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49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8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光的折射全章教学案Word格式.docx

(3)折射光线(偏离或偏向)法线,折射角入射角;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5)当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为;

光从空气斜射其它透明介质中(如玻璃),情况也相同。

【练习】

1、如图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_______,折射角_______。

2、作出光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实验】探究活动4.2

【结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光从其它透明介质(如水)斜射空气中,情况也相同。

【再探究】当光从空气中逆着折射光线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

【小结】光折射的规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入另外一种介质时,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      ,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    。

若是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若是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

【练习】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3、利用规律解释现象。

【练习】1、人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是真正的鱼吗?

如果不是,那真正的鱼的鱼在何处?

如果让你用鱼叉去捕鱼,你准备如何做,才能成功的捕到鱼?

试通过作图来解释

2、有经验的渔民在河边叉鱼,他应把鱼叉对准:

()

A、所看到的鱼      B、所看到的鱼的上部

C、所看到鱼的后部    D、所看到的鱼的前部?

课堂练习

1、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_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_____。

3、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眼(已画出)。

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入射角

4、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在图中MN是法线,折射角是________,PQ的________侧是玻璃。

(填左或右)

5、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

“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7、早晨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刚刚升起时,实际上它还处在地平线的下方,这种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_造成的。

8、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9、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时,一定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10、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变化时,则(   )

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发生变化      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

C.反射角发生变化,折射角不变     D.折射角变化,反射角始终不变

1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时发生的____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___像。

12、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________方(上或下),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________射到________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

渔夫看到鱼时,鱼也看到渔夫,这是因为在光的________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课外练习

1、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2、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部  C.看到的鱼的下部 

  D.看到的鱼的右边

*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

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

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入射角为________°

,折射角为________°

,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_____°

5、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

,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

,折射角为______°

6、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A

          B

              

*7、人眼在A点看到河里B点有一条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向那射出(   )

A、B点  B、B点上方C、B点下方  D、B点左方和右方

1、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      ,折射角   入射角。

2、在图中,画出光线AO穿过玻璃砖的大致传播方向.

3、找一个近视眼镜和一个老花眼镜,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二节透镜第1课时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2)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凹透镜能成缩小的像;

【重点】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凹透镜能成缩小的像

【难点】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1、认识凸透镜、凹透镜

【小结】透镜通常分为两种:

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央    ,边缘   的透镜称为凸透镜;

中央   ,边缘    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1、判断一下你的近视眼镜是什么透镜?

那远视眼镜又是什么透镜呢?

2、下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

【总结】判断透镜的种类方法之一:

根据透镜的    。

2、探究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

【做一做】活动4.3,

【小结】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字是     ,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字是     。

【总结】判断透镜的种类方法之二:

根据透镜    

【思考】如何得到平行光?

【讨论交流】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可以在白纸上得到     ;

而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在白纸上得到        。

【小结】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    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也叫    透镜。

【练习】1、下图是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错误的()

【练习】2、.如图,根据透镜前后的光路,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想一想】活动4.4有一个透镜,请同学们设计三种简易的实验方法,辨别其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小结】以表格的形式

方法

凸透镜

凹透镜

【议一议】还有哪些辨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方法?

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生活中的放大镜是什么透镜呢?

你如何鉴别?

【看一看】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光心。

3、探究透镜的奥秘

【观察】活动4.5

表明:

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      偏折。

【练 习】作出光线通过三棱镜的光路图

课堂作业:

1、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镜。

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

3、近视眼镜上的玻璃片实质上是______透镜,老花眼镜上的玻璃片实质上是______透镜。

4、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5、下列对于凸透镜特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中央比边缘厚        B.两个焦点与透镜中心的距离相等

  C.有一个实焦点和一个虚焦点  D.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可得到平行光线

6、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7、有下列光学仪器:

①照相机;

②潜望镜;

③穿衣镜;

④放大镜;

⑤牙科内窥镜,可以把它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包括________,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8、如图所示,甲图中折射光线过光心;

乙图中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在甲、乙两图中分别画出入射光线。

9、如图所示,画出图所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10、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

答:

(1)

(2)

(3)

11、为什么要禁止在森林中乱丢玻璃瓶?

