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5117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立XX文化产业基金的方案5.6v2.doc

关于设立湖北XX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可行性报告

湖北XX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可行性报告

目录

摘要……………………………………………………………………01

第一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析………………………………………02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02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03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4

第二章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分析……………………………05

一文化产业发展繁荣…………………………………………………05

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募集空前盛大…………………………………05

三企业融资规模回暖…………………………………………………06 

第三章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09

一文化产业背景………………………………………………………09

二文化优势……………………………………………………………10

三文化产业细分领域SWOT分析……………………………………13

第四章荆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分析……………………………………21

一荆州行政区域及经济发展现状…………………………………21

二荆州文化产业现状及趋势………………………………………22

三荆州文化产业优势分析…………………………………………23

三荆州旅游产业SWOT分析…………………………………………25

结论……………………………………………………………………31

第五章湖北XX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概述……………………………32

一设立目的……………………………………………………………32

二设立形式……………………………………………………………32

三基金规模……………………………………………………………32

四基金期限……………………………………………………………33

五资金渠道……………………………………………………………33

六基金管理……………………………………………………………33

七投资领域……………………………………………………………34

八投资标的……………………………………………………………36

九投资决策……………………………………………………………37

十运作方式……………………………………………………………38

摘要

未来五年内,文化产业平均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8000亿元。

国家将扶持200家文化产业企业上市。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本报告将对中国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对湖北省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环境及优势进行深入调研,重点是对荆州市的文化产业背景、竞争、前景及相关政策等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在湖北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最后,本报告将按照国际惯例及行业成熟模式对“湖北XX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管理机构、募集规模、设立模式、运营模式等情况进行概述。

第一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一般是与公共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单位则主要面向市场经营,自我积累与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范围随着国家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从国外情况看,文化产业的范围涵盖了文化艺术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信息网络服务业、教育业、旅游业、体育业、广告业、会展业、咨询业等。

表1-1为文化产业定义分类

国家统计局分类

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分类

(1)新闻服务

(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4)文化艺术服务

(5)网络文化服务

(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7)其他文化服务

(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

L传播与文化产业

L01出版业

L0101书、报、杂志、资料出版业

L0110软件出版业

L0199其他出版业

L05声像业

L0501声乐制品业

L0505影像制品业

L10广播电影电视业

L1001广播

L1005电影

L1010电视

L15艺术业

L20信息传播服务业

L2001信息、数据收集服务业

L2005数据处理业

L2009其他信息传播服务业

L99其他传播、文化产业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产业从本世纪初开始受到国家的逐渐重视,历经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文化产业已被列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及其相关的产业投资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表1-2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年份

内容

2009年7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国家战略发展层面。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提出要为中国文化产业设立投资基金。

2009年9月

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文化产业的10大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10大主要任务及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10大保障措施。

自2009年到2010年10月,国内已经有24个省计划设立的文化产业投资专项基(资)金。

2011年11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对文化产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着各扶持政策的细化落地,文化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翻番。

2012年2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即“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会议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至此,文化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04-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现价GDP年均增长速度近5个百分点;2008-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继续较大幅度高于同期GDP的现价年均增长速度。

  分单位类型看,2010年文化产品制造单位实现增加值4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文化产品销售单位实现增加值638亿元,增长22.2%;文化服务提供单位实现增加值5937亿元,增长27.9%。

2010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比2004年提高0.81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从2004年至2010年的七年时间里,文化产业年均增速为22%,大大超过了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权威机构预测,至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规模将达到18000亿元。

  图1-3为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发展状况

第二章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分析

一、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是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一次重要部署,将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文件中提到“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提出“要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募集空前盛大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1年至今,共有15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总募资规模达381.5亿元,平均单笔基金规模达25.43亿元(见表2-1)。

由财政部、中银国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并计划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总规模为200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及其细分文化及相关行业等领域。

