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563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一: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张正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

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

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

  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

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

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六、教学进度:

  1准备课1—5的认识0的认识

  2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

  35以内数的减法复习

  46~10的认识6,7的加减法

  5国庆假

  68,9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

  7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整理与复习实践活动

  9分类、认识物体

  10实践活动

  11认识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2整理与复习

  139加几8加几

  147,6加几

  15整理与复习

  1611减几12,13减几

  1714,15减几16,17,18减几

  18整理与复习

  19总复习20期末复习

  篇二: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现班有41名学生。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活泼好动。

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

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1、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

做好准备,把需要的书本、学具摆放整齐;

  听课:

坐得端正、认真思考、仔细听别人发言等;

  发言:

先举手,老师允许后才站起来回答,回答问题响亮完整;

  书写:

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工整。

  2、数学能力的培养,认真观察、仔细计算、积极思考等。

  3、培养数感。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到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大小、比长短、比高矮,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在10以内加减法之后,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等等。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难点是进位加法,即要学好凑10法。

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算产生积极影响。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本学期本人的工作目标

  我决定以一个新人的姿态从头开始。

在平时的工作中,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每天反思自己的不足。

以极大的热情爱工作、爱学生,尊重身旁的每一个人。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

  六、教学进度表

  篇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一: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张正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

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

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

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

  解决的结果等。

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六、教学进度:

  1准备课1—5的认识0的认识

  2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

  35以内数的减法复习

  46~10的认识6,7的加减法

  5国庆假

  68,9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

  7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整理与复习实践活动

  9分类、认识物体

  10实践活动

  11认识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2整理与复习

  139加几8加几

  147,6加几

  15整理与复习

  1611减几12,13减几

  1714,15减几16,17,18减几

  18整理与复习

  19总复习20期末复习篇二: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现班有41名学生。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活泼好动。

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

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1、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

做好准备,把需要的书本、学具摆放整齐;

  听课:

坐得端正、认真思考、仔细听别人发言等;

  发言:

先举手,老师允许后才站起来回答,回答问题响亮完整;

  书写:

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工整。

  2、数学能力的培养,认真观察、仔细计算、积极思考等。

  3、培养数感。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到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大小、比长短、比高矮,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在10以内加减法之后,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等等。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难点是进位加法,即要学好凑10法。

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算产生积极影响。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本学期本人的工作目标

  我决定以一个新人的姿态从头开始。

在平时的工作中,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每天反思自己的不足。

以极大的热情爱工作、爱学生,尊重身旁的每一个人。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

六、教学进度表

  篇三:

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XX-XX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概况分析

  一

(1)班学生65人,其中男生33,女生32人。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

年纪小,自律性差。

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

  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学生能借助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能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几乎没有,计算的速度还很慢,等等。

总之,刚入学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已经写满文章的纸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课时安排

  

(一):

准备课(1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

数学乐园(1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八)认识钟表(2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篇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唐小明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活泼好动。

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

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

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