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509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docx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分析1:

教案风波

一所学校的领导决定用展览教案的方式来检查教学质量,却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波:

两位年轻老师的教案做得非常标准,规范,但教学却一般.而两位老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高,颇受学生欢迎,但教案却很不规范,连标点符号都没有.这就给校长出了难题.究竟用什么标准去评价呢?

问题:

1、用展览教案的方式检查教学质量可行吗?

为什么?

2、展览教案体现了哪些教学管理理念?

3、你认为校长下一步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完善教学质量评价?

案例分析2:

教育教学管理中该如何引进竞争机制?

某所学校的一位刚上任的校长,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校内的大会小会上大力提倡竞争。

该校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奖惩等制度23个。

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同等条件下,好事优先。

对提高学历层次,参加进修的教师,学校要予以优惠条件。

对一小部分教师提出上课的最基本的要求,拉动进步。

适时调换岗位,调岗有的意味着否定,有的意味着肯定。

召开表彰大会,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

在竞争意识的催化下,学校里的王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争占学生时间,其他老师都不愿意与王老师同班。

问题:

1、你认为该校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管理是否合适?

为什么?

2、你认为过分竞争会有哪些弊端?

又如何克服这种机制的弊端?

案例分析2:

如何看待满勤奖制度

某校决定采用“满勤给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200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

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张老师,因患病请假2天,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陈老师经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大,奖金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的第一周就迟到两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有了,于是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

问题:

1、你认为“满勤给奖”是否应该给予激励?

为什么?

2、针对张老师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针对陈老师和赵老师的情况,又该如何处理?

3、你认为该校应怎样完善全勤奖的设置?

还应该采取哪些管理理念与方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案例3:

备课的风波

某农村中学去年暑假从外校调来一位本科学历年轻语文教师张某。

奇怪的是,平日从不见他书写备课笔记,上课竟然只带两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而且对老教师的认真备课也不以为然:

“抄教学参考书算什么事!

”“抄别人的教案有什么水平!

”于是,其他教师议论纷纷:

“自己不认真备课,还说三道四!

”“不认真备课怎能保证教学质量!

”“大本生有什么稀奇!

”这件事传到分管教学工作的马校长耳朵里……

问题:

1、你怎么看待张老师的备课行为?

是赞成还是反对?

理由是什么?

2、你认为校长该怎样对待学校里面的传言?

3、如若马校长认为张老师行为不妥,请问马校长该如何教育管理张老师?

 

案例分析4、推门听课为什么遭到教师的反感?

   一天课前,我告诉一位已有两年教龄的新教师去听她的课。

她却红着脸说:

“方校长,不好意思,这节课我安排了单元测试。

” 我说:

“那没关系,我下次再听好了。

   本以为这很正常,也没多想。

不巧的是,当我因事路过这位教师上课的教室时,却意外的发现她竟然没有进行单元测试,而是堂而皇之在上新课。

我惊呆了,为什么一个任教才两年的新教师,敢向领导挑战?

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

她似乎也看到了我,为了不影响她正常上课,我赶紧离开。

   下课后,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打电话叫她来。

   过了一会儿,她红着脸、小心翼翼的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低着头像做错事的学生一样站在我的面前。

为了缓和一下气氛,我给她沏了一杯茶,请她坐下来,先聊一会儿家常,然后问刚才是怎么回事。

   她低着头、轻轻地说:

“我就是不想让你们领导来听课。

”她的回答竟又令我吃惊。

   我尽量平静地问:

“为什么?

她说:

“我对随堂听课很反感,甚至可以说厌恶。

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就会非常紧张,这是上不出好课的。

作为新教师,对没有教过的新课,总是没有把握的;而领导听课后,就会打下烙印,据此对他的教学能力做出判断,那岂不是冤枉。

我们新教师很希望把随堂听课改作领导预约或教师邀请听课,这样就能把自己的最好水平发挥出来,充分展示自我。

” 

问题:

1、你怎么看待推门听课这一制度?

赞成还是反对?

为什么?

2、你怎么看待那位新教师?

3、你认为方校长对那位新教师会有怎样的处理?

4、对于听课制度设计,你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和建议?

 

 

案例分析5:

公开课由谁上

某校教研组长,教学业务精湛,曾获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由于经常听到赞扬声,渐渐滋长了傲气。

久而久之,与同事关系偶尔会有些问题。

学校为推出教学新秀,决定举办一次教学展示活动。

第一次通知规定3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参加,但测算后感到有些教研组青年教师太多,如果人人参加,怕时间不容许,故第二次增加一条补充规定,在市区比赛中获一等奖者可不参加。

某天教研组开会,按第一次规定,符合条件的只有两人,教研组长和另一位青年教师王某。

如再按补充规定,则教研组长被排除在外了。

而那位青年教师由于在读本科,正逢考试,压力很大,对活动很抵触,再加上组长不注意方式方法,说什么:

“学校又有新规定,展示活动就非你莫属了。

”这一下该青年教师当即跳了起来,声称绝不开课。

教研组闹得不欢而散。

这时,一外市团队来校学习要求各科做一节展示课。

教导主任就暗地给组长做工作,让他先主动承担展示任务,让该青年教师知道组长不怕上展示课,上次的决定不是组长有意为之,而是学校统一规定。

然后,教导主任又与组长多次沟通,让他发挥教学上的特长,把青年教师要上展示课的教材先构思一份教案,再在组内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共同帮助青年教师。

由于教研组长以诚相待,感动了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最终,青年教师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展示课的任务,而且还获得了一等奖。

问题:

1、你怎么看待该校公开课制度的规定?

2、你觉得案例中教研组长面对王某拒绝上公开课的时候,该如何处理?

3、你怎么看待教研组长第二次上公开课事情?

为什么带来正面效应?

请认为管理原理进行解释。

4、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和策略来确定上公开课人选?

 

案例分析6:

公开课招投标制引发的思考

最近,我们学校接受了全区姐妹校及专家来校观摩半日的重要任务。

按以往做法,由校长指定个别骨干教师承担,其他老师则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个别教师还会发发牢骚:

“校长眼里没有咱!

”随着改革的深入,校长认识到:

只依靠个别教师“撑门面”是不行的,要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于是校长决定借此机会,在学校开展一次“公开课自愿报名招投标”活动。

校长首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动员,讲明活动的目的、意义,并宣布:

“招”到并完成任务者记功,同时给予一定的奖励。

很快,有三分之二以上教师自荐。

经筛选审核推选出两位青年教师徐某和李某承担任务。

校长要求:

全体教师要树立集体观念,由骨干教师把关,用集体智慧支持她们完成任务。

接待日来临,两位青年教师组织的两个班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丰富、生动、新颖,活动得到专家及领导的一致称赞。

问题:

1、投标制度主要是应用在哪些领

域?

体现了哪些管理理念和特点?

2、你认为在公开课中运用投标制度

是否可行?

为什么?

3、该案例中投标制度对公开课带来

正面作用,你怎么看?

4、你觉得该如何该如何改革和完善公开课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