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3074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docx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

附件2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撰写规范

(第2次修订)

 

一、论文版式、格式

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

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

左边距:

30mm,右边距:

25mm,上边距:

30mm,下边距:

25mm,页眉边距:

23mm,页脚边距:

18mm。

2.语言文字凡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的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

3.标题论文原则上只分至三级标题。

论文题目采用小二仿宋体,段前空2行行距20磅;下署年级专业和姓名,字体字号为小四宋体,段前空0.5行行距20磅。

一级标题:

黑体,小三号或16pt,行距20磅,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居中。

二级标题:

宋体加粗,小四号,左对齐,首行缩进值同正文首行对齐(小四号宋体两字符),行距20磅。

三级标题:

黑体,小四号或12pt,左对齐,首行缩进值同正文首行对齐(小四号宋体两字符),行距20磅。

为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或特殊的排版需要,段前、段后及字间距可适当调节。

4.正文与参考文献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宋体加粗;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表注采用小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采用五号宋体顺序列出。

5.表格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

6.插图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

7.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New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

二、毕业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

毕业论文一般由封面、中文摘要(含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含英文题目、单位名称和所在城市、邮编)、致谢等部分组成并按上述顺序排列。

1.封面学位论文封面(见附件2-1)要求如下:

学位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5字,可分两行排列。

毕业生及指导教师姓名要求用黑色或褐色钢笔或毛笔书写,不得直接打印。

院系填管理科学学院,专业名称要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全称,如农林经济管理,不得填写成“农经管理”或“经济管理”。

2.中文摘要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应突出本论文的新观点或新见解,言简意赅。

摘要应当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论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

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20字以内,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隔开。

3.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目录一般列至三级标题,各级标题以“一、”、“

(一)”、“1.”、“

(1)”、“①”的形式分级标出。

4.引言在论文正文前。

内容包括:

该研究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研究过程的说明,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综述,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等。

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引言的内容。

“引言”部分应根据需要确定是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引言”二字也应根据内容确定是否需要加于段前,不必千篇一律。

5.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的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

对研究对象的描述、资料的获取途径和计算方法、理论分析。

内容和文字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要叙述专业方面的常识性内容,给人一种象教材的感觉。

论文各部分要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切忌逻辑混乱,语无伦次。

6.结论结论应明确、简练、完整、准确,要注意突出作者的新观点和新结论,结论应给予文中的理论分析,不可牵强附会和主观武断。

如果是探索性而不可能得出明确结论的研究课题,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7.参考文献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标明出处。

所有引用过的文献,应文中右上角标注,并按引用的顺序在文中按[1]、[2]、[3]…序列编号排列。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结论之后。

8.附录凡不宜放在论文正文中,但又与论文有关的研究过程或资料,如较为冗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或者辅助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有关说明、调查材料等,均应放入附录。

附录以“附录A,附录B”或“附录1,附录2”的形式标注。

9.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上方要有英文题目。

10.致谢致谢对象仅限于对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完成等方面有较重要帮助的人员,不必客套。

11.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顺序毕业论文统一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

封面、开题报告、中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含英文题目等)、致谢、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评阅人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2.页码毕业论文从目录页开始标注页码,目录页码从罗马数字Ⅰ开始于页脚位置居中顺序标出,正文至致谢部分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顺序标出,其它部分不标页码。

三、书写要求

1.语言表述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

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

2.层次和标题层次应清楚,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标题前应缩进2中文字符,一级标题可以居中,标题后不加句号或冒号。

其它小标题或需突出的重点,可用小四号黑体(或小四宋体加粗)书写,可单列一行,也可放在段首。

3.篇眉和页码论文不须篇眉。

页码从引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

引言之前的目录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

4.图、表、公式等图形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图形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形中不同曲线的图标应采用不同的形状或不同磅值的连线。

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中表述一致。

图序、标题、图例说明(中英文对照)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例说明可视版面情况置于图右侧)。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

表序、标题(中英文对照)居中置于表的正上方。

表注置于表的下方。

图、表应与说明文字相配合,图形不能跨页显示,表格原则上要放在同一页内显示。

公式一般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

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图1,表2,公式(3)等。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顺序编码,建议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

