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318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0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2)建设单位:

甘肃金大地食品有限公司

(3)建设规模:

建设总容量5MW

(4)主要发电设备:

多结面聚光太阳能芯片及接收器。

(5)关键电气设备:

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

(6)光伏组件支撑系统:

固定倾角式金属支架、向日跟踪支架系统

(7)选址: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工程总面积约16000平方米。

1.2编制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根据下列文件和资料进行编制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

(2)《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国家发改委2006年1月5日

(3)《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06年1月4日

(4)《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07年1月11日

(5)《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2006年5月30日

(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崇明太阳能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08]1868号

1.3研究内容

(1)本可研报告主要对项目建设的原始条件及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研究论证。

(2)通过对工程规模、建设条件、工程布置、工程实施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评价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3)本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包括:

太阳能资源分析,光伏发电工程的建设条件,接入系统方案推荐,工程规模的确定论证和拟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配置方案,设备选择和布置设想,编制工程投资估算、工程设想、环境保护、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实施轮廓进度,经济评价等内容。

(4)项目的范围:

本工程建设规划容量约为5MW,主要采用多结面聚光太阳能芯片固定安装作为光电转换装置的方案,同时采用太阳自动跟踪器跟踪系统,根据建设方案配置相应的接入系统。

项目主要组成包括光电转换系统、直流系统、逆变系统、交流升压系统和高压输电系统等。

1.4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北部,东经104°12′-105°01′,北纬35°17′-36°02′,地处祖厉河支流的关川河上游,北、东部接白银市会宁县,南连通渭、陇西、渭源,西靠临洮,西北和兰州市榆中县毗邻。

既是中原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和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陇中苦甲天下”之说。

全境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北长82.9公里,东西宽73.3公里,总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海拔1750-2580米,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丘陵起伏。

安定区具有便捷的交通优势。

境内陇海铁路、宝兰复线穿境而过,312、310、309三条国道全线贯通,兰定、平定、天定三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加之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的开工建设,安定区对外开放的通道更加畅通,对进一步承接中东部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商贸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

全区现有330千伏变电所1座、110千伏变电所4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

1.5投资方(有限公司)简况

甘肃金大地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467号,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册资本1400万元,现有职工48人,其中具有大中专学历18人,具有高级职称5人,占地面积10677.1m2。

于2002年在定西建成了国内首条年产3000吨马铃薯速冻薯条生产线。

生产过程中引入GAP和HACCP管理模式,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客户订单不断增加。

目前公司已在北京、哈尔滨、沈阳、济南、郑州、西安、兰州、成都、昆明、武汉、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设立了销售分公司或销售代理处,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销售网络,带动了整体产业的快速、有效发展。

2012年底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732万元,资产负债率26.37%。

定西农发行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度评定“金大地”公司为AA-级企业。

多年来,不仅企业自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4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龙头企业,法式速冻薯条被定西市政府评定为名优产品。

公司法定代表景耀武,男,1962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工程师,定西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定西市安定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民盟成员。

1986年7月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选矿专业毕业,就职于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1988年调入甘肃省外贸厅驻广州办事处工作;1995辞去省外贸厅工作,自己创立了兰州一川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01年任甘肃金大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1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甘肃省青年“兴业领头人”称号;2003年当选定西市安定区人大代表;2004年当选定西市政协委员,荣获定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民盟甘肃省委员会吸收为民盟成员。

1.65MW太阳能分布式光伏电站概况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满足初步设计深度要求,拟建的5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的电站概况见下列特性表。

表1-15MW太阳能光伏电站概况特性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总装机容量

5MW

2

砷化镓聚光光伏组件及跟踪系统+支架

3

单元接线箱

4

支架接线箱

5

电缆电线

6

光伏组件自动放平回复设备

7

并网逆变器

8

交流配电柜

9

接线电缆

10

2500KVA变压器

11

电流互感器

12

断路器

13

隔离开关

第二章太阳能资源和当地气象地理条件

2.1太阳能资源条件

2.1.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析

地球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有关。

资源丰度一般以全年总辐射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表示。

就全球而言,美国西南部、非洲、澳大利亚、中国西藏、中东等地区的全年总辐射量或日照总时数最大,为世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图2-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我国将图2-1中日照辐射强度超过9250MJ/m2的西藏西部地区以外的地区分为五类。

