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875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0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docx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知识》目录

第一节、可燃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一、可燃物的燃烧

二、爆炸

三、减少油气排放是加油加气站防火防爆的关键

四、防火堤和水封井

第二节、加油、加气站的明火管理

一、加油站的安全管理规定

二、加气站应遵守安全管理要求

三、用户进加油或加气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四、在加油站动火的有关规定

第三节、加油加气站的电气安全

一、《加油站管理制度》明确规定:

二、加油站电气安全主要包括:

三、加油加气站的电力设施

四、防雷电

五、防静电

第四节加油、加气站的火灾与灭火

一、火源的分类二、常用的灭火方法三、灭火剂及消防设施

第五节加油站火灾的扑救方法

1油品的特性

2油罐火灾的特点

3油罐火灾的扑救方法

4油桶堆场火灾的扑救方法

5扑救下水道、管沟发生的火灾通常采用的方法

6汽车油罐车火灾的扑救方法

7输油管道发生火灾扑救方法

8扑救加油站的火灾的方法

9扑救带电火灾的方法是:

十扑救人身上的油火的方法是

第六节液化石油气火灾的扑救

1液化石油气组分及一些可燃气体性质

2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害

3液化石油气火灾的扑救方法

第一节、可燃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可燃物的燃烧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

燃烧是可燃物质和氧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同时产生热和光的现象。

条件,即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点火能量,这三个因素必须同时存在,缺少一个就不能发生燃烧。

可燃物是指可以燃烧的物质。

它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和固体。

如木材、煤炭以及

各种油品等。

助燃物,即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助燃物通常有氧气、空气、氯、溴等。

油库火灾的助燃物主要是空气中的氧。

当无氧气供给或供给不足时,燃烧就会停止或减弱。

空气中含

有一定比例的氧气,新鲜空气氧气所点的体积比约为21%。

实验证明,当空气中的氧气含

量低于14%~15%时,汽油燃烧就会停止。

点火能量,即足以把可燃物质的一部分或全部加热到发生燃烧所必须的温度和热量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械能。

以上三个条件仅是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当三个条件都存在时,并不一定都会发生燃烧,

因为,燃烧还与可燃物的结构、与助燃物接触方式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能量三者的量

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如一根火柴能使木刨茶燃烧,但不能使一大块木材燃烧;又如从烟囱中

出来的火星温度高达约600°C,已超过木材燃点(一般为380~350°C),如果这些火星落在木屑上,很快就能引起燃烧。

如果落在大块木材上,不但不会引燃木材,火星还将很快熄灭。

油气混合气的浓度低于一定数值或氧气浓度低于一定数值时,即使遇火源也不可能燃烧。

闪点是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根据闪点大小可以判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闪点

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火是一闪即灭的燃烧,这是因为在闪点温度下,

油品蒸发速度较慢,油蒸气很快烧完,新的油蒸气来不及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于是燃烧停

止。

闪点的一般规律是油品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馏分组成越轻,蒸气越高,由油品的闪点

越低,反之,馏分组成越重的油品,由具有较高的闪点。

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5s时的最

低温度称为燃点。

油品的燃点高于闪点、受引火源能量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闪点越低,燃

点和闪点越接近。

易燃油品的燃点约高于闪点1~5°C。

如汽油的闪点低于0°C,闪点和燃点

相差仅1°C左右,而闪点高于100°C以上的可燃液体,燃点与闪点相差可达30°C或更高。

油品受热至一定温度时,没有与火源接触能自生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

油品的

闪点、燃点及自燃点的一般范围见表5-2。

表5-2油品的闪点、燃点及自燃点

名称

闪点/°c

燃点/°C

自燃点/°C

一般沸程/°C

车用汽油

-50~-20

易燃油品的燃点比其闪点一般咼1~5°C。

426

35~205

溶剂汽油

-50~-17

煤油

28~60

380~425

150~310

轻柴油

45~90

可燃油品燃点比其

闪点高30°C以上

350~380

180~360

润滑油

120~340

300~350

350~530

重柴油

65~120

300~330

300~370

油品的火灾危险性是以闪点来划分的,闪点越低,越易燃烧,火灾危险性越大。

常见油

品火灾危险性分类见表5-3,从表中可以看到,,易燃油品的闪点都较低,而对于易燃油品,其燃点一般高于闪点仅1~5°C,因而极易燃烧。

 