作者姓名写至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al.”。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参考格式:

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专(译)著:

[序号]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文题:

[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

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

[序号]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

[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

举例如下:

[1]张三,李四,王五,等.禽流感快速检测及防治方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2(5):

10~14

[2]张三.粮食干燥原理及品质分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7~108

[3]陈忠和.中国股市的风险投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2002

[4]刘三全,夏太初.一种保健有机茶饮料制备方法.中国专利,991057077,1994-07-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2400~24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0-01

6.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

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四、电子文档要求

论文答辩通过后,毕业生必须提交的电子版论文和电子版论文摘要要求如下:

1.电子版论文和电子版论文摘要应与印刷本内容一致。

2.电子版学位论文和摘要应集并为一个word电子文档。

附件2-1:

本科毕业论文封面式样

安徽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姓名学号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中国·合肥

二零零五年六月

附件2-2:

中文摘要式样

三号黑体居中,上下空两行行距20磅

中文摘要

摘要:

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字)

关键词:

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开或空两个字符)

 

范例:

中文摘要

摘要:

本文应用博弈理论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以及融资困境与信用治理的关系,分析了信用的生成机理,揭示了信用治理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加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不可能在现有融资体制框架内得到根本解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融资体制创新和加强信用治理。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就如何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治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不少于300字)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信用治理

附件2-3:

目录样式

 

中文摘要

一、引言……………………………………………………………………………

(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3)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5)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信用机制的生成………………………………………(7)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7)

(二)融资困境与信用机制的生成……………………………………………(9)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12)

(一)美国的经验……………………………………………………………(14)

(二)日本的经验……………………………………………………………(16)

(三)英国、德国、法国的经验………………………………………………(17)

四、结论与建议……………………………………………………………………

(20)

参考文献…………………………………………………………………………(20)

附录………………………………………………………………………………(21)

英文摘要…………………………………………………………………………(22)

致谢………………………………………………………………………………(23)

 

附件2-4:

毕业论文正文式样(节选)

论文题目为小二号仿宋体加粗,上空2行行距20磅;专业姓名为小四宋体,行距20磅段前空0.5行,段后空2行写正文;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版芯要求:

左边距:

30mm,右边距:

25mm,上边距:

30mm,下边距:

25mm,页眉边距:

23mm,页脚边距:

18mm

 

信用治理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2006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芮杰

一、引言

信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原始话题和市场经济的现代命题,它作为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不仅反映了货币或商品的持有者通过借贷以及赊销预付等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也说明了交易活动中的各方经济利益主体之间以谋求长期收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签约关系和交易规则。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信用就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取向、产品质量、经营情况等诸多方面在社会公众中的综合反映。

企业信用的最终形成是其信用行为长期累积起来的,并付出了相应的成本。

在信息经济学的框架中,企业信用是企业内部不同成员之间、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反复博弈所形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自我实施均衡,是企业为了获得长期收益,以消除不确定性为出发点而形成的有序的信息维数和网络性正反馈式的评价。

[1]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呈现多元化,而其中企业信用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日渐突出,它是企业经济行为的立足之本,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们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方面起着大企业难以替代的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中小企业的活跃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活力的大小。

因此,大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对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社会中,许多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差,目光短视,造成了信用缺失,从而使得中小企业无论是在直接融资还是在间接融资方面都存在着“融资缺口”,最终导致中小企业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停滞不前。

即使国家近几年来开始重视和关心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在政策、投资等方面都给予了中小企业一定的支持,并在证券市场上创建了“中小企业板”,试图解决中小企业

“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在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没有得到缓解。

本文着重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和信用机制的生成原理,得出中小企业信用与其融资的关系,力图找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制度性措施。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信用机制的生成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有两种方式: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企业将自有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是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

外源融资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又可分为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

在经济日益市场化、信用化和证券化过程中,外源融资已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在融资方面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中小企业的民营经济融资总体上处于劣势地位

1994-2002年,在民营经济各资金来源中,国家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占全社会相关融资形式的比重分别低于国有经济的70.55、29.52和11.04个百分点。