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0小时,年辐射量在7500~9250MJ/m2。

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50~7500MJ/m2,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00~5850MJ/m2,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中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50~5000MJ/m2。

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辐射量在3350~4190MJ/m2。

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

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不小于2200h,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

四、五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2.1.2安定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2.1.2.1项目实施地的太阳能资源分析

安徽省定西市5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选址位于安定区。

项目实施地的太阳能资源如表4-1。

表2-1项目实施当地日照辐射总量分布

定西日平均直射辐射总量月份

直射辐射(kWh/㎡/d)

定西日平均直射辐射总量月份

直射辐射(kWh/㎡/d)

1

6.58

7

5.03

2

6.93

8

5.27

3

6.63

9

5.75

4

6.65

10

6.69

5

6.13

11

6.45

6

5.34

12

5.91

年日照辐射总量(MJ/m2)

2229.18

2.2安定区其它气象条件

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大陆性季候风气候显著。

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41.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2500.1小时。

年均气温6.3℃,极端最高温34.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7.1℃。

无霜期141天。

正常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秋季,蒸发量高达1500多毫米,是一个干旱、冰雹、霜冻、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农业区。

2.3项目所在地地理条件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地跨北纬35°17′54″至36°02′40″、东经104°12′48″至105°01′06″之间,南北长82.9公里,东西宽73.3公里,总流域面积3638.711平方公里。

东北及东部邻会宁,东南接通渭,南部与陇西、渭源毗连,西南连临洮,西部至西北与榆中接壤。

全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最高处为西南部高峰乡城门寨,海拔2577.3米;最低处为北部关川河谷地,海拔1671.3米。

城区所在地海拔为1898.7米。

全境处祖厉河支流关川河流域,在关川河与渭河流域分水岭之北,关川河与秦祁河、苑川河流域分水岭之东,西巩河与厉河分水岭及祖厉河之西。

大地构造属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东部、陇西旋卷体的一部分。

建国以前土地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梁峁纵横,土地贫瘠。

2.4分布光伏电站场址建设条件

2.4.1场址宏观建设条件分析

5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水文、气象、太阳光照资源、交通运输条件、接入系统方面符合建设条件。

2.4.2场址微观建设条件分析

XXX通过建设生态XX、绿色XX,森林覆盖000万亩,新增造林000万亩,森林覆盖率50%,建成绿化通道000公里,形成大面积防风林带。

因此项目选址不受风沙影响。

XXX北面靠近XX,由于山势较高,从北面和西北面刮来的风,在XXX上空形成回流,云层无法停留,且带走大量水气,使XX地区空气干燥、湿度低、无云层遮挡、透光率高。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创造了明显区别于周边地区的“小气候”环境。

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2.4.3场址建设条件分析结论

项目所在地具有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了高发电量;靠近主干电网,能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主干电网的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不改造的情况下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离用电负荷中心市区近,可以减少输电损失;场地开阔、平坦,扩容空间大;交通运输、生活条件便利;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既可以方便地将太阳能电力电场升压站接入电网系统,减少输电损失,同时还可以起到积极的宣传示范作用。

 

第三章其他必要的背景资料

3.1国际光伏发电现状

全球人口2008年是66亿,能源需求折合成装机是16TW;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至少要达到100-110亿,按照每人每年GDP增长1.6%,GDP单位能耗按照每年减少1%,则能源需求装机将是30-60TW,届时主要靠可再生能源来解决。

可是,世界上潜在水能资源4.6TW,经济可开采资源只有0.9TW;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TW;生物质能3TW。

只有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能源需求的能量来源,其潜在资源120000TW,实际可开采资源高达600TW。

由于光伏发电能为人类提供可持续能源,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尤其以德国、日本和美国发展最快。

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光伏发电的市场增长迅速,连续8年年增长率超过30%,2007年当年发货量达到733MW,年增长率达到42%。

图3-1给出了1990到2007年的世界太阳电池发货量的增长情况:

图3-1世界太阳电池发货量(PVNET2007)

数据来源-PVNewsPaulMaycock

光伏组件成本30年来降低了2个多数量级。

根据So1arbuzzLLC.年度PV工业报告,2007年世界光伏系统安装量为2826MW,比2006年增长了62%,2006年世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超过8.5GW,2007年年底,世界光伏系统累计装机约12GW,其中并网光伏发电约10GW,占总市场份额的83%。

