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869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1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9页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9页
亲,该文档总共1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docx

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流程评分标准题库

广东省急救中心急救技能比赛规则

一、医疗急救理论知识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进入考场须统一着装,穿戴整齐,胸牌佩戴在左胸前,带参赛证及本人身份证;

2.参赛选手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迟到10分钟者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选手按胸牌号对号入座;

4.参赛选手必须遵守考场纪律,进入考场不许携带任何资料,关闭手机,不准交头接耳,作弊者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5.答题完毕,将试卷放在桌上,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外议论及大声喧哗;

6.比赛结束时,停止做题,将试卷放在桌上,全体起立离开考场;

7.参赛选手必须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二、基础生命支持、气管插管、急救止血技术、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进入赛场须统一着装,穿戴整齐,胸牌佩戴在左胸前,携带参赛证及本人身份证;

2.参赛选手于赛前1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休息室)集中,比赛前未在指定地点者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选手由工作人员安排进入赛场;

4.进入赛场后,向评委报告胸牌编号.操作项目,不得报告单位.姓名;

5.评委发出“开始”指令后,方可进行急救技术操作;

6.操作完毕向评委报告,得到评委允许后离开赛场,旁座听候成绩;

7.出赛场后,不得议论及大声喧哗;

8.参赛选手必须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9.参赛者在操作比赛时不允许与配合者交流,否则扣参赛者5分。

急救技能比赛项目操作流程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一个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医生实施抢救、护士协助,医护配合按照ABCD的程序共同完成操作(只需做第一个ABCD)。

1.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意识丧失应立即施救。

操作者(医生)判断四周环境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自我保护意识,然后才开始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同时看表,记住开始抢救的时间(计时员开始计时)。

2.检查意识(A判断):

医生先到达患者身边,位于右侧,双膝跪地,就地抢救;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与肩同宽。

判断是否昏迷的方法为拍肩、呼唤,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大声呼喊,确认意识丧失。

“判断”贯穿于整个心肺复苏的全过程,分解到“ABCD”的每一步,始终是首先应做的第一件事;判断要快,只能用5~10秒完成。

3.启动BLS:

高声呼救“快来人呐、准备抢救﹗”,吩咐助手(护士)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氧气面罩。

4.摆放体位:

将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去掉枕头、解开上衣、摆好体位。

5.开放气道(A):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应马上将病人头转向一侧,用手指清除干净;如无发现异物需口头报告:

口腔无异物。

然后用“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解除昏迷者的舌根后坠,从而保持呼吸道畅通;要求头尽量后仰,动作规范、轻柔,一步做到位。

6.人工呼吸(B):

医生检查病人有无自主呼吸,通过“一看、二听、三感受”判断5~10秒,口头数数“1001~1010”计时;如无呼吸,立即由护士采用左手“E—C”手法固定、扣紧氧气面罩,右手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二次,用时5秒钟(每次通气1—2秒、中间呼气1秒);以看到患者胸部起伏作为人工呼吸有效指标,只要一看见胸廓抬起,便可停止通气。

每通气两次后,护士将氧气面罩稍微移开病人面部,但仍然保持开放气道的头后仰姿势(现场无接氧气情况)。

7.建立人工循环(C):

医生快速判断病人有无循环征象,方法是正确触摸颈动脉搏动(10秒完成),前5秒同时低下头检查呼吸,后4秒抬头巡视四肢(如是否在抽动等),最后1秒停留在面部观察病人面色和有无咳嗽反射,数数“1001~1010”计时。

如判断无心跳,立即由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要求操作者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的规范(五要素):

(1)按压部位——胸骨正中线的中、下三分之一段交界处。

快速定位方法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

每个周期按压之前都要先用手正确定位、清晰显示。

(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马上抽出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互紧扣;只能用左手的掌根部与病人的胸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其余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病人的两侧肋骨上。

(3)按压姿势——操作者双膝跪地,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而不是靠两个手臂的力量发力;因此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并且手臂这条直线须与病人胸部形成直角、不得倾斜,以操作者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过程要求平稳、有规律,用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不得进行冲击式按压。

(4)按压深度——使病人胸骨下陷4~5厘米(对成人大约施加25~30kg的力量),简便、直观的评估指标为每次按压都能触摸到病人桡动脉的搏动,或者面色逐步变红润;每次按压后手臂的力量都要松开,保证压力释放、充分放松,让胸廓完全回弹。