特别是在国家投资、国内贷款两种融资形式上落后国有经济最多,这说明中小企业在外源融资的主渠道上未能得到良好的支持,见表1。

表11994-2002年不同经济类型资金来源占全社会各资金来源的比重(%)

经济类型

总计

国家投资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投资

全社会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国有经济

50.19

85.06

60.39

27.90

46.48

43.72

城镇经济

3.60

0.30

3.28

1.03

3.22

6.53

农村集体

11.27

11.62

8.49

9.81

13.30

9.50

城镇个体

4.97

0.03

2.45

0.15

6.50

8.39

农村个体

8.99

0.00

2.10

0.00

15.39

3.11

联营经济

0.40

0.06

0.50

0.12

0.37

0.68

股份制经济

10.44

2.50

14.05

5.75

9.60

16.97

外商经济

5.59

0.28

4.47

36.21

2.78

3.97

港、澳、台经济

4.18

0.11

4.51

19.12

2.11

6.79

民营合计

39.67

14.51

30.87

16.86

48.38

45.18

外商合计

9.77

0.39

8.98

55.33

4.89

10.76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3)。

即使在证券市场新建的中小企业板上,上市的中小企业表现也难以尽如人意,以致众多股民纷纷持币观望,所以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市场上也未能摆脱困境。

2.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

就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何种渠道进行融资,应根据自身的实力、经营特点、企业发展前景和融资成本而定。

一般而言,对于高科技中小企业,其经营风险大,技术含量高,企业发展前景良好,所以可以采取直接融资方式;而对于经营传统项目的中小企业,其经营风险小,发展情况稳定,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进行间接融资。

[2]但是,从表1来看,民营经济的国家投资、利用外资在其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较低,而自筹资金比重畸高。

因此,尽管中小企业可采取的融资方式较多,但在实践中融资渠道偏窄,无论是初创时期还是发展时期,都严重依赖于自我融资渠道。

总之,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内源融资来进行,这种融资形式不仅融通的资金非常有限,而且这种融资形式要受到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限制。

因此,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塑造良好的外源融资机制。

……

参考文献

 

[1]李维安,李建标.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经济学(季刊),2004,

(1):

415-424

[2][3]罗必良.信誉的生成机理及其制度性作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0):

18~22

[4]ElissabettaIossa,GiulianaPalumbo.Productquality.Lenderliabilityandconsumercredit,OxfordEconomicPapers,2004,56(4):

331~343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

47~53

[6]JosephE.Stiglitz,AndrewMurrayWeiss.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AmericanEconomicsReview,1981,71(3):

393~410

[7]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26

[8]蒋和平,何忠伟.中国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前景展望和政策支持方向.

 

 

附件2-5:

英文摘要和致谢样式

英文摘要格式

英文摘要

EnglishTital

NameofStudent

Affiliation,city,postcode

Abstract:

Content(与中文摘要同,TimesNewRoman,12pt,单倍行距,段前空1行)

Keywords:

与中文关键词同(关键词之间用“,”号分开或空两个字符)

范例:

英文摘要

 

AStudyonCreditGovernanceandFinancingProblemsby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China

RuiJie

(CollegeofManagementScience,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230036)

Abstract:

Thispaperanalyzedthereasonofthefinancingdifficultiesfacedby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China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inancingdifficultiesandcreditgovernance,exploredtheformulationmechanismofcreditbyuseofthegametheory.Theauthorbelievesthatthefinancingpredicamentabovecouldnotbedealwithwithintheexistedfinancingsystemduetoexistedadverseselectionandmoralhazardunderthemarketenvironmentofinformationasymmetry,andtheoutletliedininstitutionalinnovationandcreditgovernance.Becausethereexist,thecreditgovernanceplaysagreatroleinsolvingofthefinancingproblem.Basedontheoreticalanalysis,theauthorputforthsomesuggestionsforcreditgovernanceattheendofthepaper.

Keywords:

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financing,creditgovernance

informationasymmetry

 

致谢

 

在本文的选题、构思和撰写过程中,……,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芮杰

2009年6月10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