表2-12011年至今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三、企业融资规模回暖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07年至今中国文化产业企业融资规模在2007年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在连续3年下跌后首次出现大幅反弹,2011年至今融资规模达76.21亿元,较2010年全年上涨幅度达500%;平均单笔融资规模较2010年增加28.46亿元(见图2-2)。

图2-22007年至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企业VC/PE融资规模

  

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的不景气使投资机构普遍采取收紧的投资策略,同时IPO退出渠道的不畅通导致我国文化产业融资规模逐年下降,2011年以来,在国内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鼓励行业内兼并重组、鼓励行业内企业上市发债等多渠道融资的背景下,使文化产业融资规模大幅回暖。

  2011年文化产业企业上市规模达到5年来最高值113.53亿元,仅有一家光线传媒(300251.SZ)在国内A股上市,其余6家均赴海外上市融资。

2011年8月3日,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发行股票247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52.50元,共募集资金约14.39亿元的案例是今天文化产业企业上市规模较大的一起案例(见图2-3)。

  图2-32007年至2011YTD中国文化产业企业IPO募资规模

在2007年至今的30起文化产业企业上市案例中,仅有11起具有VC/PE背景,IPO退出渠道的不畅通是投资者们目前的主要顾虑。

表2-42011年至今中国文化产业企业IPO案例

第三章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一、文化产业背景

文化强省建设已被重点纳入湖北省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还将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和办法,如增加扶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功能、设立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湖北文化产业促进会等。

系列配套政策和重要措施的组合实施,必将产生巨大的叠加效应和助推作用。

近些年来,湖北省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文化展示和交易活动,推出文化产业项目1000多个,成功签约300多个,签约金额达800多亿元。

助力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授信额度达到1100亿元。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旺盛,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广阔的增长空间。

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方向和代表的高新科技日新月异,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加快研发,科技创新成果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文化产业拓展新领域、打造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实现新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2011年,湖北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产值逾391亿元,同比增长21%,大枫纸业等6家企业入选“中国印刷企业100强”;全省广播电视总创收51.23亿元,其中广告收入21.24亿元,同比增长15.94%;全省新增动漫企业32家,动漫产业总产值达26.8亿元,同比增长67.5%,综合实力全国第五;全省电影票房达到5.76亿元,同比增长35%,票房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

荆楚大地历史悠久、文化承载厚重,文化产业未来必将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支柱。

二、文化优势

总体来看,湖北省的文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资源优势

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文化资源多姿多彩,体现了湖北文化的丰富和独特。

1、历史文化资源。

诞生于湖北随州的炎帝是神农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始祖。

炎帝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

神农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早期文明完成了从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

湖北是楚国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其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世所罕见的文明成果。

湖北又是三国文化发生的重要区域。

据统计,《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0回的故事发生在湖北。

古隆中、赤壁、长坂坡、南漳水镜山庄、荆州江陵、当阳关陵等著名文化景区,都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2、近现代革命文化资源。

在辛亥革命首义之地武昌,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第一枪,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以辛亥革命为标志,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追求变革的文化创新精神。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武汉共产主义革命小组、“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五师司令部、中原突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和革命遗址,构成了近现代湖北革命文化的主要内涵,席卷荆楚大地的红色革命风暴,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

3、旅游文化资源。

湖北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了富于特色的风景名胜,许多景观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武当山和明显陵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湖北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7个,国家级4A风景区24处;国家级森林公元20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三国古战场遗址及陈迹140多处,等等,多方面地展示了湖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4、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湖北民间文化绚丽多姿、别具特色。

清江巴土文化是湖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宝库中的耀眼明珠。

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构成了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

自由达观而富于浪漫色彩,雅俗交融而富于生命活力。

湖北民间文化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说唱、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民间习俗如农耕习俗、节庆习俗、婚丧习俗、祭祀习俗、饮食习俗等俗中藏雅,多姿多彩。

湖北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充分展示了湖北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二)区位优势

