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2685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docx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

湖南神斧集团向红机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七年三月八日

第一章质量管理方针

实施防雷检测是防灾减灾重要性举措,目的是为了减免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

其检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遭遇雷害时,高质量的防雷装置能有效地抵御雷电灾害;而质量低劣的防雷装置,非但不能取到防雷的作用,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由此可见,实施防雷检测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防雷工程的高质量。

本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针,对影响防雷检测质量的诸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

1.湖南神斧集团向红机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如图。

在机构上,设置防雷检测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2.考核工作人员业绩时,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凡因质量酿成事故者,不得评优、晋级和增薪;

3.制定与防雷检测有关的各岗位的管理制度;

4.在防雷检测的全过程中的各阶段、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第二章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4《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3083--97

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6《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T5098--2001

7《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2011--93

8《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

组织机构框图

第四章质量控制措施

4.1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检测环境条件保障的规定

检测环境与设施的合理配置是保证检测工作有效开展,数据准确、可靠、科学、公正的基本条件。

由于本公司开展的检测工作主要在室外操作,且场所非固定。

检测环境和设施的要求应严格规定。

检测环境条件,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保障检测环境条件符合检测要求。

检测机构的检测活动。

检测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工作纪律,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工作。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依照技术质量负责人的要求检测,不得随意简化操作流程。

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有时需在高层建(构)筑物(如行车、烟囱、水塔等)顶上检测,在检测前应首先了解周围有无高压线架设,检查梯子等工具是否牢固可靠,高空检测应使用安全带。

检测时严禁向下抛掷检测工具和其它物品,杜绝因触电、跌落引起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发生。

在易燃爆场所进行检测,不准带火种、不准吸烟、不准着尼龙化纤类衣物、不准穿带铁钉铁掌的鞋、不准使用黑色工具碰撞敲打金属物和挫光金属物表面,遵守各易燃易爆场所的其它安全规定,杜绝因静电火花引起的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

在毒品仓库检测时,一次不要在库内耽搁太久,以免中毒;有规定的,还应使用防毒保护用具。

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控制的规定

检测组长,具体负责各小组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要求的贯彻落实,并就落实情况(重点是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向质量主管写出书面报告;

受质量主管的委托,各检测组质量/安全监督员,负责各自所在检测组在检测工作中贯彻落实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要求情况的监督,有权制止或向质量主管报告违规行为。

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事故种类分析

就种类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仪器、设备事故,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三大类。

主观责任事故主要是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事故,客观事故是他人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事故。

事故报告处理程序

事故处理

检测资料保管和保密制度

资料、档案的分类

根据各种技术资料和档案的重要性、时效性进行分类归档,具体可分为五大类。

①国家、部门与地方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布制定的质量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行业规定、参考标准等。

②本公司制定的设计、施工实施细则,《质量管理手册》和《防雷设施工程质量管理手册》。

“五防”工作。

“技术档案室必须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保密政策和保密制度,维护技术档案的安全和国家的机密”等规定,实行借阅技术资料审批登记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仪器和设备质量的控制

概述

用于检测工作的仪器设备的正确配备是保证本公司质量方针贯彻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本公司根据所开展的检测项目,配备所需的设备,加强监管,使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其技术性能满足工作要求。

检测组负责按项目的设备配置要求,购置设备,负责相关档案的建立和维护,负责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受控管理。

检测人员负责设备的使用、维护。

仪器设备的配置

.

.

.

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保养和计量检定

.

检测组是仪器设备的使用部门,有关仪器设备的申购计划汇总,购进仪器设备的验收等工作按设备管理规定执行。

办公室负责采购供应和建立设备登记帐。

.

.

.

.

.

.

.

.

.

检测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只有检定达标的仪器设备方可投入检测工作中使用。

校准和检测方法质量的控制

概述

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

本公司与检测工作有关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文件、规范和本公司制定的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等开展工作。

检测方法的选择

.

.

检测方法的受控管理

.

.

