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799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陕西省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陕西省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

1.1.2主管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3组织实施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4项目建设单位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

1.1.5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平利县林业调查设计队

1.1.6项目性质

续 建

1.1.7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1年(2012年)

1.1.8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三岔河、金鸡河、青龙坪、苗圃、流溪沟。

1.1.9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抚育珙桐母树林445公顷;

(二)建设优良珙桐种质汇集圃5公顷;

(三)珙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四)建设5公顷良种繁育圃;

(五)珙桐良种示范林20公顷。

1.1.10投资规模

经估算项目总投资165万元,抚育珙桐母树林80.1万元,占总投资的48.5%;优良珙桐种质汇集圃7.5万元,占总投资的4.6%;珙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万元,占总投资的12.1%;良种繁育圃11.25万元,占总投资的6.8%;珙桐良种示范林26.35万元,占总投资的16%;其他费用19.8万元,占总投资的12%。

1.1.11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165万元,建设资金采取申请中央林业专项投资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筹措。

其中中央林业专项投资132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33万元,占总投资的20%。

1.1.12建设目标

申报“陕西省平利县珙桐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的目标是要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更好地收集、保护和保存珙桐的优良种质资源,生产珙桐优良种子,满足生产需要。

同时通过该项开展继续探索珙桐扩繁和造林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抚育珙桐母树林是管护的重要一环,管护的主要内容有除草清灌、施肥灌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从而使母树林达到充分结实的效果;

(二)借助一期的对比试验,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珙桐优良种源的种质,分别催芽后,进行育苗,提选优良品种。

珙桐苗木经过1~2年培育后,分别定植于种质汇集圃中,从而达到保存优良种质材料的目的;

(三)借助一期建设经验,从优良种源选择、种子处理技术、苗床及营养土配制、苗期管理技术上进一步摸索和探讨,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珙桐良种繁育体系;

(四)由于一期建设属新建的,建设时间短,建设的历史不长,在一期的基础上,采回优树种子进行育苗,在圃地进行优良苗木的培育,并保留苗期表现优良的优树植株建立优树采穗圃,用于大量繁殖苗木,以达到生产优良的苗木和优良种质接穗,实现一圃多用;

(五)营建珙桐良种示范林,以带动周边珙桐造林。

1.2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

☆《全国林木种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93);

☆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2004年1月;

☆陕西省种苗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办法(试行);

☆陕西省种苗工程建设良种基地项目试行标准;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产量指标

珙桐良种基地建成后,正常年份种子产量达到3000公斤,苗木15万株。

1.3.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抚育珙桐母树林:

1800元/公顷(含除草清灌、施肥灌水、修剪、病虫害防治);

(二)优良珙桐种质汇集圃:

15000元/公顷;

(三)良种繁育圃:

22500元/公顷;

(四)珙桐良种示范林:

13175元/公顷。

1.4综合评价

珙桐是濒于灭绝的物种之一,活立木仅在我国极少地区发现,平利县千家坪林场三岔河等地有野生珙桐分布,通过对珙桐的生长状况和气候、地理条件分析,该地区是珙桐的最佳适生区。

2003年由《国家林业局关于陕西省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林计批字[2003]251号,进行建设。

通过一期工程建设,目前已按设计要求完成了计划任务。

由于建设时间短,建设的历史不长,虽取得了初期建设成果,但珙桐良种建设是一项新的科学项目,缺乏经验和技术手段,加之资金等诸多条件限制,离良种基地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为扩大珙桐种群数量,提高遗传品质,必须走应用良种育苗、造林之路。

如不采用良种育苗和造林,势必使珙桐的优良性状进一步退化,更加剧了珙桐濒危形势。

该项目符合国家的濒危物种挽救和保护政策,对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世界上目前有物种500~1000万种,有文献记载的有150多万种,每年有6万多种从地球上消失灭绝,还有11046种动植物面临永久性从地球上消失的危险。

珙桐(DavidiaiinvolucrataBaill)就是频于灭绝的物种之一。

洪桐,又名水梨子,鸽子树,是世界古老的孑遗植物和著名观赏树种。

其化石发掘于欧洲古地层,而活立木却只在我国发现,属特有单型植物,其天然分布在北纬27~31°7′,东经98°6′~111°1′的范围内,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东南部山地呈不连续的块状分布。