居天下之中,采众家之长,彰显了湖北文化特质的多样性和交融性从地理方位来看,湖北地处“天下之中”。

从历史上看,湖北境内交通线路纵横交错,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湖北成为南北东西经济文化交通的传输之地。

伴随着人员、物资、信息的流动,中原、秦晋、燕赵、齐鲁、巴蜀、江淮、吴越、岭南、湖湘、云贵等地的文化传入湖北,在往返交错中,周边各省文化因素不断融入湖北文化系统,强化了湖北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

如鄂西北地区“民兼秦晋之俗”;鄂西南山区“人好巴歌”;鄂东南一带“有三吴风”。

明清时期,汉口崛起而成为商业重镇,商业文化也随之日益繁荣,而周边地域文化随着商贸发展而浸润湖北文化,强化了湖北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

汉口因水道之便,而成为“九州之腹心,四方之孔道”的商贸重镇。

这种“杂而多端”的文化习俗,强化了湖北文化交融与包容的特质。

湖北文化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兼收并蓄,融汇南北。

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凤文化与龙文化相互补充,充分体现了湖北文化交融八方、博采众长的泱泱气概。

(三)人才优势

文化造就人才,人才促进发展,形成了人才建设与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湖北地灵人杰,素有“惟楚有才”之说,历代名家辈出,群星璀璨。

如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春秋霸主楚庄王、杰出诗人屈原、蜀国丞相诸葛亮、禅宗高僧道信、弘忍、茶圣陆羽、书画大师米芾、活字印刷发明家毕升、改革家张居正、医圣李时珍、戏曲大师谭鑫培、国学大师熊十力、戏剧家曹禺、地质学家李四光等。

湖北的历代名家为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和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最重要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第一资源。

湖北省是科教大省,也是人才资源大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拥有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雄厚的人才实力为推动湖北省文化发展和实现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文化产业细分领域SWOT分析

(一)动漫、游戏业SWOT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动漫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动漫、游戏产业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支柱型产业,以“低耗能、高产值”的优势,创造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财富,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及经济硬实力的过程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湖北省已将动漫产业列为重点扶持的产业门类。

以下运用SWOT法详细分析在湖北发展动漫产业的优势、不足、机会及威胁,继而指出潜在的投资机会。

1、优势

(1)拥有一定数量和制作规模的动漫公司。

湖北动漫公司主要集中在武汉,全省与动漫有关的企业约有70余家,拥有被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授予“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及“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的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还有武汉奇境动画、一窝蜂文化传播公司、人马动画、海豚卡通动画、盛科网络、拇指通科技等动画游戏企业。

(2)动漫教育、培训和技术有优势,发展动漫有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

湖北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所在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华中科大、武汉理工、湖北美术学院等15所高校均设立了动画专业。

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动漫人才,成为湖北动漫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宝贵财富,是促进湖北动画发展的有力保障。

此外,光谷数字创意创业园内有国家数字媒体中心、高校创意园、数字体验中心,有助于湖北形成良好的动漫发展生态环境。

业内人士更非常自豪地说:

“湖北省动漫人才的技术水准和制作能力,在全国都属于领先水平,而这一资源对于实现动漫产业跨越发展,更是强有力的后盾。

2、劣势

湖北动漫业也存在中国动漫共有的通病,大多数动画制作公司仍充当着海外产品来料加工的角色,原创水平较低,使得动漫产业前期创作和后期宣传促销薄弱,中期绘制加工业畸形膨胀,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动画产业结构不合理、利润微薄。

3、机会

影响动漫产业的因素包括制度、法律、经济、文化环境和技术、资金、市场孕育等等,综合来看,湖北省在这些方面有一定优势。

(1)政府的关怀和支持。

当下中国正值动画研发制作公共平台,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极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有积极作用。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动漫产业启动势头强劲,各省市拉开了激烈的竞争序幕,纷纷打造自己的“动漫之都”。

