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3234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宁德柳城(柘荣)-黄眉山(寿宁)

Ⅰ、Ⅱ路220kV线路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福建省亿力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220千伏柳城至黄眉山双回线路工程项目部

二O一三年三月

 

宁德柳城(柘荣)-黄眉山(寿宁)

Ⅰ、Ⅱ路220kV线路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1概述

为进一步落实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提高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质量水平,项目部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和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编制了《宁德柳城(柘荣)-黄眉山(寿宁)Ⅰ、Ⅱ路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本措施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提出管理要求,并对输电线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从技术角度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以指导本工程建设项目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防治工作。

2路径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1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

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

2.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

2.3线路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体的距离。

3基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1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1.1遇特殊地质条件(如:

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

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

3.1.2杆塔基础分坑时应以中心桩高程为准,其主杆、基坑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1.3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

3.1.4斜柱基础如需放炮时,应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严禁放大炮爆破,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

3.1.5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严禁坑底受冻。

雨、雪天气后,必须把坑内积水和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2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2.1基坑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

3.2.2基础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3.2.3当基坑有积水时,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匀填土、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位移。

3.3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3.1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

进入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3.3.2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

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600℃·d时送检。

3.3.3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3.3.4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检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

3.3.5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使用溜槽、串斗,防止混凝土离析。

3.3.6基础浇制时,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心。

3.3.7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

3.4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4.1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

3.4.2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平边回填,保证埋深。

3.4.3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

3.5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5.1回填时应在坑口地面上筑防沉层。

防沉层应平整规范,其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其高度不应掩埋铁塔构件。

3.5.2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3.5.3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

4杆塔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4.1铁塔构件变形、镀锌层磨损等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4.1.1对塔材的运输和装卸,应采取防止变形及磨损的措施。

4.1.2塔材进场检验前,各相关单位应对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对塔材材质和锌层厚度进行复检。

4.1.3对于悬浮抱杆下拉线的设置宜采用吊装带,当采用钢丝绳时必须对被绑扎的部位进行保护。

4.1.4塔材起吊时,要合理选定吊点的位置,对于过宽塔片、过长交叉材必须采取补强措施,对绑扎吊点处要设置圆木并绑扎衬垫材料保护。

4.1.5地面转向滑车严禁直接利用塔腿、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用。

应设专用卡具,或采用在塔腿内侧跟部设置的滑车锚固铁件或锚固孔。

4.1.6铁塔组装过程中发生构件连接困难时,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严禁强行组装造成构件变形。

4.2螺栓不匹配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4.2.1应按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核对螺栓等级、规格和数量,匹配使用。

4.2.2杆塔组立现场,应采用有标识的容器将螺栓进行分类,防止因螺栓混放造成错用。

4.2.3对因特殊原因临时代用的螺栓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换。

4.3螺栓紧固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4.3.1设计单位应提供螺栓紧固力矩的范围。

螺栓紧固时其最大力矩不宜大于紧固力矩最小值的120%。

4.3.2防止紧固工具、螺母擦伤塔材锌层。

紧固螺栓宜使用套筒工具,应检查螺帽底部光洁度,采取防止螺杆转动的措施。

4.3.3交叉铁所用垫块要与间隙相匹配,使用垫片时不得超过2个;脚钉备母外侧螺丝不得露扣,确保脚钉紧固。

4.3.4螺栓紧固时应严格责任制,实行质量跟踪制度。

5架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5.1导线磨损防治的技术措施

5.1.1装卸、运输导线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导线磨损和碰伤。

5.1.2按跨越架(物)条件计算放线张力,减少导线与跨越架(物)摩擦,防止损伤导线。

5.1.3放线时应保证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在一条直线上,导线不得与线轴边沿摩擦。

换线轴时,应防止导线与张力机、线轴架的硬、锐部件接触。

5.1.4余线回盘时,若连接网套被盘进线轴,应在连接网套和其他导线间垫一层隔离物。

张力机前、后的压接和更换线轴时地面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禁止导线直接与地面接触。

5.1.5完成牵张放线作业、各子导线临锚后,子导线驰度应相互错位,防止子导线鞭击。

5.1.6卡线器不得在导线上滑动,卡线器后侧导线应套橡胶管保护。

5.2子导线超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5.2.1放线滑车使用前要检查保养,保证转动灵活,消除其对子导线弧垂的影响。

5.2.2耐张塔平衡挂线时,划印及断线位置应标示清楚、准确。

5.2.3避免在较恶劣的天气紧线。

5.3压接管弯曲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5.3.1压接管压接后应检查弯曲度,不得超过2%L。

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如有裂纹应割断重接。

5.3.2经过滑车的接续管应使用与接续管相匹配的护套进行保护。

当接续管通过滑车时,应提前通知牵引机减速。

5.3.3对于超过30°的转角塔、垂直档距较大、相邻档高差大的直线塔,要合理设置双放线滑车。

5.4附件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5.4.1开口销不得漏装,不得出现半边开口和开口角度小于60°的现象。

5.4.2合成绝缘子串附件安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踩踏合成绝缘子。

5.4.3铝包带的缠绕应紧密,并与导线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一致。

两端露出线夹长度不超出10mm,其端头回绕于线夹内压住。

5.4.4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安装,应使用专用模具,控制误差不超出±2mm。

5.4.5地线与变电站架构连接处,应加装绝缘子,并在连接线上设置便于站内接地电阻检测的断开点。

6路防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6.1线路杆号牌、标示牌、警示牌安装要牢固、规范。

其朝向应面向小号侧,或面向道路或人员活动方向。

6.2杆塔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护坡和排水沟,靠近季节性河流和容易冲刷的杆塔基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6.3多回路铁塔色标漆涂刷要清晰简洁、干净。

