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935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5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docx

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安全标准化

5.2隧道机电系统

5.2.1照明系统

隧道照明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洞内昼夜正常照明、洞外夜间高杆灯照明以及洞内事故应急疏散照明。

洞内正常照明(含应急安全照明)、洞外夜间高杆照明采用高压钠灯,洞内应急疏散照明采用自充电式应急灯。

照明设施主要包括灯具、托架、标志及信号灯、洞外路灯和照明线路等为隧道营运提供照明服务的设施。

5.2.1.1营运标准

1照明设施在夜间及中间路段,应该达到表5.2.1.1的亮度标准:

表5.2.1.1夜间及中间段亮度

计算行车速度(km/h)

夜间及中段亮度(cd/m2)

双车道、单向交通N>700辆/h

双车道、双向交通N>360辆/h

双车道、单向交通N≤700辆/h

双车道、双向交通N≤360辆/h

100

9.0

4.0

80

4.5

2.0

60

2.5

1.5

40

1.5

1.5

注:

当双车道单向交通700辆/h

2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应符合表5.2.1.2的亮度标准。

表5.2.1.2路面亮度总均匀度

设计交通量N(辆/h)

路面亮度总均匀度

双车道、单向交通

双车道、双向交通

≥2400

≥1300

0.4

≤700

≤360

0.3

注:

当交通量在其中间值时,按内插法考虑。

3亮度纵向均匀度应符合表5.2.1.3的亮度标准。

表5.2.1.3亮度纵向均匀度

设计交通量N(辆/h)

路面纵向均匀度

双车道、单向交通

双车道、双向交通

≥2400

≥1300

0.6~0.7

≤700

≤360

0.5

注:

当交通量在其中间值时,按内插考虑。

4照明灯具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

5隧道内的应急标志灯24小时,全天候开启。

6照明光源达到其额定寿命的90%时,应进行成批更换,并选用节能的光源。

5.2.1.2日常养护

5.2.1.2.1检查

1)日常检查

照明设施日常检查主要以目测的方式,对照明设施亮度及损坏情况进行的巡检(每天三次日常巡查)登记。

对灯罩脱落、中间段连续坏灯2盏以上(含亮度低于90%,灯光发紫、发白、闪烁、抖动、异响),洞口加强段连续坏灯3盏以上(含亮度低于90%,灯光发紫、发白、闪烁、抖动、异响)应立即切换照明回路,并及时组织更换或维修。

2)定期检查

照明设施的定期检查主要是指周巡检、月巡检和季度巡检。

巡检时打开全部照明灯,进行目测,对中间段连续坏灯2盏以上(含亮度低于90%,灯光发紫、发白、闪烁、抖动、异响),洞口加强段连续坏灯3盏以上(含亮度低于90%,灯光发紫、发白、闪烁、抖动、异响)应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当故障灯较多时,则应组织进行专项检修。

对洞外高杆灯每周进行检查维护工作,主要以目测为主;每季度一次全面的检查维护工作。

若发现有灯不亮或其他的一些线路故障的,应及时进行维修,并做好记录。

台风季节应根据天气预报,及时放下灯体,等台风过后恢复正常。

3)专项检查

重大节假日和春运前期,组织相关人员联合巡检,巡检时打开全部照明灯具,进行目测,检查照明亮度是否满足通行要求,同时检查照明配电柜工作状态,有无过热、烧焦、腐蚀等情况。

如果灯具故障较多,则在节假日期之前组织人员修缮。

其余时段每半年一次,组织人员封道,集中对隧道照明进行清洗保养和检修维护,主要检测照明设施的使用状态,更换配件、修复故障。

对部分故障严重的的照明,进行必要的分解性检修乃至整体更换。

5.2.1.2.2维修

1)小修

根据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联合巡检等检查情况,及时组织人员对零散照明灯泡、镇流器、触发器、电容、照明控制柜熔断器、指示灯等配件自行检测和更换、对脱落灯罩自行复位。

2)中修

利用封道维护时间,及时组织人员对成批照明灯泡、镇流器、触发器、电容等配件进行检测和更换,无法就地修复的灯具则整体更换;对照明配电柜内元器件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并更换交流接触器、断路器等配件,同时对换装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

3)大修

因事故、火灾等突发事件导致成批照明设施损毁、照明线路故障或者照明控制柜损毁、烧毁,需要整体组织封道,整体更换电缆桥架、照明线缆、照明配电柜,并需要对新装设备设施进行预防性交接试验。

