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30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0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docx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3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三)

读右图,回答101题。

 

101.形成①、②、③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环流的差异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差异

C.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差异 

D.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

 

102.若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该地可能位于( )

 

①欧洲西部

②美国西部沿海

③大洋洲东南部

④南美洲西南沿海

 

A.①③    B.②①    C.③②    D.③④

 

103.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①P地属于地中海气候

②P地不可能位于非洲西南部

③P地河流7月进入汛期

④P地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A.①②④    B.③②①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10为某大洲部分地区气侯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04题。

 

104.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能正确表示下图中甲处沿岸气候类型特点的是( )

 

 

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三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三个城市。

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1010百帕。

读图完成105~106题。

 

 

105.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

 

 

106.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我国南方春季和夏季的雷雨较多。

雷阵雨是在潮湿空气发生强烈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发生于大气的稳定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07.有利于我国夏季雷雨形成的大气状况是( )

 

A.阴雨天气     B.高气压控制       C.炎热天气         D.空气湿度较小

 

108.春季雷雨大多出现在半夜到早晨,有“春雨惊梦”之说,其主要原因是( )

 

A.此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大,大气稳定

B.此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小,大气稳定

C.此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大,大气不稳定

D.此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小,大气不稳定

 

甲图是中纬度某月海洋与陆地表面等温线分布图,乙图是某条经线上不同纬度1月和7月气温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09~110题。

 

 

109.甲图所示地区( )

 

A.位于南半球                      B.处于冬季

C.甲处可能是北美州                D.乙处可能是亚洲

 

110.下列四幅图是不同地区的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

百帕)。

其所代表的月份与甲图代表的月份基本吻合的是( )

 

 

读北半球某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111~112题。

 

 

11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附近能形成暖锋的是( )

 

A.甲、丙        B.乙、丁        C.丙            D.丁

 

112.图中P地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

图4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113~114题。

 

 

113.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114.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时刻变化的。

读下图回答115~116题。

 

115.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 )

 

A.南半球,气旋    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北半球,气旋

 

116.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图7为某日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17~118题。

 

 

117.下列四个城市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 )

 

①扬州   ②长沙     ③哈尔滨      ④石家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④

 

118.图示天气状况出现时,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丙三地中,风力最强的是丙地

②甲、乙、丙三地都是晴朗天气

③甲地刮西北风,乙地刮偏北风,丙地刮偏东风

④甲、乙、丙三地温度最高的是丙地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④

 

读下图回答119~120题。

 

 

119.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d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

 

1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暧气团控制      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

完成121~122题。

 

121.“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图8-4),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天气的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2.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3.“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

 

A.流量平稳     B.断流      C.洪峰急涨猛落      D.含沙量少

 

124.图6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下面对该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125.下列选项中,与地下水作用关系不大的地质灾害类型是(   )

 

A.地面塌陷沉降      B.泥石流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沼泽化

 

读图,回答126~127题。

 

126.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27.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

 

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

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

据此回答128~130题。

 

 

128.图4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129.从图4中可以看出(   )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130.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图3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3回答131~132题。

 

 

131.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13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

回答133~135题。

 

133.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134.下列寒流中,对大陆沿岸荒漠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   )

 

A.拉布多寒流、加那利寒流、千岛寒流

B.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秘鲁寒流

C.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135.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

答136~138题。

 

 

136.由表l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37.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138.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图3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9~141题。

 

 

1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

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140.流经e海域的洋流(   )

 

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由高纬流向低纬

 

141.e海域与f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   )

 

A.Te>Tf;Se>Sf   B.Te>Tf;Se<Sf    C.Te<Tf;Se>Sf    D.Te<Tf;Se<Sf     

 

读下图,回答142题。

 

 

142.泉水补给区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1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

读图1,完成第143题。

 

 

143.三个观测站中(   )

 

A.①位于大西洋

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D.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

下图是科考船航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44~145题。

 

 

144.科考航线上a、b、c、d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A.a     B.b       C.c        D.d

 

145.科考船途经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

 

A.3个板块   B.4个板块    C.5个板块     D.6个板块

 

读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146~147题。

 

146.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曲线A表示海水热量的支出

②曲线B表示海水热量的收入

③C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亏损,D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盈余

④C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盈余,D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亏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7.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

②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洋流带走的热量

③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并不平衡

④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收支是不平衡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8.12月份,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

 

A.顺风顺水   B.逆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逆水

 

149.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

m)。

渎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②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③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④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0.按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各海区中,海洋表面盐度最高的是(   )

 

①北纬10°大陆西岸附近        ②南纬25°大陆东岸附近

②③南纬35°大陆西岸附近      ④北纬60°大陆东岸附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为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152题。

 

151.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   )

 

A.0°~20°N        B.0°~20°S

C.40°~50°S       D.40°~60°N

 

152.该纬度带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是(   )

 

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

C.寒流的作用明显

D.暖流的作用明显

 

下图为某地区的河流、湖泊、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53~155题。

 

153.图示区域为(   )

 

A.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外流河  

B.天山-伊犁河-内流河

C.阿尔泰山-塔里木河-外流河

D.天山-塔里木河-内流河

 

154.图中a、b、c三区域的年降水量大致相当的是(   )

 