表5-3油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类另U

油品闪点/°C

举例

V28

原油、汽油、液化石油气

28~60

喷气燃料、灯用煤油、135号轻柴油

A

60~20

轻柴油、重柴油、20重油

B

>120

润滑油、100号重油

、爆炸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体系内的物质以极快

的速度把其内部所含有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为机械功、光和热等能量形式。

其基本特征是:

速度极快并能自动传播,高温剧烈膨胀,能形成巨大的压力和冲击波。

其主要危害是有很大的破坏力,易造成设备损坏;同时易引起火灾,造成更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加油(气)站中容易发生的爆炸主要有:

1、密闭的储气罐、空油桶、灭火器钢瓶、锅炉等的物理爆炸。

这些设备由于受到加

温、冲击等原因使容器内的气体或液体发生物理膨胀,或由于容器本身的结构强度降低等原

因,容器内部介质的压力超过空器允许承压时就可能引起爆炸。

2、油气混合气的化学爆炸。

空气中的油蒸气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爆炸极限浓度上、

下限之间),如果遇有足够能量的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那么在爆炸危险场所用火时,为什么有时会引起爆炸,有时却可以幸免呢?

这是因为可燃性气体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是可燃气体浓度应在爆炸浓度极限范围之内。

(几种液体

的爆炸极限如表5-1所示;)二是应具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两者同时具备,才会发生爆炸。

在爆炸危险场所用火,虽然点火能量的条件具备,但可燃气体浓度不一定合适,故没有发生

爆炸。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冒险,危险还是存在的。

表5-1几种常见油气的爆炸极限

油品名称

浓度爆炸极限/%

温度爆炸极限/°C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车用汽油

1.58-1.70

6.48-7.20

-36~-38

-8

灯用煤油

0.60-1.40

7.50-8.00

40~45

86

喷气燃料

1.40

7.50

柴油

0.60

6.50

液化石油气

1.5

9.5

三、减少油气排放是加油加气站防火防爆的关键。

加油加气站中的油气排放源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非事故性排放源,即在正常作业和油品储存中的正常油气排放,主要有卸车过程中的呼吸管口、清洗油罐时的罐口内外,力啪时的加油口附近、储存中的罐呼吸管口、量油孔附近等,这类油气排放源往往场所比较固定或是可预见的,因而危险性较小。

控制非事故性排放的方法主要有:

(1)采用密闭卸油系统和密闭加油系统;

(2)油罐采用地下直埋安装方式,以减少油品的温差变化,油

罐呼吸管安装呼吸阀,减少小呼吸油气排放;

(3)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保持设备完好,减少“跑冒滴漏”。

另一类是事故性排放源,最常见的就是油品和油气的泄漏,由于其场所和油气浓度的不

确定性,失火爆炸性危险性较大。

控制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持设备良好、严密。

储存和输送油品的设备应保持严密性

和足够的承压能力,防止破损泄漏;阀门、油泵等有动密封的附件,应保持密封良好;做好防腐工作,防止腐蚀穿孔及破损泄漏。

2严格作业规程。

收发油作业时,应防止油品超出油罐、油桶等容器在当时油温下的安全装油高度,防止油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因油温升高而溢出或作业过程中出现冒油事故。

清洗油罐及检修设备时,应做好封堵工作,应封堵所有相连的管道,防止油品和油蒸气大量外泄。

清洗作业用过的沾油的纱、布、垃圾等应放在带盖的不燃材料制成的桶内,及时清洗或处理。

3应正确设置防火堤、拦油堤等,防止泄漏油品及火灾的蔓延和扩散。

四、防火堤和水封井防火堤是拦阻油品流散和火势扩散的密闭拦阻设施。

它通常环绕油罐或罐组设置。

油罐等储油容器由于“跑冒漏”可能引起油品大量流散,以致诱发火灾,油罐等储油容器由于

火灾爆炸有可能出现油品和火势一起向周围扩散、防火堤就是拦阻油品流散和火势扩散的密闭拦阻设施。

根据《小型石油库及加油站设计规范》规定,加油站内如果设置有地上油罐,则应设置防火堤。

由于加油站内的地上油罐是卧式油罐,因此其防火堤的要求是:

(1)防火堤应用非燃烧材料建造,防火堤的净高不小于0.5m。

(2)卧式油罐罐壁至防火堤内坡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堤内一个最大油罐的容积。

(4)管线穿过防火堤处,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5)防火堤应是密闭的,堤内雨水排水应设排水管,穿过防火堤处,应设封闭装置。

