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439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docx

家乡教案第一单元14课第三单元14课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1-1农业大省—吉林

教学

目标

1、了解吉林省发展农业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域特色。

2、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民的思想情感。

重点

难点

1了解吉林省发展农业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域特.指导学生看图,了解我省农业资源分布。

课前

准备

吉林省农业资源分布图、搜集有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

民以食为天。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因此,我们要想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就必须了解家乡的农业。

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农村,去了解家乡的农业。

二、学习新课

1、填一填

课前老师曾布置同学们调查一下你熟悉或常吃的粮食、蔬菜与水果有哪些产自吉林省。

现在,把你的调查结果填写到书中的表格中。

(同桌同学交流,班上汇报)

2、看一看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了解一下吉林省农业资源的分布,仔细看图,然后说一说各地区主要产什么以及吉林省发展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小结:

吉林省发展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2)、土地肥沃,增产潜力较大。

(3)、可利用土地资源比重大,分布集中。

4)、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水系,为全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

3、读一读

随着我省农业生产领域不断拓宽,种植业从粮食一枝独秀发展到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与粮食并举。

我省出产的玉米、水稻、人参、木耳、苹果梨等多种农作物在全国享有盛誉。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了解一下我省多种农作物的主产区以及它们享有的声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班上汇报)

4、读后有何收获,教师小结:

三、谈本节课你们收获有何收获,布置作业。

四、板书:

1-1农业大省—吉林

东部:

东北“三宝”

中部:

黄金玉米带

西部:

牧场和畜牧业

教学

反思

 

 

 

课题

1-2农具的变迁

教学

目标

1、了解家乡农民使用的农具的变化。

2、通过走访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3、体会农具的变迁给农民带来的利益。

重点

难点

1、认识运输工具、耕种收割工具、灌溉工具的变化

2、了解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不同历史形态农具的特点。

课前

准备

搜集近几十年来农民所使用的农具的图片。

 

 

 

 

 

 

 

 

 

 

 

 

一、谈话导入新课。

(略)

二、学习新课

1、运输工具的变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某种东西运到其他地方,想一想,我们会用什么工具呢?

学生会说出很多的现代工具

对了,可是,在很早以前,人们是用什么工具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了解一下运输工具的变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肩挑(原始农业)大车(传统农业)拖拉机(现代农业)货车(现代农业)

2、耕种收割工具的变化

哪位同学家里有地呀?

地里都种些什么?

你有没有去地里劳动过?

你认识哪些耕种、收割工具?

我们这些都是小面积的耕种、收割。

那么大面积的耕种、收割需要使用什么工具?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犁、镐头、镰刀、人工收割麦子(传统农业)

用拖拉机耕地、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现代农业)

3、灌溉工具的变化

农民每天在田里的劳作是很辛苦的,遇到干旱的时候怎么办呀?

(方法同上。

自学)

水车灌溉(传统农业)大田喷灌(现代农业)

教师小结:

农业按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历史形态,这几种形态是依次演进的。

原始农业是以使用人工操作的木石农具为主要特点;传统农业是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主要特点,以铁犁牛耕为典型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以汽油、柴油或电为主要动力的生产工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

4、读一读,画一画,然后与同桌同学交流一下,汇报收获

三、谈本节课收获,布置作业。

四、板书:

1-2农具的变迁

原始农业:

人工操作的木石农具

传统农业:

畜力牵引或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

现代农业:

以汽油、柴油或电为主要动力的生产工具

教学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1-3农业新面貌

教学

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的方式有哪些变化以及农业新品种的种类。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树立改变农业新面貌的志向

3、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了解农业生产的方式有哪些变化以及农业新品种的种类。

2、了解暖棚农业和无土种植的优点。

课前

准备

查找资料,收集图片,近几十年农产品种类的变化。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到了冬天,餐桌上就是老三样(土豆、白菜和萝卜),想要吃个青菜,真是难上加难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餐桌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令小菜应有尽有。

这与我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省的暖棚农业和无土种植

二、学习新课:

1、读一读: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部,冬季长,气温低。

整个冬季都无法耕种,为了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人们利用地膜、大棚、温室等保温措施,在冬天也可以正常生产。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了解一下暖棚农业和无土种植的方法和优点。

地膜、暖棚农业、大棚、日光温室

无土种植的优点:

(1)、产量高,一般无土种植的产量是土壤种植的1—30倍;2)、产品质量好,营养价值高;(3)、农作物生长速度快,早熟;(4)、节省水分、化肥和农药;(5)、清洁卫生,可生产保健食品;(6)、劳动强度小;(7)、不受地点和空间限制。

2、看一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进几十年来,农业除了生产方式的改进外,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几年又研制出了几种农业新品种,课前老师曾布置同学们查找资料,现在能不能在小组里与同学交流一下呢?