课外作业

1、

完成下图的光路图

   

2、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凸透镜的焦点上

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D、凹透镜的焦点上

*3.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4、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5、请在甲、乙的虚线方框内分别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使之能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6、完成光路:

1、我们从几个方面描述一个像的特点?

如平面镜成一个   、   、  像。

2、如何验证一个像是实像或虚像?

3、上节课,我们通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怎样的像?

试一试,改变放大镜与书本距离,你有什么发现,请写下来。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难点】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活动】

我们发现了凸透镜有时    ,有时    ,有时像是    ,有时像是   。

【猜想】那么你觉得凸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可能与(1)         (2)         (3)       

1、探究前的准备

物距u:

              像距v:

              

实像:

是能在         的像,它    (能或不能)由人眼观察判断。

2、探究活动

【思考】:

1、怎样才能让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怎样粗略测量出凸透镜的焦距?

请说出你的方法。

3、如何设计记录表格。

【实验】按照书本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

像的性质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倒立、缩小的像

1

2

倒立、放大的像

倒立、等大的像

【做一做】如果用一张厚纸将凸透镜上部分挡住或左部分挡住(不让光通过),观察一下像有什么变化,并记下它的变化?

现象是                         。

【做一做】试一下,在成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向上移动一下,看光屏上的像如何移动?

若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一下,观察光屏上的像如何移动?

将你观察到的现象记下来。

若将蜡烛向上移动一下,现象是像         

若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一下,现象是像         

【实验】把物距调到小于焦距时,观察能否在光屏看到清晰的像?

若没有,用眼睛通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观察像的特点,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

3、探究活动的小结与交流

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虚)

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虚)

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虚)

当物距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虚)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_______和_____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

实验时先固定______的位置,然后调整_______的位置,最后移动_________,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2、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3、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

A.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B.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

C.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外    D.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课堂作业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还缺少的是 

(2)实验中要调整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把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明亮的烛焰的像,观察光屏上像的    、     ,测出 

物距和像距。

(4)如果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①想在光屏上看到—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的地方;

②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25cm的地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的像,蜡烛应该放在离凸透镜 

的地方.

2、一凸透镜某次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这次成像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C.等于2倍的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4、一凸透镜成了一物体完整的像不小心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摔去了,则它()

A、不能成全像B成半像C成全像,只是亮度比原来暗    D无法判断

5、凸透镜不能形成的是: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6、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应满足:

A、小于2倍焦距;

B、大于2倍焦距;

C、等于焦距;

D、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7、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7厘米,物体在凸透镜前11厘米处,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9、凸透镜所成实象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______承接,而且都是_____立的,虚象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不能用______承接,而且是____立的______的。

10、看鱼缸里的鱼比实际大,是因为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镜,鱼成_______像。

1、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______镜的效果,形成了_________像

2、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道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能够让            。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在实验

(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      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镜。

*3、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把物体放在离透镜25cm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将物体和光屏位置互换,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为()

A、倒立的缩小的实象     B、倒立的放大的实象

C、倒立的等大的实象    D、正立的放大的虚象

4、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ABCD

5、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他必须()

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  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 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

*6、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他可以进行怎样的调节?

1、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时,物距跟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跟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有什么关系?

3、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有什么要求?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有什么要求?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

(1)通过对探究实验中有关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归纳物距变化时,像的大小及像距变化的规律

【重点】通过对探究实验中有关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新授过程

1、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像规律

【看一看】凸透镜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如何?

【小 结】条件:

物距u     像距υ    

【看一看】凸透镜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实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如何?

【看一看】凸透镜成清晰、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如何?

【看一看】凸透镜成清晰、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如何?

【小结】条件:

物距u     物和像   侧。

【问与答】1、凸透镜成虚像、实像时物距的分界点在哪里?

       处。

2、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时物距的分界点在哪里?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化时像距如何变化?

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物距变小像距   像  物距变大像距  像   (变大或变小)

【小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7厘米,物体在凸透镜前11厘米处,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2、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在镜后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及烛焰成像的情况是 

( 

A.20cm以外,成倒立的像 

B.20cm以外。

成正立的像

C.20cm与10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