4)专项工程

LED节能改造、路灯改造、隧道照明控制模式改造、照明线路改造、照明配电柜改造、照明控制柜内元件预防性试验等专项改造或工程,需设计改造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落实执行。

5.2.1.2.3照明设施日常养护主要检查项目及检查周期按照表5.2.1.2.3的要求进行。

表5.2.1.2.3照明设施日常养护主要检查项目及检查周期

设施名称

检查

项目

主要检查内容

检查周期

备注

隧道灯具

全部

1.供电电压是否稳定,灯的亮度是否正常

2.检查灯光有无抖动、闪烁、滚动,灯管两端有无发红、发黑现象,灯泡的损坏与更换

3.灯具的清洁

4.引入线检查,电磁接触器、配电盘是否积水

5.开关装置定时的准确性与动作状态有无异常

6.脱漆部位补漆及灯具修理更换

7.补偿电容器、触发器、镇流器、金属器是否损坏

8.对地绝缘检查

1-3月/次

1周/次

半年/次

1-3月/次

1-3月/次

半年/次

半年/次

半年/次

各安装部位

灯具安装牢固可靠,有无松动、脱落、无锈蚀现象,灯座稳固

半年/次

密封性

灯具内是否有尘埃、积水、异物、密封条是否老化

半年/次

检修孔、手孔

有无积水、堵塞

半年/次

照度测试

清洁后进行照度测试,是否满足营运标准

半年/次

标志及信号灯

全部

1.指示灯的损坏与更换

2.灯具的清洁与维护

3.灯的亮度是否正常

4.设置状态是否有误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半年/次

洞外路灯

灯杆

1.外观有无裂纹、焊接及连接部位状况

2.有无损伤及涂装破坏

3.接地端子有无松动,接地连接是否可靠

半年/次

半年/次

半年/次

基础

1.设置状况是否稳定

2.有无开裂、损伤

3.锚具、螺栓有无生锈、松动

半年/次

半年/次

半年/次

灯体

1.有无损坏、亮度目测是否正常

2.灯具的清洁

3.防护等级检查

1-3月/次

半年/次

1-3月/次

照度计

全部

1.动作状态是否有误

2.感光部的清洁维护

3.安装是否松动等

4.光度计校正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半年/次

照明线路

全部

1.回路工作是否正常

2.有无腐蚀及损伤

3.托架是否松动及损伤

4.对地绝缘检查

1-3月/次

半年/次

半年/次

半年/次

照明控制柜

全部

1.清除照明控制柜表面灰尘

2.检查照明控制柜指示灯是否显示正确

3.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4.检查照明控制柜上控制按钮是否灵活、有无卡阻

5.清洁照明控制柜内部元件,检查内部元件有无异常

6.检查照明控制柜内部元件间连线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有无松动、脱落现象

7.按照规定对控制柜内元件做预防性试验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半年/次

半年/次

5.2.1.2.4检测与评定

专项检修、专项工程完成后,开启灯具,目测隧道内照明亮度是否明显改善,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施的完好率应不低于95%。

部分需要进行预防性交接试验的项目,试验标准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5.2.2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主要是为了保证隧道通风,有效地排放隧道内的有害气体及烟尘,保证隧道内良好的视觉环境,控制空气污染状态在规定的限度内,保证驾乘人员及洞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并能有效地处理火灾等紧急事故。

其设施主要包括轴流风机、离心风机、射流风机及其配套的供配电控制柜、操作箱、配电线路、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风速检测器等。

5.2.2.1营运标准

隧道内通风设施运行时,设计风速不宜大于10m/s,排烟风速宜设置为2-3m/s,风机产生的噪声及隧道中废气的集中排放均应符合环保的有关规定。

隧道内营运通风的主流方向不宜进行频繁变化。

当隧道内通风设施运行,其CO允许浓度应按表5.2.2.1.1取值。

表5.2.2.1.1CO允许浓度δ

(一)

隧道长度(m)

≤1000

≥3000

δ(10-6)

250

200

注:

隧道长度为1000m~3000m时,可按插入法取值。

隧道内通风设施运行,其烟雾允许浓度应按表5.2.2.1.2取值。

表5.2.2.1.2烟雾允许浓度

计算行车速度(km/h)

100

80

60

40

10

烟雾设计浓度K(m-1)

0.0065

0.007

0.0075

0.009

0.0095

5.2.2.2日常养护

5.2.2.2.1检查

1)日常检查

通风设施的日常检查主要是通过巡检,根据隧道能见度、潮湿度或悬浮颗粒情况,开启或关闭风机,观察设备外观及运转有无异响、振动、电缆过热等异常,确定设备是否存在隐患,并及时排除故障。

