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565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docx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2020

2020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学习心得5篇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心得

(一)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孙景坤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农民,现年96岁。

他先后经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负伤回国后又坚持重返战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等荣誉称号。

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徐振明是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现年95岁。

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经历战斗无数,留下累累弹伤,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荣立多次战功。

他退伍不褪色,转业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0余年,身体力行保护革命遗迹、讲述英雄故事,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教育了无数青少年,感动了广大社会群众,2017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孙景坤、徐振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广大干部群众认为,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

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为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立下不朽功勋;和平建设时期,他们不改初心本色,坚守革命理想,保持优良作风,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战士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退役军人永葆本色、接续奋斗的优良传统。

大家纷纷表示,要尊崇英雄,关爱楷模,学习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风范,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孙景坤、徐振明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孙景坤、徐振明同志先进事迹的短片。

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分别为孙景坤亲属代表、徐振明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

辽宁省、吉林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退役军人代表、青年学生代表等,在本地云发布现场参加发布仪式。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心得

(二)

他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10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时代楷模

、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的先进事迹。

14日,时代楷模发布厅

节目在北京、吉林两地同时录制。

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徐振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多次荣立战功。

转业后,他退伍不褪色,居功不自傲,主动申请到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

62年,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坚守、无私奉献。

录制现场,通过视频短片、访谈、歌曲等形式展现了徐振明先进事迹,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个个真实、细腻的故事,一幕幕温馨、感人的画面,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岁高龄的徐振明老人精神矍铄,全程参加发布活动。

万多平方米的烈士陵园,一守就是一个甲子,这其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发布仪式现场,曾多次采访过徐振明的通化市政协文史专员孙艳华为大家讲述她眼中的这位老英雄。

徐振明身上那股执着劲儿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大家看我手里拿的这双靰鞡鞋,是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它是陵园的一件收藏品。

孙艳华现场为大家讲述鞋子的来历。

有一次,徐振明听说通化县大川乡有个村民家中收藏着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鞋,他不畏天气严寒、道路险阻,顶风踏雪去了三次。

徐振明刚到陵园时,他最忧心的事,就是陵园里的藏品有**%都是复制品。

他坚持认为,搞教育得用真东西,讲真故事。

孙艳华说,徐振明一有空闲,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到处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

随后,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和父亲守陵的故事。

徐振明即将退休时,将守护陵园的

接力棒

交给了儿子。

然而他依然时刻牵挂着倾注了自己大半生心血的地方,每天一大早,都会照旧来陵园走一走、看一看。

退休在家休息了半年之后,他再一次回到了陵园,成为了一名门卫。

发布仪式在吉林广播电视台设立分会场,机关干部、退役军人、大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徐振明的先进事迹。

大家被他的故事所感染,听到动情处时,不少观众眼含热泪,自发起立鼓掌表达敬意。

我们吉林省军休所名老兵今天有幸来到分会场观看发布仪式,大家都被徐振明老人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以及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所感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习老英雄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崇高精神,把历史使命担在肩上。

原16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张义军在观看发布活动后动情地说。

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主任高境远曾和徐振明一起共事,在观看发布仪式后,她说:

徐振明老人是我们陵园的老领导、老前辈,也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

我们要学习他忠于事业、不忘初心的精神,更要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干事创业、不懈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柏合暖兵服务队队长李桂梅从2014年开始便投身多种形式的关爱老兵活动。

今天现场,我受到徐振明老人先进事迹的感染,今后将带领志愿者们全心全意关爱老兵。

她说。

发布仪式即将结束时,主持人刚强与徐振明老人面对面交流。

徐老已经不能用言语流畅表达,然而他的眼睛里却闪着光芒。

听说您还会唱歌呢,咱们一起唱一段好不好啊?

雄赳赳,气昂昂在主持人的带动下,老人唱道:

跨过鸭绿江

话音刚落,掌声雷动。

短短几秒的即兴演唱,仿佛让眼前这位跨过近百年风雨的老人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金辰蓉在节目录制结束后说:

徐振明爷爷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担当,令我印象深刻。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崇尚英雄、学习模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心得(三)

战争时期,他拿起枪杆,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英勇作战;

和平年代,他放下功名,在烈士陵园里坚守,守护英灵。

在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通化市,60多年来,军功赫赫的老兵徐振明,毅然放弃过舒坦日子,主动为杨靖宇将军守陵,退休后又把岗位交给儿子,父子两代守护英雄,也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

徐振明经常说:

将军是民族英雄,为将军守陵,此生不改!