检测数据的控制

任何通过直接的、间接的测量或经过一定的计算方法获得的检测结果,必须通过校核人员校核。

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

.

.

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处理

.

.

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

.

.

.

采用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测的规定

.

.

设备管理规定

目的

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受控,从而为受检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适用范围

适用于设备可溯源性的管理与控制。

职责

.

.

.

设备管理工作程序

.

.

.

.

.

.

.

.

.

a经计量检定,结论为合格;

b经检测,结论为合格或符合要求;

c经符合程序的校准,其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

da至c因故不能实现,经过比对验证证明其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e经符合规定的检查具有有效结论的记录。

.

a对于多功能设备,经检定、检测,包括校准和比对验证试验,证明其部分功能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其余部分功能又不影响检测的质量;

b对于多功能的设备只进行了所需的功能检定、检测或检查,包括校准和比对验证试验,证明了这部分功能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

c计量器具获准降级使用。

.

a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限;

b已损坏或功能不正常;

c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

.

a设备的编号;

b设备的证书或报告的批准日期或检查、试验的日期(有记录的);

c有效期终止时间;

d对仪器状态进行技术确认的机构名称;

e负责对设备受控状态进行确认的检查人员的姓名;

f对准用证应有准予使用的范围、等级或功能;

g对停用证应有开始停用日期和停用状态正式确认日期。

.

.“停用证”,使用人员应及时报告检测组负责人。

检测组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确认。

必要时报告公司技术负责人。

经确认应修理的,按修理条款办理;确认无法修复需报废的,应从使用检测组取出,集中存放。

.

.

.

.“在用”转入“停用”,并集中存放。

.

.

.

.

a仪器设备履历表。

表中的内容为档案目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仪器设备编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所在房号、价格、技术指标、用途、验收情况、保管人、使用人、检定记录、故障检修记录、报废记录;

b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或自制仪器设备的研制技术报告及图纸;

c周期检定/校准情况的记录及相应的有效证书或报告

可溯源性管理工作程序

.

.

.

质量记录

.

.

.

.

.

.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目的

记录和报告是检测结果的记实,是今后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不得随意改动,因此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

适用范围

防雷检测的记录和报告管理。

职责

防雷检测技术人员必须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真实和公正。

档案管理人员,应保证记录和报告的完整性。

记录和报告管理程序

数据处理程序

.1原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记实,不允许随意的更改,不许删减,对个别异常值的处理,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增加检测次数确认;

.2各检测项目原始记录字迹要工整清晰,内容要填写整齐,应有检测人员校对和复核人员签名;

.3原始记录如确需要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平等线,将正确数据填写上方,加盖更改人印章;

.4检测数据填写在《防雷装置检测报告书》上;

.5对不合要求的检测数据,应在检测报告书中如实反映。

报告的出具程序

.1检测报告表、检测合格证采用统一格式,由质量主管、技术主管审核签发;

.2检测报告表一式两份,用钢笔填写,一份交被检测单位保存,一份交档案室内存档;

.3送达被检测单位负责人签字,被检单位应在限期内按要求整改完毕,申请复查;

.4在接到被检单位的复检申请后,由原检测组按技术要求全面进行复检,重新填写检测报告表,按有关手续签发检测合格证。

记录和报告档案管理程序

.1所有记录和报告书,经质量主管、技术主管审核,使用完后,必须交由档案室统一归档。

并作好记录;

.2检测记录和报告不得随意借阅,必须查阅时,需作好登记工作。

并不得变动、损坏和遗失。

记录质量的管理规定

记录的分类

.1本公司与检测质量活动有关的记录分为技术记录、质量记录两大类。

.2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测组得数据和信息的积累。

主要有检测过程的原始观察、导出数据(简称原始记录)、工作单、合同、检测报告的副本以及与检测工作相关的技术设计图纸、说明等资料。

.3质量记录是客观反映质量或质量体系运行过程的信息载体。

主要有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记录和报告、质量监督、运行检查、设备和计量标准档案、人员培训记录档案、申诉以及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记录。