2)定期检查

通风设施的定期巡检主要是指周巡检、月巡检和季度巡检,周巡检主要分路段、月巡检和季度巡检按照整个隧道进行现场手动和中控自动结合操作,检查风机启动、运转是否正常确定设备是否存在隐患,并及时排除故障。

对开启的风机进行通过观察设备外形或运转声响、振动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检查风机运转过程中有无异响、振动,风机运转时启动电流和运转电流(观察控制柜上的电流表)时是否在额定范围内,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降压启动保护器是否正常,表面有无污染,是否有过热现象;接触器、继电器、过热保护器等工作是否良好,有无污染、腐蚀现象。

3)专项检查

国家重大节假日和春运前夕,组织相关人员联合巡检,巡检时按照路段陆续打开全部通风设施,进行观测,检查风机启动、运行是否满足通行要求。

如存在隐患,则在节假日期之前组织人员修缮。

其他时段,通风设施的专项检查主要是指风机机械、电机绝缘情况、风机本体固定情况、外观漆层保护情况以及风机配电柜内降压启动保护器等重要电器元器件的工作状态、供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风机通讯情况、风机正反转切换情况等,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故障。

5.2.2.2.2维修

1)小修

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零散配电柜、操作箱内部如电源模块、断路器、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操作按钮、指示灯等元器件的损坏更换。

2)中修

利用封道维护,对通风配电柜、操作箱等进行成批更换配件,对降压启动保护器等更换和调试,对风机本体防护罩、端盖、外壳等部分或整体维修,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风速检测器维修维护。

3)大修

对故障风机进行内部机械维修,如修理叶片、叶轮、转轴、轴承、减速箱、固定架、电机以及对严重故障风机无法现场维修,需要进行拆卸返厂维修的处理。

现场进行风机内部维修时,注意首先固定转轮,不让其转动,确保安全措施齐全。

4)专项工程

风机整体防锈防腐维护、通风配电柜控制方式改造、供配电线路改造、风机本体漆层防护、风机机械维保、风机机型提升技改、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风速检测器改造等。

更换叶片必须请制造厂家或有经验的专家进行,以免破坏动平衡。

以上专项工程,需设计改造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落实执行。

5.2.2.2.3通风设施日常养护主要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可按照表5.2.2.2.3的要求进行。