(5)按压频率——100次/分钟,但由于还要交替做人工呼吸,故每分钟不可能压够100次;具体地说18秒钟要完成30次按压,即每次按压用时0.6秒,按压与放松的时间要保持相等,各用0.3秒钟的时间;通过数数来掌握节奏,规律为个位数加重复尾音(如“10、11、12……10”,“20、21、22……20”,“30、31、32……30”,“40、41、42……40”,“50、51、52……50”),建议大声地数出来。

8.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成人为30∶2(不论单人法或双人法抢救),即每按压30次通气2次。

心肺复苏从胸外按压开始,故交替比例按压在先、通气在后,最后一定结束于通气。

应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时间,如果不得不暂停胸外按压时,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9.检查评估:

首轮做5个周期的30∶2,历时2分钟(〔18+5+1秒〕×5),然后检查病人呼吸和颈动脉搏动,评估基础生命支持的抢救效果(心肺复苏计时结束,标准用时150~160秒)。

如果仍然没有呼吸、脉搏,说明徒手心肺复苏ABC失败,应即刻进入第四步D——电击除颤。

10.电击除颤:

(1)迅速开启除颤仪的电源开关,调整除颤仪功能旋钮键至监护位置;医生手持两个电极板放置于病人胸前,通过除颤仪的监护屏幕马上辨别心电图示波,如果显示“室颤”或者“无脉性室速”,必须即刻进行电击除颤、越快越好(假设模型人显示“室颤”)。

大声报出:

“室颤,立即除颤”。

(2)护士迅速擦干患者的胸前皮肤(除颤开始计时),医生手持电极板(注意不能面向自己);护士涂上导电胶,医生将导电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的接触面。

(3)医生确认除颤电极板的安放位置正确,前电极板(主电极)放在病人右上胸,锁骨下方贴胸骨右缘;而侧电极板放在左下胸,上缘不超过病人乳头连线、电极板的中心点平腋中线;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定仍为“室颤”心律。

(4)选择除颤能量200J(双向波),医生下口头医嘱、护士调节能量。

(5)按下充电按钮,使除颤仪开始充电(充电过程需要等待数秒钟)。

(6)医生将除颤电极板紧贴病人胸壁,适当施加10Kg压力,使电极板与病人皮肤之间无可见缝隙;高声喊叫“旁人离开”,确定周围无任何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身体接触。

(7)除颤仪充电完毕,出现声光报警信号可以除颤时,医生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钮进行电击。

(8)放电结束(除颤计时结束,标准用时20秒),护士擦干电极板和胸壁皮肤,电极板归位、除颤仪关机,收拾仪器和用物。

(9)医生和护士继续心肺复苏,从胸外心脏按压开始,30∶2做够5个周期,待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2分钟以后,再去检查病人呼吸、脉搏和心电图,证实自主呼吸与心跳恢复,心肺复苏成功(口述即可)。

(10)最后,医护配合整理病人,穿好衣服,准备转送。

操作结束。

(二)儿童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

拍肩,呼叫,确认患儿意识丧失。

3.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

患儿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儿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5.开放气道: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

6.人工呼吸:

用视.听.感觉判断患儿有无呼吸5-l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7.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

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患儿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用一手掌根或双手扣手,肘关节伸直;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

100次/分;

(5)按压深度:

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

松开时间基本相等。

8.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

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

9.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果没有呼吸、脉搏,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室颤”,准备电除颤。

l0.迅速擦干患儿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11.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

12.按儿童每公斤体重2J选择除颤能量。

13.按压除颤仪充电按钮,使除颤仪充电。

14.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儿接触。

15.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

电击。

16.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

17.擦干胸壁皮肤,继续按压,人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脉搏出现,心肺复苏成功。

(三)婴儿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

拍足底.呼叫患儿,确认意识丧失。

3.启动BLS,准备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

患儿取仰卧位,置于桌面或硬板床上。

5.开放气道: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

6.人工呼吸:

用视.听.感觉判断患儿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7.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肱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患儿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二指按压:

单人用中指、无名指或中指、食指按压;双人用双手拇指环抱按压;

(2)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

在胸骨中线,双乳头连线略下方;

(4)按压频率:

100次/分;

(5)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基本相等。

8.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

婴儿单人为30:

2,双人为15:

2。

9.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肱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二、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明视下)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

操作者(医生)站立于病人的头顶部,首先将病人取去枕平卧位;用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检查并清除口腔内异物。

尽量保持头后仰,使口轴线OA、咽轴线PA、喉轴线LA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给氧:

使用复苏球囊—面罩加压给氧,然后交给助手(护士),继续给病人有效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物品:

由医生独立完成,顺序依次为:

①铺无菌治疗巾;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要求内径至少7.5mm);③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注意部分导管的套囊人为设置细小破口),并放气;④在导管内放入导引钢丝并塑型,不要触摸充气套囊段的导管,确认导丝距管口至少有1cm距离;⑤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⑥选择适当大小的弯形喉镜片,检查喉镜光源亮灯后关闭,放置于左手边备用;⑦带翼牙垫;⑧固定胶布;⑨听诊器;⑩吸引器连接吸痰管放置于床旁备用。

整个准备过程限时2分钟。

(四)开始插管操作:

物品准备完成后,操作者两脚一前一后蹲弓步,身体尽量往下沉,保持视线与病人喉轴线平行,打开喉镜并且亮灯(听到“喀嚓”声开始操作计时)。

(五)正确置入喉镜:

操作者用右手拇指与食指交叉拨开病人上下牙齿及口唇,左手正确手势握持喉镜柄,从右侧口角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内,左手尾指顺势将病人下嘴唇推开,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将喉镜向左移动、推开舌体,保持喉镜在口腔正中线上,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

(六)充分暴露声门:

左手缓慢地把喉镜沿中线向前推进,过悬雍垂后在原位上翘喉镜、看清会厌,依次暴露病人的悬雍垂和会厌(解剖标志);将镜片放置于会厌的上面(即会厌在镜片的下方),继续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深入、直达会厌盲腔底部;然后用力向前上方45°合力提喉镜,从而抬起会厌,充分暴露下方的声门。

整个动作要求一气呵成、一步到位,喉镜在病人口腔内不能来回进退、左右移动和反复寻找等重复操作动作,或者以病人的牙齿为支点去撬门牙(插管模型会发出“卡嗒”的报警声)。

(七)插入气管导管:

上提喉镜抬起会厌、暴露声门后,马上可以见到左、右声带及其之间的裂隙;操作者用右手握毛笔手式持气管导管,将导管前端的斜口面朝左,沿着镜片的右侧金属凹槽送入口腔,直视下对准左右声带之间的裂隙,轻柔地旋转导管,使其顺利地通过声门裂插入气管内,要求一次性送入导管,插管一次成功。

插管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调整插管深度:

当气管导管过声门裂1cm后,立即请助手拔除管腔中的导引钢丝,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5cm,调整并确认导管刻度距门齿读数在21~23cm之间;此时套囊已完全通过声门裂,而导管顶端距离气管隆突至少有2cm(可拍摄X光胸片证实)。

注意插管时不允许带着导引钢丝一次插到底,必须先拔除导引钢丝、再前进导管送到位(声门裂下6cm),以避免坚硬的导引钢丝对病人气管造成强烈刺激和损伤;气管导管也不可以送入过深,务必防止进入一侧支气管而造成单肺通气。

(九)确认导管位置:

先放入牙垫、再将喉镜取出(顺序不能反),立即用注射器给导管气囊充气8~10ml,随即由助手将复苏球囊连接气管导管,开始第一次捏皮球有效人工通气(此刻即停止操作计时),单纯插管操作过程限时20秒钟内完成;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尖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并将听诊器移至病人上腹部检查有无气过水声(口述),由此判断插管位置正确无误(气管插管计时结束,标准用时少于20秒)。

(十)最后固定导管:

牙垫的两片固定翼应置于病人牙齿与口唇之间;用两条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部(在未固定好第一条胶布之前,手不能离开导管和牙垫),固定导管后,随即接复苏球囊正压给氧通气。

从打开喉镜开始插管至确认并固定好导管后接复苏球囊正压通气,整个气管插管操作全过程必须在60秒以内完成。

如果单纯插管操作时间超过1分钟仍未成功,或者气管导管位置插错而误入食道内,说明第一次插管失败,必须立即退出喉镜,改用复苏球囊—面罩加压给氧,等人工通气2~3分钟以后,再来尝试第二次插管操作。

 

三、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双人操作)

(一)戴乳胶手套,环顾四周,术者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

“环境安全”。

对伤员说:

“我们是120的急救人员,现在为你急救,请配合”。

(二)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大声报告伤情:

“左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

左顶部有一4cm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cm。

进行止血、包扎。

”助手根据伤情准备物品(两块开口敷料,两块方纱,一卷绷带,四张三角巾,一张纸片,一支笔,一个弧形针,用托盘装好)。

(三)止血。

大动脉出血或创面出血凶猛,应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接着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再包扎伤口。

术者一只手将患肢抬高(口述:

抬高患肢2分钟),另一只手采用指压压迫伤员肱动脉止血,助手进行上止血带操作。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