封闭装置应能在堤外操作,以便于紧急情况下能够在堤外操作(起火时人员进入堤内危险),平时常闭,排水时打开。

水封井是利用油比水轻的原理,用来阻油排水的设施。

水封井的水封高度不应小于0.25m。

水封井应设沉泥段•沉泥段深度从最低管底算起,不应小于0.25m。

加油站内排出建筑物或围墙的污水,在建筑物墙外和墙内应设水封井。

站内地面雨水可流散排出站外。

加油站排水的要求根据《小型石油库及加油站设计规范》规定,加油站内排出建筑物或围墙的污水,在建筑墙外或墙内应设水封井。

站内地面雨水可流散排出站外。

油罐区的雨水排水管穿过防火堤外,应设封闭装置,封闭装置应能在堤外操纵。

清洗油罐的含油污水,必

须在站内经过处理,达到现行国家排放标准时,方可排出站外。

第二节、加油、加气站的明火管理

一、加油站的安全管理规定

(1)加油站区域严禁烟火;

(2)加油站区域严禁堆放燃物;(3)严禁工作人员穿带钉子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上岗;

(4)不得在加油站区域随意动火施工,必须动火时,必须事先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报主管部门批准,并安排可靠的现场监护人;

(5)站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查,必须保证良好;⑹闲杂人员不得随意通行本站;

⑺安全标牌设置必须醒目,并有专人负责安全巡回检查;

⑻消防器材不得随意挪动,必须定期检查更换或补充灭火药剂;

⑼各种机动车辆须按先后次序加油,不得抢道加油;

⑽各种加油车辆一律熄火后方可加油,加油时不得启动发动机;

(11)严禁用非导静电塑料桶盛装汽油和柴油;

(12)各种加油车辆必须慢速驶进加油亭,慢速驶出加油亭;

(13)加油时,严禁用加油枪碰汽车排烟口;

(14)汽车油槽车卸油前,必须接好可靠的接地线;

(15)卸油过程中,卸油工必须坚守现场监护;

(16)用汽车自备油泵卸柴油时,必须保证不得超过规定的转速;

(17)卸汽油时,必须自流,严禁开泵卸油;

(18)严禁用汽油擦洗衣服和器具;

(19)严禁使用化纤拖把和抹布;

(20)禁止在加油现场使用手机、BP机等通讯设备。

二、加气站应遵守安全管理要求由于汽车加气站还未有专门的安全管理规定,但由于其介质和工艺与液化气站是类似的,因此,参照液化气站的做法和有关安全规定,汽车加气站应遵守下列安全要求。

(1)站长及从事LPG操作的员工须经LPG知识及相关消防知识的培训教育,了解LPG的性质特点,牢固树立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2)结合本站实际,制订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包括应急措施)、可行的作业操作规范和安全检查制度。

(3)树立“安全管理,以人为本”观念,切料把各项措施、做法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并要检查考核,录入档案。

(4)车用LPG的设备与管线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绝不允许超温、超压、超装、超负荷运行。

(5)LPG的储罐、槽车、钢瓶的充装数不可超过其容积的80%,进储罐的LPG温

度限应保证其蒸气压不超过储罐的允许操作压力。

当环境温度高于30oC时,对无保温的露

天储罐要采用淋水降温。

(6)要随天气的变化搞好LPG设备的操作,冬季要及时脱水排液,防止冻凝或冻坏设备与管线。

(7)各种充装LPG槽车或以LPG为燃料的车辆装卸完毕后,管线与接头必须彻底断开,并经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检查后,方能开车。

汽车进入现场,发动机必须熄火。

(8)要搞好LPG的设备与管线的密封工作,做到不渗不漏。

加气中发生气体泄漏,必须立即关闭拉断截止阀,防止事故的发生和蔓延。

(9)严禁员工或行人、顾客在站内吸烟,防止站外火源进入站内(如鞭炮等)。

进、出站口处应有醒目禁火标志,提请人们注意。

(10)加气区域禁止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

在严重雷击情况下应暂停加气作业。

(11)LPG和储运、使用区域内必须配齐消防设施和器具,留有必要的通道,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按有关设计要求留好隔离带、隔离墙和防火堤等。