由于珙桐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种质资源状况还不十分清楚,同时珙桐种子的种壳坚硬而厚实,发芽十分困难,一般2~3年才能破壳,常常是未到发芽时间已经腐烂,实际上基本不发芽,因此利用种子繁殖是很困难的。

通过试验观察发现,利用种条和埋根育苗,当年能够抽出新枝,但生根十分困难,因此,不论种子繁殖还是无性繁殖都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珙桐濒于灭绝的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对珙桐天然分布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影响,垦荒、采伐、采药等活动严重破坏了珙桐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了珙桐处于濒于灭绝的境地。

鉴于珙桐处于濒危状态,其保护手段已经从单一的保护措施向扩大种群数量和保护措施并行的方向发展。

扩大珙桐种群数量,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应该是遗传品质的保护和提高,所以必须走应用良种育苗、造林之路。

如果不采用良种进行育苗和造林,势必使珙桐的优良性状进一步退化,更加剧了珙桐濒危的形势。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申报“陕西省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的目的是要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更好地收集、保护和保存珙桐的优良种质资源,生产珙桐优良种子,满足生产需要。

同时通过该项开展继续探索珙桐扩繁和造林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项目符合国家的濒危物种挽救和保护政策,对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减缓生态环境恶化,维持、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鉴于珙桐资源十分有限,生存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部门组织相关学者多次亲临偏远的珙桐分布区视察,认为该树种的护护和发展刻不容缓,对此发出呼吁,建议对珙桐的生态学到扩大繁殖、引种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经过大量的前期考察和调研,认为不论从挽救濒危物种的迫切性和保护珙桐现实性来说,还是从生态建设的需要来讲,在千家坪林场完成珙桐良种基地一期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开展“陕西省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希望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给予立项建设。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珙桐在我国分布面积有限,在陕西省仅分布于平利、镇坪和岚皋等县,其中分布相对集中的地方位于平利县千家坪林场。

从认识到珙桐的分布现状和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意义时候起,林场对其加大了保护力度,并配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资源调查研究方面的工作,鉴于珙桐的重要性,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林场对珙桐资源进行了清查,于2002年申报了“陕西省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林业厅有关“平利县珙桐良种基地建设”项目的批复精神,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于2003年正式开始建设,目前已经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了计划任务。

由于本良种基地是新建的,建设时间短,建设的历史不长。

但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在基地建设中增加了一些科学研究内容,为今后良种基地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建成了种子晒场、种子库、宣传碑等。

购买了运输工具和防虫器械,进行了技术培训,为二期项目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目标

4.1市场定位与分析

4.1.1市场定位

千家坪林场珙桐分布相对集中,“陕西省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一期建设”已在千家坪林场顺利实施完成,申报“陕西省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的目的是要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更好地收集、保护和保存珙桐的优良种质资源,生产珙桐优良种子,满足生产需要。

同时通过该项开展继续探索珙桐扩繁和造林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1.2SWOT分析

4.1.2.1优势分析

(一)自然条件优势:

珙桐主要分布于我省巴山东部的平利、镇坪、白河一带的山地和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珙桐和光叶珙桐均有分布,相对比较集中。

(二)资源优势:

从认识到珙桐的分布现状和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意义时候起,林场对其加大了保护力度,并配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资源调查研究方面的工作,鉴于珙桐的重要性,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林场对珙桐资源进行了清查,于2002年申报了“陕西省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林业厅有关“平利县珙桐良种基地建设”项目的批复精神,平利县珙桐林木良种基地于2003年正式开始建设,目前已经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了计划任务。

4.1.2.2劣势分析

(一)珙桐优良种质的生产主要依靠种子繁育,优良珙桐种子虽能保存部分优良性状,但存在个体差异,加之珙桐种子外壳坚硬、吸水性能差,不经过技术处理,在短期内难以发芽,影响育苗。

因此繁育量低,发展速度慢。

(二)项目一期建设工程因经费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无借鉴经验,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损失,对良种基地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劣势。

(三)珙桐树属高大落叶乔木,要到中龄林才能结果,建设周期长,收益晚、工作量大。

4.1.2.3机会分析

(一)政策支持:

从国家政策来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的濒危物种挽救和保护政策,对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减缓生态环境恶化,维持、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市场前景好:

国内外市场对城市绿化和观赏树的需求量大,珙桐属世界古老的孑遗植物和著名观赏树种,其化石发掘于欧洲古地层,而活立木却只在我国发现,属特有单型植物,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可吸引市场导向,市场前景很好。

4.1.2.4威协分析

珙桐虽属我国特有单型植物,但并非我省特有,也并非我县特有,周边地区的珙桐市场将会对千家坪林场珙桐市场造成竞争威协。

4.2项目建设目标

“陕西省平利县珙桐良种基地二期建设”项目的目标是要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更好地收集、保护和保存珙桐的优良种质资源,生产珙桐优良种子,满足生产需要。

同时通过该项开展继续探索珙桐扩繁和造林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抚育珙桐母树林是管护的重要一环,管护的主要内容有除草清灌、施肥灌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从而使母树林达到充分结实的效果;

(二)借助一期的对比试验,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珙桐优良种源的种质,分别催芽后,进行育苗,提选优良品种。

珙桐苗木经过1~2年培育后,分别定植于种质汇集圃中,从而达到保存优良种质材料的目的;

(三)借助一期建设经验,从优良种源选择、种子处理技术、苗床及营养土配制、苗期管理技术上进一步摸索和探讨,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珙桐良种繁育体系;

(四)由于一期建设属新建的,建设时间短,建设的历史不长,在一期的基础上,采回优树种子进行育苗,在圃地进行优良苗木的培育,并保留苗期表现优良的优树植株建立优树采穗圃,用于大量繁殖苗木,以达到生产优良的苗木和优良种质接穗,实现一圃多用;

(五)营建珙桐良种示范林,以带动周边珙桐造林。

4.3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保护和发展珙桐种质资源、培育城市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为目的,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培育、利用森林资源,实现资源增长,生态良好、农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4.4项目建设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坚持提高良种品质和产量的原则。

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充分利用一有条件,以续建项目为主,更好地收集、保护和保存珙桐的优良种质资源,生产珙桐优良种子,满足生产需要。

(三)坚持规划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的原则。

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良种繁育新技术、新成果,提高良种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和良种基地的管理水平。

(四)坚持科学研究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应用和推广种子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种子生产水平。

4.5发展战略

以珙桐良种培育和技术推广示范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珙桐良种种源区资源优势,大力培育良种生产能力,提高珙桐母树林林分质量,增加种子产量。

通过优良珙桐种质汇集圃繁育多品种的珙桐良种苗木,满足市场需求,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科学合理地走产、供、销一体化道路,在保护物种资源的同时,通过对珍稀物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6主要建设任务

建设抚育珙桐母树林445公顷,建设优良珙桐种质汇集圃5公顷,加强珙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良种繁育圃5公顷,营造珙桐良种示范林20公顷。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技术路线规模及布局

5.1.1技术路线

(一)抚育珙桐母树林技术路线:

(二)优良珙桐种质汇集圃建设技术路线:

(三)珙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技术路线:

(四)良种繁育圃建设技术路线:

(五)珙桐良种示范林建设技术路线:

5.1.2建设规模

抚育珙桐母树林445公顷;建设优良珙桐种质汇集圃5公顷;珙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5公顷良种繁育圃;珙桐良种示范林20公顷。

5.1.3建设地点及布局

根据一期建设情况,拟定在平利县千家坪林场三岔河、金鸡河进行珙桐母树林抚育;在青龙坪实施珙桐优良种质汇集圃建设;在天坑苗圃实施珙桐良种繁育圃建设;在流溪沟实施珙桐良种示范林建设。

5.2建设内容

5.2.1抚育珙桐母树林

抚育管理是母树林管护重要一环,管护的主要内容有除草清灌,施肥灌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1)除草清灌:

母树林内长出杂草和灌木并严重影响珙桐生长和结实,必须进行除草清灌,除草清灌一般在秋季草种和灌木种子尚未成熟时进行,清除的草灌要及时清理出园。

(2)施肥灌水:

在珙桐结实期,要大量生产种子,需补充施肥。

一般在5~6月份采用穴施方法,施入氮肥一次,每株施250克尿素。

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必须进行灌水,确保树体正常生长和结实。

(3)修剪:

