反应,(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稀硝酸体积/mL

100mL

200mL

300mL

400mL

剩余金属/g

18.0g

9.6g

0

0

NO体积/L(标准状况下)

2.24L

4.48L

6.72L

V

下列有关分析推断正确的是  .

A.硝酸起始浓度为4mol/LB.①中溶解了5.6gFe

C.③中n(Cu2+)=0.15molD.④中V=6.72L

2018年07月28日****@兰~兰的高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B.16C.20D.25

【分析】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

c(HI),NH4I分解生成的HI为平衡时HI与分解的HI之和,即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由反应②可知分解的c(HI)为平衡时c(H2)的2倍,求出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代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

c(HI)计算。

【解答】解:

平衡时c(HI)=4mol?

L﹣1,HI分解生成的H2的浓度为0.5mol?

L﹣1。

NH4I分解生成的HI的浓度为4mol?

L﹣1+2×0.5mol?

L﹣1=5mol?

L﹣1,所以NH4I分解生成的NH3的浓度为5mol?

L﹣1,

所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

c(HI)=5mol?

L﹣1×4mol?

L﹣1=20mol2?

L﹣2。

故选:

C。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平衡时HI为NH4I分解生成的HI与分解的HI之差,难度较大。

2.在体积为V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A(?

)+B(?

)═2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为气态,则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正反应放热

C.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B,正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D.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8倍,则A一定为非气态

【分析】A.如A、B都为气态,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密度都不变;

B.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C.如B为固体,则速率不变;

D.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而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8倍,说明平衡逆向移动。

【解答】解:

A.如A、B都为气态,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密度都不变,不能用于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该正反应吸热,故B错误;

C.如B为固体,则浓度不变,速率不变,故C错误;

D.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而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8倍,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A一定为非气态,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选项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3.在体积均为1.0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质量的固体B,再分别加入0.1molA和0.2molA,在不同温度下反应A(g)+B(s)?

2C(g)达到平衡,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c(A)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A(g)+B(s)?

2C(g)△S>0、△H<0

B.A的转化率:

a(状态Ⅱ)>a(状态Ⅲ)

C.体系中c(C):

c(C,状态Ⅱ)>(C,状态Ⅲ)

D.化学平衡常数:

K(状态Ⅰ)=K(状态Ⅲ)>K(状态Ⅱ)

【分析】A.由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可知△S,由图中温度高平衡时c(CO2)小可知△H;

B.由图象可知,状态Ⅱ和状态Ⅲ平衡时CO2的浓度不同,结合转化率等于变化量和初始量的比值来回答;

C.状态II、状态Ⅲ的温度相同,状态II看作先加入0.1molCO2,与状态Ⅲ平衡时CO的浓度相同,再加入0.1molCO2,若平衡不移动,Ⅱ状态CO的浓度等于2倍Ⅲ,但再充入CO2,相当增大压强,平衡左移动,消耗CO;

D.状态II、状态Ⅲ的温度相同,状态II看作先加入0.1molCO2,与状态Ⅲ平衡时CO的浓度相同,再加入0.1molCO2,若平衡不移动,Ⅱ状态CO的浓度等于2倍Ⅲ,但再充入CO2,相当增大压强,平衡左移动,消耗CO。

【解答】解:

A.由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可知△S>0,由图中温度高平衡时c(CO2)小,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知△H>0,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状态Ⅱ和状态Ⅲ平衡时CO2的浓度不同,所以转化率不同,A的转化率:

a(状态Ⅱ)<a(状态Ⅲ)故B错误;

C.状态II、状态Ⅲ的温度相同,状态II看作先加入0.1molCO2,与状态Ⅲ平衡时CO的浓度相同,再加入0.1molCO2,若平衡不移动,Ⅱ状态CO的浓度等于2倍Ⅲ,但再充入CO2,相当增大压强,平衡左移,消耗CO,则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故C正确;

D.状态II、状态Ⅲ的温度相同,所以KⅡ=KⅢ,又由图中温度高平衡时c(CO2)小,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温度高K大,所以KⅠ<KⅡ=KⅢ,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平衡的建立,为高频考点,把握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图象分析为解答的关键,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4.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溶液显电中性

B.溶液中检测不出CH3COOH分子存在

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

D.c(H+)=c(CH3COO﹣)

【分析】CH3COOH为弱电解质,为可逆过程,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

A.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溶液都呈电中性,故A错误;

B.CH3COOH为弱电解质,为可逆过程,溶液中应存在CH3COOH分子,故B错误;

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由于醋酸的电离程度未知,达到平衡时c(H+)与c(CH3COO﹣)关系不确定,且c(H+)=c(CH3COO﹣)不符合溶液电中性原则,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侧重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

5.对于可逆反应:

2A(g)+B(g)?

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H<0,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图象中500℃时温度高,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含量减小,与反应相符;

B、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交叉点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有无催化剂,C的浓度都不变化;

D、反应放热,升高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