A.a和b   B.b和c    C.a和c     D.a、b、c都一样

 

155.在图示区域(   )

 

A.木材资源贫乏   B.羊毛资源丰富   C.适宜种植冬小麦   D.养殖三河牛、三河马

 

读下图“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56~158题。

 

156.甲代表的水体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潜水     D.承压水

 

157.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158.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a变大     B.b变稳定    C.a在丰水期变小   D.b在枯水期变大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159~160题。

 

159.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水温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0.图中①③④⑤四处所在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161~162题。

 

161.①、②、③、④四股洋流中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洋流①流经区有上升流       ②洋流②按成因为风海流    

③洋流③热带季风气候区        ④顺洋流④航行是国际海运的最佳航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63~164题。

 

163.右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

 

A.地下水补给     B.降雨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

 

164.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

 

读右图,回答165~166题。

 

165.若a点所在的线是大陆西岸,b点所在的线是大洋西岸,且都在低纬度,则(   )

 

A.a点附近有暖流流经     B.b点附近有寒流流经

C.a点附近有寒流流经     D.b点附近有西风漂流

 

166.若a、b点同在南半球,且分别位于夏季的海洋和陆地上,则(   )

 

A.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低纬突出  B.b点附近的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C.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突出     D.b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突出

 

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20天到美洲。

我国郑和沿图中③线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

据下图回答167~168题。

 

167.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8.哥伦布第二次比第一次去美洲航期缩短17天,原因是(   )

 

A.第一次航程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右图是68°N某地在一天内太阳高度(实线)和该地某河流流量(虚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69~170题。

 

169.该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莫斯科西南方向日落  

B.悉尼在当地时间6点之前日出 

C.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D.我国东北河流出现春汛

 

170.据图分析,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地下水   B.雨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参考答案与解析

 

 

101.【解析】答案选A。

图中①位于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②地处印度半岛,受热带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③地在中国东南,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102~103.【解析】102.C 103.A  西风带的范围为南北纬40-60度之间,由图中P点的位置和指向标,可知P点长期受西风的影响,则P地在南半球的大陆西岸。

故其有可能位于大洋洲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南沿海;若P地受季节西风的影响,则P地应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04.【解析】答案选B。

甲地为地中海气候,A图信息显示7月高温多雨,1月寒冷干燥,表示的是温带季风;B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C地雨热同期,冬季寒冷,为温带季风气候;D地所示冬季气温高于0度,但低于10度,且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105~106.【解析】105.A 106.D  由题意可推断此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

中心为低压,四周为高气压,在中心西侧出现冷锋锋面。

 

107~108.【解析】107.C 108.C  炎热天气可能使潮湿空气发生对流运动,这是形成雷阵雨的条件;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在半夜到清晨,此时大气的垂直递减率也最大,易形成强对流。

 

109~110.【解析】109.C 110.A  从甲图中气温分析其位于北半球,又因其位于中纬度地区,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上,说明其位于夏季。

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甲为陆地,乙为海洋。

A等压线反映北半球陆地为高压,为冬季。

C南半球夏季陆地为低压;D图应为南半球夏季海洋的高压;B反映北半球陆地上的低压。

 

111~112.【解析】111.D 112.B  由图可知,有一个高压中心和一个低压中心。

由空气流动规律可判断,丙为冷锋,丁为暖峰。

P地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空气向右偏,应为西北风。

 

113~114.【解析】113.B  114.C  由图可知,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说明全球在该时期在变冷,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全球气候变暖,雪线高度在升高。

 

115~116.【解析】115.D  116.C  首先图中气流运动方向为四周流向中心,该天气系统为低压气旋,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向右,确定为北半球的气旋。

 

117~118.【解析】117.A 118.D   石家庄位于冷锋前,哈尔滨位于暖锋后,都为晴朗天气;扬州位于暖锋前,长沙位于冷锋后,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甲、乙两地都受高气压控制,为晴朗天气;丙位于暖锋后,也为晴朗天气。

甲乙丙三地中,丙所在地区的气压值最低,气温最高。

 

119~120.【解析】119.D 120.A  甲图所示为锋面雨天气,据图知,①④两点在暖气团的控制下,因为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总是暖气团处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乙图中的城市的西南方向为冷锋,东北为暖锋。

冷锋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暖锋锋面则向冷气团一侧移动,d点在冷锋锋面前,c点在暖锋峰后,都在暖气团的控制下;

 

121~123.【解析】121.C  122.A  123.C  在这一天中气温达到最高值前后,地表蒸发最旺盛,土层中水分含量最少,易发生沙尘暴天气。

在春季,黄土高原地区受冷气团的影响,空气对流强烈,多大风天气,加上地表缺乏植被保护,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地层中冰冻融化,蒸发旺盛,土层变得松软,容易发生扬尘天气。

夏季,黄土高原进入雨季,河水会急涨猛落,又会带来严重的冲刷,导致河流含沙量激增。

 

124.【解析】答案选C。

此题围绕人地关系(地下水位变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选材,考查考生根据图表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

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随着城市地下水过度开采,出现地下漏斗,会导致城市地面沉降。

 

125.【解析】答案选D。

 B、C不属于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沉降主要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

而泥石流是在降水、地形、植被状况及其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与地下水的作用关系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