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346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docx

高考生物复习题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走近细胞讲义

第1讲 走近细胞

[考纲要求]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考点一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①]细胞和生物圈。

(2)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且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病毒。

(4)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②]种群;生态系统是由[③]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3.多角度整合病毒的相关知识

1.判断有关“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叙述

(1)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 × )

(2)单细胞生物以个体间的团结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

(3)因为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

(4)根毛细胞能完成一切生理功能( × )

(5)埃博拉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

2.判断有关“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叙述

(1)生命系统中最基本和最大的层次分别是细胞和生物圈( √ )

(2)原子、分子都是一个系统,但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是生命系统( √ )

(3)一个酵母菌与一个西瓜所属的生命系统层次相同( × )

(4)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 )

(5)一个大肠杆菌既可对应于细胞层次,又可对应于个体层次( √ )

(6)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 )

(7)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 )

据图分析病毒的结构和特点

(1)HIV和T2噬菌体分别主要由什么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的合成场所在哪里?

提示 HIV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T2噬菌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这些成分都是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和相关结构合成的。

(2)HIV比T2噬菌体的变异性更大,原因是什么?

提示 HIV的遗传物质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3)HIV的最外层有脂膜包被,推测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怎样的?

提示 依靠脂膜和细胞膜的融合,以类似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

(4)噬菌体是专一侵染细菌的病毒,如果想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T2噬菌体,该如何操作?

请写出基本思路。

提示 先用含有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标记后的细菌培养T2噬菌体。

命题点一 辨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1.(2018·广东三水中学高三期中)下列有关生命系统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属于生命系统的是甲和乙

B.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都含有丙

C.每个生命系统都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要构成一个反射弧,一定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图甲所示结构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神经元,乙为病毒,丙为tRNA,丁为染色体。

乙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最简单的反射弧仅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如膝跳反射弧,D错误。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

“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

其中,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

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核糖体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为获得大量的“NDM-1超级细菌”,可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

D.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细胞壁

答案 D

解析 “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核糖体,A项正确;“NDM-1超级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项正确;“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可以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C项正确;“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项错误。

生命观念

 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及相互关系

命题点二 辨析病毒和细胞的关系

3.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 D

解析 艾滋病病毒(HIV)没有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D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在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B、C错误。

4.困扰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寨卡(Zika)病毒,已在我国发现多例感染者,目前已证实在34个国家境内有确诊病例。

该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其结构模式图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M蛋白、E蛋白二聚体经过酶解后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均相同

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尿嘧啶和脱氧核糖等化合物

C.寨卡病毒的RNA分子含有遗传信息,利用分子杂交技术可帮助诊断人体是否患“小头症”

D.寨卡病毒体内的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含量和比例既不断变化,又相对稳定

答案 C

解析 图中M蛋白、E蛋白二聚体是两种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可能不同,A项错误;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不是脱氧核糖,B项错误;由图分析可知,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含有遗传信息,通过分子杂交技术可帮助诊断人体是否患“小头症”,C项正确;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水不是病毒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项错误。

考点二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图1属于原核细胞,图2属于真核细胞(填“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

(2)图1代表的细胞与图2代表的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图1代表的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写出图1细菌细胞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拟核;③细胞壁;⑤核糖体;⑥鞭毛。

(4)图1蓝藻细胞中无图2细胞中的⑥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5)列表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壳多糖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进行

是否遵循

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可遗传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

(2)基本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

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归纳总结

 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1.判断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

(1)蓝藻无叶绿体却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却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 )

(2)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都具有RNA、染色体和核膜( × )

(3)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 )

(4)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核( × )

(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染色质( × )

2.判断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

(1)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为细胞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 )

(2)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仅涉及到动、植物细胞( √ )

(3)细胞学说的创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 )

(4)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组成( × )

观察并分析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

(1)说出各种生物所属的生物类型及判断依据。

提示 甲、乙为原核生物,因为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丙为病毒,因为无细胞结构;丁为真核生物,因为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请从分子水平上分析细胞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提示 直接原因:

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根本原因:

不同个体的细胞中含有的DNA(遗传物质)不同;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请从细胞的化学组成、基本结构、遗传物质3个方面归纳细胞的统一性。

提示 ①化学组成: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等)。

②结构: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③遗传物质:

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命题点一 辨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1.(2019·贵州模拟)比较大肠杆菌与人的造血干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含有mRNA、tRNA和rRNA

B.前者遗传物质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后者遗传物质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C.两者都含有核糖体和线粒体这两种细胞器

