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392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docx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

LT

我国已提前进入老年型社会。

有专家指出,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到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因此我国已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居世界之首,人数的绝对数也是世界之最。

兰州市2006年底老年人口已达39.2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43%。

关注老年人生存现状(主)

我国目前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

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下,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

在调查中发现,思念不能时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

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

“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

 

兰州老年人口38.21万(小)

兰州1999年即成为老年型城市,占全市总人口的10%,目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又24万,与全省、全国相比,分别提前六七年。

2006年底老年人口已达39.2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43%。

按年均3.6%的增长速度计算,到“十一五”末,兰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6万左右,占全市总人口的14%以上。

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快。

数量庞大,且高龄化明显,其对家庭、社会的服务需求将不断增加,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将不断加大,必将对兰州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孤独是都市老人难言的痛(小)

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骤增,兰州已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

同时,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人际关系日益疏远、淡薄。

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

带着这个问题,昨日下

家老小围坐一圈。

 

孩子不愿陪聊天老奶奶生气(小)

“呜呜……”1月21日傍晚,兰州市白银路某小区内,突然传来小孩的啼哭声。

他是住在一幢三单元的小陈昊(化名),刚满9岁,当时正在小区学骑自行车,身后一位老奶奶用拐杖打在他的腿上。

“哎呀,老奶奶,你咋按到娃娃打呢?

”一旁的居民感到非常吃惊。

“我想喊他跟我一起耍,他不干,还跑!

”老奶奶的拐杖在地上戳得“咚咚”响,显然还在气头上。

“不同意就算了嘛,娃娃家,何必嘛。

”“没人给我说话,我实在忍不住,憋得慌啊。

”老奶奶一脸委屈。

今年70岁的老奶奶,老伴去世得早,自从2002年搬到这里来后,就和惟一的儿子分开了,独自一人过着“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日子。

儿子由于工作忙,有时一两个月才来看一次。

她养了一只小狗陪伴在左右,每次出门都把它拴在自己腿上,怕它跑远了,但后来送了人。

“她一个人太孤独了,脾气越来越怪,说得不对头就要乱骂人,经常看见她莫名其妙就把花园里的鲜花掐了,树叶扯一地,有时还把小区里玩耍的孩子掐哭,我们劝都劝不住,只有让着她。

”小区居民说起这位老奶奶时,带着几分无奈和叹息。

老奶奶说,其实她过去不是这个样子。

“领导、同事都说我是一个和善的人。

现在老了,退休工资接近1000多元元,完全够用,就是平时觉得空虚、无聊。

 

部分兰州老年人感到寂寞(小)

据兰州市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阎海明介绍:

“兰州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像上面所说的老奶奶这样因晚年孤独而导致的尴尬事时有见诸报端。

”近几年来,“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无人知晓的事件年年发生,且呈上升趋势。

记者随机挑选了10名60岁以上的老人(独居2人,偶居3人,5人与儿子或女儿居住)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28%的老人感到晚年寂寞、孤独、郁闷,精神空虚,没有寄托;61%的人在失去配偶后还想找个伴;去医院看病,60%的人称子女“一般不陪同”,24%的人说子女“有时间才来”,16%的人称子女“会抽出时间陪同”。

阎海明副主任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的发展,更多的居民从平房住进了楼房。

由此,许多老年人不得不与同在一个城市的子女分开,形成了一种被称之为“空巢”的现象。

这其中,有不少老人由于丧偶而不得不独自一人生活。

特别是居住在农村的独居老人,他们不仅要自己做饭,还由于居住条件的不配套,不得不每天承担着生炉子、倒痰盂等非常不便的生活琐事。

 

专家分析自感“老不中用”导致孤独(小)

甘肃政法学院马红平教授分析认为,许多担任过公职的人,离退休之前,是披星戴月的拼搏,每天过着快节奏的生活;离退休之后,则是身上无职一身轻,度着慢节奏的清闲日子。

远离社会生活,儿女独立成家,以及体力衰弱,行动不便,降低了与亲朋来往的频率。

在社会上,人家都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大千世界里龙腾虎跃,自己则感到已经样样无份,孤独之感会油然而生。

好像是被抛弃的人,尤其丧偶老人更是寂寞万分,难以忍受。

由此自感“越老越没用”,失去了生活热情,与亲属缺乏良好的沟通,少与朋友来往,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马主任说,“空巢家庭”所引发的“空巢综合症”非常突出,典型表现是出现失落、悲伤、焦虑和孤独的心理,情感脆弱、容易灰心、进取心差,严重的还会引起老年的精神障碍,比病痛更加折磨人。

心情不好,心理的压抑就会在潜意识中转移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具体表现在有些老人感到心慌气短、关节痛、便秘等,而这种躯体形式障碍通常又是医院的仪器所检测不出来的。

 

