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40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docx

高二上文科地理期中考试题NEW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地理试卷

命题教师:

钟有长审核教师:

姚培泰2012.11

第I卷(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

说明:

本试卷共分I、II两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00分。

I卷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I卷的选择题答案用2B的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进行了评估。

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数。

完成第1题。

1.图中前30名城市中,拥有宜居城市个数为1的省级行政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川、云、徽

B.湘、鄂、粤

C.浙、闽、鄂

D.云、湘、冀

2.下图中,某人面北而

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

某人的位置是(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

NN

3.下列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图中经纬线等分所在半球)

SS

A.①

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②

读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完成4-6题。

 

4.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900mB.800mC.999m D.1000m

5.图中最长河流的流向是

A.向西流B.向东流C、向东南流D、向西北流

6.图中MN与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是

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第7题。

1—耕地2—居民地3—湖泊

11

33

33

31

11

13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最有可能会导致

A.干旱发生频率增加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洪涝发生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8.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A.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B.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D.交通图层和人口密度图层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完成9-10题。

9.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10.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止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11-12题。

地区

超载起止年份(年)

超载持续时间(年)

年平均超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注:

图中统计数据截止至2000年。

 

1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B.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D.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1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读图完成13-14题。

13.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注重生态保护

C.农业结构复杂

D.经历了移民开垦

14.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B.实施了退耕还林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大力发展畜牧业

下图示意我国某水库库区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

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蓄水后水库中心区域降水量增加B.蓄水后水库中心区域降水量减少

C.蓄水后水库北岸降水量增多D.蓄水后水库南岸降水量减少

16.导致蓄水后水库中心区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蓄水后水库中心区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B.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C.蓄水后水库中心区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库中心区水汽蒸发量变大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

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

结合下列资料回答17-19题。

 

年份

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3)

流入民勤县年均径流量(/108m3)

1957

13.31

4.64

2000

13.03

0.98

 

17.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8.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19.下列防治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植被自然恢复②工程固沙,如设置草方格沙障③化学固沙,如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④旱地节水,如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②④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某地土地基本状况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该地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21.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

B.退耕还林及退耕还草

C.加大科技投人,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22-23题。

22.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B.煤炭出口量增加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D.煤炭利用率提高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

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读图完成24-25题:

24.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25.分析材料中内容,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环境污染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土壤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

⑤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第Ⅱ卷(综合题部分,满分50分)

请用黑色的签字笔直接在答卷上作答。

26.读下图(图中等高线单位:

米),完成下列要求。

(9分)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3分)

(2)说出图中显示的该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最有

利与最不利条件。

(2分)

(3)分析该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

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4分)

 

27.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右图)

材料二 山西省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三 中美两国自然资源损失占世界比重变化

(1)说出材料一1980年以后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4分)

(2)简述材料一1990年以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4分)

(3)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说出材料二所示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

(3分)

(4)描述材料三中国与美国自然资源损失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规律。

(3分)

28.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比较图中M、N两条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至少回答4点)。

(4分)

(2)分析图中M、N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差异的原因。

(2分)

⑶分别说出M河和N河航运价值低的主要原因(2分)

(4)从萨赫勒地区气温与降水角度,说明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潜在因素。

(2分)

⑸分析甲图中A处水修建利工程后,库区、大坝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发生的变化。

(4分)

29.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

读表回答下列题。

(6分)

 

(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2分)

 

30.读悉尼和洛杉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比较悉尼和洛杉矶两地气候特征的不同点。

(3分)

 

(2)分析洛杉矶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分)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5DDACB6-10CADDB11-15BCDBB16-20BBBDA  21-25BCABC

26.(9分)

(1)山地为主,山地、谷地为西北—东南(或南北)走向;地势东侧最高、中部低、西侧较高,起伏较大。

(3分)

(2)有利:

石油、金矿、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2分) 不利:

地形坡度(地势起伏)大(1分)。

(3)环境问题:

破坏地形与植被,产生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环境污染等。

防治措施:

保护植被;对森林资源要采育结合;对重点矿区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复垦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业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进行“三废”的治理等。

(4分)

27、(14分)

(1)变化:

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

(2分)