D.两者都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答案 A

解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人的造血干细胞是真核细胞,两种细胞都含有mRNA、tRNA和rRNA,A正确;两种细胞遗传物质的单体都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大肠杆菌不含线粒体,C错误;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大肠杆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2.(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酵母菌、蓝藻、小球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都以DNA作为细胞的遗传物质

C.都只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D.都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答案 B

解析 酵母菌和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酵母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C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3.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是生物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D.原核生物细胞无叶绿体,所以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解析 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但有的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A项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因为可以增殖所以是生物,B项错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C项正确;原核生物细胞无叶绿体,但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D项错误。

生命观念

 生物界常见生物类群的划分

命题点二 细胞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综合分析

4.(2018·长沙调研)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小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它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没有关系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

D.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物质交换

答案 C

解析 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大,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它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有直接关系,B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与小肠的主动运输功能有关,C正确;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物质交换,D错误。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菜细胞虽具有叶绿素,但是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血红蛋白的形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D.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

答案 B

解析 发菜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色素和相关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项错误;蛔虫细胞是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项正确;血红蛋白不是分泌蛋白,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项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D项错误。

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 C

解析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正确;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生命观念

 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七个实例

考点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认识显微镜结构

2.操作步骤

1.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镜与装

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

细胞数目

物像

大小

视野

亮度

视野

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2.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推算

若视野中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如下:

项目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为a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na

视野中一行细胞数量

c

c×(1/n)

圆形视野内细胞数量

d

d×(1/n2)

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

(1)成像特点:

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

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2)移动规律:

在视野中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装片。

如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4.污物位置的判断

移动装片

问题探究

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据图分析:

(1)①②③④中哪些是目镜,哪些是物镜?

如何判断?

它们的放大倍数和长度各有什么关系?

提示 ①②无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③④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要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应选择甲图中的哪种组合?

提示 应选用组合②③⑤。

(3)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正确的调节顺序是什么?

提示 正确的调节顺序:

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4)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命题点一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1.(2018·永州模拟)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其原因是低倍镜视野大,易找到目标

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D.显微镜对光时,应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答案 C

解析 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其原因是低倍镜视野大,易找到目标,A正确;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B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生理盐水,然后先将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再慢慢放下以防止气泡产生,C错误;显微镜对光时,应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正确。

2.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答案 B

解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A项错误;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项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C项错误;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项错误。

科学探究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几点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命题点二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图像分析

3.用一台装有5倍目镜和10倍物镜的显微镜,观察一个面积为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视野中正方形的面积为(  )

A.2.4平方毫米B.8平方毫米

C.36平方毫米D.400平方毫米

答案 D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则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这是对边长的放大倍数。

面积是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为0.4毫米,边长都放大50倍后为0.4×50=20(毫米),所以放大后该正方形的面积为20×20=400(平方毫米)。

4.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甲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乙与甲相比,视野较暗,故A正确;甲放大倍数较小,乙放大倍数较大,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会都被观察到,故B错误;视野中物像是倒立的,物像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若玻片右移,则甲、乙的物像都会向左移,故C错误;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也不会看到清晰的物像,故D错误。

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

1.关于病毒的4点说明

(1)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病毒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

(2)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3)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病毒被认作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病毒能进行增殖。

(4)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碱基和核苷酸也各只有4种。

2.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5点辨析

(1)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

如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其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2)原生生物不是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是指低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原核细胞:

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虽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4)名称中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

属于原核生物的只有蓝藻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其他藻类如绿藻、黑藻、红藻等都是真核生物。

(5)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

“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但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是真核生物。

结合下图回答:

1.生物②与酵母菌在代谢过程上的相同之处是二者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变式1:

二者在发生上述过程场所上的区别是蓝藻的有氧呼吸在细胞质中和细胞膜上进行,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

变式2:

②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细胞内含有光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③和其他几种生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

③不能用一般的培养基培养,其原因是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用活细胞来培养。

3.①②④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

1.(2017·海南,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答案 D

解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A正确;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地从其所处环境中吸收物质,B正确;细菌的拟核区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C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叶绿体,D错误。

2.(2016·全国Ⅰ,1改编)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D.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答案 C

解析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核中含有DNA和RNA,C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具有线粒体,D错误。

3.(2015·海南,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答案 B

解析 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具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所以A正确,B错误;水绵、酵母菌等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水绵是具有叶绿体的自养生物,酵母菌为异养生物,无叶绿体,所以C、D正确。

4.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核糖体和细胞膜B.线粒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拟核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 A

解析 放线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除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真正的细胞核。

因此,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核糖体和细胞膜。

5.下列关于HIV、幽门螺旋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细胞膜B.都具有增殖能力

C.都属于原核生物D.都含有核糖体

答案 B

一、选择题

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层层相依。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