(12)配备合格的设备检验人员及必要的检验设备和仪器。

有LPG的装置和区域,必须安装配齐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和必要的自保装置。

(13)运行中的LPG设备管线要有完善的接地设施,并符合标准,以防止静电积聚。

卸液前要连接好静电接地线,并定期测试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定。

(14)LPG的电气设备及仪表要采用防爆型。

(15)凡敷设在地下的LPG罐、管线,要作加强绝缘层防腐、阴极保护措施等。

(16)对LPG的设施与管线的焊接,要经专业人员焊接检验,并做好记录。

管线、设施安装或检修完成后,必须按规定做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

(17)对LPG的管线、设施、各类仪表、报警器要巡回检查和定期专业检查、检修校验,保证灵敏好用。

(18)按规定对管线、设备进行检查、监测,发现隐患停业处理,或结合定期检修或日常维修整改,消除隐患。

三、用户进加油或加气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1)禁止用塑料容器加油(导静电塑料桶除外)。

现在用户用塑料桶来加油现象比较多,非防静电塑料桶不导电,加注时产生的静电无法消除。

为了方便用户,一般加油站配一只10L左右的铁桶,先将油品注入铁桶,再请顾客在加油站外或远离加油机的安全地点,自己将油品灌进塑料桶里。

(2)禁止在加油站内从事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

如不准检修车辆、不准敲击铁器等。

装带火药、爆竹、液化气等易燃易爆车辆不允许进站。

(3)所有机动车辆均须熄火加油。

近年来,摩托车、助力车增长较快,来站加油多,但加油量小,往往易发生溢油,机器发动时,比较危险。

所以,应要求这些车辆在加油前要熄火,加完后推行至站外才能发动。

(4)尽量做到人不下车。

加油车辆的司机、乘坐人员进站后不得影响加油站安全。

四、在加油站动火的有关规定在加油站内除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固定用火点外,不得自行变更或扩大用火范围和随意动火。

因设备检修等情况必须动用明火时,要书面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停止加油作业,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后方可动火。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安全管理人员、焊工有权拒绝焊割。

(1)焊工没有操作证,又没有正式焊工在场进行技术指导时,不能进行焊割作业。

(2)凡属特殊动火作业、一、二级动火作业范围的焊割,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能擅自进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的情况,不能盲目焊割。

不了解焊割结构和设备内部是否安全时,不能进行焊割。

(4)盛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气体、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能焊割。

(5)用可燃材料做辅助、隔热、隔音的部位,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前不能进行焊割。

(6)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割。

⑺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彻底清理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

(8)在与外单位相接触的部位,在没有弄清外单位有否影响或明知存在危险又未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

(9)焊割场所与附近其他工种互有抵触时,不能焊割。

如果必须进行焊割明火作业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这些措施是;

㈠焊割前要充分准备

在焊割作业前首先要明确作业任务,了解作业现场情况,对储有汽、煤、柴油品的容器、设备,作业前应采用“一问、二看、三嗅、四测”的检查方法,决不盲目焊割;对于焊割作业环境复杂的临时作业场所,要与有关部门协同制订安全操作实施方案,做到定人、定点、定措施,落实特殊作业岗位责任制。

为了防止焊割明火作业中火灾之类爆炸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⑴拆迁。

在易燃易爆场所和禁止区域内,应把焊割件拆下来,迁移到安全地带进行焊割。

⑵隔离。

对确实无法拆卸的焊割件,要把焊割的部位或设备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严格隔离。

⑶清洗。

对储存易燃易爆液体的设备和管道进行焊割前,应先用热水、蒸气或酸液、碱

液把残存的液体清洗干净。

对无法溶解的污染物,应先铲除干净,然后再进行清洗。

⑷移去危险品。

把作业现场的危险品搬出,5m以内不准置放有易燃易爆物品。

⑸敞开设备。

被焊割的设备,作业前必须卸压,开启全部人孔、阀门等。

⑹加强通风。

在有易燃易爆气体(油蒸气)的室内作业时,应先进行通风,待室内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排出室外后,才能进行焊割作业。

⑺准备灭火器材。

针对不同的作业场所和焊接对象,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⑻消防监护。

现场动火作业时,应有消防人员进行监护。

对危险性大的明火作业,必要时可请企业专职消防员现场监护。

㈡、焊接后要认真检查善后

⑴作业后应及时检查有否漏掉或假焊及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需进行少量补焊时,也应认真对待,同样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⑵设备经焊割或加热后,必须待完全冷却才能进行付发、接卸油作业。

焊接过的储油容器,必须经水压、气压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⑶焊割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彻底清除遗留下来的火种,关闭电源、气源。