表5.2.2.2.3通风设施日常养护主要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设施名称

检查

项目

主要检查内容

检查周期

备注

轴流风机及离心风机

全部

1.运转状态有无异响和异常振动

2.各计量仪器、仪表读数是否正确

3.基础螺栓及连接螺栓的状态有无异常

4.轴承温度、油温、油压有无异常

5.振动测试有无异常

6.逆转1h以上的工作状况有无异常

7.与监控测试联动试验

8.手动旋转的平衡状态

9.正、反转间隔一定时间的试验

10.叶片安装状态检查

1季度/次

1季度/次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减速机

1.油量是否正常

2.有无异响、油温是否正常

3.润滑油老化试验

4.更换油脂

1季度/次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润滑油冷却装置

1.配管、冷却器、交换器、循环泵的状态

2.运转中有无振动、异响、过热现象

1季度/次

1季度/次

气流调节装置

1.动作状态有无异常

2.内翼有无损伤、裂纹

3.密封材料状态

1季度/次

1年/次

1年/次

动翼、精翼及叶轮

1.翼面有无损伤、剥离

2.焊接部有无损伤

3.检查叶轮液压调节状置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轴流风机及离心风机

导流叶片及异型管

有无生锈、涂装剥离、螺母松动

1年/次

驱动轴

1.接头、齿轮润滑状态有无异常

2.传动轴的振动与轴承温度有无异常—

3.加油脂

1季度/次

1季度/次

1年/次

电动机

1.运转中有无异响、振动、过热

2.连接部的工作状态

3.绝缘测试

4.三相电流平衡试验

1季度/次

1季度/次

1年/次

1年/次

消音器

1.清扫消音器内壁灰尘

2.噪声检测

3.吸音材料检查与变质材料更换

1年/次

1年/次

5年/次

其他

1.仪表的检查、校正和更换

2.供油装置的检验

3.必要时的金属探伤

4.组装、检查后的试运转及风速、推动测试

5年/次

5年/次

5年/次

5年/次

射流风机

全部

1.风机运转过程中有无异响

2.风机运转时电流值是否在额定值内

3.风机反转是否正常

1季度/次

1季度/次

1季度/次

各安装部位

有无松动、腐蚀现象

1年/次

叶片

1.叶片有无损伤和裂纹、叶片是否清洁

2.叶片与机壳有无摩擦

3.叶片涂装有无剥离

1季度/次

1季度/次

1季度/次

射流风机

电动机

1.转动轴有无振动、异响、过热

2.润滑油的检查、更换及轴承清洗

3.电机的拆卸检查、轴承清洗与油脂更换

4.防护情况检查

5.绝缘测试

6.三相电流平衡试验

7.运行中的电动机温升是否正常

1年/次

1年/次

5年/次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1年/次

射流风机

其他

拆卸组装后的风速及推力测试

5年/次

5.2.2.2.4检测与评定

1通风设施应按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养护要求进行,并使主要性能指标,如风速、推力、功率、噪声及防护等级等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2通风设施养护应配备专用电工工具和机修工具,必要时配备风压计、风速计、声级计等。

3进行通风设施养护时,应根据隧道交通流量和通风能力,对交通进行必要的组织和限制。

4在进行定期或分解性检修后,应对隧道通风设施的效率进行全面的测试。

5通风设施的设备完好率不应低于98%。

6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应配合防灾设施进行每年不少于一次的模拟火灾情况下的通风及排烟演习。

单向交通排烟风速应按2~3m/s行控制。

7对于大修、新装、换装的通风设施投入前,要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进行预防性交接试验。

5.2.3火灾检测和报警系统

火灾检测与报警系统由设置于隧道内的光纤传感器和手动报警按钮(隧道内间隔50米)、双波长火焰探测器、设置于配电所光电感烟探测器、警铃和连接线缆、集中报警控制柜、区域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火灾检测和报警系统有故障自诊断的能力,能无间隙、不间断地监测隧道内和配电室内的空间,能连续监测光纤传感器、手动报警按钮的工作状态,报告故障准确位置,反应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当火灾发生时,可由现场人员按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并有光纤检测或双波长火焰探测器系统自动报警。

火灾报警发生时,系统能直接输出报警信号、在隧道监控软件中相应位置的区段显示报警灯,同时发出声光报警,系统能够向中心计算机提供火灾信息、自动控制隧道内风机,按火灾排烟方式运转、自动切换相应区域的电视摄像机,供值班人员确认灾情。

自动控制录像机启动、摄取现场信息以供备查。

控制台分别设置有火灾报警和手动报警总指示灯,声光报警。

声光报警能手动切除。

事故处理完毕、声光报警自动消除。

报警信号出现时、计算机能够自动记录、存贮。

5.2.3.1营运标准

隧道火灾报警监控范围包括整条隧道和各配电房,监控覆盖面达到100%。

当发生火灾时,报警准确率100%,并能准确锁定火灾位置,启动应急联动消防系统,相关故障和报警信息能够准确记录并可打印。

5.2.3.2日常养护

5.2.3.2.1检查

火灾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其他系统不同,在平时处于战备状态,不容易发现系统的好坏。

为了检验火灾报警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需定期做好火灾报警试验和演习,进行系统性随机抽查与维护。

1)日常检查

主要以目测的方式检查隧道内现场火灾报警盘指示灯显示是否异常,中控室集中报警控制柜上故障、告警信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主要是指周巡检、月巡检和季度巡检,重点检查火灾报警控制柜内部接线、信息打印、线缆线路、回路电压、接地状况、绝缘状况等,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或修复。

3)专项工程

主要检查火灾传感器、手动报警按钮、报警主机的工作状态,感温光缆的线路检查(鼠咬等)以及组织原厂家人员对系统进行整体检查维护。

5.2.3.2.2维修

1)小修

如发生缺电、断线、手动报警单元、指示灯、终端盒、接地断路、避雷器等配件损坏的小型故障,由执勤队员自行修复或者更换。

2)中修

如发生因事故、火灾等造成综合报警操作盘、感温光缆、模块、通讯电缆损坏、绝缘破坏等故障,则组织外协队伍集体修理。

3)大修

如发生集中报警控制柜、区域报警控制器、软件系统性故障,需要联系原设备供应厂商进行技术支持性的保养与维修。

4)专项工程

配电房整体改造,增加监控区域,感温光缆布线改造、软件改造等专项工程,需要制定设计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落实执行。

5.2.3.2.3隧道火灾检测和报警系统设施日常养护主要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如表5.2.3.2.3所示

表5.2.3.2.3火灾检测和报警系统日常维护主要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设施名称