3、说一说:

(同学们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学种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技术,我省各级政府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民搞好科学种田。

想一想,你所学的哪些知识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关于科学种田,我们能做些什么?

和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

三、谈本节课收获,布置作业

四、板书:

农业新面貌

地膜产量高、质量好

暖棚农业:

大棚无土种植:

生长快、强度小

日光温室节水分、又卫生

教学

反思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1-4农村新风貌

教学

目标

1、了解进几十年农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会观察、思考;会搜集整理资料及小组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1、了解进几十年农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感受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利益。

课前

准备

拜访身边的老人过通过查资料,了解近几十年农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谈话导入新课。

(略)

二、学习新课:

1、填一填: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几十年前的生活只有老人才能体会到。

课前老师曾布置同学们拜访身边的老人过通过查资料,了解近几十年农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然后,把调查到的结果填写到课文第十页的表格中。

各小组汇报交流填写情况

2、读一读: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近几年来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多数农村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农民的生活可谓日新月异,除了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的改善外,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了解一下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过去农民的生活很苦,饮食甚至无法满足基本需要。

现在,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食品种类繁多,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过去,农民居住的房子大多是用土和石头建造的,几乎没有现代化的家具。

现在,农民大多住上了砖瓦房,有的还住上了别墅。

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有了电灯、电话、电视等家用电器。

过去,人们常常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农民艰辛而枯燥的劳作。

农民的收入也十分微博。

他们生活中的乐趣很少,现代科技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劳动强度比过去小多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扭秧歌、听大戏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过去,农民只是按照老传统耕种土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没有多大用处。

但随着农业的日益现代化,农民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许多人利用农闲时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外,还有些人离开农村到外地打工,即可以增加收入,有可以增长见识。

3、写一写: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十二页写一写的内容,把它们写在课本第十二页中。

三、谈本节课收获,布置作业。

四、板书:

1-4农村新风貌

过去现在

 

 

衣食住行

 

教学

反思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2-1日渐兴起的农村产业

教学

目标

1、了解农业的日益发展和农村的新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重点

难点

1、掌握目前农村的产业结构。

2、感受农村的新变化。

课前

准备

种殖业、养殖业、加工业图片资料。

 

 

 

 

 

 

 

 

 

 

 

 

一、谈话导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省的农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板书课题)

过渡:

过去,人们常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农民艰辛而枯燥的劳作。

二、议一议:

(小组活动)

1、你们知道现在家乡的农民除了种植粮食,还从事哪些产业吗?

2、小组汇报(师适时板书)

三、看一看: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出示种植业图片,观察了解家乡种植业的种类(粮食、蔬菜、瓜果、药材等)

2、除了图上的,还知道哪些?

(学生补充)

3、出示养殖业图片,观察了解养殖业情况。

4、为了适应市场多层次,高质量的要求,对粮食的加工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出现了粮食加工业。

5、观看加工业图片。

6、通过观察学习,现在我们来把农村产业分分类吧!

(学生动手写,然后汇报,师板书:

种植业、养殖业、粮食加工业。

四、议一议。

农业产业结构的扩大给农业和农民带来什么好处呢?

(组内交流班上汇报)

五、写一写。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小调查:

我们附近所在村庄有哪些农村产业,把它们写下来。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六、板书:

种植业

农村产业养殖业

加工业

教学

反思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2-2身价倍增的玉米

教学

目标

1、了解黄金玉米带的分布及玉米的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情感。

重点

难点

1、了解玉米的用途。

2、理解玉米身价倍增的原因(玉米被誉为“软黄金”的原因)。

课前

准备

调查一下,你身边的那些东西是有玉米加工而成的。

图片和资料。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吃过煮玉米或烤玉米吧?

很好吃吧!

但同学们不是经常吃,老师小的时候,玉米是主食,每天都要吃。

如今,作为农产品的玉米,其用途已扩展到众多领域,如:

工业、交通、医药等,从而使玉米身价倍增(板书课题)

二、读一读、说一说。

1、学生阅读教材,同桌交流,班上汇报。

(1)在我国被称为“黄金玉米带”的是什么地方?

(2)什么被誉为“软黄金”?

(3)玉米的用途扩展到哪些领域?