“空巢老人”养老帮扶是目前主要工作(小)

兰州市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阎海明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高龄老年人数量的不断提高和增加,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正在逐渐成为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此事,在全市城镇和农村分别开展了对“空巢老人”及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工作,内容包括他们的经济收入状况、生活自理状况、生活照料状况及对社区服务的要求等事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各县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对“空巢老人”居家养老帮扶这一全新的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大胆推行政府埋单,进行市场化运作,为“空巢老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日常看护、物质帮助、生活照料及相关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也列为服务内容之一。

兰州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帮扶服务工作尚处初级摸索起步阶段,从事一般性劳务如打扫卫生、煮饭、购物、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多,从事保健、心理咨询、思想疏导的少;在各种节假日集中服务的多,坚持经常性为老年人服务的少。

各区县发展不平衡,对“空巢老人”的服务尤其是精神慰藉方面尚未形成体系,特别是在政策保障、制度建设、资金来源和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

 

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不感到孤独(分主)

针对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的凸现及其现实原因,有业内人士建议应该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全社会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以求真正实现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

由于观念限制,不少老人还总是帮助子女操持家务,会安排自己生活的不多,而老年活动场所也相对较少,活动方式相当单一,这与目前社会老龄化状况相比远远不够,这是致使老年人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老年人更应该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

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

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

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

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

社会对年轻人的道德培养和尊老教育方面还得重视,社会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

 

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小)

对于老年人而言,社区是其晚年生活的主要空间。

而社区所具有的邻里互助、情感交流、组织协调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满足了老年人的某些特殊需求,这就使得由社区来实现养老中的精神慰藉成了可能。

然而,当前社区服务还远未发挥出它本能发挥的积极功能,活动室多为麻将室。

因此,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应当成为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实现其健康老龄化的最基本的战略措施之一。

唤回离退休人员渐趋衰退的他尊感,实现较高层次的精神慰藉。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小)

目前市场上专为老年人开发的产品特别是精神产品的匮乏令人担忧,针对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机构更是稀缺。

我市仅有的一条“老年知心热线”主要内容多为调解家庭纠纷。

有专家建议,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应提上议事日程,给老人们一个倾诉的机会。

 

儿孙“常回家看看”(小)

同时,子女要“唱主角”。

有时儿孙一句宽慰的话语、一封平安的家书、一个温馨的电话、一件有意义的礼物,就会给老年人一个惊喜、一丝慰藉、一点温暖。

安宁高新区的王先生说,老年孤独比贫穷更可怕。

自己一直牢记着父母的生日,一般都尽力赶回家。

万一赶不回去,至少打个电话。

他说,许多人在父母健在时,总以忙事业、忙家庭为由没时间孝敬老人,等忙出个名堂,自认为有钱孝敬老人、有时间陪伴老人时,老人多半已不在了,后悔都来不及。

他呼吁,全社会都应关爱老年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世界。

 

老人要会自我调节(小)

省附属医院的马主任认为,帮老年人摆脱孤寂的困扰,固然需要有全社会的关注,但更需要老年人自身学会调节,要有业余爱好,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对缓解孤独感是有帮助的。

学会从苦中求乐,在从事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得到自我满足的快乐。

同时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切不可长期呆在家里与电视为伴,要试着走出去。

 

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小)

老人要排除孤寂,除了参与社会活动外,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

据兰州市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阎海明介绍,建校多年来,学员年年都在增加,由当初的几十几百人增加到现在的2000余人24个专业,棋琴书画、普通话、英语一应俱全。

老年人把老年大学当作勤于学习的场所,又视为老年乐园,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来,可以结识新朋友。

他们对老年大学有很强烈的依恋之情,完成学业后,还继续学习其他专业。

这是因为他们在老年大学集中精力学习,排除了过去愁病、怕老、无用、白活等消极心理状态,消除了孤独,满足了爱好,挖掘了潜力,掌握了本领,增强了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过着积极的健康生活。

 

四大难题困扰老人(小)

据老龄委办公室阎副主任介绍,这几年的老人投诉案件中,房屋侵权案件比较多,其主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个别子女法律意识淡薄,伦理道德观念落后,私欲膨胀,敬钱不敬老,不择手段地与老年人争住房。

而赡养纠纷多的原因是,老年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他说,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老年人不愁吃、不愁穿,容易忽视和缺失的是情感的需要,这就要为他们多提供精神关爱和情感呵护。

现在“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子女做不到的,社区、街道要主动去留意,经常找老人拉拉家常、陪他们聊聊天,使他们的心灵不再寂寞。

子女在外地打工的,要多劝导他们充分理解老人的感受,“常回家看看”。

针对老年人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心理问题比较多的实际,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使他们保持健康的身心。

此外,还要注意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乐,组织他们参加诸如棋、牌、书画、球类、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美好的精神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