发电成本50美分/度;预计2010年世界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5GW,发电成本达到15美分/kWh以下;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将达到200GW,发电成本降至5美分/度以下;到205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达到世界总发电量的10-20%,成为人类的基础能源之一。

光伏发电的应用形式包括:

边远无电农牧区的离网发电系统、通信和工业应用、太阳能应用产品、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发电系统以及大型并网电站。

国际能源机构(IEA)特别将超大规模光伏发电(VLS-PV)列为其第8项任务(Task8),主要研究、追踪超大规模光伏发电的技术和信息,并在此领域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光伏电站正在从小规模(100kW以下)、中规模(100kW~1MW)向大规模(1MW~10MW)和超大规模(10MW以上)发展。

世界光伏产业的技术发展:

技术进步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几十年来围绕着降低成本的各种研究开发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表现在电池效率不断提高、硅片厚度持续降低、产业化技术不断改进等方面,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商业化电池效率不断提高

先进技术不断向产业注入,使商业化电池技术不断得到提升。

目前商业化晶硅电池的效率达到15%~20%(单晶硅电池16%~20%,多晶硅15%~18%);商业化单结非晶硅电池效率5%~7%,双结非晶硅电池效率6%~8%,非晶硅/微晶硅的迭层电池效率8%~10%,而且稳定性不断提高。

电池效率的提高是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2)商业化电池硅片厚度持续降低

降低硅片厚度是减少硅材料消耗、降低晶硅太阳电池成本的有效技术措施,是光伏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

30多年来,太阳电池硅片厚度从70年的450~500微米降低到目前的180~200微米,降低了一半以上。

硅材料用量的大幅度降低是技术进步促进成本降低的重要范例之一。

预计到2010年硅片厚度降低到160~180微米,硅用量降到7吨/MW以内。

(3)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自动化程度持续提高是太阳电池生产成本降低的重要因素。

太阳电池单厂生产规模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MW/年发展到90年代的5~30MW/年,2006年25~500MW/年,2007年25~1000MW/年。

生产规模与成本降低的关系体现在学习曲线率LR(LearningCurveRate,即生产规模扩大1倍,生产成本降低的百分比)上。

对于太阳电池来说,30年统计的结果,LR20%(含技术进步在内),是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最大的,是现代集约代经济的最佳体现者之一。

3.2国内光伏发电现状

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2.8GW,其中有1.5GW来自去年第二批金太阳和光电建筑工程,1.3GW为大型光伏电站。

截至201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建设容量已经达到10.77GW,其中大型光伏电站5.49GW,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5.28GW,分布式发电比例约为49%,需要指出的是,此49%的比例中还涵盖了之前"金太阳"示范项目的总装机规模,与国外光伏分布式利用形式上也有所差别。

图表1:

2009-2013年1-6月中国光伏累计装机结构情况(单位:

MW)

图表2:

2012-2013年1-6月中国光伏累计装机结构情况(单位:

%)

主要应用在如下几个方面:

3.2.1通信和工业应用:

●微波中继站;

●光缆通信系统;

●无线寻呼台站;

●卫星通信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农村程控电话系统;

●部队通信系统;铁路和公路信号系统;

●灯塔和航标灯电源;

●气象、地震台站;

●水文观测系统;

●水闸阴极保护和石油管道阴极保护。

农村和边远地区应用:

●独立光伏电站(村庄供电系统);

●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太阳能户用系统;

●太阳能照明灯;

●太阳能水泵;

●农村社团(学校、医院、饭馆、旅社、商店等)

3.2.2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城市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BIPV)和大型光伏电站。

目前这类应用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到2007年底,此类应用的全国装机容量大约已有约7MW。

3.2.3其它太阳能商品

●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草坪灯;

●太阳能信号标识;

●太阳能广告灯箱等;

●太阳能充电器;

●太阳能电动汽车;

●太阳能游艇,等。

目前我国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刚刚起步,安装量还很少,全国只有深圳绿博园1MW并网光伏项目、上海崇明岛前卫村1MW并网光伏电站等为数不多的几座。

3.3安徽省电力现状及发展规划

3.3.1安徽省电力系统现状

本工程所属电网为安徽电网。

安徽电网拥有000kV线路00条,总长度0000km;220kV线路000条,总长度6600km;500kV变电站0座,开闭站0座,主变压器0台,总容量00000MVA。

