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4118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docx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

马原期末试题汇总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其精髓。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其方法和观点的概括。

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特征,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有普遍,根本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其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即站在人民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包括:

关于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本质规律的观点,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

3.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本质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论。

革命性表现在:

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既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和没有立场,也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两者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

4.唯物主义概念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5.唯心主义概念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6.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7.运动的概念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8.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9.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前提,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现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科学说明。

马克思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包含人与自然,与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些关系又构成了物质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实践浓缩的包含全部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包含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三种基本形式,据此划分了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种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是根本动力,人的实践活动是动力系统,实践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11.联系的概念

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1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意义

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这要求我们善于分析事物的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实物的普遍联系。

中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地联系紧密,我们要顺应潮流,把握世界各方面的联系,发展自己。

13.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4.矛盾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5.如何理解和谐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但并不意味着绝对统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当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

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解决矛盾中实现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理论意义:

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第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现实意义: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三,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更加激烈而深刻,因此,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1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和现实意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方法论意义:

第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把握“适度”原则。

掌握火候,防止过犹不及。

第二,在理论上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现实意义:

第一,在实际工作中要重视做准备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第二,要做好转化工作,抓住时机,实现新飞跃。

第三,结合我国现代化实际,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质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8.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意义:

坚持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现实意义:

第一,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的对待人、物、历史、文化,既要看到肯定方面,又要看到否定方面;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存性质,又要看到事物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在对待外国文化上,要学习和利用一切合理的有利因素,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

19.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0.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作用相反。

21.认识的概念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23.真理的概念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4.运用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说明怎样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

二者都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

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

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5.怎样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因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如果实践达到预想效果,称为真理性认识;如果失败了,那就是错误的认识。

26.价值的特性(红儿画了我没画)

第一,客观性。

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第二,主观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第三,社会历史性。

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四,多维性。

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27.如何理解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原则,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行为取向也会不同。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当代中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8.社会存在的概念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9.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30.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文化建设重要性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遇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正确而充分的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文化中蕴含着人类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是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

适应生产发展,代表人民利益,顺应文明趋势的文化都能促进社会发展。

历史上,先进文化是解决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

在当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要想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推动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兴起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的作用,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31.生产关系概念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3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辩证关系原理: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起阻碍作用。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为批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定路线,方针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理论,制度,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33.怎样认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经济基础概念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的总和。

35.上层建筑概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36.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支配的闲暇时间更多,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从事创造性活动。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使得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它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既受到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到人们观念,认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影响。

当代,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口猛增,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问题的出现,是由科学技术广泛使用却失去控制引起的。

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全球意识和危机意识,克服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正确处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强人们控制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为摆脱困境创造物质条件。

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要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37.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是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发展为人民。

要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共同前进。

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和各项工作都要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在发展中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

38.“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

唯物史观认为: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9.资本原始积累的概念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40.商品经济产生及其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社会分工的发展,形成了生产不同产品的经济单位。

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要求互通有无,以取得对方作为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互相交换产品的要求。

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产品满足自身需要,只能进行交换。

私有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互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必须采取商品形式。

41.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2.价值的概念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43.劳动二重性的概念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44.怎样决定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按照劳动时间计算。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也就是说,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4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和后果

价值规律概念: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表现: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较长时间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作用: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后果: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其一,导致垄断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其二,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另一部分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资源浪费。

46.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包括三个部分:

其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二,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