检查

项目

主要检查内容

检查周期

备注

火灾报警检测及报警系统

集中报警控制柜

1.消除火灾报警控制柜表面灰尘

2.检查面板显示和指示灯显示正常,按键灵活、可靠

3.清洁火灾报警控制柜内部元件,检查内部元件有无异常

4.检查集中报警控制器与其他设备的接线、插接可靠,接触良好,无松动、脱落现象

5.检查其能对任何一区域控制器进行报警复位和校对

6.检查是否能清除火灾和故障报警

7.检查是否能准确打印出报警信息

8.检查电源电压符合规定要求

9.检查能与中央计算机可靠地通信

10.检查集中控制器接地应良好

11.检查能否驱动火灾报警模拟盘进行火灾信息显示

1日/次

1日/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区域报警控制器

1.清除区域报警控制器表面灰尘

2.清洁区域报警控制器内部元件,检查内部元件有无异常

3.检查区域报警控制器的通讯总线和控制总线连接正确无误,接触良好,电源板和主板之间的插接良好

4.检查面板显示和指示灯显示正确,无故障和报警显示,按键灵活可靠

5.检查机壳接地良好

6.检查电源电压符合规定要求

7.检查能否进入正常巡检状态,显示正确

8.检查能否进入调试采样状态,显示正确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日/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OTS主机

1.检查并清洁后板风扇

2.检测机箱内温度应在5-35°C范围内

3.检查面板LED指示灯显示应正常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光纤探测器

1.清除光纤检测器表面灰尘

2.检查光纤检测器外部有无机械损伤

1-3月/次

1-3月/次

光电感烟探测器

1.检查光电感烟探测器运行是否正常,烟雾浓度超过规定值应迅速报警,接线良好

1-3月/次

感温电缆探测器

1.检查感温电缆连接是否正确,接线端子无接触不良或锈蚀脱落现象

1-3月/次

火灾报警盘

1.消除火灾报警盘表面的灰尘

2.检查接线盒内线路连接是否正确、可靠

3.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检查报警盘显示是否正确,发光管工作是否正常,应无缺损和烧坏现象

5.检查报警电铃工作是否正常,线圈应完好,无断线和哑声现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总线隔离器、接线盒、手动报警按钮

1.消除总线隔离器、接线盒、手动报警按钮表面灰尘

2.检查总线隔离器的进出总线接线端连线是否正确,接触应良好,无松动、脱落现象

3.正常检测时,隔离器面板指示灯不亮,发生短路故障后,面板上的黄色发光管应闪亮

4.检查接线盒内接线正确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1-3月/次

5.2.3.2.4检测与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检测与评定严格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执行,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监督,履行备案和报检、过程验收、隐蔽验收、取证等程序制度。

火灾报警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必须经过有资质的专业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取得合格验收合格证书后,方能够投入使用。

5.2.4紧急呼叫和有线广播系统

隧道紧急电话系统,作为一种意外事件发生时的信息沟通工具,是由紧急电话、喇叭、紧急呼叫系统主机、有线广播控制台等组成。

司乘人员可以及时向监控室管理员通报隧道发生的交通事件和火灾情况,有利于最大限度减少交通意外引起的损失。

紧急电话安装一般根据隧道长度以及洞口位置,大约每隔200米设置一台(左右线),紧急电话镶嵌在隧道壁右侧,设备呈密封状态,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

紧急电话具有单向呼叫的特点,且呼叫率很低,采用编码总线制,其功能特点一是使用户与紧急求助部门取得联系,二是自动确定呼叫者的位置。

有线广播系统是在隧道内出现紧急情况时,中央控制室调度人员向隧道内行车人员发布信息,组织疏导车辆及人员的紧急调度手段,从而最大限度得减少事故损失。

5.2.4.1营运标准

紧急呼叫系统能够呼叫通畅,准确定位,并且声音洪亮,通话效果清晰。

5.2.4.2日常养护

5.2.4.2.1检查

1)日常检查

每天进行日常检查,通过日常检查,以目测方式检查系统外观是否正常。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分周巡检和月巡检、季度巡检。

周巡检主要是通过巡检,检查喇叭和紧急电话是否运行正常,随机进行抽检检查通话效果是否正常。

月巡检和季度巡检试一次全面性的检查,包括紧急电话、喇叭及其相关的机电设施。

通过目测检查外观有无损伤,检查通话效果是否正常。

5.2.4.2.2维修

1)小修

发生紧急电话话机更换,麦克风断线、按钮配件损坏等小型故障。

2)中修

通话线路遭鼠害、撞击等发生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