第三节、加油加气站的电气安全

一、《加油站管理制度》明确规定:

⑴加油机底部向上0.5m、水平方向4m、油罐口水平方向3m以内为危险区;危险区内的电器设备的选型、安装、使用必须符合有关电气安全规定。

⑵严禁任何一级电压的架空线路跨越加油站上空。

⑶室外照明灯具,必须是封闭式。

⑷加油站内不得随意拉接临时电线。

二、加油站电气安全主要包括:

⑴防止电气设备引燃引爆;

⑵防止雷电、静电、杂散电流电气设备引燃引爆;

⑶防止电气设备伤人;

⑶防止雷电、静电、杂散电流引起人身伤害。

三、加油加气站的电力设施

加油加气站所用的压缩机、烃泵、真空泵等机械设备需要电机来带动,生产厂房内还要装设照明线路和灯具。

这些电气设施除应满足工作需要外,还要满足油气站防火、防爆的要求。

1、防爆场所的分类我国《电力设计技术规范》中将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为分三类八级,加油加气站爆炸危险场所分为三级:

0级、1级、2级

0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形成积聚的场所。

2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或知时间出现的场所。

㈠加油站爆炸危险场所划分

易燃油品室外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图5-1的规定,汽油加油机应按此执行。

1、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或沟划为1区。

2、以加油机中线为中心,上面半径为3m,下面半径为4.5m,高度为从地坪向上至加

油机顶上0.15m的圆的形空间,划分2区。

加油站内油罐的爆炸危险区域范围的划分。

国内加油站内易燃油品油罐都应采用卧式油罐,因此,根据《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

储存易燃油品的地下卧式油罐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应符合图5-2的规定。

⑴罐内部未充值惰性气体的液体表面上的空间划为0区。

⑵阀井内部空间、以呼吸管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及以密闭卸油口为中

心,半径0.5m的球形空间划为1区。

⑶距阀井外边缘1.5m为边界、距增坪1m为高度的圆柱体空间,以呼吸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及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并延至地坪划为

应符合图5-3的规定。

2区。

储存易燃油品的地上卧式油罐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1罐内部未充惰性气体的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0区。

2以量油口、放空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和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

沟划为1区。

③距罐的外壁和顶部为2区。

3m的范围内,及罐外外壁至防火堤其咼度为堤顶咼度的范围内划

加油站内泵房及阀室的爆炸危险区域范围的划分。

根据《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

规范》,汽油泵房及阀室的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应符合图5-4的规定。

1在通风不良的建筑物内和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沟划为1区。

有孔或开式墙壁外3m以内空间划为2区。

2装有机械通风或设计考虑了自然通风的建筑物内,有孔或开式墙壁外1m以内空间,

距地坪0.6m高、距外墙壁3m以内空间或为2区。

油泵房、阀室、灌油间安全距离,应符合表5-8的规定。

运装汽油的汽车油罐卸油时爆炸危险区域范围的划分

运装汽油的汽车的罐车卸油时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应符合图5-5的规定。

1内部未充惰性气体的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0区。

2通气为中、1.5m为半径的球形空间划为1区。

3通气口为中心3m为半径的球形并延至地坪的空间划为2区。

㈡液化石油气站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划分

液化石油气站的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基本可分如下几类。

1属于0级场所的地点为灌瓶处附近的空间。

2属于1级场所的地点有:

非敞开的灌瓶间及附属实瓶库、机泵房、储罐之间、汽化间

爆炸危险场所等级

用有门隔的相近建筑物的等级

相隔一道有门的墙

通过走廊或套间隔开经过两道有门的墙

0级

划作1级

无爆炸和火灾危险

1级

划作2级

无爆炸和火灾危险

2级

无爆炸和火灾危险

无爆炸和火灾危险

和罐车库等内部空间;敞开或半敞开的实瓶库距地面2m以内的区域;罐车装卸台的装卸口

3m以内的空间;安全阀放散口和排污管口3m以内的空间。

3属于2级场所的地点有:

生产区中其他3m以内的地面空间。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危

险区域参见GB50156-2002附录B)

与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危险场所等级的研究见表5-4。

表5-4与爆炸危险场所相邻的建筑物的爆炸危险等级

2、油气站电气设备的选择

5-5的规定,

根据对油气站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划分,所用电气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表

其中灌瓶间应按0级选择,机泵房按1级选择。

表5-5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用

种类

场所等级选型

使用条件

0级

1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