2、指名汇报。

三、看一看、想一想。

1、观看玉米加工流程图。

说一说玉米加工分哪几个阶段?

每一阶段产品是什么?

2、看了玉米加工流程图,你有什么想法?

四、议一议。

(小组活动)

1、为什么玉米身价倍增呢?

2、分组汇报。

3、师归纳小结。

五、拓展建议。

1、谁知道玉米的营养成分?

(糖、淀粉、赖氨酸、水、可溶性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钙、铁、磷、钠…..)

2、谁还知道什么?

(玉米是粗粮,玉米食品是健康食品,建议同学们多吃粗粮,有益健康。

六、写一写。

(小组合作,写在书上空白处,班上汇报)

把集市、超市上销售的受欢迎的玉米加工的产品种类记录下来。

七、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八、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九、板书:

身价倍增的玉米

初加工阶段

扩大加工阶段

深加工阶段

教学

反思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2-3省的绿色农产品

教学

目标

1、掌握绿色农产品种类。

吉林认各类绿色农产品的标志图案,了解其象征意义。

2、培养收集信息、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重点

难点

1、掌握绿色农产品的种类。

2、正确辨认各类绿色农产品标志图案并了解其象征意义。

课前

准备

收集常吃或常见的绿色食品有哪些,绿色食品相关资料、图片。

 

 

 

 

 

 

 

 

 

 

 

 

一、设问导入。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

害农产品已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

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开发绿色农产品?

(板书课题)

二、读一读: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你所获知识点,同桌交流,班上汇报。

1、学生读教材,掌握绿色农产品包括哪些?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三大类。

)【看、听、讲、想、做】

2、你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吗?

你见过或吃过的绿色食品有哪些?

(学生答补充)

3、引导学生读书,从中知道绿色食品含义。

4、吉林省十大类绿色食品包括?

5、指导学生阅读知识窗,了解绿色食品标志及各部分象征意义。

6、同样方法学习“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

7、带领学生辨认图中各种绿色农产品的名称及产地。

三、议一议。

(小组活动)你喜欢吃绿色农产品吗?

原因是什么?

四、小结:

我们的家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绿色产品种类繁多,已成

为全国绿色农产品开发较快的省份之一,为我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健康食品,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吉林吧!

五、填一填:

小调查:

把商店和超市为人们提供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记录下来,填入书中表格。

产品种类

产品名称

产品产地

 

 

 

 

 

 

 

 

 

 

 

 

六、本节课收获,布置作业。

七、板书:

(略)

教学

反思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2-4游览农博会

教学

目标

1、了解历届农博会的信息,理解农博会的重大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重点

难点

1、了解历届农博会的相关信息。

2、理解什么是农博会;了解农博会的重大意义。

课前

准备

收集历届长春农博会的有关信息及图片

 

 

 

 

 

 

 

一、质疑导入。

同学们:

你们知道今年的农博会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举办的吗?

到今年为止,我国共举办了几届农博会?

(学生答,师评价总结。

师:

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一下历届的农博会(板书课题)

二、读一读,了解农博会相关知识。

【看、听、讲、想】

1、农博会全称、举办地点。

2、农博会始办于什么时间,到2011年共举办几届农博会?

3、农博会上的风采?

(生汇报,板书)

三、读一读知识窗,了解前六届农博会情况。

【看、听、讲、想、做】

1、小组交流,了解前六届农博会的相关信息。

2、班上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四、展一展。

【看、听、讲、想、做】

1、观看各小组收集的历届农博会的图片,感受农博会盛况和家乡农民的喜悦心情。

五、议一议。

【看、听、讲、想】

1、举办农博会的重大意义。

(组内交流,班上汇报)

2、师总结举办农博会的意义。

六、本节课你的最大收获,布置作业

七、板书;游览农博会

植物天堂图片

图片动物乐园图片

农机展区图片

教学

 

课题

3-1民族传统服饰

教学

目标

1、知道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了解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2、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意识。

重点

难点

1、知道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存在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2、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

准备

搜集有关家乡各民族传统服饰的实物、资料、图片。

 

 

 

 

 

 

 

 

 

 

 

一、谈话导入:

知道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在美丽富饶的吉林大地上生活着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49个民族。

勤劳勇敢的吉林各族人民团结合作,情同手足,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下面我们先去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服饰。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看、听、讲、想、做】

1、了解交流学习朝鲜族服饰:

(1、)看书上朝鲜族服饰的文本,了解朝鲜族传统服饰有着怎样的风格和特点?