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然后扎上止血带,检查止血效果,大声报出:

“桡动脉搏动消失,伤口出血停止”。

在纸片上记录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

上止血带要求手法正确,压力均匀,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

(四)包扎。

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肘关节屈曲80~85度,检查肢端血液循环。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

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按无菌操作原则(手接触敷料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将敷料覆盖在创面上,再用绷带包扎(绷带在腕部开始,将绷带头呈三角反折,环行扎两圈,然后螺旋形包扎,每一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近肘关节桡侧结束,用绷带扣固定。

包扎方向由远向近、由内向外、绷带卷向上包扎,压力均匀,包扎完毕绷带要超过敷料5厘米,不能有敷料外露)。

(五)三角巾悬吊上肢要点:

肘关节屈曲80~85度,贴紧胸壁,术者将三角巾展开,顶角向肘关节,从伤臂与胸壁之间掖进三角巾,助手将两个边角绕过颈部,在伤侧锁骨上窝处打平结,三角巾顶角在鹰咀上方扭曲,尾部掖入上臂下部尺侧,将肘关节包住。

悬吊角度80度。

肢端血液循环正常,伤员无不适感。

(六)头部有异物外露伤口的包扎:

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有异物的伤口包扎操作要点:

先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在异物四周圈住,固定圈结实,中间孔大小合适固定,高过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

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

除去眼镜及头饰,伤口有敷料覆盖,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2~3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后粗隆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包扎完成后三角巾平整,不松跨,不遮盖眼睛和耳朵,伤员无不适感。

整套操作要求:

动作流畅、轻柔,相互配合,动作不重复、不交叉,不跨过头部操作,不掉落物品,不阻挡评委视线。

口令清楚。

 

四、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

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用“五形拳”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维持成一条直线。

(二)“五形拳”徒手固定操作规范

1.头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置,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颊,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盖住耳朵。

助手中指指在胸骨正中,以便术者调整位置。

2.胸背锁:

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食指分别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上,手指锁紧枕骨上,双手调整好位置后同时用力。

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3.胸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

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

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4.斜方肌挤压法:

伤者仰卧位,术者位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双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

双手在伤者颈部两侧,拇指和四指分开伸展至斜方肌,掌心向上,手指指向脚部,锁紧斜方肌,双手前臂紧贴伤者头部使其固定。

5.改良斜方肌挤压法:

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稳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一手如斜方肌挤压法般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像头锁般的固定伤者头部,手掌及前臂须用力将头部固定。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术者固定伤者头颈部;

2.助手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直角,四指并拢,拇指于下颌正中,食指置下颌下缘,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3.调整颈托,塑型;

4.放置颈托时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5.颈托固定后,术者进一步检查判断伤情:

检查伤者头面部、耳、鼻、气管是否居中,胸骨有无骨折,胸廓挤压分离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腹部、会阴部、背部、四肢有无损伤。

6.搬运

(1)移动伤者:

急救员动作统一协调,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头颈部转动和脊柱弯曲。

(2)固定伤者:

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髋部、膝部固定带横行固定,踝关节固定带绕过足底“8”字固定。

(3)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侧的助手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急救技能比赛项目评分标准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

(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评分标准

项日

内容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1.准备

戴手套

1

2.评估环境

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安全

1

3.判断意识

拍患者双肩

1

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声响有效

1

4.启动BLS

准备除颤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和面罩

1

5.摆放体位

医生与患者体位正确

1

6.开放气道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

1

压额抬颏方法正确

1

7.人工呼吸

判断自主呼吸动作规范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首次通气有效

1

有效人工呼吸

第一周期

1

第二周期

1

第三周期

1

第四周期

1

第五周期

1

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

1

8.胸外心脏按压

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扣手,两肘关节伸直

1

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

1

有效按压

第一周期

9

第二周期

9

第三周期

9

第四周期

9

第五周期

9

观察病人面色

1

9.复检

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1

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项日

内容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1.准备除颤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

1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打开导电胶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

1

安放除颤电极板,报告心律情况“室颤,须紧急电除颤”

1

2.安放电极板

左侧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左、右电极板各1分)

1

右侧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

1

左侧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歪斜

0.5

右侧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歪斜

0.5

3.选择能量

除颤能量选择正确

1

4.充电

充电

1

请“旁人离开”

1

5.电极板紧贴皮肤

左侧电极板压力适当

1

右侧电极板压力适当

1

观察心电示波

1

6.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

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病人接触

1.5

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

1.5

7.放电

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2

8.除颤结束要求

除颤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

1

擦干患者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