初心:

为人民保家乡浴血奋战不退缩

深秋时节,杨靖宇烈士陵园内层林尽染,一片片红叶迎风作响,仿佛在诉说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95岁高龄的徐振明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喜欢坐着轮椅到陵园看看。

徐振明还记得1942年在山东老家参加八路军的日子,那时他不到17周岁。

新兵培训时,两年前牺牲在林海雪原的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将军,成为他心中的英雄。

我们听后特别感动,发誓要向杨将军学习,保家卫国、抗战到底。

徐振明说。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深受杨靖宇精神鼓舞的徐振明勇敢作战,日照、诸城、高密、莒县等地都留下了他与日寇战斗的足迹。

在莒县阻击日寇突围的一次战斗中,他被炮弹击中背部,苏醒后坚持参加战斗,荣立一等战功。

日本投降后,徐振明参加了解放战争。

1950年10月,徐振明又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战等战斗。

战斗结束后,徐振明再立一等功。

使命:

深藏功与名为英雄守陵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牺牲18年整,通化浑江东岸的山冈白雪皑皑,各界人士隆重举行公祭安葬大会,抗日英雄长眠在他生前浴血奋战的地方。

这一年,徐振明随部队返回通化,随即以营职干部转业。

对于胸前挂着一块块勋章的徐振明来说,本可以选择过舒坦日子,但他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

为杨靖宇将军守陵。

于是,听着将军事迹成长、从娃娃八路到战斗英雄的徐振明义无反顾来到陵园,成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

面对众人的不解,徐振明说:

全国那么多人崇敬杨靖宇将军,只有我有机会为他守陵。

我既是自己在守陵,也是代表牺牲的战友为杨将军守陵。

我守在陵园,感觉还跟战友们在一起

初到陵园,工作人员不过三四人,面对艰苦的条件,徐振明事事带头干。

当年的同事韩加本还记着,修缮陵园时,徐振明带大家到陡峭山坡上移植崩松,一点点抠土、一棵棵拖下山,辛苦又危险。

当时大家不理解:

栽什么树不行,非得要崩松?

几年后,当一棵棵笔挺向上、锥形树冠的崩松整齐成林时,人们才明白徐振明的良苦用心

韩加本说,徐振明的较真,除了看护陵园外,更体现在他想让更多人了解抗联历史和英雄精神。

那些年,他带领工作人员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追寻抗联战斗足迹,丰富馆藏内容。

懂他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份较真的背后是对英雄的崇敬。

传承:

子承父业精神永续

说起父亲劝自己接班时发生的争吵,徐永军还记忆犹新。

1980年徐振明离休,但对陵园放不下心,就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

尽管从小跟随父亲在陵园长大,但徐永军从没打算接父亲的班。

经过三次长谈,徐振明终于说服了儿子。

我妈也说,为英雄守陵,接革命的班比挣钱光荣。

徐永军说。

到陵园工作后,徐永军对杨靖宇的事迹了解越多,就越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这些年,也有工作调动机会,但徐永军没答应。

他说,为英雄守陵,虽然清苦、寂寞,但安心、踏实。

60多年来,父子接力守护陵园,也见证了陵园变化。

2004年政府出资建立东北抗联纪念馆,还建了_。

如今,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杨靖宇烈士陵园年接待10余万人次。

前些年,徐振明经常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他以亲身经历,为孩子们和官兵们讲述那些感动过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一个人到两代人,徐振明矢志不渝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心得(四)

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苍松翠柏间,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陵园巍然矗立。

在这里,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在转业地方后的60多年,他恪尽职守、默默做着杨靖宇将军烈士陵园的守陵人,用一生点燃信念的火种,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他是95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

两次荣立一等功

谈及往事,老战士徐振明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1942年初冬的一天,徐振明在参加山东莒县伏击日军的一场战斗中,在山坡上向敌人射击。

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后爆炸,他的后背瞬间被炸伤,鲜血浸透军装,他一下子就晕了过去。

1950年10月,身为步兵连连长的徐振明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过去父亲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他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时停下来就打仗,打完仗就行军。