原因:

80年代降水量增多;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

(2分)

(2)不利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

(4分)

(3)减少了运输压力(1分);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1分);形成了能源利用的多样化,提高资源利用率(1分);增加了就业机会(1分);减轻了输入地的环境压力(1分)等。

(每点1分,共3分)

⑷美国自然资源损失占世界比重呈下降趋势,中国自然资源损失占世界比重在1993年前呈上升趋势,1993年之后呈下降趋势。

(3分)

28.(14分)

(1)M河自南向北流,N河自西向东流;M河长度大于N河;M河支流比N河少;M河流域面积比N河小;(每点1分,共4分)

(2)M河水量主要来自a地及其上游季节变化大的降水补给,N河流域全年降水比较均匀(2分)

(3)M河径流量相对较小(1分)N河流域内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客货运量少(1分)

(4)有限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的对比,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分)

⑸上游库区水位上升或水量增大(1分);流速缓慢(1分),含沙量减少(1分)。

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小(1分)(汛期水量变小,枯水期水量变大),含沙量变小(1分)(共4分) 

29.(6分)

(1)特点:

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原因:

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

(2)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

30.(7分)

(1)气温:

悉尼的气温年较差大于洛杉矶;降水:

悉尼年降水量大于洛杉矶,季节变化幅度小于悉尼。

(3分)

(2)有利影响:

夏季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作物生长(2分)  不利影响:

夏季降水稀少(雨热不同期,或夏季水分条件差),有利作物生长。

(2分)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气候资源随高度的变化表

项目

随高度变化情况

日照

每升高100米,增加4.5%

气温

每升高100米,下降0.5~0.6℃

积温

每升高100米,减少100~200℃

(1)读“气候资源随高度的变化表”,分别说明气温、日照、积温随高度的

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图中同一种农作物种植高度上限在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

(3)图中种植纬度范围最小的农作物是什么?

试分析其原因。

(4)水稻是我国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而图中水稻种植的北界可以到黑龙江,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1)日照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强,因为随着高度增加,大气密度降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小;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积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为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故积温也随之降低。

(2)种植高度上限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3)双季稻。

该作物对积温(或热量)要求高。

(4)由于水稻品种及耕作技术的改良,水稻种植的范围扩大。

黑龙江为温带季风候,夏季雨热同期。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及人),以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答案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11月,答春、秋季也可得分。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解析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习惯于首先根据位置确定气候类型,然后再解答气温和降水、气象灾害等问题。

这也不失为一种思路,但却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也不是能力培养的方向。

正确解答本题的着眼点应放在获取、解读、分析、评价题目所提供的图文信息上。

(1)根据题干材料可知D湖泊为高原湖泊;根据a图经纬度位置可知D湖泊为南美洲秘鲁与玻利维亚之间的的的喀喀湖,湖区周围是热带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气温日较差小,因为夏季因海拔高而气温不太高,冬季因为纬度低而不太低。

气温的日较差大,因为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差而增温快、气温高,黑夜大气的保温差而降温快、气温低。

热带平地最冷月气温在15℃左右,山地日最低气温可能降到0℃以下,可能造成冻害。

(2)降水特征可以根据b图总结,包括降水量、空间变化、时间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雨季、旱季等方面。

由于本题已经确定空间范围为湖泊,可以不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变化特点在图中体现不出来,也可以不做分析,只从总量和雨季两方面进行讨论。

(3)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暴雨、热带气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

本题要从图中提取和推测该地区的气象灾害。

从b图中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特征中可以推测出这里干旱、洪涝灾害多发,雨季洪涝,其他季节干旱;c图中排灌水渠、人工堆土高台也可以推测这里水位变化显著、旱涝不均。

高原山地气候还存在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可以联系我国青藏高原的“高寒”特征加以理解,答题过程中很容易遗漏这一要点。

(4)首先要明确题中所说的“农耕系统”的内容,包括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人工运河与水塘。

高台与水渠的降灾减灾作用是雨季排水防洪,旱季引水灌溉抗旱。

所有人工水面(包括水渠、运河、水塘)的减灾作用是调节气温的日变化,提高夜晚温度,减轻低温、冻害的损失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