要采取措施防止瓷瓶、铁塔污染。

附表: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工程项目名称:

宁德柳城(柘荣)-黄眉山(寿宁)Ⅰ、Ⅱ路220kV线路工程

建设单位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电业局

施工单位

福建省亿力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单位工程

宁德柳城(柘荣)-黄眉山(寿宁)Ⅰ、Ⅱ路220kV线路工程

监理单位

福建和盛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开工日期

2013年3月20日

工程地点

柘荣县、福安市和寿宁县

竣工日期

2014年3月14日

序号

防治项目

主要措施

1

路径复测质量通病

1、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

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

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

3、线路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体的距离。

2

 

基础施工质量通病

 

基础施工质量通病

 

基础施工质量通病

1、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遇特殊地质条件(如:

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

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

②、杆塔基础分坑时应以中心桩高程为准,其主杆坑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

④、斜柱基础如需放炮时,应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严禁放大炮爆破,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

⑤、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严禁坑底受冻。

雨、雪天气后,必须把坑内积水和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2、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基坑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

②、基础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③、当基坑有积水时,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匀填土、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位移。

3、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

进入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②、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

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600℃·d时送检。

③、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④、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检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

⑤、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使用溜槽、串斗,防止混凝土离析。

⑥、基础浇制时,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心。

⑦、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

4、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

②、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平边回填,保证埋深。

③、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

5、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回填时应在坑口地面上筑防沉层。

防沉层应平整规范,其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其高度不应掩埋铁塔构件。

②、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③、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

3

 

杆塔施工质量通病

 

杆塔施工质量通病

1、铁塔构件变形、镀锌层磨损等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对塔材的运输和装卸,应采取防止变形及磨损的措施。

②、塔材进场检验前,各相关单位应对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对塔材材质和锌层厚度进行复检。

③、对于悬浮抱杆下拉线的设置宜采用吊装带,当采用钢丝绳时必须对被绑扎的部位进行保护。

④、塔材起吊时,要合理选定吊点的位置,对于过宽塔片、过长交叉材必须采取补强措施,对绑扎吊点处要设置圆木并绑扎衬垫材料保护。

⑤、地面转向滑车严禁直接利用塔腿、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用。

应设专用卡具,或采用在塔腿内侧跟部设置的滑车锚固铁件或锚固孔。

⑥、铁塔组装过程中发生构件连接困难时,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严禁强行组装造成构件变形。

2、螺栓不匹配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应按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核对螺栓等级、规格和数量,匹配使用。

②、杆塔组立现场,应采用有标识的容器将螺栓进行分类,防止因螺栓混放造成错用。

③、对因特殊原因临时代用的螺栓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换。

3.螺栓紧固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设计单位应提供螺栓紧固力矩的范围。

螺栓紧固时其最大力矩不宜大于紧固力矩最小值的120%。

②、防止紧固工具、螺母擦伤塔材锌层。

紧固螺栓宜使用套筒工具,应检查螺帽底部光洁度,采取防止螺杆转动的措施。

③、交叉铁所用垫块要与间隙相匹配,使用垫片时不得超过2个;脚钉备母外侧螺丝不得露扣,确保脚钉紧固。

④、螺栓紧固时应严格责任制,实行质量跟踪制度。

4

 

架线施工质量通病

 

架线施工质量通病

1、导线磨损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装卸、运输导线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导线磨损和碰伤。

②、按跨越架(物)条件计算放线张力,减少导线与跨越架(物)摩擦,防止损伤导线。

③、放线时应保证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在一条直线上,导线不得与线轴边沿摩擦。

换线轴时,应防止导线与张力机、线轴架的硬、锐部件接触。

④、余线回盘时,若连接网套被盘进线轴,应在连接网套和其他导线间垫一层隔离物。

张力机前、后的压接和更换线轴时地面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禁止导线直接与地面接触。

⑤、完成牵张放线作业、各子导线临锚后,子导线驰度应相互错位,防止子导线鞭击。

⑥、卡线器不得在导线上滑动,卡线器后侧导线应套橡胶管保护。

2、子导线超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放线滑车使用前要检查保养,保证转动灵活,消除其对子导线弧垂的影响。

②、耐张塔平衡挂线时,划印及断线位置应标示清楚、准确。

③、避免在较恶劣的天气紧线。

3、压接管弯曲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压接管压接后应检查弯曲度,不得超过2%L。

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如有裂纹应割断重接。

②、经过滑车的接续管应使用与接续管相匹配的护套进行保护。

当接续管通过滑车时,应提前通知牵引机减速。

③、对于超过30°的转角塔、垂直档距较大、相邻档高差大的直线塔,要合理设置双放线滑车。

4、附件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①、开口销不得漏装,不得出现半边开口和开口角度小于60°的现象。

②、合成绝缘子串附件安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踩踏合成绝缘子。

③、铝包带的缠绕应紧密,并与导线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一致。

两端露出线夹长度不超出10mm,其端头回绕于线夹内压住。

④、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安装,应使用专用模具,控制误差不超出±2mm。

⑤、地线与变电站架构连接处,应加装绝缘子,并在连接线上设置便于站内接地电阻检测的断开点。

5

线路防护质量通病

1、线路杆号牌、标示牌、警示牌安装要牢固、规范。

其朝向应面向小号侧,或面向道路或人员活动方向。

2、杆塔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护坡和排水沟,靠近季节性河流和容易冲刷的杆塔基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3、多回路铁塔色标漆涂刷要清晰简洁、干净。

要采取措施防止瓷瓶、铁塔污染。

 

施工项目部总工:

年月日

 

施工项目部经理:

年月日

 

本表一式五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各一份,施工项目部存三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