修剪是保证珙桐大量结实的措施之一,目前珙桐的修剪还没有一套完全成熟的技术,需要在生产中进行摸素。

待摸素出比较成熟的技术后,可在整个生产园内进行推广。

(4)病虫害防治:

珙桐目前还没有重大灾害性的病虫害,但并不意味着今后没有影响树体生长和结实的病虫害。

在有真菌侵染性病害发生时,可用广铺性的杀菌剂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进行防治,70%的多菌灵、百菌清粉剂或40%的多菌灵、百菌清胶悬剂可稀释为800~1000倍药液用于防治。

在有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发生时可用10万单位的抗菌素配制成80~100mg/L的菌液进行喷雾防治。

在有突发性害虫发生时,可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一般用40%的敌杀死、速灭杀丁等乳油1200倍液防治。

根据发生的具体病虫害可参考其它资料,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防治。

5.2.2建设优良珙桐种质汇集圃5公顷

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珙桐优良种源的种质,分别催芽后,进行育苗。

珙桐苗木经过1~2年培育后,分别定植于种质汇集圃中,以保存优良种质材料。

(1)育苗:

2012年春、夏季进行,温室育苗0.1公顷,大田育苗0.9公顷。

(2)除杂灌:

2012春季,集中清除建设林地内的各种杂灌。

(3)整地:

根据地势、地形进行整地,可以采取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对于地上灌丛少,立地条件相对好的地块采取水平带状整地方法。

对于地上灌丛复杂,经过清理后不能直接栽植的地块可以采取块状整地法。

坡度较大的地块可进行水平台阶、反坡梯田或水平沟整地法。

整地时应该按小平大不平的要求对重点地块进行平整,平整过程中清理出地块中的石头、枯枝落叶等。

良种繁育圃和技术试验圃应该仔细平整,结合整地可施入一定数量的农家肥。

(4)深翻:

在地势平坦、便于机械作业的地方可以用拖拉机深耕,深度一般达到40cm即可。

坡度大、不便机械作业的地方结合整地采用人工深翻。

5.2.3珙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珙桐优良种源选择:

通过全国珙桐分布区考察和查阅资料,选择和明确珙桐优良种源。

(2)种子处理技术:

通过不同的种质处理方法,摸索珙桐种子快速催芽技术,以便在今后的生产中应用。

(3)苗床及营养土配制:

通过不同营养土配方筛选,确定有利于培育珙桐大苗的营养土配方。

(4)苗期管理技术:

通过试验摸索,总结珙桐苗期管理技术。

5.2.4良种繁育圃建设

良种繁育圃建设:

建立良种繁育圃的目的是生产优良的苗木和优良种质接穗,实现一圃多用。

采回优树种子进行育苗,在圃地进行优良苗木的培育,并保留苗期表现优良的优树植株建立优树采穗圃,用于大量繁殖良种苗木。

其程序如下:

(1)选择优良单株:

选优的原则:

选择时尽可能在与建立繁育圃生态条件相同的区域内进行,避免圃地的生态条件与优树生长的生态条件的较大差异;选优尽可能在较大的珙桐分布区内进行,避免在狭窄的范围内进行选优;

(2)优树选择的标准:

选择优树的标准从生产优良种子和繁育适宜于城市绿化美化所需苗木的角度制定。

从大量生产优良种子的角度考虑,其选择标准如下:

a能够大量结实,并且这种结实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b高度适中,主干一般在6~8米;

C树冠大,无偏冠现象;

D抗逆性强,抗旱、抗涝、抗风折、抗病虫害,耐瘠薄、耐高温和耐低温霜冻。

5.2.5珙桐良种示范林建设

营建20公顷珙桐良种示范林,带动周边珙桐造林。

(1)苗木分级:

为了使良种生产园在建设好之后能够均匀生长,植株之间不出现大欺小现象,同时使苗木在整体上表现相对整齐和便于作业,在栽植之前必须对苗木进行分级。

(2)挖栽植坑:

栽植坑的大小应该与苗木的级别及根系的大小相吻合,一级苗栽植坑的大小为50cm×50cm。

挖栽植坑时把表层含有腐殖质的熟土和未熟化土分别堆放。

同时在挖栽植坑时一定要整齐,行与行之间完全平行,且相邻每三个栽植坑之间成“品“字形。

(3)栽植:

按照相同级别的苗木相对集中栽植的原则进行栽植。

栽植时充分地把根系整理好,侧根过长时要进行修剪,苗木放置于栽植坑后,把根系摆放平直,然后先回填熟土,而后在填生土。

回填土壤时把土中的石头清理出去,并一边回填一边用脚踩实。

土回填完之后,做圆形树盘,在土壤含水量不足时,及时浇水补充足水分。

(4)嫁接:

共同从苗木到开花结果的时间较长,一般在8年以上,为了使其能够尽快开花结果,对栽植一年实生苗木要进行嫁接。

接穗采用优树(优树选择见后)上的当年生枝条,顶芽饱满,剪成长4厘米左右长的小段,以此为接穗进行嫁接,嫁接采用劈接法或其他证明有效的嫁接方法。

嫁接时间在6~8月份均可进行。

嫁接成活后,抹掉从树干上萌生出来的芽子,并解掉嫁接所用的塑料包扎带。

由于珙桐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嫁接技术,可以先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确定嫁接成活率高的嫁接方法,以此方法进行大量嫁接。

(5)抚育:

在珙桐良种示范林营建后,进行除草清灌,施肥灌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抚育工作。

5.3项目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2012年),其中元至3月主要完成项目申请、设计、招投标工作;4至12月完成建设工作。

5.3.1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即2012年。

5.3.2项目实施进度

工程建设形象进度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准备工作及工程设计 

资金落实、工程招标

人员培训、基地管护

第六章 环境保护

6.1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1)采石取土:

基地建设需要进行整地及土壤改良,有些地点需要砌砍保土,地点选择不当,易造成山体滑坡,破坏植被。

(2)农药污染:

进行病虫害防治喷洒农药,处理不当会对大气及水资源造成污染,且对野生动物有一定影响。

(3)砍灌等作业会造成局部环境破坏,产生的剩余物不及时处理会招引病虫,影响林内卫生,破坏环境质量。

(4)基地建设的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也直接影响林内卫生。

6.2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把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针对影响环境因素,在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下列措施:

(1)根据《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及当地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施工队伍和基地管护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2)合理使用肥料,多施用农家肥。

施用化肥时,要科学合理,把好济量,减少浪费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3)病虫害防治,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等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次数,在必要使用化学农药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减少环境污染。

(4)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监理单位,全程监督建设的施工作业,确保按作业设计施工,保证项目一次性完成,达到预期目的。

6.3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设属续建项目工程,在前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在作业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与管理,基本上构成不了对环境的污染。

该项目符合国家的濒危物种挽救和保护政策,对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减缓生态环境恶化,维持、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多少对环境有一点儿影响,但后者和前者相比,项目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

第七章 项目建设招标方案

本项目属于申请国家非经营性建设项目资金,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必须采取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进行工程建设招标。

7.1招标范围

招标范围涉及抚育珙桐母树林、优良珙桐种质汇集圃建设、珙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良种繁育圃建设、珙桐良种示范林建设。

为保障基础续建的工程质量,项目采用分别为标底的分包方式。

招标各项工程的质量要求为合格工程。

7.2招标人及招标组织形式

7.2.1招标人

本工程项目建设招标人为平利县林业局。

7.2.2招标的组织形式

(1)招标领导小组

成立以县林业局局长任组长、县计划、财政、纪检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招标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是:

a、领导与协调工程施工招标工作和解决招投标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b、批准工程施工项目招投标办法;

c、根据评标委员会的评标报告,确定中标人;

d、审查批准、签订施工合同。

(2)招标办公室

招标领导小组下设招标办公室,招标办公室人员由县林业局、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人员组成,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一半以上。

(3)评标委员会与评标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和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组建,评标委员会共5人组成,其中招标人1人,依法聘请的评标专家4人,其主要职责是:

a、对招标办公室拟定的评标办法、评分标准进行审查;

b、开标时,认真审查投标人的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并按评标办法与评分标准评标;

c、负责向招标人、招标办公室推举中标人候选人及中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