但那场拉锯战,尤为惨烈。

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告诉记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徐振明先后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战等著名战斗。

那时天上敌机狂轰滥炸,地面枪林弹雨,在争夺394.8高地的拉锯战中,父亲所在连全体官兵奋勇杀敌,最后仅幸存10来个人。

经过这一战,徐振明第二次荣立一等功。

选择为杨靖宇将军守陵

杨靖宇将军身上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千万八路军将士的斗志,能为英雄守陵我感到光荣。

虽已离休,可每当被问及守陵的初心,徐振明总是这样回答。

1942年,不满18周岁的徐振明光荣入伍。

新兵培训时,他曾听教导员多次讲述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

从那时起,杨靖宇就成了徐振明的精神偶像。

1958年,徐振明转业到地方,面临3个职业选项:

一个是招待所所长,一个是福利院院长,还有一个就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

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

为了让长眠于此的英烈安息,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规划设计绿化方案,带着陵园职工一起挥锹抡镐、栽植松柏、种花种草。

那时候他恨不得天天长在陵园。

徐振明的妻子龚凤兰说,遇到刮风下雨,即使是半夜,徐振明也会到陵园巡查,看看屋瓦有无漏雨,看看树木是否折损,从之前的荒山秃岗到现在的满岭翠绿,这里的每一棵树木,都见证了他的执着与坚守。

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1980年,徐振明离休时,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徐永军到革命烈士陵园工作,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他。

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凝聚了徐振明大半生心血,是他的精神寄托,他舍不得离开这里。

经过再三申请,已离休的徐振明又回到陵园当起了门卫。

如今,身体行动不便的他,仍不时回到陵园看看。

不能忘本,这是父亲过去常跟我说的话。

徐永军说,父亲还经常应邀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他以亲身经历讲述那些感人的事迹和难忘的经历。

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从小就在心底里埋下了红色种子,更加尊重英雄、爱护烈士陵园。

父亲的愿望就是希望年轻人多了解历史,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事迹心得(五)

深秋时节,杨靖宇烈士陵园内层林尽染。

95岁高龄的徐振明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喜欢坐着轮椅到陵园看看。

1942年,徐振明参军入伍,战争年代他曾荣立过大功两次、小功多次。

1950年10月,在抗日战场荣立一等功的徐振明跟随38军奔赴朝鲜战场,他打过飞虎山抗击战,松骨峰阻击战等等,枪林弹雨间,保家卫国、不畏强暴的初心始终不改。

他的挚友张文臣回忆徐振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遇到的生死考验。

张文臣:

到朝鲜以后第三次战役的时候,当时是穿的解放鞋,单衣,当时零下30多度了没有一个人说冷的,他说是为了啥?

不就是为了不让敌人侵略是吧?

1958年,徐振明以营职干部转业。

部队给出三个岗位选择,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和杨靖宇烈士陵园所长。

对于胸前挂着一块块勋章的徐振明,本可以选择过舒坦日子,但他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

为杨靖宇将军守陵。

于是,听着将军事迹成长、从娃娃八路到战斗英雄的徐振明义无反顾来到陵园,成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

徐振明:

靖宇是革命的先辈,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为他守陵。

不守好陵能对得起英灵么。

靖宇陵园建成时,整个山冈光秃秃一片。

徐振明带着陵园3位职工一起挥锄抡镐、植树种花。

几年后,陵园夏日繁花盛开,冬季满眼苍翠。

他的老同事韩佳本回忆,徐振明凡事亲力亲为。

韩佳本:

门能不能关开?

窗户会不会刮开?

顶上的琉璃瓦能不能有刮下来的?

这些事他就得考虑了,哪怕是半夜下雨,每一个接待室、陈列室和中堂他都得检查一遍。

1980年,徐振明离休了,他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陵园。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杨靖宇将军,他在陵园里为大家义务讲解,并走进军营、学校、企业等,开展各种专场报告近千场,已经有三万多人次聆听了他的演讲。

多年撰写记录抗战老兵故事的通化作家孙艳华这样评价徐振明:

徐振明干革命这个思想,他是自始至终贯彻他的一生的。

他的中心点就是弘扬,就是为了传承,就是为了把那些牺牲的人的精神再现给现代人,让更多的人去传承这个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