220kV变电站000座(含用户站9座),开闭站0座,主变压器000台,总容量23086.8MVA。

项目所在地XXX电网具备500kV、220kV线路,其中500kV电网线路经XXX电网与XXX电网相连,并直接与XXX南网相连,其中220kV线路经XXX电网至XXX电网,并延伸至XXX南部。

安徽电网分布示意图如图3-2:

图3-2安徽电网结构图

3.3.2安徽省电力系统规划

表3-1安徽电力需求预测表

项目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高方案

全社会用电量

发电负荷

符合利用小时数

中方案

全社会用电量

发电负荷

符合利用小时数

低方案

全社会用电量

发电负荷

符合利用小时数

根据安徽电力调整优化结构的目标,到2010年,关停5万kW以下小火电机组250万kW,使高参数、大容量空冷环保燃煤机组达75%以上,风电、水电,煤层气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以上

3.4XX市电力建设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

3.4.1XX市电力建设现状

3.4.2XX市电力发展规划

考虑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因素,预测XX市2010年供电量为56×108kW·h,最大供电负荷达到890MW。

“十一五”期间供电量、供电负荷年均增长分别为9.7%、11%。

XX市负荷预测详见表3-2:

表3-2XX市2008~2010年供电量、供电负荷预测单位:

×108kW·h、MW

年度

2008

2009

2010

递增率

供电量

最大供电负荷

目前纯火电这样一种单一的电源结构难以满足XX地区用电需求和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从长期看,XX未来电力需求巨大,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3.5XX县电网现状及规划

3.5.1XX县电力发展现状

XXX供电网由110kV、35kV两级电压组成,目前只有XX1座110kV变电站,为双变双线运行,主变容量36MVA。

XX县1座110kV站主供电源来自XXXX110kV变电站。

另有在建的XXX110kV变电站,该变电站建成后的主供电源为在建的XXX220kV变电站。

2005年,XXX县供电量00000kW·h,最高供电荷000MVA。

3.5.2XXX县电力发展规划

 

表3-3右玉县最大负荷预测结果表

年度

2008

2009

2010

供电量(万kWh)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最大负荷(万kW)

第四章项目任务与规模

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1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并在(2005)2517号文件中将并网型的光伏发电列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本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发电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在2009年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太阳能开发利用状况及工作思路》中提出:

“结合太阳能资源及光伏电站建设特点,以及已建成光伏项目和敦煌示范项目实践经验,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在资源较好的省份,选择若干个10MW以上的大型并网光伏发电场”,“全国安排电站项目拟综合考虑资源特点及地区布局,发电场址主要选择资源丰富地区的沙漠、戈壁、荒地等非耕用地”。

4.1.2优化能源和电力结构

XXX省是我国能源生产大省,是国内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省份之一,这种消费结构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巨大,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安徽省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积极地开发利用本地区的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已势在必行、大势所趋,以多元化能源开发的方式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是电力发展的长远目标。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很大程度上改变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方式,给能源发展带来革新。

中国光伏产业在国家大型工程项目、推广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在2006~2020年期间大力推广光伏屋顶发电系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内仅次于水电和风力发电,对优化能源结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装机容量的增长,也是光伏发电成本降低的主导因素之一。

4.1.2.1光伏发电本身的优越性

⏹不需要耗费燃料,太阳辐射为其提供取之不竭的能源。

⏹发电系统无噪声、无污染、无任何排放物、不消耗水资源。

⏹系统构成简单,施工难度小,周期短,可模块化施工,易于增容,便于检修。

⏹可方便的与建筑结合,可大规模利用荒漠、荒地、空地。

⏹无人值守,维护成本极低,运行可靠,使用安全。

⏹寿命长,经济寿命为20年,使用寿命可超过25年。

⏹技术和工艺正在走向成熟。

⏹降价潜力大,成本阶段性降低。

图4-1光伏系统发电价格随装机容量的变化(2007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2007年,全球光伏组件及系统新增装机容量2249MW,同比增速达40.74%;全球累计光伏组件装机容量为9100MW,同比增速为32.83%。

我国光伏发电项目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大型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

例如2008年,已有甘肃敦煌10MW和云南石林10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开始启动。

图4-22011-2020年中国光伏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