记录的保存和保密

.1所有记录必须由各相关部门指定的人员妥善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的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并按规定的保存期限保存。

记录保管期限一般规定为3年,对记录中涉及防雷工程施工验收或重大质量事故的,其保管期限为长期。

记录超过保管期限,应由记录档案的保管部门造册报请公司质量负责人批准,予以处理。

.2涉及受检方的记录应采取保密措施。

对记录的维护管理、查阅或借阅应符合本公司保护受检单位信息和所有权的规定和文件的管理规定和要求。

原始记录的内容与要求

.

.

检测报告质量的管理规定

概述

检测报告是本公司向受检单位提供的最终产品,也是本公司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进行的每一项检测的结果应准确、清晰和客观地报告。

检测报告的形式

根据本公司承担检测任务的性质及检测的结果,本公司为受检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主要分为建(构)筑物防雷检测报告、新建建筑物验收检测报告、易燃易爆场所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计算机场所防雷检测报告、电涌保护器测试报告等五类。

检测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

检测报告应包括受检方要求的所有信息和解释检测结果所必须的信息及所使用的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每份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的基本信息应符合准则中对报告的要求。

即使用简化的方式出具证书报告时,按规定要求的基本信息也应能随时获得。

.

.

.

.

.

.

.

检测报告的格式

国家有明确格式要求的检测报告,按其要求编制。

没有格式要求的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本公司检测报告的填写及更改规定。

检测报告的发布

检测报告发布,传送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收发检测报告的管理,并按记录和报告管理程序规定发布、传送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的更正和保密措施

.

.

.

.

.

.

.

.“证书或报告的更改或补充的通知”的形式通知受检单位(尤其是采用电子传输时)这种文件的格式由办公室统一编制。

.

用户申诉和处理制度

凡公司设计、施工的防雷工程,只要用户提出异议,公关部必须负责受理。

受理程序

异议处理办法

本公司在接到用户对工程预算的质疑材料后,公关部业务室应组织精干人员对用户质疑的工程预算和质疑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复核。

确因预算员工作失误的,要及时进行修正,并将结果及时通报用户。

经复核后原工程预算符合国家定额标准,而用户有阐明观点和理由,用户仍存疑不下的,本公司将原工程预算方案、复核的结果及用户质疑材料,报国家定额管理站进行裁决。

设计技术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疑材料后,应立即召集设计人和其它设计人员,就用户质疑的设计图纸及质疑的内容,进行全面复核和分析。

在工程实施前,提出质疑的,确因设计人员工作责任造成失误的,应诚恳向用户表示歉意,并迅速修正、完善设计。

在工程实施工程中,提出疑议,而施工又非本公司实施的,如确因设计人员工作责任、工作失误,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按有关规定赔偿。

如原设计经复核确实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的,应主动向用户说明原因,告知处理结论。

如用户对处理结论不服的,可在结论作出15日内向仲裁机关提出仲裁申请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经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判决非本公司责任的异议,异议提出人应按合同标的5%,赔偿本公司损失。

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疑后,应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实施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异议,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应会同各专业施工人员、施工员、工程监督检查人员和异议方主管及技术人员,对提出质量异议全部内容进行现场质检和技术分析,如符合质量技术标准的,当场告知异议方的处理结果与理由。

如确因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施工工艺造成的质量问题,必须按国家制定的技术质量标准的要求返工,直至达到国家标准。

如工程竣工通过验收后,用户提出质量异议的,本公司将组织有关专家、技术质量负责人、施工员、工程监理人员、检测验收人员,对用户的质量异议进行质量分析和现场质检。

如确属本公司的施工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本公司负责返工,或支付返工费用,使其符合国家标准。

如非本公司的施工质量责任,异议方又难以接受的,可以在本公司的质量异议处理结论作出后的15日内向仲裁机关提出申请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归档

异议处理完结后,由设计、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将全部资料整理后,交资料室登记归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