(边读边画、同桌交流班上汇报、补充汇报)

(2、)我们班谁是鲜族人?

说说朝鲜族传统服饰还有着怎样的风格和特点?

(3)、谁还通过其他的方式对朝鲜族服饰有更多的了解,说给大家听。

(4、)教师小结……鼓励学生搜集资料获取知识。

2、了解交流学习蒙古族服饰、满族服饰、回族服饰:

(方法同上)

3、看一看知识窗内容:

(1、)把你所获知识点与同桌交流班上汇报。

(2、)谁还知道了解最近的有关少数民族信息?

(鼓励学生看新闻,搜集信息)

三、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

 

民族传统服饰

风格特点

朝鲜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满族服饰

回族服饰

 

 

 

 

 

教学

反思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3-2民族传统美食

教学

目标

1、1、知道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了解多姿多彩的民族饮食文化。

2、培养学生观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育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宗教习俗。

重点

难点

1、了解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习俗和饮食习惯。

2、教育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宗教习俗。

课前

准备

搜集有关家乡各民族传统饮食的资料、图片。

 

 

 

 

 

 

 

 

 

 

 

一、谈话导入: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生活方式。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有些民族风俗习惯与一个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

还有些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反映。

例如,从事畜牧业、农业、林业或渔猎业的各民族,在饮食、居住、出行、服饰、婚丧、嫁娶、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有的慢慢地变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下面我们再去了解少数民族传统饮食。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看、听、讲、想、做】

1、学习交流朝鲜族饮食文化:

(1、)看书上朝鲜族饮食文化的文本,了解朝鲜族传统美食有着怎样的风格和特点?

(边读边画、同桌交流班上汇报、补充汇报)

(2、)我们班谁是鲜族人?

说说朝鲜族传统美食还有着怎样的风格和特点?

(3、)谁还通过其他的方式对朝鲜族美食有更多的了解,说给大家听。

(4、)教师小结……鼓励学生搜集资料,获取知识。

2、学习交流满族族饮食文化、蒙古族族饮食文化、回族饮食文化锡伯族饮食文化。

(方法同上)

3、展一展:

(1、)朝鲜族传统美食

(2、)满族传统美食

(3、)蒙古族传统美食

(4、)回族传统美食传统美食

三、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

民族传统美食

朝鲜族传统美食:

冷面辣白菜牛骨汤狗肉宴

满族传统美食:

白肉血肠酸菜火锅粘豆包

蒙古族传统美食:

奶茶马奶酒烤全羊

回族传统美食:

炸油香牛羊肉锅贴清真菜

锡伯族传统美食:

韭菜合子腌菜面酱

 

 

教学

反思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3-3民族传统住所

教学

目标

1、1、知道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在美丽富饶的吉林大地上生活着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49个民族。

了解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住所特点。

2、2、增强学生观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3、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喜爱之情。

重点

难点

1、了解我省各民族人民受所居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创造出各式各样、别具一格的住所。

2、知道各民族住所的特点。

懂得要保护它们。

课前

准备

搜集有关家乡各民族传统住所的资料、图片。

 

 

 

 

 

 

 

 

 

 

一、谈话导入:

我省各民族人民受所居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住所,这些住所别具一格,非常有特色,下面我们去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住所。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交流朝鲜族传统住所:

(1、)自读朝鲜族传统住所的文本,了解朝鲜族传统住所的风格和特点?

(边读边画、同桌交流班上汇报、补充汇报)

(2、)我们班谁是鲜族人?

说说朝鲜族传统住所还有着怎样的特点?

(3、)谁还通过其他的方式对朝鲜族传统住所有更多的了解,说给大家听。

(4、)教师小结……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搜集资料,获取知识。

2、学习交流满族传统住所、蒙古族传统住所。

(方法同上)

3、看一看知识窗内容:

(1、)把你所获知识点与同桌交流班上汇报。

(2、)谁还知道了解的有关家乡人的住宅、其他少数民族传统住所的相关信息?

(鼓励学生看新闻,搜集信息)(组内交流,班上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三、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

民族传统住所

朝鲜族传统住所:

图片

满族传统住所:

图片

蒙古族传统住所:

图片

教学

反思

 

 

 

(四)年级第学一期家乡教案

 

课题

3-4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教学

目标

1、知道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了解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及特点。

2、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教育学生团结合作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重点

难点

1、了解家乡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及特点

2、教育学生团结合作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课前

准备

搜集有关家乡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资料、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