湖北省将通过政策引导和推动,重点发展影视动漫创作、漫画创作、网络动漫(含手机动漫)创作、动漫舞台剧(节)目制作与演出、动漫软件(含游戏)开发、动漫衍生产品研发、设计与动漫产品营销等动漫产业的七大行业。

用3到5年,重点建设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中心城区为主体的动漫产业基地集群,实施动漫人才集聚与创意企业集聚战略,使动漫产业基地成为最富有生机活力和创新激情的产业高地。

“再用5年,力争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其中动漫产值达到150亿元,动漫衍生产品产值达到350亿元。

(2)人文资源丰富。

武汉有“九省通衙”美称,湖北乃楚文化的发祥地,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荆楚文化包括:

炎帝神农文化、楚国文化、三国文化、清江巴士文化、佛道名山文化、地方戏曲文化、三峡文化等。

湖北历史名人多,神农氏、楚庄王、王昭君、名相张居正、药神李时珍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文化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可资利用宝贵素材。

倘若动画公司积极挖掘,发挥想象,巧加改编,既能弘扬荆楚文化,还能创作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动漫作品。

武汉创意设计产业较有优势,在某些领域实力雄厚,处于全国前列。

全市创意设计机构近500家,年产值逾100亿元。

演艺业、电影业较发达,视觉艺术业发展迅速,他们为动漫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沃土。

4、竞争风险

国内外动漫、行业内外的市场环境对湖北动漫发展的影响较大,体现在:

(1)中国动画市场孕育不足,完整产业链未形成。

中国动画虽有八十年的历史,但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处于摸索阶段,动画行业以前被纳入公益事业而缺乏产业运营意识,没有良性的产业循环,与发行营销、后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关系松散。

侵权盗版行为已成为困扰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大众动漫消费偏低,对国产动画形象缺乏信任度和好感度。

(2)国外动漫影响巨大,市场占有量高,对中国动漫和湖北动漫构成巨大的市场竞争,1980年以后给中国一代代的青少年产生了深刻影响,明星形象和剧情编排风格、衍生产品深受喜爱,占据了中国9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种局面一时难以扭转。

目前,湖北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动画片制作为中心,动漫书刊出版与游戏软件开发为两翼的动漫产业发展格局。

通过培育大型骨干动漫企业,实施重大动漫产业项目,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动漫产业已逐步成为湖北省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二)移动互联网SWOT分析

易观国际分析报告指出,预计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用户数。

我国有9亿手机用户,他们都是移动互联网的潜在用户,因此移动互联网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自2010年开始,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厂商以及手机厂商等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力。

1、优势

(1)移动软件与应用业依然“产学研用,优势汇集”。

不同于移动终端制造产业,同属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移动软件与应用需要大量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和创新性科技等智力资源牵引,也需要对软件与应用的高渗透率以保证市场牵引;这样,未来的移动应用与软件业将继续向产学研用结合紧密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一梯队重点城市汇集。

武汉大学、华科大提供优质的技术人才储备。

武汉、长沙、厦门等第二梯队城市,将会继续发扬本地优势,随着产业的溢出效应,得到发展移动软件与应用产业的机会。

(2)移动终端制造产业将“西进北上,逢低迁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沿海发达城市综合成本高企不下。

成本敏感型的移动终端制造产业加速向低人力资源成本和低运营成本的中西部地区迁移,呈现“西进北上,逢低迁移”的空间演变趋势。

(3)未来产业总体空间呈现“重点集聚、梯次演进”。

结合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国内各区域的资源禀赋,未来5到10年的时间内,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总体空间布局将呈现“重点集聚、梯次演进”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产业是通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随着中心区域与重点城市移动互联网产业聚焦效应的持续显现,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区域分布必将进一步向这些区域集聚。

此外,“梯次演进”也是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特征。

2、劣势

在武汉,大家都比较缺乏市场资源,不可能和腾讯、百度这样的公司在运营商上竞争。

橄榄无线做了手机端的Offi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